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培养归纳总结的好习惯,种出枝繁叶茂的“知识树” 浅谈数学课上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我常常听有些学生抱怨说: “老师一讲就明白了, 可是再遇到时 就又不知从那下手了?”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因为是学生平时 学习上缺乏一种“归纳总结”的好习惯才造成的。有的学生学知识很有条理,好像他把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需 要什么,一找就找到了。有的人学知识杂乱无章,好像家里的东西 乱堆乱放一样, 需要什么, 翻箱倒柜找不到, 急的满头大汗没办法, 只好再到商店里买新的用。学习也是如此,要学会自己整理,把知 识很有条理地“放入”脑海里,什么时候应用,提取出来就会很方 便。很多学生只知道用功地苦学, 而没有养成及时归纳总
2、结的习惯, 所学的数学知识在他那里是分散的、孤立的,没有连成片,没有长 成知识树, 当然在应用时就不知道从哪里提取, 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人的大脑就像一间仓库,只有按一定规律进行存储,在使用时才能 快捷地找到并提取。归纳总结相似题目的类型,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学生也 要学会自己做。当学生会对所做的题目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 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 学生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 万化,我自岿然不动”。学生们经常会发现,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很多相似的 题目反复做,可是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 数学的整体
3、把握,弄的一团糟。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归纳总结 的习惯,学过的章节 ,不知重难点 ; 检测多遍的知识 ,仍然稀里糊涂 同一类型的问题做过多次 , 还是束手无策这些现象在数学学习 中很普遍 , 这是学生数学归纳能力欠缺的表现。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习惯 的重要性。它甚至比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与能力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这样即强调 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自己归纳,总结规 律,既符合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只起 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呢?我 认为应从以下几个
4、方面入手:一、要培养学生归纳重难点的习惯。数学的每一节 , 每一章都有重点难点 . 调动学生归纳出来 , 并下 功夫掌握住 , 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要害 , 对整个学习会产生事半功倍 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节 的难点就是:确定圆心距与半径的和、半径的差的大小关系。这样 在遇到形形色色的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题时,学生才能快速的找到解 决问题的途径。二、要求学生归纳知识点 , 构建知识网。知识点的学习是零碎分散的 , 缺少归纳整理 , 就如同废品收购站 一样 , 乱七八糟 , 混乱不堪 ; 有了归纳整理 , 才可以理清关系 , 巩固所 学, 形成合力 , 构建起强大
5、的知识网。例如:二次函数复习要点1.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y=ax2+bx+c(a 、b、 c 是常数,且 a0)2. 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二次函数:最高次数是2 a 0 解析式是整式=ax2 的性质:4. 抛物线的开口大小与 a有关, a越大, 开口越小, a越小,开口越大。5. 顶点式: y=a(x-h)2+h 的特点: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 称轴( 如何配方 )一般式: y=ax2+bx+c 的特点:(如何推导)6. 二次函数 y=ax2+bx+c 的性质:、b、c、等符号的判断: a 的符号看开口,上正下负; b 的符号看顶点(和 y 轴),左同右异中间 0;c 的符号看交点(与 y 轴)
6、,上正下负原点 0;的符号看与 x 轴的交点,与 x 轴有两 个交点,> 0;与 x 轴有一个交点, 0;与 x 轴没有交点, <08.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9. 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10.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学生只有系统的归纳出二次函数的知识要点了,才能对二次函 数了如指掌,才能将二次函数的知识灵活的应用。三、要引导学生归纳问题类型 , 总结解题规律。 数学题是无限的 , 而常见的问题类型是有数的。 数学学习就要归 纳出常见的问题类型 , 通晓各自特点 , 掌握彼此的解题规律。这样认 真做了 , 就可以脱离题海 , 真正实现举一反三 , 触类旁通的学习自由。比如在证明一些线
7、段成比例的题型中,若图形中未出现相似三 角形中的基本题型: A 字型与 X 型,通常需要通过找一些分点添平 行线去构造这些基本题型。而且找分点还是有规律可循。通常可把 条件中出现的已知比例或分点的线段和结论中所要证明的线段所在 的直线称为 热线 ,把几条热线的交点称为 热点 。那么过分点添平行 线即可实际操作为过 热点 添热线 的平行线。例如:点 D是三角形 ABC 边 AC上的中点,过 D 的直线交 AB于点 E,交 BC的延长线于点 F, 求证: AE CF 。EB BF分析:条件中出现已知中点的线段是 AC、结论中有关的线段落在 AB和 BF 上,所以本题中的热线为 AC、 AB和 BF
8、,这三条线段的 交点分别为 A点、 B点和 C点,此三点即为三个热点。所以本题的 证明方法主要有三种。解法一:解法二:解法三:一题本来比较复杂的几何题型,通过热线热点这些较为通俗易 懂的字眼,使题目简单化,如果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之间 的内在联系,总结解题规律,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又能 提高学生归纳及解题能力。再如初二几何中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教材中给出作对角线、 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的解法,教学中不应该停留在这种表层的认 识上,应引导学生这种方法的深层次含义,既通过“分解与组合” 思想,实现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并进而引导学生运用这种 思想方法去探求问题的其他解法,培养学生
9、思维的灵活性。在梯形 中常见的有以下六种题型:( 1)已知两底之差或求两底之差的题型, 常过上底的一个端点添一腰的平行线与下底相交;达到把梯形分解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与 三角形的目的;求(图 1);(2)已知梯形的上底和底, 求面积, 常过上底的两个端点向下 底作垂线,添高; (图 2);( 3)延长两腰交于一点,可得到一对相似三角形(图 3);( 4)已知梯形对角线相等或互相垂直的题型, 常过上底的一个 端点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与下底的延长线相交,体现组合的思想 (图 4);( 5)有中点时, 常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 分别与上 底的延长线、下底相交(图 5);(6)有中点时,也常连接上底的一端点与另一腰的中点并延长, 与下底的延长线相交(图 6)。我们每位教师在关注数学学习的时候 , 应多加关注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 ,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快 , 更好 , 更轻松在我们历年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减负”是个不老的话题,可是 真正做到减负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我敢说, 培养学生“总 结归纳”的习惯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学生们以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把孤立静止的数学知 识联系起来、活跃起来。经过整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停车场装修保密合同
- 电源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车辆限期过户合同范本
- 装修合同范本简单木工
- 简约小清新毕业答辩模板
- 派遣工留守合同范本
- 西安供热采暖合同范本
- 石材栏杆工程合同范本
- 2025租赁合同范本写字楼
- 2025租赁教室合同示范文本
- 学习通《《诗经》导读》习题(含答案)
- 2025-2030智能代步车产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届广东省燕博园联考(CAT)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测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华阳煤矿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解读
- 2025年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垃圾清运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浙江学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YS/T 3045-2022埋管滴淋堆浸提金技术规范
-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无答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 2025年时政题库及答案(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