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7版课件_第1页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7版课件_第2页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7版课件_第3页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7版课件_第4页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7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免疫基础理论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和特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免疫基础理论免疫的本质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反应免疫的本质:识别自身,排除异己 抗 感 染清除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清除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维持自身稳定维持自身稳定识别、清除突变细胞免疫监视功能免疫基础理论免疫的本质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反应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分子T T、B 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成熟成熟T T、B B淋巴细胞定居、淋巴细胞定居、免疫应答的场所免疫应答的场所SCSCSLCFUCFUProBProBPreBMPMNPMNPletRBCRBCCD4CD4+ +CD8CD8+ +PTP

2、TTHTH2 2THTH1 1T TBBBBplasmaplasmaplasmaplasmaplasmaBMTHYMUSEpiCD3CD3+ +CTLCTL? ?IgMIgGIgAIgEIgMIgGIgAIgEIFN-,IL-2IL-4,5,6,8,9,10,13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发育EPOPT生成素生成素GM-CFUG-CFUM-CFU胸腺素胸腺素IgMIgGIgAIgMIgM免疫基础理论免疫的本质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免疫反应 : :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活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活 化、发生效应的过程。化、发生效应的过程。免疫反应类型免疫反应类型特异性免疫反应

3、:特异性免疫反应:T T和和B B淋巴细胞执行淋巴细胞执行T T细胞: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免疫B B细胞:体液免疫细胞: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执行(补体等参与)。自然杀伤细胞等执行(补体等参与)。 MHCIICD4TCR CD3巨噬细胞巨噬细胞T T 细胞细胞Ag抗原提呈抗原提呈IgAIgMIgGIgET CD40L TCR CD28 Ag I L-6 I L-5 I L-4B CD40 MHCB7ReceptorsT T、B B细胞的相互作用细胞的相互作用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AgMTH1CTLNKTH0 IL-12,

4、IL-18IL-1IL-2IFNAgADCCBIL-4,5,6,7,8,9,10,11,13,14,16,17Ab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活化补体活化补体TH2IL-1IL-10IL-4PMN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成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破骨细胞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嗜酸细胞炎症因子炎症因子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IL-1,IL-6,TNFTr1TH3宿主免疫反应宿主免疫反应 抗原提呈抗原提呈 淋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增殖 清除抗原清除抗原 淋巴细胞凋亡淋巴细胞凋亡 恢复正常恢复正常 MPathogen淋巴细胞凋亡淋巴细胞凋亡TTTTTTTTTTTTTTTTTTTT TTTMPathogen

5、记忆记忆T T细胞细胞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免疫基础理论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和特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和特点B B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分为分为 IgGIgG、IgAIgA、IgMIgM、IgDIgD、IgEIgE五类五类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Ig来自母亲的来自母亲的IgGIgG在在6 6个月时消失,个月时消失, 3 3个月后自身合个月后自身合 成的逐渐增多成的逐渐增多出生后出生后3 34 4个月最低,个月最低,8 81010岁接近成人水平岁接近成人水平正常正常IgG1 IgG1 (针对蛋白质抗原,包括细菌、病毒、(针对蛋白质抗原,包括细菌、病毒、

6、 外毒素外毒素) ) 占占70%,IgG2(70%,IgG2(针对多糖抗原针对多糖抗原) )占占20%20%。抗抗RhRh常发生在常发生在IgG1IgG1和和IgG2IgG2。 IgG2IgG2在在2 2岁内上升慢岁内上升慢, ,易患荚膜细菌感染。易患荚膜细菌感染。14 12 10 8 6 4 2g / L 0.60 1 2 3 4 5 6 7 8 9 msMaternal IgG Total IgG Baby IgG 生后生后9 9月内血清月内血清IgGIgG动态变化动态变化IgMIgMIgDIgD、IgE IgE 不通过胎盘不通过胎盘, ,含量极低,含量极低,IgEIgE与与型变态反应有关

7、型变态反应有关 g / L14 12 10 8 6 4 2 1.8-0.6 4 8 12ms 2 4 8 10 12 yrsIgGIgMIgA免疫球蛋白的个体发育免疫球蛋白的个体发育单核单核/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 , , 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 (APC)(APC)由于缺乏补体、调理素和趋化因子的辅助,新生儿由于缺乏补体、调理素和趋化因子的辅助,新生儿APCAPC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较差。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较差。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数目正常数目正常, ,但储存空虚但储存空虚, ,严重感染易发生中性粒细严重感染易发生中性粒细 胞减少。胞减少。 功能暂时性低下,易发生化脓性感染。功能暂时性低下,易发

8、生化脓性感染。补体系统补体系统 不能通过胎盘,胎儿期已合成。不能通过胎盘,胎儿期已合成。 新生儿补体经典、旁路途径活性均低于成人。新生儿补体经典、旁路途径活性均低于成人。免疫基础理论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和特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T T细胞细胞/B/B细胞联合缺陷细胞联合缺陷 补体缺陷补体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吞噬细胞缺陷 2%50%20%10% 18%抗体缺陷抗体缺陷(二)发病率(二)发病率 T T细胞缺陷细胞缺陷注:不包括无症状的选择性注:不包括无症状的选择性IgAIgA缺乏病缺乏病X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rutonBruton病)病) 选择性选择性IgAIgA缺乏症

9、缺乏症SLSCProBCFUMPMNPletRBCPreBPTTBCD8+PlasmaCD4+TH1TH2IgMBPlasmaIgAIgAIgMBPlasmaIgGIgGTHYRUM Epi.BMCD3+1.X1.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aemia)(X-linked agammaglobulinaemia) (XLAXLA,Bruton Bruton 病)病) 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 最早发现的最早发现的PIDPID,XLXL Xq21.3- Xq21.3-22, btk22, btk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10、 btkbtk:BrutonBruton酪氨酸激酶酪氨酸激酶前前B B细胞不能发育为成熟细胞不能发育为成熟B B细胞细胞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男孩发病男孩发病 生后生后4 41212个月开始出现个月开始出现反复、严重的细菌感染反复、严重的细菌感染 疫苗病疫苗病 易发生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易发生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器官发育查免疫器官发育查 外周血成熟外周血成熟 B B 细胞(细胞(CD19CD19、CD20CD20)缺如)缺如 血清总血清总Ig2g/LIg2g/L,IgMIgM、IgGIgG、IgAIgA和和IgEIgE极低极低 同族血凝素缺如同族血凝素缺如 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不能产生

11、特异性抗体1.X1.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2.2.选择性选择性IgAIgA缺乏症缺乏症发病率:我国发病率:我国0.240.24AD/ARAD/AR遗传遗传男女都可发生男女都可发生B B细胞不能合成转换细胞不能合成转换IgA,IgA,只缺乏血清只缺乏血清IgAIgA及分泌型及分泌型IgAIgA可无症状或患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吸收障碍可无症状或患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吸收障碍 输全血、血液制品、输全血、血液制品、IVIGIVIG出现过敏出现过敏 50%50%伴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性疾病伴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性疾病预后大多较好预后大多较好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

12、CIDSCID)AR/XAR/X连锁遗传连锁遗传发病早,病情重,发病早,病情重,常于常于1 12 2岁内死亡岁内死亡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频繁发生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腹泻和皮肤感染频繁发生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腹泻和皮肤感染易发生白色念珠菌、卡氏肺囊虫和易发生白色念珠菌、卡氏肺囊虫和CMVCMV感染感染可发生致死性疫苗病可发生致死性疫苗病处于处于GVHRGVHR (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高危状态)高危状态全身淋巴组织发育不良,胸腺甚小全身淋巴组织发育不良,胸腺甚小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外周血T T、B B细胞数

13、量均显著降低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血清血清IgIg水平低或缺如水平低或缺如几乎全无细胞免疫功能几乎全无细胞免疫功能伴其他典型表现的免疫缺陷病1.1.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 (Wiskott-Aldrich syndrome, WASWiskott-Aldrich syndrome, WAS)X-X-连锁隐性遗传(连锁隐性遗传(Xp11.22)Xp11.22)WASPWASP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发病率:发病率:1/101/10万万1/201/20万万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出血倾向出血倾向 湿疹湿疹感染感染 其他其他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B B细胞数量增多,细胞数量增多,T T细胞数量明

14、显减少细胞数量明显减少IgMIgM下降下降, ,同族血凝素低下同族血凝素低下,IgA,IgA和和IgEIgE升高升高,IgG,IgG正常或降低正常或降低缺乏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缺乏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 ,体积小体积小2.2.胸腺发育不全胸腺发育不全(DiGeorge syndrome)(DiGeorge syndrome)多为散发,也可呈多为散发,也可呈ADAD遗传遗传咽腭弓复合畸形咽腭弓复合畸形胸腺发育不全胸腺发育不全低毒力、机会性病原体感染低毒力、机会性病原体感染易发生易发生GVHRGVHR(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raft versus h

15、ost reaction)低钙血症:不易纠正的低钙抽搐低钙血症:不易纠正的低钙抽搐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面部畸形面部畸形T T细胞减少,增殖反应缺如或降低,细胞减少,增殖反应缺如或降低,IgIg正常正常胸片胸腺影消失胸片胸腺影消失伴其他典型表现的免疫缺陷病胸腺发育不全胸腺发育不全特殊面容特殊面容面部较长面部较长球形鼻尖球形鼻尖颧骨扁平颧骨扁平腭裂腭裂耳廓发育不全耳廓发育不全慢性肉芽肿病慢性肉芽肿病(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CGD)CGD) AR/XLAR/XL,发病率,发病率1/251/2

16、5万万 吞噬细胞还原型辅酶吞噬细胞还原型辅酶II (DAPDH)II (DAPDH)氧化酶缺氧化酶缺 陷,不能杀灭被吞噬的病原体陷,不能杀灭被吞噬的病原体 临床表现:皮肤、消化道、泌尿道感染,临床表现:皮肤、消化道、泌尿道感染, 并在反复感染部位形成肉芽肿并在反复感染部位形成肉芽肿 淋巴结肿大、肉芽肿形成淋巴结肿大、肉芽肿形成 硝基四唑氮蓝硝基四唑氮蓝(NBT)(NBT)还原试验:还原率还原试验:还原率1%1%补体缺陷慢性肉芽肿病慢性肉芽肿病(CYBB)备解素缺陷(备解素缺陷(PFC)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WASP)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tk)X-连锁连锁 淋巴增生性疾病淋巴增生性疾病 (XLP)X-连锁高连锁高IgM血症(血症(CD40L)22.322.221.1 2111.411.311.211.2 12 13 21 22 23 24 25 26 27 28pq基因诊断基因诊断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IL-2RG)NoImage体检和体检和X X线线皮肤皮肤淋巴结、扁桃体、肝淋巴结、扁桃体、肝脾脾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扩张先天畸形先天畸形X X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