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卷及答案三——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_第1页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卷及答案三——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_第2页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卷及答案三——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_第3页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卷及答案三——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_第4页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卷及答案三——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卷及答案三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高级中学 )考前须知:1.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 总分值为 150 分。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8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指出: “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 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 根据需要和可能, 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开展。 这一能力开展要求侧

2、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 。A.感受鉴赏B.思考领悟C.应用拓展D.发现创新2. 某教师根据梁思成的? 中国建筑的特征?开设选修课程,这一课程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选修系列中的 ()。A. 诗歌与散文B. 语言文字应用C. 新闻与传记D. 文化论著研读3. 某选修教材编排有“?论语 ?与?孟子 ?单元,教师准备重点讲解?四子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 ?, 引导学生深入研读;? 四子侍坐? 以理解曾皙志向的实质和四子志向之间的关系为重点, ?齐桓晋文之事? 以探讨孟子的论辩艺术、感知孟子为重点 ; 其他内容由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以此完成对“孔孟专题的教学。该教学设计没有表达出 ()

3、。A. 引导学生学习文化探究的方法B. 以点带面。开展专题式教学C. 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学习的关系D.重视实践活动.开展探究能力A.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B. 贺知章? 咏柳?C. 杜甫 ?春望 ?D. 叶绍翁?游园不值?A. 表达了新课标对诗歌鉴赏“理解内涵的要求B. 教师对本诗的风格与思想情怀给予了足够重视C. 教师带着学生攻克了难点,教学目标即可完成D. 难点设计同时也反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6. 在学习?鸿门宴?之后, 教师要求学生注意 “大王来何操这个句式的特点, 以下语句含有同类用法的是() 。A.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B.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4、? 过秦论 ?)C. 惟兄嫂是依(? 陈情表 ?)D. 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 赤壁赋 ?)7. 学习?拿来主义? ,教师把“真正领会拿来主义的含义; 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 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作为教学重点。下面对该教学 设计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8. 重点确实立没有考虑学生学习杂文时的困难9. 教师认识和理解了杂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D.教师应该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重点8. 执教 ?小狗包弟 ? , 教师布置作业: 青春的道路上, 谁都会走弯路。你是不是也在成长?在本周随笔中写下你的经历,并写一写你反省和忏悔后的感受。对该教学设计()。A.

5、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B. 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沟通,学会宽容、悦纳自己C. 鼓励学生对文中观点批判质疑,发表不同见解D. 引导学生进行一次自我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A. 通过比照阅读. 让学生领悟以景显情的鉴赏手法B. 引导学生把握求同辨异的思维方法,开展思维能力C. 表达新课标理念,关注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D. 意在通过思考和讨论,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0. 学习完?雨巷?一诗,教师布置了两项作业: “归纳鉴赏本诗的收获,并写成?( 雨巷 )鉴赏小记 ?; 以邂逅雨巷为题,把这首诗改写成300 字左右的散文或记叙文。任选其中一题认真完成。对该教学环节的评价不正确的选

6、项是() 。A. 诗能养人。该作业就是让学生汲取诗歌营养的过程B. 这两项作业是在初读感知、细品赏读的根底上把知识内化的过程C. 充分考虑了学情. 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D. 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表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11. 阅读下面一位高中教师作文课的教学反思实录 (节选 ) , 按要求答复下面问题。 (画线 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甚至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对存在高考应试的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而言。 A 然而,有的教师在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时 . 作文教学就直奔高考而去, “应试色彩非常浓厚 ; 还有的教师“脚踩西瓜皮, 想

7、教什么就教什么。 想怎么教就怎么教: 甚至还有的打着 “我手写我心的旗号. 放任自流 . 以日记、周记等随笔替代作文的训练,“标准要求严重缺失。 B 为此,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要 注重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文体具体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到达“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的课标要求。C 高中作文教学既要解决学生写作每类文体的根本性问题,如破题、立意、选材等,又要教学生写作的技巧性问题, 如结构布局、 表达方式等。 前者是 “根本, 后者是 “末节。而如今高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本末倒置, 抓住 “根本的少了, 专攻作文应试技巧的多了,使得学生作文形式新颖但内容空泛。只有

8、根本性的问题得到了切实而有效的解决,才能去追求细枝末节的技巧。D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不能够像小学和初中那样,将自己的思维长久地停留在形象思维的层面。 必须能够进入到以训练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 去写一些能够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例如记叙文写景要抓住特征、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起伏波澜。所有这些,就是高中记叙文训练之“根,就应该是我们牢牢把握的高中作文训练的根本着力点。对画线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该观点是该教师基于应试教育以及高中写作教学现状得出的推论B. 该教学设想符合新课标要求,对高中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C. 这是因为考虑到了高考对作文的要求。 考虑到了学生作文的实际现

9、状, 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生将来可持续开展的需要D.这是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开展特点得出的推论.同时也提到了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大着力12. 阅读?听听那冷雨?教学片段,按照要求答题。师:我把题目中的“冷改为“寒“苦 . 大家觉得这样改好不好 ?生:用“寒字太过了一点,不能够表达景物的特点。师: “寒“苦都不能表现出诗人的心境,无法准确地表现“凄冷的特点,还有情的凄凉。 把景和情很好地组合在一起,通常我们称之为 “意境, 它是一个复杂的美学概念。交织成诗意的空间。 二者融为一体, 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和联想。 那么,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这是怎样的意境?的思念。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生:凄

10、凉。师:哪位接着说 ?生:一种思乡之情。师:绵绵的思乡情绪。对上述教学片段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导人抓住问题。切中文意B. 选择式提问,展开讨论,最后统一C. 问题层次清楚,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D.讲授法运用得恰到好处13. 阅读 ?雨巷?的阅读教学实录( 节选 ) , 按要求答题。 ( 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 师:首先,我想邀请一位同学和我合作朗读?雨巷?。 (一女生上台和老师合作朗读,老师诵一、三、五节和第七节前三句,女生诵二、四、六节和第七节后三句, B 背景音乐是张维良的箫曲?听雨?,大屏幕上同时播放与诗意契合的FLASHY画)C 师:请同学们自己把诗

11、朗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再告诉我们一点朗读技巧。生:“丁香一样的颜色是说姑娘很美,要读出喜欢、欣赏的感觉,可以读轻快一点。“丁香一样的芬芳是写香味, 要读出心驰神往的感觉, “丁香两个字要拖长一点, 读的 时候面部表情应该是陶醉状,好似嗅到了花香一样,再配一个伸出右手向外拉开的动作。D 师:真厉害。这位同学连朗诵的表情和手势这些细节都考虑到了。生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朗读,听了你们的经验,老师非常感动。你们哪里是在读文字啊,清楚是在用自己的心去触摸诗人的灵魂!对画线局部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师生合作。表达出民主意识、 合作意识,既是一种朗读示范,同时又

12、能让学生在比拟中鉴别、品味B. 根据诗歌特点。合理适时选择多媒体配合教学,更能增加教学的 “诗意, 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C. 以学生的喜好来决定教学内容,表达了学生兴趣在教学内容设计当中的决定性作用D.多样化的点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表达了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全面性、客观性等原那么14. 阅读一位高中教师教授必修(5)? 陈情表?的课堂实录回忆( 节选 ) , 答复下面问题。 ( 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B 让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找出难点,通过查找工具书的方式将难点字词的义项了解清楚,并通过对照课文,确定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之后,分组归纳出公认的难解词语,师生讨论解决。帮助

13、学生顺利通过文言文阅读的语言关。C 导语:讲述以忠情感人的诸葛亮的作品 ?出师表?的主要内容,继而讲述“不下泪者必至友的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之后直接点明本次课要讲以孝情动人的文章?陈情表?。D 结束语: ? 陈情表 ? 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 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 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 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乌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 有所行动, 为亲人奉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对画线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让学生在真正接触课文之前产生好奇心,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B. 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锻

14、炼了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使用工具书等自主学习能力C. 导语恰当且富含知识性,能带着学生温习已有知识自然进入新知识的学习D. 结束语的设计表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能到达对学生德育的目的15. 阅读下面高中必修(2)? 荷塘月色 ?课堂实录 (节选 ) ,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 导入: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欣赏到了一幅荷花美景。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 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碌的 ?浣溪沙 ? , 看他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浣溪沙秋风中荷花?师:朱自清笔下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B(1) 配乐朗读第四段。写了

15、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美。C 师:感觉怎么样啊?教师分析: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第 4 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一个拟人。生:“形状相似,都是圆的。师: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生:“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师:生:D 在接下来的授课中教师分时段借助古筝曲 ?春江花月夜? 以及张煌言?舟次中秋?等作品进行拓展延伸。辅助教学。对上面画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以古代诗文中对荷花的描写引出本课写荷花、荷塘的名篇,导入自然B. 多媒体使用不当,采用配乐形式朗诵课文会影响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感受C.

16、采用讲授法和问答法. 且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D.运用多媒体及补充材料进行拓展延伸,在情境中深化课堂教学二、案例分析题 ( 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20 分。第 17 题 5 分。第 18 题 15 分,共 40 分)案例:阅读教师的教学实录( 节选 ) ,完成第 16 题。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细腻淡雅,浑然一体,每个读过的人都有很真切的美的感受,而且这种感受都有细微的差异,请大家把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写下来交流一下。生 2 :荷花在这儿寂寞地开放,无人欣赏; 我在岸边驻足,无人理会。花朵在月光中单独美丽,我在这美丽中迷失自己。这边清香也是那么缥缈,仿佛幸福和我假设即

17、假设离。想走近荷花深处,又恐它们腾空而起,飞向天际。于是我静静地驻足,单独享受这份忧伤。( 同学们这么精彩的发言让老师感到很欣喜,他们的诸多感觉正是这篇文章主题多元性决定的,于是老师不失时机地启发同学 )师:同样的内容大家的感觉却不同 . 你们认为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师: 同学们的分析都有道理, 读文章除了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情感来解读外, 必不可少的是对文章本身的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这样看来,课前大家的读后感,有些同学理解过于 “自我,缺乏对文章本身的解析。大家认为。哪些读后感是需要改良的呢 ?生:其中把荷塘月色的感情诠释为思乡的,我认为不妥, 因为本文虽然感情复杂, 但思 乡的主题却是

18、没有的,“惦着江南也不能理解为思乡。师: 其实大家的读后感都有可取之处, 都是对文章的一种感悟, 结合文章本身的内容和自己的主观经验解读文章, 就会产生一篇篇新的属于自己的 ?荷塘月色 ? , 毕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啊!问题:16. 以上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有关?荷塘月色? 的教学实录片段,阅读并结合新课标作出评析。案例:阅读下面学生的高考习作,完成第17 一 18 题。且以作品论英雄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 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

19、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读犹太人斤斤计较. 读安东尼奥人品上的美与善良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 他敛钱如命, 甚至发放高利代敛资, 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 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 便显得格外挖苦而引人深思了: 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 如此, 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问题:17. 请从第自然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改正。18. 请指出习作的两个优点,并结合文章进行分析。三、 教学设计题 ( 本大题共 3 小题。 第 1

20、9 小题 20 分, 第 20 小题 20 分,第 21 小题 25 分。共 65 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19。 21 题。?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日: “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 那么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 孟子对日: “王好战, 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那么何如 ? 日:“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日: “王如知此,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

21、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那么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大正 至焉。课文介绍该课文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第三单元第八课,同单元的选文还有?劝学?过秦论 ?师说?。单元导语这个单元学习古代议论

22、性散文。这些散文中,有议论治国得失的,有总结军事经验的,有讨论学习和人才培养的。 聆听其中的济世忠告, 感受古人的襟抱与睿智, 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思想的珍贵。阅读这些充满智慧的篇章. 还可以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阅读时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 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说服力量。同时,还应当有点质疑问难的精神,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的相关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底蕴奠定根底,学习从历史开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

23、,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 用现代观念 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树立常见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虚词、文言句式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课时安排两课时学生情况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班额 50 人。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问题:19.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20. 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21. 请为本文设计两道拓展题,并附上参考答案。

24、一、单项选择题1 .【答案】C。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应用拓展''目标里明确提 出“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 在自 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开展。这一能力要求. 故 C 中选。2 .【答案】Bo解析: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属于语言文 字应用中的应用文,因此选择 B项。3 .【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教师从 ?四子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讲起,继而扩展到 “孔孟专题的特点, 这正是采用了以点带面的方法开展专题式教学, 引导学生掌握文化探 究的方法,故排除A、 B; 教师采取重点内容课内讲、次要内

25、容课外学的方式,正确处理了两者的关系,排除 C项。D项说法无中生有,错误,故中选。5 .【答案】Co解析:?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 诉了诗人常年漂泊、 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全诗表达了诗人沉郁顿挫 的风格, 且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由于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人的生活时代遥远, 学生 理解起来有困难, 将其作为教学难点是正确的。 但是并不能说, 攻克难点就意味着完成教学 目标。所以C项表述不当。6 .【答案】0=解析:题干中的句子是宾语前置句。A项为定语后置;B项为被动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都不属于宾语前置;C项“惟是结构,使宾语“兄嫂前

26、置,故此句为宾语前置句,中选。8 .【答案】Co解析:题干中的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更深刻地理解反省与忏悔,升华了主题,无形中达成了情感目标,A 项正确; 该作业鼓励了学生与自己进行沟通,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灵魂对话,B D项正确;该作业没有表达质疑和发表不同见解,“对文中观点进行质疑表述错误,故C 中选。9 .【答案】D。解析:题干中让学生进行比照阅读并互动讨论,意义明显:领悟以景显 情的鉴赏手法,把握求同辨异的思维方法,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故A、B C表述正确;但该思考讨论并不能表达情感目标的达成,故D项错误,中选。10 .【答案】B。解析:第一项作业是在初读、赏读根底上把知识内化的过

27、程,但第二项作业那么是在内化根底上进行外化、拓展延伸的过程,故B 项错误,中选。11 .【答案】B。解析: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体裁的文章是旧课标的表述。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生作文要“能写论述类、 实用类、文学类文章。 此三类包含的具体文 体众多。12 .【答案】D。解析:案例中的老师没有运用讲授法,运用的是谈话法。13 .【答案】C。解析:“以学生的喜好来决定教学内容',"学生兴趣起决定作用,说法错误,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由学生情况、教材情况、课文内容等内容综合决定的。故C项错误,中选。14 .【答案】Co解析:导语设计不严谨,内容过多,会造成导入时间过长,过度不自然的现

28、象。可用苏轼对三篇文章做概括的原话导人或者点出三篇文章的共性特点进行简约导入。15 .【答案】B。解析:?荷塘月色?景物描写生动传神、意境优美,配以乐曲朗诵课文更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带进诗意的意境中 . 也会调动学生美感的神经。二、案例分析题16 . 【参考答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在“教学建议中提出: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作品的文学价值, 是由读者在阅读与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文 学作品内涵的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

29、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文本本身是一个极其丰富复杂的世界, 文学作品具有开放性, 不是几个简单的概括性结论可以包容所有的内涵, 应该提倡多元思维。 尤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多元的理解也表达了文本自身具有的结构的开放性和意蕴的丰富性及不确定性。 因此, 要重视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 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响, 珍爱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使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而这那么教学实录片段, 即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对课文完成多元解读作品的一个精彩片段。 教师没有先人为主, 而是在调动学生自己进行欣赏的前提下, 尊重学生对作

30、品的初始反响, 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让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气氛中,思维活泼,情绪热烈,课堂充满了生机,实现了“生态课堂,这种场景是新课程所希望的,也应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追求的。17 . 【参考答案】错别字: 第段中的 “投映应改成 “投影, 第段中的 “高利代应为 “高利贷。18 . 【参考答案】三、教学设计题19 . 【参考答案】(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2) 过程与方法目标:

3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通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设计依据: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的要求, 高中学生应 “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 评价和质疑。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

32、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 .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寡人之于国也?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3) 的经典文章,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典范之作,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全文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 才能得民心; 得民心, 才能得天下。 这种 “保民而王的主张, 实际也是孟子 “民本思想的表达。 习这篇课文要重点了解?孟子?写作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借鉴古人论证的艺术,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思想。学生情况学生现有认知

33、水平和能力根底分析: 对课文而言.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语感,对文言实、 虚词有一定的积累, 这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走入文本语境。 但是,由于受到心智水平和认知经验的限制, 在理解文意、 深透解读文本、 掌握文章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方面还 有困难。20 .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 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二、整体感知2. 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 记录了孟子的言行, 是孟子的弟子整编的, 共七篇。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 “仁义 。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3. 文章的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 主要内容是说明王道政治。 全文结构严谨、 层 次清楚,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展开论述。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 预习课文(1) 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直一 “只; “无一“毋, “颁一 “斑; “涂一 “途。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 “河 ”请”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