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8_第1页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8_第2页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8_第3页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8_第4页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猴王出世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对于西游记的故事,大多数学生并不陌生。这部带有童话色彩的神话小说,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备受学生喜欢。学完课文后,可开展语文活动,让学生把从书中读到的、电影电视剧中看到的西游记的相关故事,讲给大家听。在进一步体会孙悟空英雄形象的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1. 本文是一篇古代白话文,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字典及有关资料,尽可能弄懂一些字、词的基本意思。2. 根据本文的语言

2、表达特点,可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从读中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读中感受人物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3. 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4. 课文中有一些难认的字,其中,许多字在本课尚未列入“会认”的范围, 这些字,学生凭借拼音会读即可。课文中有些词句,学生能知其大意即可。【知识与技能】1. 会认本课的生字。2. 默读课文,了解石猴出世和成为猴王的经过,体会石猴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4在阅读中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来理解,体会西游记的语言风格,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过程与方法】自读,

3、自悟, 想象画面, 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大家学习“石猴”勇敢顽强、敢作敢为的品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重点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过,体会石猴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难点理解课文中古代白话文的意思,产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词句,标出不理解的地方,课上交流。1 课时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看过西游记这本书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喜欢西游记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无穷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老师也喜欢西游记,我最喜欢其中的角色是孙悟空。今天我们学习

4、的这篇课文节选自西游记,讲述了一只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美猴王的故事。我们来看看,最初的孙悟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二、根据“阅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1. 学生默读“阅读提示”,说一说本课的重点问题。2. 学生回答:(1)石猴是从哪儿来的?(2)石猴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三、指导阅读,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感悟石猴的形象1. 指名读、齐读描写“石猴出世”的语句。(板书:花果山石猴出世)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

5、作一个石猴。2. 第 1 自然段中哪一句话介绍了石猴的生活?指名读。赏析句子(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3. 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 合作朗读,读出石猴的自在、快活、友善、可爱。5. 小结过渡:这只快乐、自在、可爱的石猴是怎么当上猴王的呢? 四、自主品读感悟,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感悟猴王的形象1. 思考: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板书:水帘洞)2. 品读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1) 石猴成王这一经过写得非常精彩,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6、并想想为什么喜欢。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并写下批注。(2) 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 “大造化!大造化!”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文章三次写石猴跳入水帘洞,反复写石猴“瞑目蹲身”“跳”。引导学生体会动作的准确性及语言的个性化。可加上动作来读。(4)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

7、,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这是前后呼应的写法。引导学生体会石猴的神态、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话。(5)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理解“拱伏无违”的意思。齐读,体会石猴登上王位时的荣耀。(板书:“石猴”更改为“美猴王”)3. 我们了解了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对石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个性使他当上猴

8、王的?(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聪明机智、身手不凡)五、回顾拓展,激发课外阅读西游记等名著的兴趣1. 整体回顾:全文用一副对联巧妙地将两个内容联系起来了,是哪一副对联,你发现了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2. 体会“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妙处。石猴出世在花果山,因“芝兰相衬”“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而成为“福地”;石猴成王在水帘洞,洞内有“天造地设的家当”,真是“别有洞天”!(补充板书:福地洞天)3. 拓展:在西游记中,一只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石猴当上了美猴王,后来又成了唐僧最得力的徒弟孙悟空。孙悟空降妖除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你知道哪些?4. 总结:西游记是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也是名著。在经典名著中,我们总能读到曲折动人的故事,总能看到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总能让我们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共喜,总能引发我们的思考。愿同学们一生与名著相伴!猴王出世来历:仙石迸裂顽皮可爱成王:跳水寻源敢作敢为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 让学生自读课文,从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 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接着再读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