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1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2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3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4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8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 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13题。1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A.冬小麦和高粱C.水稻和甜菜“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 )B.春小麦和玉米D.谷子和大豆解析:结合黑龙江垦区的自然条件及各选项可知春小麦和玉米是该区主要粮食作物。答案:B2.目前,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解析: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湿地破坏及黑土流失。答案:C3.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

2、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解析:注意题干是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选项只有D项说的是产业结构调整。答案:D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成功实施五年以后,国家又制定了全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据此回答46题。、选择题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 “粮、牧、企”的结构模2 / 84.优势农产品区

3、域布局确定的主要依据是()1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小产业化基础好劳动力数量大A.B.C.D.解析:确定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既要考虑自然条件,又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 般选在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化基础好的地区。答案:A5以下各地区与优势农产品相一致的是()A成都平原一一苹果、油菜、柑橘B.南疆地区 棉花、水稻、大豆C渭河平原一一小麦、玉米、柑橘D.海南岛一一天然橡胶、甘蔗、出口水产品解析:苹果为暖温带水果,在成都平原没有分布;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不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柑橘为亚热带水果,不能生长在渭河平原。答案:D6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包括()1是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惟

4、一选择2是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3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要求4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A.B.C.D.解析: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既能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又能保障农产品的基本供给;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但不是惟 一的选择。答案:D(2010杭州质检)垦殖指数是指一地区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垦殖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表。回答79题。世界及各地区垦殖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表垦殖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2000年佃50年2000年佃50年3 / 8亚洲1

5、4.717.50.310.14欧洲31.328.80.380.27北美洲12.012.41.310.81非洲5.86.30.870.27大洋洲2.06.01.311.84拉丁美洲4.36.80.530.30世界9.711.00.510.267下列因素中,对垦殖指数影响较大的是()地形机械化程度农垦历史 社会制度 气候特征A.B.C.D.解析:机械化程度和社会制度对垦殖指数影响不大,垦殖指数较高的地区一般是指地形相对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开发较早的地区。答案:D8.相对于南美洲和大洋洲,北美洲的垦殖指数较高的原因是()A.自然条件优越B.农垦历史悠久C.机械化水平高D.劳动力丰富解析:南美洲垦殖指

6、数不高与其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有关,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垦殖指数不高则与其中西部的干燥气候有关。因而本题正确答案为A。答案:A9.2000年与佃50年相比,欧洲的垦殖指数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A.全球农业发展快,农产品严重过剩B.生产成本较高,农业严重萎缩C.自然灾害频发,土地大量荒芜D.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人口减少解析:欧洲有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该气候冬暖夏凉,缺乏农作物成熟的高温期,因而该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的成本相对较高,受其影响,在20世纪后半期欧洲农垦比例下降,而畜牧业比例明显上升。答案:B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1012题。4 / 810.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

7、是()A.玉米和小麦B.甘蔗和甜菜C.高粱和谷子D.油菜和花生11.A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A.玉米和小麦B.大豆和甜菜C.水稻和小麦D.高粱和小麦12.B区域与A区域相比( )A.土壤肥沃B.水源充足C.机械化程度咼D.作物熟制高解析:图中农作物优势产区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应该为玉米和小麦。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机械化程度高,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 年一熟作物的需求,故该区农作物以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亚麻为主。而华 北地区主要为盐碱地,水源紧张,与东北地区相比热量较丰富,可以一年两熟或两 年三熟。答案:10.A11.B12.D2009年10月20日,国家发

8、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从振兴农业做起”。并在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也特别强调了对农业的支持。据此完成1315题。13.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B.便利的交通条件C.农业生态环境较好D.城市和工矿业发达解析: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因而生 态环境相对较好,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答案:C5 / 814目前不属于影响黑龙江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A.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C.粮食品种和质量欠佳D.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解析: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较多。答案:A15.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 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黑龙江省能成为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原因包括( () )耕地面积广阔粮食单产高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A.B.C.D.解析: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小,因而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答案:A、非选择题16.(2010荆州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1)黑龙江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