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09届高三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传送带问题剖析._第1页
【物理】2009届高三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传送带问题剖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中学教考网WWW科IfW.COE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第1页共 6 页传送带问题剖析一、 传送带水平放置设传送带的速度为 V带,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卩,两定滑轮之间的距离为 L,物体置于传送带一端 的初速度为 Vo。1、V)= 0,(如图 1)乂物体刚置于传送带上时由于受摩擦力作用,将做 a =卩 g 的加速运动。假定物体从开始置于传送带上一直加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2L,显然有:V带VgL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加速, 后匀速。V带.、2gL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加速。2、VoM0,且 Vo与 V带同向,(如图 2

2、)(1) VoVV带时同上理可知,物体刚运动到带上时,将做直加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Vo2LgL,显然有:2VoVV带V*o2+2也L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加速后匀速。V带. Vo2lgL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加速。(2) VoV带时因 V) V带,物体刚运动到传送带时,将做加速度大小为a =卩 g 的减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减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Vo2-2lgL,显然:V带w.V。2-2gL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减速。VoV带 o,即 Vo、.2gL时,物体将一直做减速运动直到从传送带的另一端离开传中学教考网www.ZKjkw.conn知识改变

3、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第3页共 6 页送带。Vv0,即 VoV. 2gL 时,物体将不会从传送带的另一端离开而从进入端离开,其可能的运动情形有:a、 先沿 V)方向减速,再反向加速直至从放入端离开传送带b、 先沿Vo方向减速,再沿 Vo反向加速,最后匀速直至从放入端离开传送带。二、传送带斜置设传送带两定滑轮间的距离为L,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物与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卩,物体置与带的一端,初速度为Vo,传送带的速度为 V带。1、V)= 0,(如图 4)物体刚放到带的下端时,因 Vo= 0,则其受力如图所示,显然只有 f - mgsin00,即卩tg0时,物体才会被

4、传送带带动从而向上做加速运动,且a=卩 geos0 gsin0,假定物体一直加速度运动到上端,则物体在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2(Jgeo - gsim)L,显然:V带v、2( igeosv - gsim)L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加速后匀速直至从上端离开。V带2( igeosv - gsim) L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加速直至从上端离开。2、VoM0,且 Vo与 V 带同向,(如图 5)V)vV带时,a、tg0,物体刚运动到带上时,因Votg0物体刚运动到带上时,因 VovV带,物体将做加速度大小为 a= gsin0gcos0的减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做减速运动到直至离开传送带,则物体离开传送

5、带上 端时速度为V=. V(2+2(gsin - lgco)L,显然:V0,即 Vo2(gsin -gcosv)L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减速运动直至从 装置的上端离开Vv0,即 Vov.2(gsin v - gcosRL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向上做大小为a=gsin0igcos0的减速运动,后向下做加速度最小为a= gsin0igcos0的加速运动直至离开装置的下端。Vo V带时a、itg0,物体刚运动到带上时,因 Vo V带,故物体将做加速度大小为a= gsin0+igcos0的减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做减速运动,则物体离开传送带时速度为V=.V;+ 2(gsin vgcosRL,显然:V带

6、W. Vo -2gsinvgco)L时,物体将一直减速直至离开传送带上端。VoV带VQ-2(gsinvgco)L时,物体将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直至离开传送带上端。b、i vtg0,物体刚运动到带上时,因 Vo V带,故物体将做加速度大小为a= gsin0+igcos0的减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做减速运动,则物体离开传送带上端时速度为V=V0-2(gsiigcosRL,显然:V带W.V;-2(gsingco)L时,物体将一直减速直至离开传送带上端。VV带V0-2(gsinvgco)L时,物体运动较为复杂。物体刚开始滑上传送带时,因物体速度大于 V 带,故物体做 a = gsin0+igcos0

7、的减速运动,当物体速度 减小到等于 V带时,由于继续减速其速度将小于V带,此后加速大小变为 a= gsin0igcos0,但是只要其滑上传送带的初速度Vo. 2(gsin gcos)L,就一定能从传送带的上端滑出。若 Vov2g singcos)L,则物体有下列两种可能的运动情形。一是先向上做大小为 a = gsin0+igcos0的减速运动,后向上做大小为 a= gsin0igcos0的减速运中学教考网www.zffijkw.CTm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第6页共 6 页动,直至离开传送带上端。另一种情形是先向上做大小为a=gsin0+(1geos0的减

8、速运动,再向上做大小为a =gsin0igeos0的减速运动,最后向下做为a= gsin01geos0的加速运动直至从下端传送带离开。3、VoM0 ,且 V0与 V带反向物体刚运动到传送带下端时,物体将做加速度大小为a= gsin0+ 口 geos0的减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减速,则其离开上端时速度大小为V=. VQ-2(gsinvgeo)L,显然:当 Vo,即 V. 2(gsinvgeo)L时,不论i为何值,物体将一直减速直至离开传送带上端当 Vv0,即 Vv. 2gsinvgcosv)L时,则在itg0时,物体将先向上减速后向下匀速直至从下端离开;在i vtg0时,物体将先向上以 a = g

9、sin0+卩 geos0做减速运动,后向下做 a= gsin0igeos0的加速运动直至离开传送带下端。上面我们依据牛顿运动定律对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实际上我们还可据能量观点对其进行分析,限于篇幅,本文在这里不再赘述。2003 年高考传送带题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其中传送带经过 AB 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 BC 区域时变为圆孤形(圆孤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 CD 区域时是倾斜的,AB 和 CD 都与 BC 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 m 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 A 处放 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 运送到 D处,D 和 A 的高度差为 h。稳定 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

10、,CD 段上各箱等距 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在 Am0L图 6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第7页共 6 页处投放后,在到达 B 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第8页共 6 页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 段时的微小滑动)。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T 内,共运送小货箱的数目为N。这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解: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同),设传送带的运动速度为V。,在水平段运输的过程中,小货箱先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设这段路程为s

11、,所用时间为 t,加速度为a,则对1小箱有s at2v0= at 在这段时间内,传送带运动的路程为s0= v0t 由2以上可得s。= 2s用f表示小箱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则传送带对小箱做功为A二fxmvf212传送带克服小箱对它的摩擦力做功A。二fx0=2 mv221两者之差就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发出的热量Qmv22可见,在小箱加速运动过程中,小箱获得的动能与发热量相等。T 时间内,电动机输出的功为W =PT此功用于增加小箱的动能、势能以及克服摩擦力发热,即平时训练传送带题 如图所示,倾角 v =37的传送带上,上、下两端相距 S=7m当传送带以u =4m/s的恒定速率逆时针转动时,将一个与

12、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丄=0.25 的物块 P 轻放于 A 端,P 从 A 端运动到 B 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若传送带顺时针转 动,P 从 A 端运动到 B 端的时间又是多少?Nmgh NQ已知相邻两小箱的距离为L,所以v0T =NL联立,得NmN2L2gh(11)B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第9页共 6 页解答:当传送带逆时转动时, P 下滑的加速度设为 a1,则有mg sin J - mg cos二二ma1解得a g sin - g cos = 4m/s2中学教考网www.ZK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第10页共 6 页有 mg sin j mgcos v - ma2解得 a2=gsin v gcosv -8m/s22当 P 加速到、.= 4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