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与整理_第1页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_第2页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_第3页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_第4页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单的数据汇总”课时教学计划单位: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主备:蔡东华 施教日期 2015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9698页中的例题, “想想做做”12题。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学会按小组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汇总,感受不同数据总体所蕴含的信息既有所不同,又存在关联。2 使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作用,不断增强收集和运用数据的意识,积累理解和分析数据的经验,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掌握记录的方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感受不同数据总体所蕴含的信息既有所不同,又存

2、在联系。教学资源学情资源:学生通过二年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的学习,已经初步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初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一些简单的调查和便于操作的游戏,引导学生先在小组里收集和整理数据,再把各小组的数据相加统计全班的数据,然后根据所以班级的情况统计全校的数据,从而让学生知道要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让学生分类收集整理数据,体会在数据统计中的分类方法,以及根据不同分类标准收集不同数据和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学准备:ppt等。预习设计1了解自己的

3、阳历出生月份。2做一个正方体,在6个面分别写上1-6的数字。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修改调整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交流明确:要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就要在全班收集数据,了每个人的出生月份,再把得到的数据加以整理。2. 揭示课题。3.明确目标。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2分钟)自主学习菜单:1.每人把自己的出生月份写在纸上,交给组长。2.组长按月份分类整理,把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填在书本96页的表格里。小组交流:1.小组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2.从调查得到的数据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号主回答)全班交流:1.汇总后

4、发现全班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等,但这个结论只是我们班级的。2.明确:各小组的数据与全班的数据是有关系的,但它们所蕴含的信息不一定完全相同。3.说说按季度分类后的发现,明确:同样的数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不同的信息。明确分析方法。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预设15分钟)1.基本题:“想想做做”第1题。四人一组做游戏,明确步骤:1.各自抛25次,记录结果,说说发现;2.小组汇总,说说发现;3.猜想全班汇总的结果;4.全班汇总,比较3组数据。5.重新分类统计。2.综合题:“想想做做”第2题。按刚才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后全班汇总。3.创编题:

5、在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写上1个“1”,2个“2”,3个“3”,抛30次后记录每个数字朝上的次数,你会发现什么?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一)课堂作业:1.补充练习P76-77第1、2题。2.拓展题:收集2月份的天气情况,填入下表,小组讨论该怎样收集数据?天气情况阴天晴天雨天天数(1)根据统计情况说说这个月天气情况怎样?(2)算一算:三种天气各占2月份总天数的几分之几? (二)家庭作业:课课练69页第1、2部分。 老师的生日是10月,你们的生日在哪个月?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又最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简单的数据汇总揭示目标:按小组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汇总,感受不同数据总体

6、所蕴含的信息既有所不同,又存在关联。出示情境图: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解答后小组中进行交流分享。教师深入组中帮扶弱势群体,收集有效资源,以便在下一环节中,适时渗透和利用。 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总,完成书本97页第一张表格,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将小组数据与全班汇总结果进行比较,你又有什么发现?把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看看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明确:根据数据作出的结论,通常都不是绝对的,因为调查对象不同、范围不同,得到的结果都有可能不同。小结方法:分析一项数据,都要按下面步骤进行汇总:1.单独记录;2.小组汇总:3.全班汇总;4.分析数据。介绍游戏方法, 组织学生活动,完成两张表格,明确:如果是

7、比较规范的正方体,那么每个数朝上的次数应该差不多,单数和双数朝上的次数也差不多。 组织学生活动。1学生独立解答。 2教师多关注学困生,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3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一起分析纠正。 教后反思:“简单的数序排序和分组”课时教学计划单位: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主备:蔡东华 施教日期 2015年 月 日教学内容书本P98-99中的例题, “想想做做”12题。共几课时1课型练习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和简单测量等活动,初步了解数据排序和分组的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经验,增强运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了解数据排序

8、和分组的方法。难点: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教学资源学情资源:学生已经学会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会按小组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汇总,了解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作用。教材分析:从学生的身高数据出发,引导学生调查小组里每个学生的身高,并把结果记录在教材表格里,让学生感受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数据。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教学准备:ppt等。预习设计测量好自己的身高,作好记录。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修改调整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说说收集和整理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学生明确学习任务。3

9、.认定目标。二、自主练习,交流提炼。(预设5分钟)自主学习导学单:1. 参照书本p98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表格,把自己的身高与身高标准进行对照;思考: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2. 思考:怎样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小组交流:1. 按年龄和男、女生记录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2. 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说说最高和最矮的分别是多少?3. 把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相比,你有什么发现?(2号主回答)全班汇总,讨论:全班同学最高是多少厘米,最矮呢?全班男生身高在正常范围的有多少人?女生呢?明确方法。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20分钟)1.专项题:想想

10、做做第1题,按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的方法观察后回答问题。2.综合题:想想做做第2题,填表后思考一庹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其他小组有什么发现?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2分钟)(一)课堂作业:1.补充练习P78-79第1、2题。2.拓展题:小组合作,每次抛掷两颗骰子,记录这两颗骰子上的数相加的和。(1)最多可以出现几种不同的和?和最大是多少?最小呢?(2)按和的大小整理数据,把结果填入下表。和次数(二)家庭作业:课课练70页第 1、2 部分。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方面用途较大?谁能举例说明?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揭示课题)揭示目标:

11、 初步了解数据排序和分组的方法,进一步积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经验。参与学生的小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年龄按周岁分。全班交流。可以先把每组最高和最矮的比一比,再选出最高、最矮的。正常身高也是将每组正常的人数相加。 小结方法: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分析数据。第1题将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后简单分析。第2题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后比较其他小组的发现与你们一样吗? 1.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2.同桌互批。3.共性错例分析纠错。4.订正、完善。教后反思:“练习十二”课时教学计划单位: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主备:黄 琴 施教日期 2015年 月 日教学内容书本P100-101页“练习十二”第

12、13题,你知道吗?共几课时1课型练习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收集简单数据,并进行简单整理的方法。2. 会用不同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3.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识。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巩固分类整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记录数据。难点: 实际调查并记录数据。教学资源学情资源:学生已经学会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汇总分析,并初步了解数据排序和分组的方法。教材分析:本节练习课进一步通过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能按要求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排序,分组编码。 教学

13、准备: ppt等。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修改调整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2分钟)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认定目标。二、自主练习,交流提炼。(预设8分钟)自主学习导学单:1. 说说汇总分析一组数据的一般步骤及注意点;2. 说说怎样将一组数据排序、分组、分析。小组讨论:交流排序、分析的方法。(4号主回答)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18分钟)1.专项题“练习十二”第1题。看表判断、分析。“练习十二”第2题。明确合作要求,小组合作:1.每组中1号和2号每人摸一个球,3号计算球上两数之和,4号在书本100页“摸球结果记录”中记录。共模20次。2.根据记录结果,在书本上完成100页第2题的两

14、个问题。2.综合题“练习十二”第3题。明确合作要求,小组活动:1.按男女生分成4组,第一、二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 第三、四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2.在书本101页第一个表格内记录小组里每个同学鞋的尺码。3.将记录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在101页第二个表格内。4.根据记录结果,完成书本上101页第3题的问题。阅读“你知道”吗?3.创编题: 自己制作一张统计表,统计一下班级同学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喜欢哪个项目的最多?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2分钟)(一)课堂作业:1.补充练习P80-81第1、2、3题。2.拓展题:调查2012年奥运会各国获奖牌的有关数据,制作一张统计表。(二)家庭作业:课

15、课练71页第1、2部分。 我们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些知识?参与学生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直接看表判断这位运动员在每场比赛中的最高和最低分,以及得分在20分和30分以上有几场。尝试评价这个运动员的得分能力。 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全班汇总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在三年级其他班级调查,估计会得到什么结论?在不同年级调查呢?1.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2.同桌互批。3.独自反思。4.共性错例分析纠错。5.订正、完善。 教后反思:“上学时间”课时教学计划单位: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主备:黄 琴施教日期 2015年 月 日教学内容书本P102-103页共几课时1课

16、型活动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应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巩固和加深对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的理解,进一步培养运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2. 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展开调查运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开展统计活动的经验,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价值。3.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锻炼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不断增强实践意识,培养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难点: 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资源学情资源:学生已经学会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汇总分析,并初步了解数据排序和分组的方法。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

17、学习了数据的整理和收集的一些方法的基础上,从学生每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出发,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把连续5天上学时间记录在书本表格里,让学生感受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必要性,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数据。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数据的分析、整理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教学准备: ppt等。预习设计连续记录5天自己早晨上学的出发时间和到校时间。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修改调整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2分钟)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认定目标。二、实践探究,交流提炼。(预设36分钟)小组合作学习导学单:1. 提出问题:(1) 估计自己每天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和同学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2) 每天上学用的时间可能不一样,怎样估计?2. 收集数据:根据书本102页的表格,算出自己5天从家到学校要用的时间。3. 汇总讨论:把小组里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填在书本103页的表格中,按要求整理,讨论:(1) 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有多少人用的时间比你少?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2) 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4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20-40分钟的多少人?思考:怎样比较全班同学的上学所用时间?说说和同学比,自己每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 4.回顾反思: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