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文分析及教学设计_第1页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文分析及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文分析及教学设计_第3页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文分析及教学设计_第4页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文分析及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文分析及教学设计(版权所有:小草 )版本:河北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一、本课在教学中的地位1、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出现了“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古代中国繁荣与开放社会的开创时期。2、“贞观之治”在中国社会走向繁荣与开放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使初中学生知道历史人物唐太宗二、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知识与能力了解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认识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综合概括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唐太宗为主线教授本课通过师生共同评价

2、唐太宗,使学生初步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探究科举制,使学生初步了解科举制的深远影响。通过师生共同归纳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列举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唐太宗的节用戒奢、招贤用能、虚心纳谏,即使在现代依然具有借鉴作用。三、内容提纲由于这一课是以唐太宗为主线讲述的“贞观之治”,所以将提纲分为了三个部分,没有完全按照书上的提纲。(一)李世民登基这一部分包括了导言和第一段文字导言部分主要讲述了隋的灭亡和李渊的太原起兵,建立唐朝。第一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李世民于626年登基,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3、”。这一目的内容提纲提炼如下1、隋的灭亡和唐的建立2、李世民登基(二)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措施这一目是本课的重点,教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属于这一目里的。(除教材最后一段外,剩下的都属于这一目)1、节用戒奢教科书正文有两段文字,每段正文下还有一段小字。第一段正文文字和小字主要讲述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戒奢戒欲,减轻百姓负担。第二段正文文字讲述唐太宗裁汰冗员。小字部分简要介绍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提纲提炼如下:戒奢从简裁汰冗员三省六部制2、招贤用能在这一子目下,教科书正文有三段文字,每段正文文字下都有一段小字。第一段正文文字主要讲述唐太宗任用贤能不论资历,不记亲疏(正文下的小字部分是针对唐太宗用人原则的一

4、个举例,进一步说明唐太宗的知人善任。)第二段正文文字以及小字部分主要讲述了科举制的建立、唐太宗沿用了科举制以及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第三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科举制的影响(第三段文字下的小字部分是科举制的一个趣味延伸)提纲提炼如下:知人善任沿用科举制科举制的影响3、虚心纳谏教科书正文有一段文字和一段小字。正文文字讲述唐太宗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集思广益,择善而从,虚心纳谏。小字部分讲述了唐太宗与魏徵的故事,也是在说明唐太宗的虚心纳谏。(三)出现贞观之治这一子目里包括一段的内容。这一段主要是对唐太宗治国措施的一个总结。主要讲述了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富裕的太平景象“贞观之治”完整内

5、容提纲提炼如下:(一)李世民登基1、隋的灭亡和唐的建立2、李世民登基(二)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措施1、节用戒奢戒奢从简裁汰冗员三省六部制2、招贤用能知人善任沿用科举制科举制的影响3、虚心纳谏(三)出现贞观之治四、正文分析(一)李世民登基这一部分包括了导言和第一段文字导言部分主要讲述了隋的灭亡和李渊的太原起兵,建立唐朝。第一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李世民于626年登基,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二)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措施这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其中“科举制”是难点。教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属于这一目里的。(除教材最后一段外,剩下的都属于这一目)1、节用戒奢教科书正文有两段文字,每段正文下还有一段小字。第一段正文文字

6、和小字主要讲述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戒奢戒欲,减轻百姓负担。第二段正文文字讲述唐太宗裁汰冗员以减轻百姓负担。小字部分简要介绍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2、招贤用能在这一子目下,教科书正文有三段文字,每段正文文字下都有一段小字。第一段正文文字主要讲述唐太宗任用贤能不论资历,不计亲疏(正文下的小字部分是针对唐太宗用人原则的一个举例,进一步说明唐太宗的知人善任。)第二段正文文字以及小字部分主要讲述了科举制的建立、唐太宗沿用了科举制以及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第三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改变了过去官员选拔主要由世族把持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三段文字下的小字部分是科举制的一个

7、趣味延伸)3、虚心纳谏教科书正文有一段文字和一段小字。正文文字讲述唐太宗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集思广益,择善而从,虚心纳谏。小字部分讲述了唐太宗与魏徵的故事,也是在说明唐太宗的虚心纳谏。以上便是教材中的内容,但教科书关于唐太宗采取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到经济方面,教师应该补充关于经济方面的内容:唐太宗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三)出现贞观之治这一子目里包括一段的内容。这一段主要是对唐太宗治国措施的一个总结。主要讲述了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富裕的太平景象“贞观之治”五、分析教科书、选择教学辅助材料(一)李世民登基1、隋的灭亡和唐的建立2、李世民登基辅助材料:贞观之治主题

8、曲理想国“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至太平”白居易隋炀帝杨广图片及其生平简介通过以上材料,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李世民登基这一子目的内容(二)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措施1、节用戒奢戒奢从简辅助材料:“舟所以比人君,君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唐太宗意在说明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要建一个高台,因爱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唐太宗意在说明唐太宗的戒奢从简。裁汰冗员三省六部制辅助材料:三省六部简表(书上第10页)2、招贤用能知人善任辅助材料:书上小字部分的张周文字材料:唐太宗坚持

9、“用人唯贤”和“取其所长”原则,任用一大批贤才,不少农民起义领导人、隋朝的官员、少数民族的将领,以及追随李建成反对过他的政敌,都受到唐太宗的重用。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李靖等。以上材料,意在说明唐太宗用人唯贤,不计资历、亲疏,知人善任。沿用科举制辅助材料:“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图片:大雁塔进士题名帖以上辅助材料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科举制科举制的影响3、虚心纳谏辅助材料:凌烟阁功臣图并附加文字说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于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春,唐太宗李世民为褒彰开国元勋,亲自作赞,诏令褚遂良题阁,由画家阎立本绘制完成。因而成为集初唐文采、书法和绘画最高成就的三绝之作。这二十四位功臣

10、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和秦叔宝。”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为君何道而明?何失而暗?”魏征回答:“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太宗对此话深表赞同魏徵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以上三段材料意在说明唐太宗的虚心纳谏。(三)出现“贞观之治”辅助材料:关于反映“贞观之治”的历史图片。这个辅助材料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

11、了解到唐“贞观之治”的景象。六、教学设计教材总体处理设计1、 本课的内容适中,主要是以唐太宗为主线来介绍“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的节用戒奢、招贤用能、虚心纳谏都是其励精图治的表现。但教材没有给出唐太宗在经济方面所采取的措施,需要教师给予补充: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这也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之一2、 通过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工具,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教学过程设计导入设计播放贞观之治的主题曲理想国,以此来导入新课。教师:伴随着这歌声,我们今天就来走进那让我们魂牵梦绕的大唐,看看千古明君李世民是怎样建立的理想国“李世民登基”教学设计出示材料“太

12、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至太平”白居易教师通过白居易的七德舞来讲述隋的灭亡、唐的建立以及李世民登基。(1)出示隋炀帝的生平介绍及图片,使学生了解隋朝末年的混乱。“太宗十八举义旗”这一句让学生了解,李世民在617年追随父亲李渊,太原起兵,进占长安。618年,隋炀帝被杀后,李渊自立为帝,建立唐朝。(2)“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向学生解释李世民率军活捉东都守将王世充,杀死农民军首领窦建德。基本统一了中原。(3)解释李世民是如何的“二十有九即帝位”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措施”教学设计教师:李世民在登基后是怎样的达到“三十有五至太

13、平”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措施。1、 节用戒奢戒奢从简运用戒奢从简中的辅助材料、向学生讲解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戒奢从简以减轻百姓负担。裁汰冗员教师:唐太宗认为,“官在得人,不在员多”为减轻百姓负担,唐太宗下令精简机构,裁汰冗员。三省六部制这是小字的内容,老师可以适当讲解教师:大家阅读一下小字部分。唐初沿袭了隋朝的中央官制。教师列出“三省六部制”简表,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理解2、 招贤用能1 知人善任教师:通过阅读辅助材料、,向学生提问,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唐太宗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论资历,不记亲疏,只要是治国安邦之才就委以重任。2 沿用科举制让学生自主小字部分教师:

14、唐太宗为什么要沿用隋朝的科举制度?学生:为了培养和选拔更多的贤能之才。教师运用辅助材料“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和图片:大雁塔进士题名帖使学生了解科举考试常设的科目以及科举制确立的过程。3 科举制的影响教师:那么科举制都产生了那些影响呢?学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扩大了选拔官员的范围。教师: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的确立,使得许多贫寒人士通过刻苦努力,参加科举,取得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科举取士不重门第,完全取决于考试,改善了选官用人制度,在科举制的激励下,世人读书风气日盛,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 虚心纳谏运用辅助材料的、向同学提问:这些材料表现怎样的唐太宗呢?学生:唐太宗虚心纳谏,宽容地对待臣子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及对学生的提问,使学生了解唐太宗虚心纳谏,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择善而从。4、 补充: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教师:唐太宗除了节用戒奢、招贤用能、虚心纳谏外,他还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徭役。减轻了百姓负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