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ⅳ岳麓版第20课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练习_第1页
历史选修ⅳ岳麓版第20课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练习_第2页
历史选修ⅳ岳麓版第20课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练习_第3页
历史选修ⅳ岳麓版第20课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练习_第4页
历史选修ⅳ岳麓版第20课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0课 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基础达标1 右图是1979年中国邮政为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发行的邮票。图中Emc2是爱因斯坦提出的质量能量公式,根据这个公式,人类得以利用的新能源是()。A地热 B风能C石油 D原子能解析结合爱因斯坦对原子能的贡献分析解答。答案D2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解析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但没否定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

2、危机,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D项是量子理论的提出带来的影响。答案B3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个“世纪人物”应是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再由图片或英文名字判断。答案D4相对论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时间和空间是绝对不变的B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C物质的能量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D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解析相对论比牛顿力学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时间和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质的运

3、动而变化的。答案A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是 ()。A完全继承 B完全否定C有否定,有发展 D没有任何关系解析该题考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的内容,只要掌握了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牛顿的物理学上的科研成就就可以推出答案。答案C6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句名言表明 ()。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实现社会价值必须先实现自我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A B C D解析题干不能反映社会环境对人生价值的实现的影响;实现社会价值与实现自我价值割裂开是错误的。所以含和的项当排除。答案D7“爱因斯坦是一个造

4、物者!”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A否定牛顿力学体系 B创立现代物理学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 D发现和提出了相对论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D8普朗克对爱因斯坦最初的科学研究给予了很大帮助,因此爱因斯坦对普朗克非常尊敬。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这最能说明爱因斯坦 ()。A科学成就远超普朗克 B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C战争造成的历史误会 D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解析从所给材料来看,普朗克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而爱因斯坦则是二战时期反对纳粹暴行的著名人士,二人的政治观点不同,与A、C、D没

5、有关系。答案B9爱因斯坦生前留下遗言:“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这说明爱因斯坦()。A崇拜偶像B死后要哀荣C看重荣誉D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偶像来崇拜解析材料本身说得很明白,“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就是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偶像来崇拜,表现了爱因斯坦谦虚的精神。答案D能力提升10阅读下列材料: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揭示出人类可以将物质的部分质量直接转换为巨大的、并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能量。这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德国科学家十分重视这一理论的军事价值,在相关研究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爱因斯坦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应该抢在纳粹之前研制

6、出原子弹。罗斯福在接见了这位科学家后决定:要赶在德国人之前造出原子弹。美国政府从事原子弹的制造是完全秘密的,爱因斯坦本人也不知道。但当他知道德国没有制成原子弹,而美国已成功后,感到沉重不安。他说,如果他知道德国不会制造原子弹,他就不会为“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做任何事情”。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请回答:(1)爱因斯坦的做法究竟是对还是错?(2)从这件事情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科学的发展?解析第(1)问是一道开放题,对与错的结论应从不同的视角得出。第(2)问中的“启发”应从材料的中心主题得出,不能随意发挥;从材料中的“核能开发”和“原子弹的制造”可以看出科学是一柄双刃剑,这是回答第(3)问的角度。答案(1)对,是当时打败法西斯、结束战争的需要;错,原子弹的爆炸造成了大量平民的死亡,并且人类从此面临着核战争的威胁。(2)科学应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而服务,不应成为战争的武器,我们应学习爱因斯坦热爱和平的精神。(3)科学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被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