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答案_第1页
抽样调查答案_第2页
抽样调查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抽 样 技 术 第1、计算样本资料、节约费用)A、不等概率抽样 B、滚雪球抽样 C、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单选题1. 非概率抽样的优点(D )A. 能计算抽样误差B. 能从概率的意义上控制误差C. 样本数据能对总体情况进行推断D. 操作简单,不需要抽样框,经济、快速,调查数据的处理也容易2.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根本区别是(B )A、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完全相同的概率被抽中B、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事先已知或可以计算的非零概率被抽中C、是否能减少调查误差D是否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3. 以下哪种抽样不属于非概率抽样(C )D、配额抽样A、判断抽样 B、方便抽样 C、不等概率抽样

2、3. 抽样调查的根本功能是(C )A、获取样本资料B.C推断总体数量特征D4. 下列不属于概率抽样的是(B5. 下列抽样框中不属于名录框的是(A )、电话号码簿A、时间 B 、学生名单 C 、公司名录册 D6. 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产生的误差是(C )A、总体方差 B、样本方差 C、估计量方差D 、偏倚7. 以下抽样方法不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C )A、目的抽样 B随意抽样 C随机抽样 D判断抽样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对于无偏估计量,均方误差等于方差B抽样误差是抽样方法本身所引起的误差,是由于样本不能完全代替总体而导致 的误差C抽样方差是依据样本方差计算,而方差估计量是依

3、据总体方差计算D抽样标准误差是抽样方差的平方根9. 下列关于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说法正确的是(A )A、非概率抽样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充当预调查角色,作为开发概率抽样的厨师步骤B、概率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也称为等概率抽样。C随机与随便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按照给定的抽样概率,通过一定的随机化 程序抽取样本单元。D非概率抽样的偏倚较小,有利于评价样本的代表性。10. 概率抽样中的基本抽样方法不包括(C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定额抽样D整群抽样11. 下列属于总体参数的是(B )A Y?(yi 丫2 L yn)n1B Y(Yi Y2 L Yn)NC = 1(yi y2 l

4、 yn)nnnD I? = ' yi / ' Xii 4i 412. 抽样框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包括(B )A区域框B初级框C自然框D名录框13. 估计量方差是(B )A指按照某一抽样方案反复进行抽样,估计值的数学期望与待估参数之间的离差B、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产生的误差。C由于抽取样本的随机性造成的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差异。D由其他多种原因引起的估计值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14. 下列选项属于抽样误差的是()A. 调查误差B. 不完整的抽样框引起的误差C. 抽取样本的随机性造成的误差D. 不回答误差15. 下列数据采集方法最容易产生自愿样本的是(D )A计算机辅助方式

5、B直接观测C面访D网络调查16. 以下属于随机抽样的是(B )A配额抽样B、整群抽样C自愿样本D、滚雪球抽样17. 概率抽样的特点不包括(D )A按照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B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可计算的C估计量不仅与样本单元的观测值有关,也与其入样概率有关D概率抽样不具备统计推断功能18. 大学生每月交通消费额与总消费额的比值称为( B )A、总体比例B、总体比率C总体比值D、总体比值19. 为了解工商大学学生的支付宝使用情况,随机选取了15个专业,每个选中的专业中抽取20个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初级单元是(B )A、工商大学B、专业C学生D、1520. 对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进行

6、质量抽查,可以选择一段时间抽查抽取一个产品, 对其质量进行检查。那么抽样框是什么(A )A时间B流水线上的产品C质量D 一个产品21. 对于抽样误差的理解错误的是(A )A.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 只要采用抽样调查,抽样误差就不可避免C. 抽样误差无法消除,可以进行计量并加以控制D.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取样本的随机性造成的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差异22. 对目标总体、抽样总体、抽样框、抽样单元理解错误的是( A )A. 抽样单元是构成抽样框的基本要素且只包含一个个体B. 抽样框是抽样总体的具体表现,具体表现形式有名录框、区域框和自然框C. 抽样总体是指从中抽取样本的

7、总体,理论上抽样总体和目标总体应完全一致,但实践中两者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D. 将目标总体进一步划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是为了判别每次抽取的样本单元 之间是否独立23. 下列关于抽样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D )A.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取样本的随机性造成的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差异;B. 控制抽样误差的方法是改变样本量;C. 抽样误差无法消除,但可以控制;D. 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24. 被调查者在没有访员协助的情况下完成的冋卷,称为( A )A. 自填式B. 计算机辅助方式C. 面访式D. 直接观测式25. 重庆市2015年的出口量,属于(B )A. 总体均值B. 总体总值C. 总体比率D. 总体

8、比例26. 为调查温度对果实结果大小的影响,控制其他无关变量不变,做出实验,得到一系列数据。为调查社会发展情况,上网收集了一系列有关的经济指标数据。请问中的数据各属于哪种数据(A )A试验数据,调查数据B调查数据,实验数据C试验数据,试验数据27.28.29.30.D调查数据,调查数据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方差为25,乙企业为 人数比甲企业工人数多3倍,则随机抽样误差(B ) 不能作出结论60%B )相等A.甲企业较大 B. 乙企业较大 C. 根据5%由样资料表明,甲产品合格率为 相等的条件下,合格率的抽样误差是( A.甲产品大B. 乙产品大 C.滚雪球抽样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B

9、A. 在抽样中,按单一变量控制B. 适用于低发生率总体C. 适用于概率已知或概率可以计算的抽样D. 抽样总体过多 抽样标准误差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C A.样本容量D.乙产品合格率为100,又知乙企业工相同80%在抽样产品数D.无法判断)B.抽样方式,方法31.C. 概率保证程度D.估计量32.ABCD通过安装摄影器了解公路拥堵路段属于哪种数据采集方法( 计算机辅助方式 网络调查 直接观测 自填式 对全国每个省(市)的高校的学生进行抽样的最佳方法是(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33.34.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是(B )A.无偏性、充分性和一致性C.无误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下列误差与样本容量有关

10、的是(B.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D.无误差性、无偏性和有效性A )多阶段抽样A. 随机误差B. 调查误差C. 系统性误差D. 测量误差35.从在场的钱包中随便抽出纸巾,凡兔子号码尾数与纸巾号码尾数相同者即作为抽中 的样本。这属于()A.概率抽样 B、非概率抽样 C、系统抽样 D、方便抽样 36.随机抽样的特点是(C )A、可以有意识地抽取;B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可以未知;C每个样本可以非零概率被抽中,概率可等也可以不等;D每个样本被抽中的概率是相等的;二、多选题1. 下列抽样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有(ABDEF )A. 判断选样B. 方便抽样C. 随机抽样D. 自愿样本E. 配额抽样F. 滚雪球抽

11、样2. 数据采集方法包括(ABCDE)A、自填式B计算机辅助方式C面访式D网络调查E、直接观测3. 概率抽样的特点是(ABCE)A、总体中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非 0概率被抽中B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C计算并控制抽样误差D使用范围比非概率抽样广E、依据随机原则抽取样本F、费用比非概率抽样低4. 下列属于非抽样误差的是(ACDE)A、调查误差B偏倚C不回答误差D不完整抽样框引起的误差E、填写或录入数据错误产生的误差F、均方误差5. 参数是总体的某种特征值,总体参数的类型有(ABCD)A. 总体均值B. 总体比例C. 总体总值D. 总体比率6. 下列属于概率抽样的有()A. 简

12、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滚雪球抽样D. 系统抽样E. 整群抽样7. 下列关于抽样的说法正确的是()A. 随机误差不可避免但是可以控制;B. 偏倚是指按照某一抽样方案反复进行抽样,估计值的数学期望与待估参数之间的 离差;C. 抽样框应该尽量与目的总体尽可能一致;D. 抽样单元是构成抽样框的基本要素,抽样单元可以只包含一个个体;E. 抽样总体是指从总体中所抽取的调查单位;8. 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ABCDE)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避免的C.是可以计算出来的D.只能在调查结果之后才能计算E. 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三、判断题1. 营业员从笼中抓取最靠近笼门的母鸡,该

13、种抽样方式属于非概率抽样。(V)2. 某企业想了解其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宜采用全面调查。(X )3. 抽样调查中,非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V )4. 偏倚与抽样误差一样都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产生的。(X )5. 等概率抽样是一种随机抽样,但随机抽样并不限定必须是等概率抽样, 所以随机原则不等同于等概率原则(V )6. 抽样调查属于一种全面调查方式。(X )改正:抽样调查属于一种非全面调查方 式。7. 随机抽样就是随意抽样。(X )改正:随机抽样不等于随意抽样,随机抽样具有严格的科学含义,可以用概率来描述,而“随意”即是“随便”,带有人为的主观因素。8. 抽样误差只会出现在抽样调查,非抽样误差只

14、出现在非抽样调查中(X )9. 如果估计量是无偏的,那么估计量方差与均方误差MSE就是一致的(V )10. 随机原则是指在抽取样本是排除主观上有意识地抽取调查单元,使每个样本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V )11. 非概率抽样与概率抽样的区别在于是否依据随机原则。(V )12. 调查某地区人口老龄化状况,该调查的目标总体是该地区所有人口。()13. 理论上讲,抽样总体应该与目标总体完全一致(V )14. 误差限与估计量的标准差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与其分布无关( X )15. 在配额抽样中,只能按单一变量控制。(X )16. 对一个固定的总体,在确定抽样设计和样本量的条件下,估计量的所有可能

15、取值及其出现的概率的序列就是该估计量的抽样分布(V )17. 抽样误差的产生是由于破坏了随机性原则造成的。(X )18. 当用样本对总体进行估计时,估计量仅与样本单元的观测值有关,与其入样概率无 关。(X )19. 因为抽样误差与样本量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样本量来达到避免抽样误差。(X )20. 信度和效度分别是确定问卷与调查问题的相关程度和得到结果是否可有效反映问 题的两项指标。(V )21. 在网络调查中,若调查设计人员拥有目标总体的抽样框,并将调查问卷发给随机抽中的被调查者,不能视为概率抽样。(X )22. 抽样极限误差就是指抽样误差的最大值。(X )3、4章客观题一、单选题1. 对于

16、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每个样本被抽到的概率为( C )A.1/ Nn B.1/ Nn-1 C.1/ CN D.1/CN-12. 对于有放回的随机抽样,每个样本的被抽中的概率是:(A )A. 1/ Nn B. Nn C.1/N n-1D.1/N3. 对分层随机抽样而言,总体方差的简单估计为(D )2 2 1 2 2A.(E/n*S B.(1-f)/n*? 2 C. 1/nh*Sh D. ' Nhd-f"nh*Sh丄4. 假设根据抽样方差公式确定的初始值样本量为400,如现在要将相对误差降低20%则样本量应为(D )A、256 B、320 C 、500 D、6255. 样本量在各层

17、的分配按照nh与WhSh成正比的分配方式叫做(C )A、比例抽样 B、常数分配 C 、奈曼分配 D、随机分配6. 总体有5个单位,现在欲采用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样本量为 2的一个样本,即 抽取两个单位,因抽取是独立的,所以每次抽选的概率及总体各单元最终入样概率 为(B )A.2/5,1/5B.1/5,2/5C.1/5,1/5D.2/5,2/57.比例分配的优势不包括(D )、自加权B、容易理解C、操作简单D估计量方差最小 F列公式中中错误的是(_ 1 L _yst NhYh B.N hmA8.A.L 21-f 2H W2 Sh=1nhC.L 1 fvY? Nh 1h日h 2_Sh D. nk

18、V(Pst)Wh2(1 - fh)PhSnh9. 下列关于对总体总量的简单估计Y?的无偏估计方差vY?为(A )LA. ' N:v yhB.Nv ysth生C. : Nh2匕*D. Nyh 1nk10. 总样本量一定时,下面哪种分配方式使 v yst的值最小(C )A. nh与Sh2成正比B. nh与Wh成正比C. nh与WhSh成正比D.nh与Wh& .5成正比11. 在简单随机抽样过程中,某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C )A、与第几次抽样有关,第一次被抽到的概率最大B与第几次抽样有关,第一次被抽到的概率最小 C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一次被抽到的概率一样 D与第几次抽样无关,与抽

19、取的样本数有关12. 下面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D )A 、仏=1B 、帀=n C、Wh =1 D、'=113. 下面哪种样本量分配方式属于比例分配? ( A )N; =N“hNhSh/chWhShC nhN h Shn ' NhShh 4D.nhn-L、WhSh14. 某学校有男、女学生各500名。为了解男、女学生在学习兴趣与业余爱好方面是否 存在显著差异,拟从全体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则宜采用的抽样方法是(D )A 抽签法B. 随机数法C. 系统抽样法D .分层抽样法15. 层权是(B )A各层样本单元数与总体单元数之比 B各层单元数与总体单元数之比C各层样本单元数

20、与总体单元数之和D各层单元数与总体单元数之和16. 奈曼最优分配(Vopt )、比例分配(Vprop)的分层随机抽样与相同样本量的简单随Vprop W Vopt W Vsrs机抽样(Vsrs)的精度之间的关系式为(A )A. Vopt W Vprop 三 VsrsB.C. VpropVopt W VsrsD.Vsrs W Vprop W Vopt17. 在要求的精度水平下,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若简单随机抽样所需要的样本量为 300,分层随机抽样的设计效应deff=0.8,那么若想达到相同的精度,分层随机抽 样所需要的样本量为(C )。A 375B 540C240D 36018. 简单随机抽样

21、中简单估计量的方差与总体方差,也即总体变异程度( B )0 A .无关B.成正比C.成反比D. 样19. 与简单随机抽样进行比较,样本的设计效果系数Deff>1表明(B )A. 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高B. 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低C. 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相同D. 无法判断二、多选题1. 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性质有(ABC ) A、简单随机抽样下,每个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B简单随机抽样下,总体各单元的入样概率相等。C对于不放回抽样,总体各单元的入样概率之和等于样本量noD对于不放回抽样,总体各单元的入样概率之和不等于样本量no2. 分层抽样的优点有

22、(ABCDE)A. 在调查中可以对各个子总体进行参数估计B. 易于分工组织及逐级汇总C. 可以提高估计量的精度D. 实施方便E. 保证样本更具有代表性3. 在哪几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事后分层(ABCD )A、缺乏层的抽样框B总体过大C要调查的目标值存在离群值D适用于分层的变量不止一个,难以进行事先的交叉分层,且调查并不需要交叉分层 后的每个子层的估计4. 样本量在各层的分配方式有(ABCD )A.常数分配B 比例分配 C 最优分配D.奈曼分配E等比分配5. 简单随机抽样的实施方法有(ABC )A随机数法B、抽签法C计算机抽取D判断抽取6. 下列属于预估计的方法的是(ABCDE)A. 参考其他同类型

23、调查B. 预调查C. 参考历史数据D. 二次抽样E. 比例估计的特殊情况F. 研究深度7. 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ABCD )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样本容量C.抽样方法D.抽样组织方式 E.可靠程度8. 下列关于分层抽样的说法,正确的有(ACD )A:分层抽样能较大程度的避免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失真的情况发生B:分层抽样只能对总体进行参数估计C:分层抽样的估计方差只与层内方差有关,与层间方差无关D:分层抽样需要完整的包括各层子总体的抽样框9. 除了费用和精度外,影响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量的其他因素有(ABCD )A.问题的重要程度 B.研究深度C.资源的限制D.问卷的回收率10. 影响样本

24、容量的因素包括(ABCDE)A.总体规模B. 抽样误差C. 总体方差D. 置信度E. 有效回答率11. 分层抽样误差的大小取决于(ACE )A. 各组间的标志变异程度B. 各组样本容量占总体比重的分配状况C. 各组 样本容量的大小D. 总体标志值的变异程度E. 各组内标志值的变异程度12. 对于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和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的区别正确的是(ABDE)A. 在相同样本量下,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比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的估计量方差要大, 精度要低B. 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下,样本方差 s2是S2的无偏估计,而在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的情况下,样本方差 s2是二2的无偏估计。C. 对于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

25、,所有可能的样本有cN种,对于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所有可能的样本有 Nn种D. 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每个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都为1/Nn ;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每个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都为1/cN。N -1E. 对于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总体各单元的入样概率为1-(-)n,对于不放回简单N随机抽样,总体各单元的入样概率为 N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E)A. 层间差异越小用奈曼分配效果越好B. 分层抽样的估计量方差只与层内方差有关,与层间方差无关C. 奈曼分配具有估计量方差最小的特点D. 用符号Wh来表示层权,用符号 叫来表示各层单元数,用符号 Nh来表示各层样本单 元数E. 分层随机

26、抽样的分层原则是:层间差异大,层内差异小三、判断题1. 缺乏层的抽样框可以采用事后分层。(V )2. 在实践中,分层抽样最常见的分配方式是常数分配和奈曼分配。(X )3. 简单随机抽样也称为纯随机抽样,是一种最基本的抽样方法。(V )4. 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下,样本方差 s2是S2的无偏估计;放回抽样中,样本方差s2是? 2的无偏估计。(V )5. 奈曼分配中,wh =WJ ( X )6. 最优分配Vopt、比例分配Vprop的分层随机抽样与相同样本量的简单随机抽样Vsrs的精度之间的关系式为Vsrs 士 Vprop空Vopt ( X )7. 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情况下,样本均值仍然是总体均值的

27、无偏估计( V )8. 在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估计量的方差不仅与各层方差有关, 还与各层所分配的 样本量有关(V9. 目录抽样是分层抽样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将总体分为两层:全面调查层和随机抽样调查层。(V10. 分层抽样在分层时必须满足“不重不漏” (V )11. 分层抽样在划分层时,要求层内差异尽可能大,层间差异尽可能小。(X )12. 在相同样本量下,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比不放回的估计量方差要大,精度要低。(V13. 多指标情形样本量的分配将样本量按比例分配,要涉及具体指标。(X )14. 当抽样比f很小时,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和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方差基本相同。V15. 采用事后分层的条件是通

28、过辅助信息,可以知道各层的大Nn或层权Wn ( V )16. 在分层抽样中,样本量分配对估计量的精度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各层的大小或权重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各层的标准差有差异。(V )17. 当样本量足够大时,事后分层的精度与按比例分配的事先分层的精度相当。(V )18. 如果分层后各层标准差之间差异较大,采用比例分配的优势较大( X )19. 分层后总体各层的方差是不同的,为了提高估计的精度,通常的做法是在方差较大 的层多抽一些样本。(V20. 确定样本量时,总体离散程度越大,置信水平要求越高,误差要求越小,所需要的样本量就越大。(V比估计、整群抽样习题一、单选题1 整群抽样中的群的划分标准

29、为(A )A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小,群内的差异大B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大,群内的差异小C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大,群内的差异大D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小,群内的差异小2以下关于参数比率估计的公式中正确的是(A )a R = yxB滋xC V?(YR) = N V?(YR)d YR 丄丫x3 关于群内相关系数的公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当群内方差SW与总体方差S2相等时,t=1B当群内各个次级单元的指标值都相等时,即 SW=O, 达到最小值0c当群内方差sW总体方差S2时,取正值当群间方差Sb =0时,达到最小值1M -14 群内相关系数p取值范围(CA. -1/(M-

30、1) , M B. -1/M ,C. -1/(M-1) , 1 D. 1/(M-1), 5. PPS抽样是(B )。A.不放回不等概率抽样C.不放回等概率抽样6 总体比率是(C )ABCD7.B.D.)11放回不等概率抽样 放回等概率抽样、一个定量比一个随机变量 、一个随机变量比一个定量、两个随机变量之比、两个定量之比比率估计的比值(D )总小于1总大于1总大于0小于1可能小于1也可能大于AB、C、D、18下列关于比估计的性质错误的是A. 比估计是有偏估计B. 比估计是无偏估计C.比估计是渐进无偏估计D. 比率估计的均方误差远远小于简单估计9 整群抽样的估计方法不包括(D )A加权估计B比率估

31、计C PPS估计D分层估计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比率估计是有偏估计,要求样本量要大B比率估计既是抽样方式又是估计方式C虽然比率估计需要辅助信息,但是不要求辅助信息与目标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的 正相关性D总体均值估计和总量估计的公式不可由总体比率估计公式得到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群规模大小相等时,对群的抽取一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B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性质,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C群内相关系数越小表明群内单元的差异越小D pps抽样是一种典型的放回不等概抽样12请选出错误的答案(D )A在没有总体基本单元抽样而编制的初级单元抽样框相对容易时,可以采用整群 抽样B由于在通常情

32、况下群内单元存在相似性,所以整群抽样估计的效率会有所降低C不同的估计方法得到的估计精度也会有所不同D对于群规模不等的整群抽样,抽取的方法只有不等概的抽样方法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比率估计是利用目标变量与辅助变量的比例关系来提高估计精度的方法B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初级单元,并对中选的初级抽样单 元中的所有次级抽样单元都进行调查的抽样方法。C比率估计量是一个有偏的估计量,因次要求样本比较大时才能消除偏倚D当抽样框很难获得时不宜采用整群抽样14下面几种抽样方法中,抽样单元和总体基本单元不一致的是(B )A. 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 系统抽样15下列有关整群

33、抽样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整群抽样没有抽样框;B整群抽样的群是指由若干个基本单元按照一定的形式联系起来所组成的集合;C整群抽样费时、成本;D整群抽样的群只能根据行政或地域而自然形成的群体。16在整群抽样中,关于群的划分中错误的是(A )A. 群的规模越大,精度越好B.应减少群间方差C可自然划分D.若群内误差较大,应抽取较少的群17当群规模相等时,整群抽样的总体均值的估计量为(A )? n M yY%i 吕 j nMyj? n M、Y Zi=1 j m (n -1) Mn MyjD.C. w =丄 ''n i =1 j =118. 说法正确的是(DA.提高群内相关系数的大小可以

34、提高整群抽样的设计效应B. 若群内单元存在相似性,则整群抽样的估计效率会有所提高C. 对于规模相等的整群抽样,通常采取不等概率抽样的方法D. 整群抽样的设计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群内各次级单元相关程度的大小19. 如果辅助变量与目标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关关系显著,不 应米用(A )A比率估计B、无偏估计C、有偏估计D、简单估计20. 在群内次级单元的指标值都相等时,为了获得相同的估计精度,整群抽样的 样本量是简单随机抽样的(C )倍A、1 B、1 (M -1 C、M D、(M -1)?21. 以下抽样中属于整群抽样的是(A )A、某个居民区包括近百栋居民楼,有数千户居民,将居民楼为

35、单位进行抽选, 然后对居民楼里的所有住户进行调查B、访问员坐在电脑前面,向由电脑随机化程序抽取出的电话号码行问题询问C、某公司欲了解员工对某一项目的支持率,向所有员工发放电子邮件进行问 卷填写D广告公司欲调查某地区居民家庭观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比例,将居民按照甲 镇、乙镇、乡村地区自然分层按比例进行22. 以下选项不符合比估计方法的是(C )0A、农业调查中单位面积的产量B、工业调查中投入产出比C、数学成绩超过80分的学生的比重。D月消费额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23对变量 x, y,已知' % =16200,、y =14250, X = 500 , s: =133750,s: =187400

36、,采用比估计在95泄信水平下得到的置信区间为(D )书P89A、540 _ 180.4 B、540 _ 70.49 C、568 _ 180.4 D、568 _ 70.4924.比率估计应用条件(C )A.比率估计是有偏估计,要求样本量较大B. 比率估计是有偏估计,样本量较小C. 研究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有较高正相关关系D、样本数据涉及范围广二、多选题1. 比率估计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 ABD )A有偏性B 一致性C无偏性D高效性2. 下列关于整群抽样群内相关系数与设计效应的推论正确的是( ABD )A、:'max = 1S>0,deff=MB、0,S2Sw仪二s2deff=1C、

37、r : 0 ,S2 Sw茫 s2,Sb2S2,deff<1D min 一1-,Sb2 :=0,deff=0M -13. 整群抽样中关于群的划分有哪几种(AB )A. 根据行政或地域而自然形成的群体B. 需要调查人员根据需求来进行人为划分 C根据地区或人群类别进行分层D. 根据目标指标值大小进行分层4 下面关于整群抽样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E )A通常情况下抽样误差比较大B整群抽样可以看作多阶段抽样的特殊情形,即最后一阶抽样是100%由样C调查相对比较集中,实施便利,节省费用D整群抽样的方差约为简单随机抽样方差的1 (M -1)二倍E为了获得同样的精度,整群抽样的样本量是简单随机抽样的

38、1 (M -1)几倍5 关于群规模大小不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E)A若Mi相差不多,则一般以平均群大小 M代替M依照群规模Mi大小相等的 情形处理B若Mi相差较大,可将群按大小分层,使每一层内群的规模Mi大小基本相等, 从而仍可使用群规模Mi大小相等时的处理方法C对群仍用简单随机抽样,采用简单估计的形式D对群仍用简单随机抽样,采用比例估计的形式E对群仍用简单随机抽样,采用加权估计的形式6 下面关于整群抽样的说法,有哪些是正确的? ( ABC )A. 特殊情况下抽样误差比较小B. 整群抽样可以看作为多阶段抽样的特殊情形。C. 调查相对比较集中,实施便利,节省费用D. 整群抽样的方差约为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差的 1- ( M+1 p倍7 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