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县城区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总结_第1页
九江县城区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总结_第2页
九江县城区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总结_第3页
九江县城区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总结_第4页
九江县城区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 11.1工程的目的、工作内容和范围 . 11.2测区地理位置、物理特征及施工环境 . 21.3投入的技术力量及设备 . 31.4 工期及完成的工作量 . . 5第二章 技术标准 . 82.1作业的标准、依据 . 82.2坐标和高程的起算依据 . 9第三章. 物探技术方法及实施 . 93.1工作原理及方法技术 . 93.2仪器选择与一致性校验及探测方法试验 . 103.3管线点编号及标注 . 103.4明显管线点调查 . 113.5隐蔽管线探测技术方法 . 12第四章 测量技术方法及实施 . 144.1控制测量 . 144.2 管线点测量 . . 17第五章 内业数据

2、整理 . 175.1 内业工作流程 . . 175.2 管线图的编绘 . . 185.3编制管线点成果表 . 215.4专用数据文件的输出 . 21第六章 信息系统开发 . 226.1系统目标 . 226.2系统结构 . 236.3系统开发方案 . 236.4系统的功能 . 24第七章 工程质量 . 277.1 质量保证措施 . . 277.2质量评定 . 28第八章.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318.1存在的问题 . 318.2建议 . 31第九章 注意事项 . 32第十章 提交的成果资料 . 33 附录一 地下管线的代号和权属单位简称 . . 34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的目的、工作内容和

3、范围为了满足九江县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的需要,加快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九江县建设局(以下简称甲方)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九江县城区范围内地下管线探查工作,完整系统地查明测区内地下管线现状,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地下管网资料,建立九江县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确保实现城市管网数据的整合和数据的动态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为今后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完整准确的地下管线资料。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减灾防灾提供决策支持。我院受九江县建设局委托对市区主干道路上的所有地下管线进行普查, 并按合同要求于2008

4、年5月20日组织了大量人力和设备进驻测区进行探测。本次探查的地下管线范围包括九江县城区域道路、街巷(大于3.5米)规划红线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机关单位、工厂、院校庭院及住宅小区内部不查;正在拆迁待成片改造的旧街区或待开发的小区内部不查;但穿越单位的地下管线须查清管线连接关系,并标注有关说明。本次地下管线探查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已有地下管线的现状调绘及资料的收集、地下管线实地调查、地下管线探测、地下管线测量、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立、地下管线图编绘及成果表编制以及成果检查与归档;对城区地下管线数据库进行设计、系统功能开发,转换程序设计、管线数据入库,数据库平台软件采用 SQL Server, GIS平

5、台软件采用AutoCAD 2008。建立九江县城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线数据存储与更新、查询、统计及图件输出,提供管线工程规划综合、任意断面生成与分析、事故影响区域分析、管线交叉分析、管线工程辅助设计、对外服务等功能。1.2测区地理位置、物理特征及施工环境九江县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南岸,毗邻著名风景区庐山,本次地下管线探查区域为九江县城区,测区位置位于东经115°5224115°5444,北纬29°351329°3736,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该区属丘陵,地形起伏不大,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617°;年降雨量130

6、01600毫米,其中40以上集中在第二季度;年无霜期239266天,年平均雾日在16天以下。季节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通过现场踏勘与分析,该测区地球物理特征如下:1、金属管线与周围介质具有明显的电性差异。测区内部分给水管线为金属材质,分布在主要道路及其它干道上,为水泥、沥青或土质所覆盖。金属管线具有很好的导电性,与周围高阻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电性差异,这种差异是用电磁法探测金属地下管线的物性基础。2、非金属管道与周围介质存在一定的物性差异。测区内大部分排水及给水管线的材质为砼等非金属材料。非金属管线多以坚硬均匀的物质构成,与周围松散、硬度不一的介质之间存在着介电性和弹性等物性差异,利

7、用高频电磁波法(探地雷达)和研究其波速(地震)的差异可达到探测非金属管线的目的。3、高阻金属管线与周围介质在一定条件下亦能呈现电性差异。电性较好的金属管之间用绝缘物(垫圈)隔开或锈蚀严重的金属管,其在一定情况下表现出高阻现象,但采用穿透性较好的高频电磁波法能有效的分辨其与周围介质的电性差异。总之,本测区地下管线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具备用物探方法施工的前提条件。测区内的地下管线种类有给水、雨水、污水、电力、路灯、通信(包括多家权属单位)、公安交警、电视等,无管线现状调绘资料。管线基本布设在城区主要干道两侧人行道下,管线比较密集,部分排水管道穿越未改造居民区房屋地下,而且多为砼砌暗沟。一

8、些路段正在进行改造,重新铺设新的管线,部分给水管线材质是砼和PVC 材质,信号不好,给探查和测量工作增加了难度。1.3投入的技术力量及设备图1:生产组织架构图物勘院 总工办 项 目 经理部 物探一组 物探 二组 物探 四组 物探 五组 控制 测量组 物探 三组 测量 组 内业 一组 内业 二组 内业 二 组 质检 安全组 系统 开发组 1.4 工期及完成的工作量我院于2008年5月17日进驻施工现场,18日开始进行仪器一致性校验及探测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和测区踏勘,进行设计书的编写工作,在得到九江县建设局对设计方案审查通过后,于2008年5月20日开展野外探测工作。于2008年7月20日提交排水专

9、业管线图,8月10日提交给水专业管线图并根据权属单位审核意见进行全面整改,于2008年8月20日正式提交成果资料。1布设了GPS 点7个,I 级导线控制点55个, II 级导线控制点44个,导线总长度22.51km 。 3. 完成有管线的图幅面积9.9平方公里,编绘了1:500 综合管线图198幅,各类专业管线图871幅。 3 普查面积平均每平方公里分布有管线20.7公里。完成管线点13678个,其中明显点7807个,隐蔽点5871个。普查区平均点距为22.7米,管线密集程度密集。4. 对东泉路、庐山北路、沙城路、庐山东路三支巷等因建设而引起地形变化较大的路段进行了道路边线补测,补测线路长度1

10、2公里。5. 完成了九江县城区地下管线数据库的设计、系统功能的开发,管线数据入库,建立了九江县城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第二章 技术标准2.1作业的标准、依据(1)九江县城区地下管线探测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书 (2) 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3) CJJ8-99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4) 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5) CJJ100-200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6)九江县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普查规程 (7)九江县城区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设计书以下简称设计书2.2坐标和高程的起算依

11、据1、坐标采用:54北京坐标系2、高程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第三章. 物探技术方法及实施3.1工作原理及方法技术这次管线探测工作本院采用电磁波频率范围宽、性能稳定、分辨率高的英国RD433PXL2管线探测仪、RD4000PXL, 瑞典RAMAC GPR 型探地雷达等仪器设备配合使用进行探测。以上各种仪器的探测功能各有所长,功能互补,在作业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定。3.2仪器选择与一致性校验及探测方法试验根据规程要求,在开展地下管线探测前,组织技术人员对测区内给水、电力、通信等管线进行了探测方法试验,并对投入作业的探测仪器进行了一致性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仪器一致性对比良好,性能稳定,校验结果达

12、到规程要求,探测仪器可投入本测区工程使用。通过对不同管类,不同埋深,不同工作频率,不同激发及收发间距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区给水探测有条件的采用直接法,效果明显,精度高。通讯线缆在多根条件下以夹钳法效果最好,感应法效果差。在单一线缆情况下,夹钳法和感应法均有良好效果。从实验结果看,各管线工作频率均以65KHZ 为好。其信号稳定,抗干扰强,探测精度高。埋深测定以70%法效果好,与实际偏差不大,满足规程要求。详情见方法试验及仪器一致性试验报告。3.3管线点编号及标注各类管线点的编号由各管类代码及数码组成,例如:“J10”,其中J 为给水代码,“10”为该给水管线的外业编号。各类管线点编号全区为唯

13、一。外业探测成果现场记录于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表中各项内容实地填写,准确、字迹清晰、工整,严禁涂改和伪造。各种管类代码及权属单位简称详见附表一各类管线的定位点,均以管(沟)道的几何中心和附属物的几何中心为准。沟道宽度1.5m 管(沟)道在图上用双线标示,物探管线点位定于其几何中心位置,在管线图中不进行连线表示,只保留其点位及符号,但相关属性须入库,并进行图形关联。1.5m 以下的定位于管沟几何中心位置,排水沟的埋深是以管沟内底至地面,其他管沟如电力管沟的埋深以管沟顶外顶至地面。一井多盖或井内边长大于2mX2m 的窨井按比例实测井框,管线入井设置管线点,井框用管类颜色。各管线点之间最大间距不得大

14、于75m 。探查确定的管线点在点位中心位置设标志。标志的要求为,以标志保存期长,不破坏和影响市容市貌为原则,根据实地条件情况,可选择地面钉钢钉、木桩等做法,并用红油漆以点为中心画圈做醒目标记,于点位附近易长期保留的地方标注点号及拴点距。3.4明显管线点调查对各类地下管线专用的检修井,出露地表的点及与管线相连的附属物,建筑物等为明显管线点。对测区内规定探查范围所包括的各管类所有明显点都进行调查。对明显点调查方法是将检查井盖打开,对明显管线点及其附属设施(包括接线箱、电信人孔、电信手孔、仪表井、检修井、阀门、消火栓等)做详细的调查、量测和记录。对于雨、污水管线,检修井内有淤泥或杂物的,一般采用量杆

15、来量测深度和判断有几个方向,量测深度时采用多次量测取平均值来确定。对于用盖板覆盖的电力沟,盖板不能打开时,电缆根数、埋深通过待定点两侧邻近点来推断,为防止漏测支线,我们采用了电缆根数对比进行验证。对明显管线点量测的内容为:管线的埋深与管线的断面规格(管径)、管线的类型、材质、走向及管线的连接关系。其中消火栓、电话亭、接线箱、配电箱、出入地、上杆埋深取为“0”值。排水管道的埋深,量测管底至地面垂直距离,其他管线埋深均量管顶至地面垂直距离。埋深量测采用检验合格的钢卷尺和量杆读数至厘米。对地下管线的断面尺寸(宽×高)量测时,遇有不规则的供电、通讯管块,断面尺寸按最大断面量取,断面包括所有的

16、管孔。断面尺寸(管径)量测读数记录单位为毫米。3.5隐蔽管线探测技术方法地下管线探测遵循的原则为: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方法有效、快速、轻便、复杂条件下采用综合方法。各类地下管线由于材质不同,其所具有的地球物理特征各有差异。对各类地下管线探测时,根据不同地电条件选择不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参数,以满足探测精度要求。本测区内电力、通信及部分给水为金属管线,在探测工程中根据管线现状,环境不同,探测方式不同。对埋深较大的给水管线,探测时,其材质为金属且附近有明显点并具备接地条件的地段均采用直连法(主要采用32KHz )探测,加大输出功率,从而提高了目标管线上的信号强度,确保了探测数据的可靠。对于不

17、具备直连法的时候,采用感应法探测,确定平面位置及埋深,对有条件的点采用开挖、钎探以及收集管线资料等来进行推测定位、定深。对供电和通讯线缆类管线探测时采用夹钳法或感应法。十字路口管线较多,也是管线复杂的地方。对供电、电信等线缆类管线探测时,根据两端线缆所处位置进行定位、定深修正。(1)探测时依据现场条件,管径大小及被探对象与周围介质的差异特征等特性以及现有管线调绘资料。从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从外围到局部,多种方法综合探测,探测管线种类以排水、通信、供电、给水等为序。探查某种管线时留心观察与其他管线的相对位置和可利用信息。探测时尽量采用受外界干扰小的直接法,夹钳法。当存在干扰时,查明干扰原因及影

18、响幅度,以便进行修正。各种管线确定后从正反方向及分支线上采用压线法改变频率、增加输出功率、提高信噪比,并结合调绘资料及相关权属单位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以最终确定目标管线的平面位置和埋深。(2)多条平行管线的探测在对管线的探测过程中,常遇到两条或多条管线平行共存,相互干扰的情况。本测区因道路比较窄,管线多条并行较多,利用仪器显示信号直接确定管线平面位置和埋深势必产生较大误差。在本测区探测遇有多条管线并存时,根据各管线的材质,探测信号不同及埋深差异的情况,采用直接法、旁测压线法、分支管线接点定位、测量电流值、电流方向及钎探等方法,来确定各管线的平面位置和埋深。(3)非金属管线探测本区排水管道多为非金

19、属类管线,窨井较少,位于城区的污水管道很大部分为砼砌方沟, 而且多为暗沟, 铺设不规范,年代较久远, 地面上已无明显标志可寻,有些还从居民房下穿过,这给作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于这类管道采取多次调查,寻访年纪较大的知情人,请求他们的协助和指引,参照以前的地形信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定出其平面位置和埋深;对于给水水泥管和PVC 管,根据权属单位技术人员现场指引再对照调绘资料采用钎探和开挖的方法以进行定位、定深。第四章 测量技术方法及实施4.1控制测量九江县建设局提供了二个国家III 等控制点(塔山口、吴家山)和一个国家IV 等控制点(毛家山)以及一个GPS 高程点(CJ01)。其中吴家山控制点经

20、实地踏勘未曾找到标石,其它控制点标石稳定,标蕊保存完好,无破坏迹象,上述控制点,经检查检校,点位保存完好,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可作为本工程的平面控制起算点。GPS 高程点(CJ01),标志保持完好,无破坏迹象,作为本次四等水准测量的起算点。甲方提供的以前用于城市测量的其他导线控制点基本上已在城市建设的施工过程中被破坏,保存下来的个别控制点经检验已不能满足本工程对控制点的精度要求,为达到对整个测区的控制必须对测区重新布设等级控制点。本测区的等级控制点的布设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 )布测E 级GPS 网。共布设E 级GPS 控制点7个, 编号以英文字母GPS 为前缀,。GPS 测量采用四台中海

21、达HD-8200B 型单频接收机观测。该接收机标称精度为±(5mm+1PPm。定位模式采用静态同步定位方式。采用随机软件HDS2003全球版进行GPS 数据预处理,按基线模式解算。本次测量的GPS 基线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712207,最弱点平面中误差0.0037m 。均符合GPS 规程的要求。详情请参见GPS 计算资料。1、导线控制点的布设及编号在GPS 控制点的基础上我们沿测区主要道路布设了一级导线控制网,对沿河北路、双瑞路、柳林路、甘泉路、冷水东路、南环路等次一级道路和街巷加密II 级导线网6条,达到了对整个测区的控制。一、二级导线网在道路的两侧跳跃式选点,布网时主要考虑相邻点之

22、间的相互通视,边长比及构成三角形的角度不应小于30°,在有道路交汇时控制点都选在各方向通视良好, 易于保存且不影响交通的道路边或人行道上。一级导线点编号形式为:I+顺序号;二级导线点编号形式为:+顺序号;。一、二级导线点均设立了长久保存标志,标志按规范执行,水泥路面及沥表路面用切割机切割成25×25厘米的标石面,打入直径8mm ,长度大于60mm 的金属标志,并在外围刻记20×20cm 的方框和导线编号,金属标志顶部刻有" " 字标志。2、导线的施测方法一、二级导线的各项观测限差符合设计书要求。 注:n为测站数 一级、二级导线观测前,对投入使用

23、的全站仪GTS-332W 进行了仔细检查和检测,确保符合要求后才用于控制观测。观测前,将测量的气温、气压等参数置入仪器进行自动改正。水平角观测按方向观测法一测回测定;导线边长测量与测角同时进行,两次读数并求取平均值。(1)一级导线(除I48、I51外)控制点采用四等水准高程测量方法施测,以建设局提供的GPS 高程点CJ01为起算点,并联测地面上的GPS1、GPS2、GPS5点,本测区共施测I 级导线53个、GPS 点3个,水准路线23.2公里。各项观测限差均符合规范的要求。(2)GPS3、GPS4、GPS6、GPS7、I48、I51及II 级导级采用三角高程测量,与平面同时施测,各项观测限差均

24、符合规范的要求。本测区控制测量使用拓普康GTS-332W 型全站仪观测,观测数据采用手薄记录。经二级检查核对无误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内业计算,对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详见:一、二级导线平差及水准高程平差报告。4.2 管线点测量地下管线点测量是在管线点探查作业完成后,由探查小组提供一份1:500探查草图,图上标注有物探点号、管线走向、位置及连接关系等,作为开展管线测量的依据。地下管线点测量使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解析法进行,施测过程中测距边控制在100m 之内,定向边均采用长边。管线点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施测,与平面位置施测同时进行。在进行地下管线点的数据采集时,各种管线点编码与管线点点号一一

25、对应。在测量过程中,所有管线点均是全野外数字采集,隐蔽点以“+”字为中心,明显点以井盖中心为中心观测,测量时将有气泡的棱镜杆立于管线点上,并使气泡严格居中,以保证点位的准确性。每一测站均对已测点进行站与站之间的检查,记录其两次结果的差值作为检查结果,确保控制点的定向的正确性。每站检查点不少于2点,重合点坐标差计算的点位较差不大于5cm ,高程较差不大于3cm ,每天测量的重合检查点,均对其坐标、高程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五章 内业数据整理将外业采集的管线数据进行录入、检查和整理,使用在AutoCAD 基础上开发的管线图形处理系统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并自动生成地下管线图、进行编

26、绘和成果输出。5.1 内业工作流程作业组把每天调查、探测的管线属性数据和管线点测量数据使用专用软件录入计算机,建立起管线资料数据库,数据库格式统一使用ACCESS2003;通过两次人工核对和专用查错程序检查、排除录入错误后,准备绘制管线草图。在建立了管线资料数据库的基础上,用专用成图软件生成管线图草图,返回各作业组,由外业人员100%的对管线的分布和相互关系进行核实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或疑问到现场确认后加以修正,同时更新管线数据库。对管线草图检查修改无误后,生成正式的综全地下管线图,建立九江县地下管线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其数据处理流程如下图:数据处理流程图 5.2 管线图的编绘以九江县建设局提供

27、的1:10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为基础,使用南方CASS6.1成图系统将地形图比例尺转换为1:500,并进行分幅和图廓修饰。基础地形的颜色属性为灰色(AutoCAD中的颜色号为252 ,图廓图饰层的颜色属性为黑色(AutoCAD中的颜色号为7 ,形成比例尺为1:500的背景地形图。综合地下管线图反映测区内所有探测的各种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分布状态和属性。把所成的管线总图进行分幅,比例尺为1:500,图幅分幅和先前转换成的九江县1:500地形图分幅一致,图幅规格为50cmX40cm 。在1:500背景地图上导入叠加的管线分幅图,并进行图上点号编辑和扯旗标注,生成综合管线图。其图层如下表所示。

28、(1)图上点号与实际野外探测管线点一致,由管线子类代码和数字组成。(2)地下线管线图中的各类文字数字注记按下表的规定执行。 (3)排水管线中在管线段的中点标注流向符号。(4)当暗渠或沟道的宽度大于1.5m 时,用虚线绘出边线,虚线颜色与该种管线的颜色相同。(5)每幅图内一般至少在二个位置上,以扯旗形式注明管线排列分布情况。扯旗标注的具体内容见下表。 (6)电力、通信类架空管线因大部分与各类地下管线在平面位置重合,特别在几条主要道路地下管线分布非常密集的地段重合的情况更加严重,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地下管线的信息,对架空类管线的绘制进行了处理,其管线点及编号沿用相应管类的颜色绘制,管线线型用虚线绘制,

29、颜色属性为深灰色(AutoCAD中的颜色号为251 。专业管线图表示一种专业地下管线及与其有关的建(构 筑物、地形和附属设施。在综合管线图的基础上只保留一种专业管线的Line 层、Point 层、Text 层、Mark 层、Text1层及背景地形图的所有层就形成专业管线图。排水类专业管线图上增加标注管线点的地面高程、埋深和管底高程,对管线点分布非常密集的区域,照顾到图面的美观性和易读性,根据管线点的重要程度对其高程标注进行了合理取舍。电力、通信类架空管线单独作为一类专业管线绘制,属性沿用相应管类属性,线型使用虚线。各专业管线图注记内容见下表。 5.3编制管线点成果表在综合管线图的基础上,按规定

30、要求从图上输出管线点成果表,管线点号与图上点号一致。成果表以九江县基本地形图图幅为单位,分专业进行整理编制,每一图幅各专业管线成果的排列顺序为:给水、雨水、污水、供电、路灯、有线电视、公安交警、 通信。5.4专用数据文件的输出第六章 信息系统开发6.1系统目标由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地下管线为适应城市建设的需求会不断扩充,所以必须认识到地下管线的管理严重滞后已不单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机制的问题。因此,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分数据”。系统建立的目的是建立有效的地下管线的管理机制,实现“探测成图与入库相结合、全面探测与竣工测量相结合、规划审批与现状信息相结合”,建立具

31、有空间决策支持的信息系统。系统的目标如下:以探测规程和探测流程为依据,建立探测成果的计算机监理机制与实施规定。遵循“外业勘测内业成图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建库模式,利用高自动化的技术手段建设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地下管线数据库。为实现动态更新与业务管理,在工程完工之后覆土之前进行竣工测量将新获取的数据输入数据库,对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进行更新。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实现任意断面生成、网络分析、管线工程规划综合、管线工程辅助设计等复杂的具有空间决策支持和专家系统雏形的分析与设计功能。实现系统功能实用性,达到满足不同需求层次应用的目的。考虑系统设计的开放性,提供系统的广泛应用潜力。注重系统的技术前瞻

32、性,保证系统长期运作的升级能力。实现开放式的数据共享,为用户其它系统调用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数据库提供保证。6.2系统结构根据系统目标,确定系统结构模式:1)通过对国内一些城市的调查与研究,经过从理论上的分析和多方案试验,制定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地下管线数据建库流程,采用“外业勘测内业成图建立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建库方法。2)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详细、认真、审慎地确定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和数据操作处理。注意结合数据存贮方法与数据库操作、应用功能的实现进行全面考虑。3)为确保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数据的现势性,在全面开展探测与数据入库的同时,必须同时开展竣工测量及现势数据入库的工作。4)管线信息系统要同业务办公

33、自动化系统接轨,建立规划管线库,实现管线文本与图形数据的同步管理与动态更新。5)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实现任意断面自动生成与分析、网络分析、管线工程规划综合、管线工程辅助设计、管线地图综合等具有空间决策支持或专家系统雏形的分析与设计功能。6)利用综合管线图与任意断面图,为建设单位提供地下管线信息服务,实现先进技术与实用、效益的统一。结合办公自动化模块,使地下管线信息真正实时地应用到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之中,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效益原则。6.3系统开发方案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已经进行了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比较成熟而且成功应用的开发方案主要有ArcInfo 方案、MapInfo 方案和AutoCAD

34、 方案。结合九江县的实际情况,大多数技术人员熟悉AutoCAD ,我们采用了AutoCAD 方案。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属性数据存储在SQL Server中,不需要Spatial 组件; AutoCAD作为数据建立的平台;采用Object ARX 作为二次开发接口,在AutoCAD 2008上开发应用系统,实现数据库的调用和查询,以及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6.4系统的功能在将探测成果完成数据转换和入库以后,用户就可使用该“综合应用系统”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系统的各个功能如下:1 系统:将本系统和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相连,

35、以应用管线数据。2 调图:用多种方式打开/关闭图幅、图层。3 统计与查询:对现状管线、管点按照条件进行查询和统计。4 空间分析:横断面、纵断面分析和事故分析及输出结果。5 工程综合:按照规范进行覆土深度、水平净距等分析判断。标注管点、管线的选定属性。6 设计助手:水平位置垂直位置设计分析。7 服务与输出:对现状图区域剪裁和打印输出;输出专业管线;进行真三维模拟。8 设置:系统的目录配置、点编码及标注设置等。9 动态更新:提供管线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截断等编辑及动态更新。10 帮助:系统使用的帮助文档提供高度自动化的数据转换入库程序,将探测处理后的数据送入地下管线数据库。将经检查无误的格式数

36、据按照系统规定的管线数据组织方法,自动生成管线图库和属性数据库,完成管线图形生成及颜色与符号标准化、管线对象定义、图形与属性关联,获得满足制图与管理要求的数据。1)数据合并将竣工测量的管线数据合并到现状管线数据库中,保证数据的实时性。为了提高数据合并的效率,设计误差分析与冲突处理功能,使得能够快捷、明确完成合并等问题。2 数据编辑提供管线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截断等编辑。设计点号唯一性处理 、新旧管线连接点处理功能。将编辑处理后的数据实时更新到现状管线数据库中。1 统计功能管线长度统计、管点类型统计、综合统计,统计结果输出。管线长度统计:按照管线类型(即权属单位)、建设年限、报批年限、材质、

37、管径大小统计。管点类型统计:按照管线类型(即权属单位)、建设年限、报批年限、管点类型统计。综合统计:整个图形区域。综合统计内容:统计各类管线的长度、各种管点的个数,统计的结果可存入图幅信息数据库,以提供入库统计使用。地下管线探测进度、入库进度管理入库统计:按照勘测单位、入库日期、调查日期统计。入库统计内容:统计满足条件的现状管线库中各类管线的长度、管点的个数。2 信息查询图形与属性的交互式查询;根据所选管点、管线可查询对应的属性;根据属性条件可查得相应的图形;图形属性的各种条件组合查询;按照管线类型、坐标、管径大小、埋藏年代等各种属性进行组合查询。3 空间分析任意横断面(任意地点、任意角度)的

38、生成与分析连续管线纵断面的生成与分析,断面分析是道路与管线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基础,也是工程咨询的必要信息。常见的管线分布图多是二维的,往往只能表示出不同管线之间的平面位置和它们在路面上的相互距离。如果在路面作断面。获得横断面图,或沿某一条管线作纵断面而获得纵断面图,便可从三维信息去认识管线在地下的实况,对用户来说隐蔽于地面之下分布的管线可被大大地提高了认识的透明度。4 三维图形处理可生成选中范围内的三维表现图,同时提供任意视角的图形查看工具,并具有高质量的三维渲染效果图输出能力,真实地再现管线的空间分布情况,从而为复杂地形城市的地下管线应用管理及运行系统提供可靠的工程分析及计算手段。5 对外

39、服务报建管线图的生成,图面修饰(包括图形裁剪、图框建立及图形旋转及其它图形编辑功能)。6 管线工程辅助设计根据国家规范和其它标准、现状管线之间的关系,限定规划管线的布设界限。并提供方便、专业化的管线图形建立、编辑工具。与规划报批、管线设计紧密结合。第七章 工程质量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做好质量记录,严格执行规程、规范和程序,确保ISO9001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7.1 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前技术交底在施工前,我院组织技术人员充分讨论,统一认识,搞好施工技术设计,向施工作业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大家明确总体任务和各自的职责。组织参加探测工作的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掌握规程、设计书的有关条

40、文。2施工前核实仪器性能在生产阶段,各种仪器在生产现场核查其性能。确保仪器的合格率为100%。3作好各专业工作衔接在工作中做好探查同测绘及各工序的衔接。认真填写工序转序卡,物探除有正式资料移交外,现场的点位标记和点号注记与记录资料一致。4严把本工序质量关各作业组按ISO9001质量体系有关文件和管理要求,搞好自检,测站与测站间的互检,检查结果有记录。技术负责人做到事前指导,中间检查,成果校审,认真把好各工序的质量关,避免不合格产品转入下一工序,把差、错、漏消灭在本工序。对各种成图成果数据做到100%的校审。5严格进行检查严格执行“三级检查”制度,即作业组自检、项目检查、院级检查,三级检查贯穿于

41、整个施工过程中,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7.2质量评定根据重复检查结果,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隐蔽管线点平面位置中误差m ts 和埋深中误差m th 及明显管线点的量测埋深中误差m td , m ts 和m th 不得超过限差 ts 和th 的0.5倍,m td 不得超过±2.5cm 。 =11 110. 0n i i h n ts =11 115. 0n i i h n th 式中S ti 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偏差(cm );h ti 隐蔽管线点的埋深偏差(cm );d ti 明显管线点的埋深偏差(cm );ts 隐蔽管线点重复探查平面位置限差(cm );122n sm tits 

42、7;=122n h m ti th ±=222n d m ti td ±=th 隐蔽管线点重复探查埋深限差(cm );n 1隐蔽管线点检查点数;n 2明显管线点检查点数;h i 各检查点管线中心埋深(cm ),当h i 100cm 时,取h i =100cm。根据重复测量结果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测量点位中误差m cs 和高程中误差m ch ,m cs 不得超过±5cm ,m ch 不得超过±3cm 。cci cs n s m 22±= cci ch n h m 22±= 式中Sci 、hci 分别为重复测量的点位平面位置较差和高程较差;

43、 1提交各项原始资料齐全完整,图纸图面清晰。2我院的各工序检查工作量均达到规程的要求,各工序大于2倍中误差的点数没有超过检查总点数的6%。3去掉大于2倍中误差的点进行中误差统计,明显管线点重复量测中误差、隐蔽管线点仪器重复探测检查的平面位置和埋深中误差、管线点重复测量平面位置和高程中误差均在规定的误差之内。4隐蔽管线点开挖验证其平面位置偏差或埋深偏差超过技术规程规定的限差的点数小于开挖总点数的10。因此,可以确定这次管线探测都达到了规程要求,工程质量良好。第八章.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8.1存在的问题1排水管道有些横穿居民区建筑物和火车站、铁路,采用开井调查的方式探测,部分管线存在超长现象。2在本工程结束时对正在施工的柳林路新建排水管线探查工作无法进行,因此对未完工的部分没有补测。3在本工程结束时主城区范围内正在增设消防设施,所以对正在施工的新增消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