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患者(30 800例)及孕妇(4200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的_第1页
汉族患者(30 800例)及孕妇(4200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的_第2页
汉族患者(30 800例)及孕妇(4200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的_第3页
汉族患者(30 800例)及孕妇(4200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的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族患者(30 800例)及孕妇(4200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的【摘要】nbsp;nbsp; 目的:nbsp;调查中国汉族患者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及各种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nbsp;方法:nbsp;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来自中国不同行政区域汉族患者30nbsp;800(男16nbsp;563,女14nbsp;237)例及孕妇4200例.nbsp;采用微柱 作者:吴远军 刘彦慧 刘兴玲 刘景春 吴勇 陈宝婵 梁燕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输血科, 广东 东莞 523110, 2东莞市中心血站,广东 东莞 523930【摘要】 目的: 调查中国汉族患者人群中红细胞血

2、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及各种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 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来自中国不同行政区域汉族患者30 800(男16 563,女14 237)例及孕妇4200例. 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不规则抗体阳性者鉴定其抗体特异性、Ig类型,并检测其37的反应性. 结果: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者共199例,占被调查人群的0.57%,其中男64例,占被调查男性的0.39%、女135例,占被调查女性的0.73%、孕妇44例占被调查孕妇的1.05%;IgM类抗体97例、IgG类抗体45例、IgM+IgG类抗体57例;37反应的温抗体89例,占被调查人群的0.25%;检

3、出较多的特异性抗体依次为抗M、抗Lea、Rh系统抗体、抗P1、抗Leb、抗JKa、抗Fyb等. 结论: 中国不同行政区域汉族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2=12.20, P0.05),但女性高于男性(2=18.46, P0.0001),孕妇高于非孕女性患者(2=7.44, P0.01);汉族患者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低于白种人;抗体特异性具有与白种人不同的分布特点,白种人中常见的抗K在被检测的汉族患者中尚未发现,白种人中较常见的抗Fya在汉族人中偶见;抗D的检出率也明显低于白种人,并呈逐渐减少趋势. 【关键词】 中国汉族人 红细胞血型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 Coombs

4、试验 0引言 中国汉族人群红细胞血型抗原的分布情况已基本明确,但ABO血型系统以外的红细胞血型抗体(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 irregular antibodies of erythrocyte group)的检出率及抗体特异性分布情况目前尚未见调查报道. 本研究我们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检测35 000例不同行政区域汉族患者及孕妇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初步揭示了我国汉族患者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及各种特异性抗体的分布情况.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405/200605选取到我院就诊、来自我国不同行政区域的汉族患者30 800(男16 563,女14 237)例及孕妇42

5、00例,年龄099岁,对象的籍贯分布见表1. 主要仪器试剂有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卡及专用孵育器、离心机(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筛检红细胞、谱红细胞(上海市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0.2 mol/L 2Me(2巯基乙醇,本实验室配制), mAb抗球蛋白试剂(DBL公司生产),mAb血型抗体试剂(DBL公司及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表1不同行政区域汉族患者及孕妇不规则抗体检出率 1.2方法 1.2.1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被检者K2EDTA抗凝血标本3 mL,3000 r/min离心5 min后,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使被检者血浆与筛检红细胞(3人份O型红细胞)

6、反应,筛查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 为使IgG及IgM类抗体都能充分与红细胞抗原反应,37孵育18 min后,室温平衡5 min再离心判读结果. 被检者血浆与3人份筛检红细胞中1至3人份有凝集者为阳性,与3人份筛检红细胞均无凝集者为阴性. 1.2.2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将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的研究对象的血浆,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分别与由10人份O型红细胞组成的谱红细胞及自身红细胞(均为1%)反应. 与谱红细胞中1至数人份凝集,与自身红细胞不凝集者为特异性抗体,并根据与谱红细胞的反应格局判定抗体的特异性;与自身红细胞及所有谱红细胞均凝集者为非特异性抗体;对鉴定为特异性

7、抗体者,采用mAb血型抗体试剂检测抗体对应的红细胞抗原是否为阴性以确认所检抗体的准确性. 1.2.3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的鉴定取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血浆0.2 mL加入等量0.2 mol/L 2Me后密封,37孵育30 min后用生理盐水倍比稀释,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与具有相应血型抗原的红细胞反应,效价与2Me处理前无变化者为IgG类抗体,效价与2Me处理前有所降低、但仍有反应者为IgG+IgM抗体,2Me处理后与具有相应血型抗原的红细胞无反应者为IgM类抗体. 1.2.4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37反应性的鉴定采用盐水法、试管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因为微柱凝胶法离心过程中不易

8、保持37)两种方法分别使被检者血浆与具有相应血型抗原的红细胞反应,只要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在37有凝集即可判断为37有反应的抗体,具有临床意义.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AS 9.0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35 000例汉族患者及孕妇中,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199例,占被调查人群的0.57%,其中男64例,占被调查男性的0.39%,女135例,占被调查女性的0.73%,女性高于男性(2=18.46, P0.0001). 4 200例孕妇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者44例,占被调查孕妇1.05%,检出率高于非孕女

9、性患者(2=7.44, P0.05,见表1). 2.2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见表2. 表2199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 2.3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Ig类型及37反应性所检出的199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中,IgG类抗体45例,IgG+IgM类抗体57例,IgM类抗体97例. 37反应的抗体89例,占被调查人群的0.25%,抗体特异性分布见表3.表389例37反应的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 3讨论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是引起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HTR)、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HDN)、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的主要原因. 有临床意义的温抗体多为IgG类,盐水介质一般不显凝集,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是

10、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较为准确的方法,但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建立之前,由于采用传统的试管抗球蛋白试验操作繁琐、费时,国内外针对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的文献报道极少. 通过对大量回顾性研究文献比较发现,由于不同种族红细胞血型抗原表型存在差异,接受红细胞抗原免疫的机率不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及抗体特异性也存在人群及地区差异1. 白种人Rh(D)阴性频率较高,Kell系统抗原表型表现为不均一性,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高达 1.09%2.45%,抗体特异性分布以Rh系统、Lewis系统抗体及抗K为多见,其次为抗M,抗P1,抗Fya等2-4. 本研究我们采用微柱凝胶抗

11、球蛋白技术检测35 000例汉族患者及孕妇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总检出率为0.57%,低于白种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 抗体特异性分布最多的是抗M及抗Lea,其次为Rh系统的抗体,其中抗D只占抗体总数的3.02%,35 000例汉族患者中尚未检出白种人常见的抗K,白种人较常见的抗Fya只检出1例. 而本研究抗P1的检出率高于白种人,但低于东南亚地区的报道5. 中国汉族患者及孕妇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及特异性分布特点与白种人的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为:中国汉族人许多红细胞血型抗原表型表现为高度相似性,如Rh(D)阳性频率高达99.4%、K抗原频率几乎为0%, Fya抗原频率高达99.7%

12、6,个体之间受这些抗原免疫的机率较低. 由于抗Lea较少具有临床意义,部分抗M为37无反应的IgM类抗体7,本调查汉族患者及孕妇具有临床意义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25%,较多见的抗体依次为:抗M,抗E,抗Lea,抗JKa,抗D,抗c,抗cE,抗P1 及非特异性抗体. 与陈忠对国内1981年至2000年报道的引起HTR及NonABOHDN病例共497次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进行的综合分析8比较,抗D明显减少而抗M的比率较高,与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报道9-10接近. 这是因为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较早就采用Rh(D)相容性输血,对Rh(D)阴性患者紧急情况输注了Rh(D)阳性血或Rh(D

13、)阴性妇女分娩了Rh(D)阳性婴儿后可给予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抗D产生,近年来我国大陆也实行了Rh(D)相容性输血,抗D的检出率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这种趋势在白人中也已表现出,并也归功于有针对性的预防及Rh相容输血4.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多由同种异体输血、妊娠,受同种异体红细胞抗原刺激而产生,新生儿可从其母体被动获得IgG类抗体,因此多次接受输血者及已孕妇女抗体检出率较高3,11. 本研究对象中女性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孕妇高于非孕女性,与白种人的报道相似2. 但多次接受输血治疗的汉族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有待进一步调查. 本研究发现,抗Lea,抗P1及部分抗M常在无明

14、显异体抗原刺激下产生,37多无反应,一般不会引起HTR及HDN,但会影响对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判定. 本调查汉族患者及孕妇可引起HTR及HDN的温抗体的检出率达0.25%,对需输血治疗的汉族患者及孕妇有必要例行检查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别是既往有输血史及妊娠史者. 值得注意的是抗E(包括合并抗E)接近被检汉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总数的10%,是否有必要同预防抗D一样采用Rh(E)相容性输血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Lin M. Blood groups and transfusion medicine in TaiwanJ.J Formos Med Assoc,1997, 96(

15、12): 933-942.2 Winters JL, Pineda AA, Gorden LD, et al. RBC alloantibody specificity and antigen potency in Olmsted County, MinnesotaJ. Transfusion,2001,41(11):1413-1420.3 HundricHaspl Z, JurakovicLoncar N, Grgicevic D,et al. Alloimmunizations following blood transfusionsJ. Acta Med Croatica, 1994,4

16、8(45):193-197.4 Wittkopf D, Grundmann A, Sibrowski W,et al. Analysis of irregular antibodies at the department of transfusion medicine of the HamburgEppendorf university hospital 1984-1988J. Infusionstherapie,1990,17(5):280-282.5 Romphruk AV, Wanhagij C, Akahat J,et al. AntiP1: the most common unexp

17、ected antibodies in northeasternThaisJ. J Med Assoc Thai, 1999,82(8):803-807.6 LinChu M, Broadberry RE, Chang FJ. The distribution of blood group antigens and alloantibodies among Chinese in TaiwanJ. Transfusion, 1988,28(4):350-352.7 De YoungOwens A, Kennedy M, Rose RL, et al. AntiM isoimmunization:

18、 management and outcome at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from 1969 to 1995J. Obstet Gynecol, 1997,90(6):962-966.8 陈忠,张莉尼. 溶血性输血反应与非ABO新生儿溶血病不规则抗体的综合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2001,19(6):377-378.9 Wu KH, Chu SL, Chang JG, et al. 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due to maternal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TaiwanJ. Transfus Med, 2003,13(5):311-314.10 Lee CK, Ma ES, Tang M, et al. Prevalence and specificity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red cell 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