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3映射教案_第1页
高一数学必修3映射教案_第2页
高一数学必修3映射教案_第3页
高一数学必修3映射教案_第4页
高一数学必修3映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数学必修3映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映射的概念,象与原象的概念,和一一映射的概念(1)明确映射是特殊的对应即由集合 ,集合 和对应法则f三者构成的一个整体,知道映射的特殊之处在于必须是多对一和一对一的对应;(2)能准确使用数学符号表示映射, 把握映射与一一映射的区别;(3)会求给定映射的指定元素的象与原象,了解求象与原象的方法2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3通过映射概念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一一映射又是一种特殊的映射,而且函数也是特殊的映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图表示出来,如图:由此我们可从集合的包含关

2、系中帮助我们把握相关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2)重点,难点分析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映射和一一映射概念的形成与认识映射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初中所学对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对应集合 中的唯一这点要求的理解;映射是学生在初中所学的对应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应本身就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整体,包括集 合A和集合B及对应法则f,由于法则的不同,对应可分为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其中只有一对一和多对一的能构成映射,由此可以看到映射必是“对B中之唯一”,而只要是对应就必须保证让A中之任一与B中元素相对应,所以满足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对应就能体现出“任一对唯一”而一一映射又在映射的基础上增加新的

3、要求,决定了它在学习中是比较困难的教法建议牐牐1)在映射概念引入时,可先从学生熟悉的对应入手, 选择一些具体的生活例子,然后再举一些数学例子,分为一对多、多对一、多对一、一对一四种情况,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对应是映射,逐步归纳概括出映射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2)在刚开始学习映射时,为了能让学生看清映射的构成,可以选择用图形表示映射,在集合的选择上可选择能用列举法表示的有限集,法则尽量用语言描述,这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可以比较直观的认识映射,而后再选择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示映射,比如:, 这种表示方法比较简明,抽象,且能看到三者之间的关系除

4、此之外,映射的一般表示方法为 ,从这个符号中也能看到映射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整体,这对后面认识函数是三件事构成的整体是非常有帮助的(3)对于学生层次较高的学校可以在给出定义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出映射的例子,教师也给出一些映射的例子,让学生从中发现映射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教师加以概括,再从中引出一一映射概念;对于学生层次较低的学校,则可以由教师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映射的特点,一起概括最后再让学生举例,并逐步增加要求向一一映射靠拢, 引出一一映射概念(4)关于求象和原象的问题,应在计算的过程中总结方法,特别是求原象的方法是解方程或方程组,还可以通过方程组解的不同

5、情况(有唯一解,无解或有无数解)加深对映射的认识(5)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实例中去观察,比较,启发学生寻找共性,共同讨论映射的特点,共同举例,计算,最后进行小结,教师要起到点拨和深化的作用教学设计方案2。1 映射教学目标(1)了解映射的概念,象与原象及一一映射的概念(2)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3)通过映射概念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映射概念的形成与认识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数学教案映射,标签:高一数学必修3教案,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启发讨论式教学过程():一、引入在初中,我们已经初步探讨了函数的定义并研究了

6、几类简单的常见函数在高中,将利用前面集合有关知识,利用映射的观点给出函数的定义那么映射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详细的概念二、新课在前一章集合的初步知识中,我们学习了元素与集合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而映射是重点研究两个集合的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要先从我们熟悉的对应说起(用投影仪打出一些对应关系,共6个)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一类特殊的对应,特殊在什么地方呢?提问1:在这些对应中有哪些是让A中元素就对应B中唯一一个元素?让学生仔细观察后由学生回答,对有争议的,或漏选,多选的可详细说明理由进行讨论最后得出(1),(2),(5),(6)是符合条件的(用投影仪将这几个集中在一起)提问2:能用自己的

7、语言描述一下这几个对应的共性吗?经过师生共同推敲,将映射的定义引出(主体内容由学生完成,教师做必要的补充)(板书)一映射1定义:一般地,设 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 ,对于集合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 及 到 的对应法则)叫做集合 到集合 的映射,记作 定义给出之后,教师应及时强调映射是特殊的对应,故是三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从映射的符号表示中也可看出这一点,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对应必须作到“任一对唯一”,同时指出具有对应关系的元素即 中元素 对应 中元素 ,则 叫 的象, 叫 的原象(板书)2象与原象可以用前面的'

8、例子具体说明谁是谁的象,谁是谁的原象提问3:下面请同学根据自己对映射的理解举几个映射的例子,看对映射是否真正认识了(开始时只要是映射即可,之后可逐步提高要求,如集合是无限集,或生活中的例子等)由学生自己评判之后教师再给出几个(主要是补充学生举例类型的不足)(1) , , , (2) (3) 除以3的余数(4) 高一1班同学, 入学是数学考试成绩, 对自己的考试成绩在学生作出判断之后,引导学生发现映射的性质(教师适当提出研究方向由学生说,再由老师概括)(板书)3对概念的认识(1) 与 是不同的,即 与 上有序的(2)象的集合是集合B的子集(3)集合A,B可以是数集,也可以是点集或其它集合在刚才研

9、究的基础上,教师再提出(2)和(4)有什么共性,能否把它描述出来,如果学生不能找出共性,教师可再给出几个例子,(用投影仪打出)如:(1)(2) 数轴上的点, 实数与数轴上相应的点对应(3) 中国,日本,韩国, 北京,东京,汉城, 相应国家的首都引导学生在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元素个数上找共性,由学生提出两点共性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对集合B中不同的元素;B中所有元素都有原象那么满足以上条件的映射又是一种特殊的映射,称之为一一映射(板书)4一一映射(1)定义:设A,B是两个集合, 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如果在这个映射下 对于集合A中的不同元素,在集合B中又不同的象,而且B中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那么这

10、个映射叫做A到B上的一一映射给出定义后,可再返回到刚才的例子,让学生比较它与映射的区别,从而进一步明确“一一”的含义然后再安排一个例题例1 下列各表表示集合A(元素a)到集合B(元素b)的一个映射,判断这些映射是不是A到B上的一一映射其中只有第三个表可以表示一一映射,由此例点明一一映射的特点数学教案映射,标签:高一数学必修3教案,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板书)(2)特点:两个集合间元素是一对一的关系,不同的对的也一定是不同的(元素个数相同);集合B与象集C是相等的集合对于映射我们现在了解了它的定义及特殊的映射一一映射,除此之外对于映射还要求能求出指定元素的象与原象(板书)5求象与原象例2 (1)

11、从R到 的映射 ,则R中的1在 中的象是_; 中的4在R中的原象是_(2)在给定的映射 下,则点 在 下的象是_, 点 在 下的原象是_(3) 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则A 中 元素 的象是_,B中象0的原象是_, B中象6的原象是_由学生先回答第(1)小题,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应用什么方法求象和原象,学生找到方法后,再在方法的指导下求解另外两题,若出现问题,教师予以点评,最后小结求象用代入法,求原象用解方程或解方程组注意:所解的方程解的情况可能有多种如有唯一解,也可能无解,可能有无数解,这与映射的定义也是相吻合的但如果是一一映射,则方程一定有唯一解三、小结1映射是特殊的对应2一一映射是特殊的映射3掌握求象与原象的方法四、作业:略五、板书设计探究活动(1) 整数, 偶数, ,试问 与 中的元素个数哪个多?为什么?如果我们建立一个由 到 的映射对应法则 乘以2,那么这个映射是一一映射吗?答案:两个集合中的元素一样多,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一一映射(2)设 , ,问最多可以建立多少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