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礼”文化对当代高校行政管理的启示_第1页
论儒家“礼”文化对当代高校行政管理的启示_第2页
论儒家“礼”文化对当代高校行政管理的启示_第3页
论儒家“礼”文化对当代高校行政管理的启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儒家“礼”文化对当代高校行政管理的启示刘晓琳 (成都医学院)摘要:挖掘儒家“礼”文化的管理思想与现代性,研究“礼”文化对当代高校行政管理的启示。从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礼的强制作用和礼的道德自觉性四个方面探讨儒家“礼”文化应用于当代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效价值。关键词:孔子;礼;高校;行政与一般的“依照一定程序组建起来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各种行政职能”的行政管理机构有所区别,高校行政管理活动主要围绕学校教学方针进行,以保障教育活动有序进行、保证教育目标顺利实现为根本目的,交涉的对象主要是教学、科研以及从事该项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然而,高校行政管理活动在现实实施过程中却往往遭受挫折,正如阿

2、伯拉罕逊(Abrahamson,1967)在文章中写道的,“对研究机构的科学家进行了观察,发现专业人员作为个人,也因为工作的性质,看来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管辖会毫无理由地加以反对”。1 邝洁.论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J.湖南社会科学,2010(1).儒家贤圣荀子说“事无礼则不成”, 2(清)王先谦集解.荀子M.昆明市: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那么我们将从“礼”的角度来反思和审视高校行政管理活动。一、以人为本,“礼”论启示录 高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发展的产物,高校的发展除了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外,也要促进人本身的发展。实际上,高校管理活动中的参与者不外乎专家教授、教师、学生与行政人员

3、。孔子曰:“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礼记.仲尼燕居)3(战国)孟子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4陈德述.儒家“礼”的现代管理功能J.中华文化论坛,2001(2). 5张艳清.儒家礼乐文化及其育人功能J.理论学刊,2013(10).6黄河.试论儒家“礼”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践行J.吕梁学院学报,2013,3(5).不论是制度性的规范法则,还是约定俗成的繁文缛节,“行之其在人”。这也是我们现代社会所讲的“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高校管理活动,就是要以满足教师与学生的生存发展为中心。在当

4、代高校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专业教师的多数时间几乎献身于教学、科研和来自校内外的各类繁琐细碎的评估、评审、评比、检查等,高强度脑能量的持续支出,他们已甚少余力愿意关心和参与行政管理活动。那么,管理层在管理活动中,应尽量的理解与体谅专业教师,远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不以强制性的命令、指示来支使专业教师参与活动,为教学、科研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免受无端干扰的学术氛围。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体现了以师生为本的教育工作观,他说:“把师生需求贯穿工作始终,了解群众师生的想法,发现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的办法。强化为民情怀,全心全意服务师生群众。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

5、理能力现代化,最终是要让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以和为贵,巧用“礼”的调节功能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3以“礼 ”求“和”,这是礼的调节功能,“和”即中和、和谐的意思,“礼”可理解为大家都接受和认同的一种价值取向。当管理者面对专家教授、专业教师和行政职务人员众口难调的意见,如何发挥好调节作用,至关重要。在我国高校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威的较量是永恒的话题。尽管政策促使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但学术委员会真正参与决策的实权委实有限。那么,则需要管理者以更加积极、主动、自觉的姿态来

6、匡扶“和”。一方面,要平衡内部结构,比如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机制,加强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并赋予一定实权。另一方面,管理者要坚持道德自觉,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安上治民莫善于礼”3,管理者的话语权与广大师生的利益紧密相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管理者要真正把教学、科研、育人、服务社会的高校功能当做己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摒弃私心,公平公正,心怀师生,忠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他们便会具有感召力、公信力和示范力,凝聚广大师生职工,齐心合力,发挥作用。三、制礼以节事,发挥“礼”的强制作用 礼器曰:“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3,古代的天子制定礼节,以达到“节事”的

7、目的,显然此处的“礼”更偏重于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国家政治法律、道德行为、礼节礼仪、文化娱乐等诸多方具订立礼制,按照社会不同等级设置不同礼节,以稳定民心、维护秩序,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如礼记.礼器:“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3天子的宗庙是七所,诸侯是五所,大夫是三所,士是一所,而且一餐饭菜的数量、入座的坐垫个数都按照等级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较低等级的若是不遵守标准僭规越矩,就是对天子的不敬、对当朝的反抗。孔子的千古不平之愤概“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就是对一位违背

8、礼法的大夫所发出的。春秋末期,手握重权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然而按照规只有定天子的乐舞才能使用“八佾”,不遵礼法的季氏遭到了孔子的愤怒谴责。诚然,传统社会具有浓厚等级制度的“礼”制是为当代文化精神所批判的,但不可否认,“礼”的确具有维护秩序、规范行为的作用。现代社会具有法律效应和强制力的规章制度何尝不是一种“礼”呢?那么,对于高校,撤销、废止束缚学校科学发展的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符合教育方针、师生利益的规章制度十分必要,一个管理良好的高校一定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四、约之以礼,重视“礼”的道德自觉性行政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上传下达、广泛联络,交涉的工作对象数量多、层次不一,如何维系和谐的人际关

9、系也是一个考验。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于礼”3,行政工作专职人员一方面要“约之以礼”,重视礼仪规范、遵守职业道德,知礼学礼、注意言谈举止,襟怀宽广、胸怀教师气节,以身作则塑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高校行政人员形象,这样不仅能拉近同事之间的距离,也能对外展示良好的学校风貌。另一方面,要“博学于文”。行政工作人员实行坐班制,与专业教师相比缺乏时间灵活性,但他们仍能通过周末在职进修、日常积累、参与培训等途径丰富文化知识,提高办公操作技能。如此一来,不仅提升了工作能力,更顺畅的进行教学、科研和日常事务管理,也能争取领导重用,为自身发展谋求更多的晋升机会。五、结论笔者认为,“礼”文化作为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论点,历经时代的沉浮和洗礼仍然备受推崇,今时今日我们才能以客观思辨的心态来探讨和研究儒家“礼”论的价值。笔者站在高校行政人员的角度,通过对儒家“礼”文化的细微解读,认为“礼”文化确实存在一定的实证价值,粗略概括为两个方面的经验启示:一方面,在高校行政管理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