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_第1页
《孟子二章》_第2页
《孟子二章》_第3页
《孟子二章》_第4页
《孟子二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京 口 区 初 三 语 文 复 习 学 案123篇目:孟子二章主备:瞿燕审稿:严志红 班级:姓名:一、注音。 得兼( ) 苟( )得 死亦我所恶( ) 勿丧( ) 一箪( )食 一豆羹( ) 蹴( )尔 不屑( ) 今为( )宫室之美而为( )之 乡( )为身死而不受 畎( )亩 傅说( ) 曾( )益 衡( )于虑 法家拂( )士 二、释词。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

2、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鱼,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非独贤者有是心 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 , 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三、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 _ 同_ 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同_ 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同_ _乡为身死而不受 _同_ _曾益其所不能 _同_ _困于心,衡于虑 _同_ _入则无法家拂士 _

3、同_ _四、辨析。1.生 :生,亦我所欲也 2.为:故不为苟得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君将哀而生之乎 为坛而盟 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或异二者之为 3.拂:行拂乱其所为 4.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入则无法家拂士 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5.入/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6.心:此之谓失其本心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非独贤者有是心 出入之迂 苦其心志 困于心,衡于虑 7.亡 :国恒亡 所以动心忍性 河曲智叟亡以应 心旷神怡 今亡亦死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 8.士:入则无法家拂士 9.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管夷吾举

4、于士 万钟于我何加焉 舜发于畎亩之中 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将:天将降大任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11.甚 :所欲有甚于生者 12.得 :故不为苟得 甚矣,汝之不惠 得之则生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3.舍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4.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屋舍俨然 呼尔而与之16. 行:行道之人弗受 17. 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 行拂乱其所为 而山不加增 18.是:是亦不可以已乎 19. 能: 曾益其所不能 非独贤者有是心 人恒过,然后能改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先帝称之曰能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能裨补缺漏 20. 可以:是亦不可以已 21.则

5、: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可以一战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可以已大风. 得之则生 22.作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3. 举:举大计 属予作文以记之 管夷吾举于士 举宠为督 24.国:国恒亡 25.故:故不为苟得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公问其故 去国怀乡 广故数言欲亡 故人西辞黄鹤楼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6.益:曾益其所不能 斟酌损益 有所广益 精益求精 五、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必先苦其心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征于色,发

6、于声,而后喻 (6)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7)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10)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1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6)是亦不可以已乎? (17)此之谓失其本心 六、阅读. 生

7、于忧患,死于安乐1.你认为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物在其人生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共同点?2.通读全文,试谈谈本文体现了孟子怎样的人才观?3.论语孔子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否证明本文的论点?4.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还能引起你的共鸣吗?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鱼我所欲也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的观点。(不超过20字)2.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