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的源流与发展_第1页
叉的源流与发展_第2页
叉的源流与发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叉的源流与发展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叉的构造 和类型,叉的源流,叉作为兵器、劳动工具和杂技艺术的发 展情况, 叉的发展演变和创新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认为: 叉起源于 6000 年前的远古时期,在生产生活中、冷兵器时 期的战场上、民间武术中,百戏的杂技和戏曲中等多领域中 发展成熟至今,尤其在杂技艺术领域的发展,光彩绚丽。关键词:飞叉 源流 武术 冷兵器中图分类号: G8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5643( 2015 )02-0038-03 我国的古代 冷兵器种类繁多,内容庞杂,其发展演变的历史也是相当复 杂的。有些兵器只存在某一历史时期便完全消失,有的只在 戏曲

2、舞台或民问武术中有一席之地,实际上,多数冷兵器只 是象征性的存在,失去了根本的使用价值。但是唯有“叉” 在战场上、民间武术中、杂技中和生产生活中至今还占有重 要位置。叉最早作为一种生产工具用于狩猎捕鱼,作为生活 工具用于进餐;叉义是古代作战使用的长兵之一,位居十八 般兵器之列,如: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叉还是百戏 中的重要表演道具。 1 叉的构造和类型叉,武术长器械、义称“钢叉” ,南方拳派称之为“叉 钯”、“大钯”或“三指钯” 。叉材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而不断变化,有骨制(竹制或木制) 、铜制、铁制、钢制和 合金等。叉由叉尖和叉巴两部分组成。 叉尖多为钢制, 有三股叉, 中股直而尖

3、,两侧股由中股底端弧形向前,后粗前尖、通体 力圆形或扁平形。叉把木制或铁制,粗可盈把。按其部位可 分力上把段、 中段, 下把段和把尖, 上把段为其顶端接叉处, 上把段王把中部为中段,再下为下把段,把底端为把尖。叉的种类很多,有多种分法。按叉尖的数量,分为独股 叉、两股叉、三股叉、四股叉和五股叉;按叉头的数量分为 单头叉、两头叉和三头叉等;按照性质,分为文叉和武叉; 按功能,分为马叉、禾叉、火叉、猎叉、飞叉、鱼叉等;按 形状,分牛角叉(俗称虎叉) 、叉竿、龙须茶、羊角叉、笔 架叉、抱头钢叉等。 2 叉的源流考关于叉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叉刨子猎户创立说,南宋 张纯创立说,假托达摩创立说等等,孰是孰

4、非,亦无从史籍 考证,绝不能妄下结论。实际上,叉的历史,可以追索到 6000 多年前的史前时 代。红山文化的新开流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的兴凯湖 畔,它记载着 6000 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在其遗址中发现了“主要有鱼镖、鱼叉、鱼卡、鱼钩、投矛、镞和镶嵌石 刃的骨刀柄等渔猎工具,”“仰韶文化时期,黄河中游各部落的采集和渔 猎经济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遗址中普遍发现了石、陶 制网坠和骨制鱼钩、鱼叉等工具,说明当时氏族先民的捕捞方法既 有网捕,也有垂钓和投叉击刺。 ”2001 年 4 月 11 日新华网报道:“青海省柳湾遗址出土了 一把石刃骨刀和一把骨叉” ,这说明了中国人早在 4600 年

5、以 前的新石器时代,就使用骨叉餐具进食。这是对叉作为生活 工具的重大发现。夏商时期的二里头遗址(约为公元前 1750 年公元 前 1500 年),“二里头遗址发现不少切割的骨料,半成品, 还有簪、 锥、凿、 铲、针、匕、镞、鱼叉等骨制品和角制品, ” 这义是叉作为捕鱼工具的佐证。武汉市东郊长江北岸的阳逻 镇香炉山遗址,是西周前期的重要遗址。 “遗址中的农业工具极为罕见, 出土的渔猎工具和手工业工具则较多,包括铜网坠、陶网坠、铜 鱼钩、铜刀、铜叉、铜镞、铜凿、石镞、石投掷器等。 ”由此可以看出,刮削制作的器材、尖状锋利的器材是新 石器时代制作技术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叉是以古代长枪演变而成的。”笔

6、者也认同此观点,不过又是从远古先民生活 狩猎中的枪演变而成的,而不是战场上。那时先民“折木为棒,削 竹为枪”,枪主要用于远掷狩猎或捕鱼,而叉的尖多,横截 面大,命中的概率更大,远可掷刺,近可搏杀,冲刺力强, 在生产生活中叉的实用性远大于枪。因此,叉在人们会制作 工具用于狩猎捕鱼时,便第一时间也出现在远古人们的生活 中。3 叉作为劳动工具的发展叉作为劳动工具出现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可以说贯穿人 类的整个文明发展史。到了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在生活中 的使用价值还很重要, “飞叉捕鳖” ,“竹叉捕鳖”还是河塘 中捕捉野生鳖的最好工具。在餐桌上,虽然筷子取代了刀叉,但在厨房用具中,叉 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

7、的生活。4 叉作为兵器的发展叉在历史发展中,作为冷兵器时期的武器,近可做兵器 搏杀, 远可做为暗器投掷, 特别是农民起义中, 被广泛使用 以下史实可以具体说明。北齐书隋本纪中载道: “己丑,制民间铁叉搭钩刃 之类,皆禁绝之。 ”说明在北齐的时候,铁叉被广泛运用到 作战武器中,因此列为禁武的行列。 明代的兵书武备志中还记有一种“马叉” ,上可叉 人,下可叉马。戚继光的 纪效新书 中写道:“凡试叉钯 (叉的别称) , 先令自使,手其身手步法合一,复单人以长枪、短刀对较。 能架隔长枪、刀、棍,出杀人者为熟” ;对叉的花法评价道: “钩镰叉钯如转身跳打之类,皆是花法,不惟无益,且学熟 误人第一。叉钯花

8、法甚多,铲去不尽,只是照俞公棍法以使 叉钯钩镰,庶无花法,而堪实用也。 ”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 出,在作战中叉能架挡长枪、刀、棍,但必须练熟达到手步 法合一,在战中平时习练的花法不实用。可见在明代战场上叉也是重要兵器之一,有时还作为舟战 兵器。清代军队中虽然火器已经出现,但叉枪还有使用, “步 下用叉枪。准头固好。然无鸟枪之便捷也。 ”在义和团运动 中,钢又是主要兵器之一, “他们最喜欢用的武器是钢叉, 其次是花抢、单刀、双剑。西式的枪炮,即使中国制造的, 他们也不肯用。 ”有学者称,义和团是最后一次用冷兵器为 主要武器的农民运动。由此可见,叉作为冷兵器时期的作战 兵器, 其本上贯穿始终。 分析

9、原因有二, 一是叉尖多而刃利, 远可掷刺, 可掷百步之外, 杀伤力大, 碟盾克星; 近可搏杀, 架挡各类长兵,冲刺力强,是攻势之兵器。二是作为主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处处可见用之方便。 5 叉向杂技的 演变飞又是由叉演变而来的,是杂技的一种,也是武术器械 的一种,是武舞结合的最好例证之一。作为古代乐舞杂技大 汇合的百戏,在东汉时诞生并逐渐发展成熟,在宫廷与民间 广为流传,成为秦汉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秦代首开全国 杂技、歌舞、滑稽戏汇演的风气,这种盛会为汉、唐、宋各 代所沿袭。因此,在杂技的发展中,飞叉也融合进来。飞叉、俗称“开路” ,从叉形来看,也称它为“三股子” 叉头为金属制成的“山”字形,叉

10、头下装有活动的圆铁镲, 耍起来时而哗哗作响,时而又寂静无声。明代时飞叉作为一 项民间杂技。“民间迎神赛会,常用此开道。叉头雪亮,并 装有铁片圆环,舞弄时不用手,而使之在臂、腿、肩、背各 部位滚动,或抛掷空中,然后接住,动作连贯,一气呵成, 花样甚多。如果在叉两头缠上布条,浸油点火,熄灯表演, 则叫火叉。”过去北京天桥、天津的南市等地常有撂地耍摊 表演飞叉的艺人。关于飞叉的技艺产生,据说, “人们用鱼叉捕大鱼时, 通常在叉柄上系缚绳索,使用时将叉掷出,然后抓着绳索又将 叉收回。投掷不中,在绳索收回时,要接住在空中转飞的鱼叉, 是要有一定的技术,因而飞叉的技巧,就是在接鱼叉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

11、”这正是艺术源于生活,但实际上,飞叉的 技艺还融合了武术、杂技、戏曲武生动作等才发展成熟起来 的。在发展中又和“百戏”和“迎神庙会”结合起来,才有 了广阔的生产发展空间。6 飞叉技艺的成熟与创新叉最开始技法比较简单, “惟其法初甚简单,不过抡、 盘、飞、掷、打击、接抢诸法而已。 ”演变成飞叉杂技的表 演方式,花样技法便多起来。飞叉演练起来风格独特,使用 起来头柄皆可用,其用法据说有 32 种,主要技法有转、滚、 踢、捣、搓、刺、截、掏、拦、横、扦、捂、挑、贯、拍等。飞叉的表演分为武术中演练和飞叉杂技表演两种。武术 中叉的演练套路流传甚少,传统的套路有太保叉、飞虎叉, 龙须叉、南派秘传飞叉等。飞

12、叉杂技表演,以叉为道具,完 全不用手握,通过肢体动作使叉在围绕身体自转或公转,不 断通过抛接变换动作,做各种花式动作和技巧的表演形式。随着飞叉技艺的成熟也形成了许多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京练儿”、“乡练儿”、“怯练儿”三个流派,京练儿 是北京的飞叉风格,讲究连叉的“架门儿” ,规矩多,特别 重视飞的环节,要求动作干净利落,叉不能触地。 “乡练儿” 是指京郊,河北天津一带的飞叉杂技风格,呈现乡土特色, 与北京的风格相近,但要求低一些。 “怯练儿”是指南方地 区的飞叉技艺,注重叉在身体各部分滚得过程,也称“滚飞叉” 。因此,从整体风格上也可 以把飞叉杂技分南北两派。概括起来,北方讲究叉“飞”的

13、功夫;南方讲究叉“滚”的功夫。飞叉属于难度较大的项目,素有“十年的叉”之称。飞 叉的表演,技巧性很强,要求肢体协调一致和人叉巧妙性配 合。表演时不能用手握叉,通过表演者肢的臂、躯干、腿上 旋转翻滚,这就需要人拨叉转,人随叉走,人叉合一。飞叉表演有许多花 样,如四面斗踢、后踢盖顶、上抱月、腰缠玉带、黑狗钻裆、 过桥、推磨等。 耍叉的基本动作是手打、 脚踢、臂筛等几种。 飞叉的持械演练, 在于招式的千变万化, 但又万变不离其宗, 关键在于器械的得心应手,随心所欲。近年来又把对传和剧情等糅合到表演中,并借用板凳、 高桌等道具,发展成“集体飞叉” 、“双舞飞叉”和“单人舞 多叉”等花样传练。并和民间舞

14、蹈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 “跨马连踢”、“前后连踢”、“背剑对传”“苏秦背剑”、“蜻 蜓点水”、“凤凰展翅” ,“云罗背剑” 、“飞龙滚地” 、“左右插 花”、“壮士架桥” 、“流星火叉” 、“迷人哑叉”等经典动作上 下翻飞,如龙缠身;上场下场要求是武术动作,如单人二踢 子,背叉旋风脚,双人打花棍,单手托叉式等作为飞叉表演的开场起势动作功、技、艺是构成中国武术运动的基本结构,杂技同样 也是功、技、艺构成。飞叉表演是武舞结合的又一例证,武 舞同源,武术和和舞蹈、戏曲的融合发展可以相互促进动作 的创新和推动表演艺术的提升,大大拓展了艺术空间和领 域。飞叉杂技能够发展持久的动力就是高超的技艺,扎实的

15、 功夫和不断的创新。 俗话说“武艺源娴熟, 不熟难成艺” ,“武 艺源于招,不练探不着。武艺玩个性,不练难成家。 ”因此, 在民间武术和杂技日渐萧条的今天,飞叉表演依然光彩绚 丽,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高超的技艺加上持续不断的技术 创新。7 余论 在文学作品中凡是猎户出身的英雄人物多用钢叉,如: 水浒传中,解珍解宝两兄弟,使浑铁点钢叉,有一身惊 人的武艺;还有猎户夏侯成也使用钢叉。武术界中也有擅长飞叉的名家,武术家郑怀贤就善舞飞 叉,早在 1936 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 11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上,他就表演过飞叉, 艺惊四座; 老天桥飞叉艺人王雨田等。 当代也不乏飞叉名人和飞叉社团。如:飞叉大师

16、罗炳松,为 中国杂技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著名的“扫帚 姐”张秀芳,身怀飞叉绝技;白洋淀安庆飞叉大师屈国利; 山东民间艺人刘仲山,素有“飞叉大王”之称等。著名的飞叉表 演社团有:霸州市南关飞云叉会,山东曹县马叉舞会,河北 苏桥飞叉会,津门“永良”飞叉会等,这些飞叉表演团体都 是百年老会,可以说百年风采今犹在,飞叉绝技驰名中外。 参考文献: 112 裴锡荣 .中华古今兵械图考 M. 北京:人民 体育出版社, 1999:87.2345910 史仲文主编:中国 全史第 002 卷。6 北史卷十二隋本纪下第十二。 7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第 356 卷,(咸丰朝) 8 细说清 朝一三二、义和团

17、。 11宾彦红.十八般武艺 M. 希望出版 社, 1992: 244.13温佐惠编著 .飞叉M. 北京:人民体育出 版社,2012:27.14刘波主编 .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 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15张泽正.中国武术基础理论 M. 北 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563.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ForkLi YongminglLi ShengfulCui Lequan2( l.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 Henan University , Kaifeng 475001 , China; 2

18、. General Administion of Sport of China, Beijing 100029 , China )Abstract : By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types of fork , the origin of fork ,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ork which is used as a weapon, labor tool , and acrobatic art; and it also analyzes the 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fork. The paper finds the fork was originated in the ancient times about 6 , 000 year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