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16作业 1 题目: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价格弹性主要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此外还 有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 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 格成反向变化关系称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是进行价格决策时必须遵循的规 律之一。衡量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需求价格弹性 Ed ,是指需求量 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 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
2、算公式为:Ed=(AQd/P)X(P/Qd一般情况下,商品的 Ed 1 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为高档 消费品(或称为奢侈品);Edv1 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这类商品 为生活必需品。参见教材 P33 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也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 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 降,对该商品供给量减少。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为供 给规律或供给定律,也是进行价格决策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衡量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供给价格弹性 E s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 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
3、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 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E s =( Q s/ P)x(P/Q s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 E s1 表明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多 为劳动密集型或易保管商品; E sv1 表明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慢,这类 商多为资金或技术密集型和不易保管商品。参见教材P40 因此,当我们以商品的价值,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制定商品价格,或者说按生产商品 的成本来制定商品价格时,还应考察商品价格对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影响问题, 分析出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Ed 及供给的价格弹性 E s ,确定其属于何类 型商品,有针对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价格,作出
4、较正确的价格决策。否则,虽 然是以生产商品的成本定出的价格,但由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不 同,都会对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产生不同影响,造成不同状况和程度的损失。另外,商品的需求量还受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衡量商品需求量 受消费者收入影响程度用需求收入弹性 EM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 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 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EMh(Qc/ M)x(M/Qd ) 一般来讲,商品的 EM1 表明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大, 这类商品称为奢侈 品; EMv1 表明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小,这类商品称为
5、生活必 需品;EMV0 表明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这类商品称为劣等品。参见教 材 P37衡量商品需求量受相关商品价格影响状况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AB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 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 B 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其计算2 / 16公式为:EAB=(AQB/APA)X(PA/QB 商品的 EAB 0 表明 B 商品 需求量和 A 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称为互相代替品;EABSAC 则可获超额利润,若 PvSAC 则亏损,若 P= SAC 则有正常利润;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价格大于或等于
6、短期平 均可变成本,即 P SAVC。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其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 斜的曲线,即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h 大于或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 上的部分。当一个行业中的所有厂商的供给量之和等于市场的需求量时,这一行业便达到 短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中,行业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 方倾斜的曲线;行业供给曲线是行业中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之和,是一条向 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有一个调整过程,至短期均衡的超额利润或亏损为零, 才实现长期均衡,故长期均衡条件是:M 陰 LMC= LAOSM&SAC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是
7、大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 最低点的那一段长期边际成本 曲线LMC 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3 / 16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不是将行业内各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简单相加, 而是根据厂商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时,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产 生的影响,分三种情况: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曲线,表明 行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其产量供给,但市场价格保持在原来LAC 曲线最低点水平;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斜率为正的曲线,表明行业根据 市场供求调整其产量水平时,市场价格会随之同方向变动;成本递减行业的长 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表明行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其产量时,市
8、场价格会随之成反方向变动。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主 要条件:一是厂商即行业,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提供全行业所需要的全部 产品;二是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替代品,不受任何竞争者的威胁;三是 其他厂商几乎不可能进入该行业。在这些条件下,市场中完全没有竞争的因素 存在,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价格。这与完全竞争的含义和形成条件是不同的。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 斜的曲线。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 AR 与其面临的需求曲线 D 重叠,即 P= AR= D;边际收益曲线 MF 在平均收益曲线 AR 的下方,即 MR:AR 平
9、均收益曲线 AR 和需求曲线 D (d)重叠,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需求曲线 D (d)的形状,完全垄断是向右下方倾斜线,完全竞争是水平线。边际收益曲 线 MR 和平均收益曲线 AR 的关系也不同,完全垄断 M: AR 完全竞争 M2AR。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2SMC 这与完全竞争短期均衡条件相同。在实现均衡时,厂商大多数情况下能 获得超额利润,但也可能遭受亏损或不盈不亏,这取决于平均收益曲线AR 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SAVD 勺关系,如 AR SAVC 则厂商有超额利润或不盈不 亏,如AR SAVC 则有亏损。这与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
10、衡后的状况比较是不同 的,完全竞争是用价格 P 和平均成本 SAC 来比较判断的。完全垄断条件下,由于厂商即行业,它提供了整个行业所需要的全部产品,厂 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所以不存在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也无行业需求 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这些与完全竞争条件下是不相同的。完全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是以拥有超额利润为特征的,这与完全竞争行业以超 额利润或亏损为零是不同的。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 陰 LMGSMC 这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相比,没有 M 陰 LAO SAC与完全竞争相比,完全垄断也不存在有规律性的长期供给曲线,这是完全垄断 形成的条件所决定的。作业 3 计算题1. 己知
11、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 Q= 14 3P, Q= 2+ 6P;试求该 商品4 / 16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参考分 15 分)解:因均衡价格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即Q 时决定均衡价格。所以由 14 3 P = 2+ 6 P,解得:P= 1.33 ,即为均衡价格;代入需求方程(或供给方程):QD= 14 3X1.33Q10,即均衡量为 Q= 10根据丘=(厶Q/AP)x(P/Q)=(dCD/dP)x(P/Q)故对需求方程的 P 求导:dCD/ dP= 3,贝U: ED=3X1.33 /10 = 0.399同理,根据 Es=(A Q/AP)X(
12、P/CS) = ( dCS/dP)X(P/Q)故对供给方程的 P 求导:dCS/dP= 6,贝U:Es= 6X1.33 /10= 0.798注:因均衡点是一个点,故 P 变化趋于零,可对函数求导求得2. 如果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 270 元,他在商品 X 和商品丫丫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 为dY/dX= 20/Y 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 X 和丫丫的价格分别为 PX=2,PY= 5,那么以此时张某将消费 X 和丫丫各多少?(参考分 12 分)解:因为商品边际替代率 MRSXY=(dY/dX),已知 dY/dX= 20/丫丫,又因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MRSXY=PX/PY,已知 PX=2,PY=5,所以
13、得:20/ Y= 2/5,解得:丫丫= 50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限制条件为PXX+PY= M 已知 M = 270,所以得:2X+ 5X50= 270,解得:X= 10因此,张某将消费商品 X 为 10 单位,商品丫丫为 50 单位。3. 如果消费者张某消费 X 和丫丫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2Y2,张某收入为 500 元,X和丫丫的价格分别为 PX= 2 元,FY= 5 元,求: . 张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 . 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 X 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 50购买X,则张某将消费 X 和丫丫各多少? . 若某工会愿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 100 元,但张某可以 50的价格 购
14、买 X ,则张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参考分 20 分)5 / 16解:因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 Fk= MU/ PY分别对效用函数 X、丫丫求导得:MU= 2XY, MU= 2X2丫丫,已知 Px= 2, PY=5所以,2XY/2 = 2X2丫丫/5,解得:Y= 0.4X。又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限制条件为:FXX+ PY= M,已知 500所以,2X+ 5X0.4X = 500,解得:X= 125则有,2X125+ 5Y= 500,解得:丫丫= 50因此,张某消费均衡组合点为:X 商品 125 单位,丫丫商品 50 单位。.据题意 PX=2X50%= 1,已知 PY=5,已求 MU=
15、2XY, MU= 2X2Y所以,2XY/1= 2XY/5,解得:丫丫= 0.2X则: X+ 5X0.2X= 500 ,解得: X= 250 ;250+ 5 丫丫= 500 ,解得: 丫丫= 50因此,张某将消费 X 商品 250 单位,丫丫商品 50 单位。.据题意张某消费 X和丫丫的收入M=500- 100= 400元, PX=2X50%= 1已 知PY=500,则由题解结果可知 丫丫= 0.2X所以, X+ 5X0.2X= 400 ,解得: X= 200 ;200+ 5 丫丫= 400 ,解得: 丫丫= 40计算结果表明,若加入工会缴纳会费后,张某消费X 和丫丫的数量均减少,其总效用将下降
16、,因此不应该加入该工会。4.某钢铁厂的生产函数为 C= 5LK,其中 Q 为该厂的产量,L 为该厂每期使用 的劳动数量,K 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如果每单位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 分别为 2 元和 1 元,那么每期生产 40 单位的产品,该如何组织生产?(参考 分 15 分)解:因为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条件是:MP/ PL=MP/ PK分别对生产函数中 L 和 K 求导:MP= 5K ,MP=5L,已知 FL= 1,PK=2所以,5K/1= 5L/2,解得:L= 2K;已知Q=40代入生产函数得:40= 5X2KXK ,解得:K= 2故由:40 = 5XLX2,解得:L = 4因此,每期生产
17、40 单位,该厂应投入劳动力 4 个单位,资本 2 个单位。6 / 165. 假设某企业的边际成本函数为 MC=3Q24Q80 ,当生产 3 单位产品时,总 成本为 290 。试求总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参考分 10 分)解:由边际成本函数含义可知,它是总成本函数的导数,故反推出总成本函数为: Q32Q280Q , 从式中可知是可变成本函数: TVC= Q32Q280Q 。当生产 3 单位产时, 可变成本为:TVC= 332X3280X3= 285 故不变成本为:TFC=TCTVC= 290285= 5 所以,总成本函数: TC= TFCTVC=53Q32Q280Q 可变成本
18、函数: TVC= 3Q32Q280Q平均成本函数: AC= 5/QQ22Q806. 假定某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有 500 家完全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2STC= 0.5q q10 . 求市场的供给函数。 . 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 QD=4000400P ,求市场均衡价格。(参考分 15 分)解: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其边际成本曲线。故对成本函数中 q 求导:SMC= q+ 1 ,又因为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M 陰 SMC;并且 P= MR故有:P= MR= SM&q+ 1,即 P= q+ 1,变换得:q= P- 1 已知完全竞争行业中有 500家完
19、全相同的厂家,所以,市场的供给函数为:Q=500X(P- 1)= 500P 500因为市场均衡时,QS所以,4000 400P= 500 P 500,解得市场均衡价格:P= 57. 一个厂商在劳动市场上处于完全竞争,而在产出市场上处于垄断。已知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 P= 200 Q,当厂商产量为 60 时获得最大利润。若市场 工资率7 / 16为 1200 时,最后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多少?(参考分13 分)解:因为产出市场处于垄断,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厂商需求曲线。所以,在产量为 60 时获得最大利润,厂商的产品价格为: P= 200 60= 140 又因为劳动市场处于完全竞争,厂商便用生产要
20、素最优原则是:MPP= W ;已知 W= 1200 ,已求 P= 140 。所以, MPX140=1200 ,解得: MP=8.57 。因此,最后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 8.57 单位。作业 4 题目:联系实际说明,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借鉴消费理论扩大 消费需求? 消费理论是研究消费影响因素的理论。消费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 影响因素是收入,一般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消费理论 主要就是通过对消费函数的研究,分析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变动关系。消费理论 主要有四种收入理论: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凯恩斯将消费函数表达为:C= f (Y) ,并将此式改写为 C= bY,
21、表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贝 U 消费 C 随收入丫丫增加而增加,随收 入丫丫减少而减少。他强调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这里所说的实 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 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2. 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杜森贝提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 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这里所指的相对收入水平有两种:相对于其他人的收 入水平,指消费行为互相影响的,本人消费要受他人收入水平影响,一般称为 “示范效应”或“攀比效应”。相对于本人的历史最高水平,指收入降低后, 消费不一定马上降低,一般称为“习惯效应”。3.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莫迪利安尼
22、提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 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其消费函数公式为:C= a WR bYL,式中 WR为财产收入,YL 为劳动收入,a、b 分别为财产收入、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 向。他根据这一原理分析出人一生劳动收入和消费关系:人在工作期间的每年 收入 YL,不能全部用于消费,总有一部分要用于储蓄,从参加工作起到退休 止,储蓄一直增长,到工作期最后一年时总储蓄达最大,从退休开始,储蓄一 直在减少,到生命结束时储蓄为零。还分析出消费和财产的关系:财产越多和 取得财产的年龄越大,消费水平越高。4.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弗里德曼认为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 水平,也不取决于现期收入
23、和以前最高收入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持久收 入,即在相当长时间里可以得到的收入。他认为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响人们的 消费,消费是持久收8 / 16入的稳定函数,即: CL=bYL,表明持久收入 YL增加,持久 消费(长期确定的有规律的消费) Q 也增加,但消费随收入增加的幅度取决于 边际消费倾向 b,b 值越大 CL增加越多,b 值越小 CL增加越少。持久收入理论 和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构成现代消费理论,这两种收入理论不是互相排斥的, 而是基本一致的,互相补充的。参见教材P235P245借鉴上述消费理论,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消费需求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发展经济,认真贯彻执行好发展经
24、济的各项政策。因为只有经济发 展,国民收入才会增加,人们的绝对收入也才能增加,消费水平才会提高,消 费需求也才能扩大。只有坚持发展经济,国民收入才会持续增长,人们的持久 收入才能稳定,持久消费才会持久。二是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制定适宜的劳动 报酬政策。当前所执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推行的“年薪制”等均有利于劳 动者收入的增加,进而推动消费的扩大,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三是继续推行有效的信贷措施。前几年几次降低利率,对减少储蓄,增加消 费,扩大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目前的各种个人消费贷款, 相对增加了人们的本期收入,扩大了住房、汽车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
25、。但应注 意引导人们在贷款消费时,做到量入为出和预期收入有保证,否则将来对个人 和社会都会带来诸多不利问题。四是积极发展老年经济。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平 均寿命越来越长,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针对这一现状,借鉴生命周期理论,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和提高老年人收入的同时,积极发展老 年经济,促进老年人的消费,使之成为扩大消费需求有效手段。五是扩大就业面。要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面;特别要针对目前结 构调整和企业改制所带来的下岗失业人员多的现状,制订优惠政策,指导和帮 肋其实现再就业,更要鼓励和扶持其自谋职业,以保证更多的人有稳定持久的 收入,促使社会消费
26、水平的提高,扩大消费需求。注:本题联系实际部分,同学们要结合个人的观察和思考,借鉴消费理论拓宽思路,畅所欲言回答,不要受限于“参考答案”。作业 5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 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 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 的政策工具作9 / 16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 是数量上的简
27、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 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 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 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 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 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 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 策效应大,调控
28、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斜率。即:LM 曲线斜率不变,IS 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 大,政策效应就小; IS 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 小,政策效应就大。IS 曲线斜率不变,LM 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 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 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参见教材P334P35010 / 16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 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 目标
29、,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 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 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 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 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 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 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 IS 曲线和 LM
30、 曲线的斜率。即:LM 曲线斜率不变,IS 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 响就大; IS 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曲线斜率不变,LM 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 小;LM曲线斜率大 (陡峭) , 货币政策效应大, 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 参见教 材 P365,P369377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 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 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 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1. 双扩张政策。经
31、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 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 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 衰退、刺激经济。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 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 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 发;市场疲软。2. 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 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 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
32、减缓物价上涨。这种双紧缩政 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因 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 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3. 松紧搭配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 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 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 货币供给量的IS11 / 16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配合 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
33、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 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 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 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 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其适用条件 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 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 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
34、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以上分析没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果考虑了,进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使用将会更加复杂。作业 6 计算题1. 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工资 100 亿元利息 10 亿元租金 30 亿元消费支出 90 亿元利润 30 亿元投资支出 60 亿元出口额 60 亿元进口额 70 亿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 30 亿元要求:按收入计算 GDP.按支出计算 GDP.计算净出口(参考分15 分)解:.按收入计算:GD 圧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100+ 10+ 30+ 30 = 170 亿元 . 按支出计算GD 圧 C+
35、 I + G+( X M = 90+ 60+ 30+( 60 70)= 170 亿元 . 计算进出口: 净出口 =出口 一进口= 60- 70= 10 亿元参见教材 P220 公式 9 1, P222 公式 9 22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表: 单位:10 亿人民币12 / 16资本消耗补偿256.4红利55.5雇员佣金2856.3社会保险税242企业支付的利 息274.9个人所得税422.2间接税365.3消费者支付的利息43.2个人租金收入43.2政府支付的利息111.4公司利润184.5政府转移支付245.6非公司业主收 入98.3个人消费支出2334.6请计算国民收入、国内生
36、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 入、个人储蓄。(参考分 15 分)解:根据表中资料,按“支出法”列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10 亿人民币工程金额占 GDP 的百分比个人消费支出2334.663.7消费者支付的利息43.21.2个人所得税422.211.5社会保险税2426.6间接税365.310.0资本消耗补偿n256.47.0国内生产总值3663.7100.0表中计算结果为:国内生产总值 GD 圧 3663.7X10= 36637 亿人民币国内生产净值 ND= GD折旧(资本消耗补偿)=3663.7 256.4 = 3407.3X10= 34073 亿人民币国民收入 NI
37、 = ND间接税=3407.3 365.3 = 3042X10= 30420 亿人民币个人收入 PI = NI 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支付的利息=3042 184.5 242 + 55.5 + 111.4 = 2782.4X10 = 27824 亿人民币个人可支配收入 PDI= PI个人纳税=2782.4 422.2 = 2360.2X10= 23602 亿人民币个人储蓄=PDI 个人消费支出=2360.2 2334.6 = 25.6X10= 256 亿人民币注:也可用“收入法”计算 GDP 但有 5.6 的统计差异。3. 设有如下简单经济模型:13 / 16Y=CI G ,C=800
38、.75Yd,Yd=Yt , T= 200.2Y ,I =500.1Y ,G= 200式中,丫丫为收入;C 为消费;Yd 为可支配收入;T 为税收;I 为投资;G 为政府支出。试求: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的均衡值及投资乘数。(参考分 20 分) 解:根据三部门决定均衡收入公式:Y= h2(C0+ I + G),式中 h2= 1/ 1 b (1 t)因为由 C= 800.75 丫丫 ,可得 C0= 80 , b= 0.75 ;由 T= tY , T= 20+ 0.2Y,得 t = T/Y= 20/Y+ 0.2 ; 已知 I =500.1Y ,G=200 。所以,h2= 1/ 1 0.75X(1 +
39、 20/Y 0.2 )= 1/( 0.4 + 15/Y)故: Y=1/(0.4+15/Y)X(80+50+0.1Y+200)整理得: 0.3Y=345 ,因此,收入均衡值 Y=1150将 Y= 1150 代入 C= 80+ 0.75Yd , I = 50 + 0.1Y , T= 20 + 0.2Y ;因为 Yd= YT= Y+ 20 0.2Y = 0.8Y+ 20 。则:消费均衡值 C=80+0.75X(0.8X1150+20)=785投资均衡值 I =50+0.1X1150=165税收均衡值 T=20+0.2X1150=210投资乘数 K=1/(1b)=1/(10.75)=44. 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 C+ I + G , I = 20+ 0.15Y , C= 40+ 0.65Y , G= 60试求:.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Y , C , I 的均衡值。. 投资乘数为多少?(参考分 20 分)解:.由 C= 40+ 0.65Y,得边际消费倾向 MPGb = 0.6514 / 16因为 MP(+ MPG1,所以,边际储蓄倾向 MPGs = 1 0.65 = 0.35 .根据三门部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六盘水市中医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内蒙古工业大学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
- 河北雄安雄州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房屋出租合同补充协议书9篇
- 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措施
- 燃气管道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 2025年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AB卷
- 2024-2025公司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
- 2024-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培优)
- 2024-2025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必刷)
- 防伪包装技术
- X互联网公司WLAN无线网络优化方案全解
- 圆柱钢模计算书
- 合成宝石特征x
- 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
- 年度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模板(共22页)
- 隧道工程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实用教案
- 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考试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真题
- 得力打卡机破解Excel工作表保护密码4页
- 炭阳极焙烧炉7室运行实践
- 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精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