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污权交易看科斯定理的作用_第1页
从排污权交易看科斯定理的作用_第2页
从排污权交易看科斯定理的作用_第3页
从排污权交易看科斯定理的作用_第4页
从排污权交易看科斯定理的作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排污权交易看科斯定理的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加雷特哈丁将环境问题形象称为“公地悲剧”,并认为是“以公共利益为代价的个人获利”。如何避免“公地悲剧”,对于这一环境问题,科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明确界定产权和交易产权,具体而言指在明确界定并保护资源或环境产权的前提下,通过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自由谈判或交易行为来解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于环境资源的需求量与环境资源本身的承载量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公地悲剧”不断发生,人们渐渐意识到,环境自净能力作为一种稀缺的特殊资源,必须对其进行产权上的界定,才能内化其作为公共产品时所产生的巨大负外部性。在科斯定理的界定下,我们无疑把环境资源作为一种财产加以产

2、权化,并可以将其像商品一样买卖,这不仅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排污权交易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从科斯定理中发展起来的。它将市场机制引入了环境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中,使排污指标在经济主体间进行自主交易与合理配额,更有利于污染源合理布局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一、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内容排污权交易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于 20 世纪 70年代提出。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情况下,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污染者之间交易排污权,实现低成本的污染治理。基本思想是在满足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一样被买入和卖

3、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并降低控制成本。(一) 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条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状态不受危害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我们允许一定量的污染物排放,是因为现实中的任何生产和消费活动不可能实现污染的零排放。但这种允许必须加以量化,以一种直观的方式表明一定区域所能承载的污染量。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条件不仅需要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给以量化的控制,更需要有一定的富余环境容量。如果该区域的环境容量已呈现饱和状态,就不会发生排污权的剩余,更不会生成排污权交易。(二)排污权交易的标的:排污权,首先,排污权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特定排污者

4、对富余环境容量资源的使用权。有限的环境容量资源与无限的排污需要间存在着冲突,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不得不借助于法律。诚如赫克所言:“法的每一个命令都决定着一种利益的冲突:法起源于对立利益的斗争。法的最高任务是平衡利益。”其次,排污权具有财产权属性。排污权是基于富余的环境容量资源产生,后者的财产性决定了排污权的财产属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排污权交易从理论走向实际,才能从产权的角度对环境容量进行有效分配。最后,排污权是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民法上所谓的用益物权是指“权利人对他人所有物享有的以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用益物权制度是指标的物所有人对物的使用权的让渡,主要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而产生的权利让渡。在污

5、染交易制度中,富余的环境容量资源属于区域内居民的集体所有,但所有人往往不直接使用,而是依附于生产者进行使用。企业作为生产者拥有了对富余环境资源的使用收益权,并可以将此权利进行有偿的转让,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财产的社会经济效益。(三)排污权交易的主体:污染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能够通过意思自治来决定经济活动。排污权交易的主体是平等的个人或各种组织,但相对于一般的民事主体而言,在排污权交易中的买卖双方都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即为适格的主体。一方面,卖方必须依法获得行政机关给予的排污指标,同时卖方须通过技术改造来节余排污指标,或自主减少排污量,只有满足以上条件,卖方才享有交

6、易的资格,才可以出售排污指标;另一方面,作为买方的个人和组织,必须为真正的排污者,且购买的目的是获得基于扩建、新建或改建而需要增加的排污指标。只有存在适格的交易主体,排污权交易才具有合法性与可行性。二、排污权交易的市场机制排污权交易是以市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的手段,具有灵活性和稳定性。传统的环境保护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如“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度,都是一系列环境行政管理制度,由环境行政机关直接操纵,企业缺乏自主性与积极性。以排污收费制度为例,是先由政府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排污价格,在既定的排污指标范围内,企业减排与其经济效益并无直接联系,因而缺乏减排的内在经济动力,企业不愿主

7、动改善环境状况。而排污权交易则相反,企业减排与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产生了减排的内在动力。同时,排污需求增加时,只会导致因排污价格上涨而使部分严重污染源退出,环境状况并不会变坏,反而会向好的一面发展。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单凭政府的行政规制是不够的,也是不完善的。政府只能扮演外部性的角色。环境保护法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就把治污的首要责任归于了排污者,一味地外加施压往往不能调动企业减排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企业是一种追求效益的机器,经济效益则是最好的动力。政府要想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就要像“大禹治水”一样采取疏导的方式,允许企业排污,但给以一定的总

8、量限制。排污权制度上承国家的直接控制,下接市场的自主调节。政府通过一定的标准向企业颁发排污许可证,这是一种对富余环境容量资源的初次分配。环保部门通过颁发许可证的方式,掌握一定区域的排污状况,有利于对排污行为加以限制,加强对排污者的监督管理。合法拥有许可证的排污主体,才有可能通过改进技术,减少排放量,节余指标进行排污权交易。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排污许可证的初始分配,不可能有排污权交易,但若没有市场机制,排污权许可证将不能被买卖,从而产生资源配置低效率,排污权交易就没有现实可行性。排污权交易立法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使交易规范化,法制化,为排污权交易提供制度保障。三、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的问题及解决措

9、施对于中国而言,排污权交易制度无疑是一件舶来品。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此项制度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已充分显示了优越性,但相对于市场经济较不完善的中国来说,虽然排污权交易制度在部分地区已经施行,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愈渐显露,这就需要我们从立法上加以完善,不断提高立法技术,建立起排污权交易发展所需的制度与法制环境。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富余的环境容量难以量化我们知道,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前提是对排污总量的控制,即对富余环境容量资源的量化。如何确定环境容量总量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主管部门往往会避重就轻,做出缺乏依据的量化,甚至不搞总量控制,最后导致许可

10、证制度形式化,排污权交易无法开展。(二)排污权初始分配不公平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指环保部门根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申请排污权的企业进行审查,对不超过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授予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是企业排污的唯一合法依据,因此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如何在企业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便成为环保主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最初的排污权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核发,并且是有偿核发这就会引起一些政府的“寻租”行为,借此哄抬价格,导致许可证分配显失公平与效率。(三)交易的实施缺乏法律的依据从我国目前关于排污权交易的立法状况看来,虽有相应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法规,但总体缺乏体系化,没有完善的法规加以配套实

11、施,而直接规定排污权交易行为的法律规范还是处于空白。再好的管理手段,倘若没有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也都将难以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下从立法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首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确定排污总量的方案,但更为重要的是,排污总量的控制是一项宏观性,全局性的工作,必须有一套完整、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当前应尽快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条例,使政府行为有法可依,具有法律上的指导性。相应的,确立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以保证总量控制指标的全面落实。同时要注意与排污收费、“三同时”等制度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其次,针对许可证分配不均现状,在坚

12、持有偿分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基础上,还应从立法上做出更为细致的规定,明确环保部门的法律地位与职责,加强其对集体资源的责任心,不滥用许可证的分配权力,避免政府的“寻租”行为。对于行政部门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赋予相对人行政复议与申诉的权利。再次,要全面推进排污权交易的法制化建设。1.必须从法律上确认排污权,只有在法律确认排污权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排污权交易,通过法律规定将排污许可证中规定的排污量或部分排污量转化为可以转让或交易的排污权。2.排污权交易归根结底是一种市场机制下的买卖行为,逐渐建立环境合同制度无疑是应景之举,并结合合同法加以调整企业之间的排污权买卖行为。这种买卖行为如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必要时可运用刑法加以规制。3.明确排污权交易制度各主体间的责任,对违反交易制度的行为规定处罚方法。同时,建立污染赔偿制度,使违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以此促使排污者改进技术减少排污,自觉进入排污权交易市场。4.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保障排污权交易的实施,同时完善排污权交易的地方性立法,尽快使此项制度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还应确认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总结经验,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