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教学(老师用)_第1页
双曲线教学(老师用)_第2页
双曲线教学(老师用)_第3页
双曲线教学(老师用)_第4页
双曲线教学(老师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一)教学目标 1.掌握双曲线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求法; 2.掌握焦点、焦距、焦点位置与方程关系;3.认识双曲线的变化规律.教学重点 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教学难点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教学过程1、设置情境我们已经知道,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那么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差为非零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怎样的曲线呢?(用双曲线演示模板画出双曲线)下面我们给出双曲线的定义,并研究双曲线的方程.2、探索研究双曲线的定义:(1)      绘图演示(2)      分析原理(3

2、)      归纳定义(注意与椭圆比较)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说明常数小于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这两焦点的距离叫双曲线的焦距.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推导过程:参见课本p.105如图812,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使x轴经过点F1、F2,并且点O与线段F1F2的中点重合.设M(x,y)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双曲线的焦距为2c(c>0),那么,焦点F1、F2的坐标分别是(c,0)、(c,0).又设M与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由定

3、义可知,双曲线就是集合 将方程化简得(c2a2)x2a2y2=a2(c2a2).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2c>2a,即c>a,所以c2a2>0,令c2a2=b2,其中b>0,代入上式得 (a>0,b>0).(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形式形式一: (a>0,b>0)说明:此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焦点是F1(c,0)、F2(c,0),这里c2=a2+b2.形式二: (a>0,b>0)说明:此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焦点是F1(0,c)、F2(0, c),这里c2=a2+b2.3、反思应用例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

4、#160;      a=4, c=5, 焦点在x轴上;(2)       焦点为(-5,0),(5,0),且b =3(3)       a=4, 经过点 ;(4)       焦点在y轴上,且过点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的a, b 即可,注意标准方程的形式例2(课本例) 已知双曲线两个焦点的坐标为F1(5,0)、F2(5,0),双曲线上一点P到F1

5、、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a>0,b>0).2a=6,2c=10,a=3,c=5.b2=5232=16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说明:例1、2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的形式.例3、证明椭圆x2/25y2/191与双曲线x215y215的焦点相同。 分析:分别求出椭圆及双曲线的焦点即可例4、已知方程 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求k的取值范围随堂练习(课本P107 2, 4) 已知方程 表示双曲线,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a=4,b=3,焦点在x轴上;焦点为(

6、0,6),(0,6),经过点(2,5)焦点在x轴上,经过点 4、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待定系数法,分类讨论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推导,并利用焦点、焦距与方程关系确定双曲线方程.5、课后作业习题 1、2、3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求法,特别是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2.了解双曲线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难点 双曲线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1)双曲线定义(2)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过点P(3,15/4),Q(16/3,5),

7、且焦点在坐标轴上; 经过点(5,2),且焦点在x轴上;与双曲线x2/16y2/41有相同的焦点,且经过点 。分析:设双曲线方程为mx2ny21(mn0),则解得 所求方程为x2/16y2/91小结:“巧设”方程为“为mx2ny21(mn0)”避免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且焦点在x轴上,设标准方程为x2/my2/(6m)1(0m6)双曲线经过(5,2),25/m4/(m6)1,解得m5或m30(舍去)所求方程为x2/5y21与双曲线x2/16y2/41有相同的焦点,设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双曲线经过点 , ,解得4或1(舍去)所求方程为x2/12y2/81小结:注意到了与双曲线 x2/16y2/

8、41共焦点的双曲线系方程为 后,便有了上述巧妙的设法。已知双曲线x2/a2y2/b21(a>0,b>0), 求过它的焦点且垂直于x 轴的弦长分析: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F(c,0),过F且垂直于x轴的弦为AB,要求AB的长,只需确定弦的一个端点A或B的纵坐标即可|AB|2a2/c变:双曲线x2/4y2/121上的点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6,这样的点有个。一动圆P过定点M(4,0),且与已知圆N:(x4)2y216相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分析:由题意,列出动圆圆心满足的几何条件,若能由此条判断出动点的轨迹是哪种曲线,则可直接求出其轨迹方程来内切时,定圆N在动圆P的内部,有|PC|PM|4

9、,外切时,有|PC|PM|4,故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x2/4y2/121。已知动圆P与定圆C1:(x5)2y249,C2:(x5)2y21 都相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的方程分析:外切有|PC1|7r, |PC2|1r,|PC1|PC2|6,内切有|PC1|r7, |PC2|r 1,|PC2|PC1|6故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x2/9y2/1612、探索研究:例(课本)一炮弹在某处爆炸,在A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在B处晚2 s.(1)爆炸点应在什么样的曲线上?(2)已知A、B两地相距800 m,并且此时声速为340 m/s,求曲线的方程.解(1)由声速及A、B两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差,可知A、B两处与爆炸点

10、的距离的差,因此爆炸点应位于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上.因为爆炸点离A处比离B处更远,所以爆炸点应在靠近B处的一支上.(2)如图814,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使A、B两点在x轴上,并且点O与线段AB的中点重合.设爆炸点P的坐标为(x,y),则即2a=680,a=340.又 2c=800,c=400, b2=c2a2=44400. x>0.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x>0).说明:该例表明,利用两个不同的观测点测得同一炮弹爆炸声的时间差,可以确定爆炸点所在的双曲线的方程,但不能确定爆炸点的准确位置.而现实生活中为了安全,我们最关心的则是爆炸点的准确位置,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再

11、增设一个观测点C,利用B、C(或A、C)两处测得的爆炸声的时间差,可以求出另一个双曲线的方程,解这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就能确定爆炸点的准确位置.这是双曲线的一个重要应用.如果A、B两点同时听到爆炸声,说明爆炸点到A、B的距离相等,那么爆炸点应在怎样的曲线上?AB的中垂线。4、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待定系数法,分类讨论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推导,并利用焦点、焦距与方程关系确定双曲线方程.5、课后作业习题 4,5,6.四 双曲线§ 2.1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以及标准方程的推导。(二)能力训练点在与椭圆的类

12、比中获得双曲线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三)学科渗透点本次课注意发挥类比和设想的作用,与椭圆进行类比、设想,使学生得到关于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二、教材分析1、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决办法:通过一个简单实验得出双曲线,再通过设问给出双曲线的定义;对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通过比较加深认识)2、难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完成,提醒学生与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类比)3、疑点:双曲线的方程是二次函数关系吗?(解决方法: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回忆函数定义和观察双曲线图形来解决,同时让学生在课外去研究在什么附加条件下,双曲线方程可以转化

13、为函数式)三、活动设计提问、实验、设问、归纳定义、讲解、演板、口答、重点讲解、小结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椭圆,教师要强调条件:(1)平面内;(2)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3)常数2a>|F1F2|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为x2、a2+y2/b2=1(a>b>0);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为y2/a2+x2/b2=1(a>b>O)(二)双曲线的概念把椭圆定义中的“距离的和”

14、改为“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怎样?它的方程是怎样的呢?1、简单实验(边演示、边说明)如图2-23,定点F1、F2是两个按钉,MN是一个细套管,两条细绳分别拴在按钉上且穿过套管,点M移动时,|MF1|-|MF2|是常数,这样就画出曲线的一支;由|MF2|-|MF1|是同一常数,可以画出另一支。注意:常数要大小于|F1F2|,否则作不出图形,这们作出的曲线就叫做双曲线。2、设问问题1:定点F1、F2与动点M不在平面上,能否得到双曲线?请学生回答,不能,强调“在平面内”问题2:|MF1|与|MF2|哪个大?请学生回答,不定:当M在双曲线右支上时,|MF1|<|MF2|;当然M在双曲线左支上

15、时,|MF1|-|MF2|问题3:点M与定点F1、F2距离的差是否就是|MF1|-|MF2|?请学生回答,应小于|F1F2|且大于零,当常数=|F1F2|时,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当常数>|F1F2|时,无轨迹3、定义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F1、F2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教师指出:双曲线的定义可以与椭圆相对照来记忆,不要死记。(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现在来研究双曲线的方程,我们可以类似求椭圆的方程的方法来求双曲线的方程。这时设问:求椭圆的

16、方程的一般步骤方法是什么?不要求学生回答,主要引起学生思考,随即引导学生给出双曲线的方程的推导。标准方程的推导;(1)建系设点取过焦点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如图2-24)建立直角坐标系设M(x,y)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双曲线的焦距是2c(c>0),那么F1、F2的坐标分别是(-c,0)、(c,0)。又设点M与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点的集合 由定义可知,双曲线就是集合:P=M|MF1|-| MF2|=2a=M|MF1|-| MF2|=±2a(3)代数方程|MF1|=(x+c)2+y2,|MF2|=(x-c)2+y2 ,(x

17、+c)2+y2 -(x-c)2+y2 =±2a(4)化简方程(由学生演板)将这个方程移项,两边平方得:(x+c)2+y2 =4a2±4a(x-c)2+y2 +(x-c)2+y2 化简得:cx-a2=±(x-c)2+y2 两边再平方,整理得:(c2-a2)x2-a2y2=a(c2-a2)(以上推导完全可以仿照椭圆方程的推导。)由双曲线定义,2c2a即ca,所以c2-a20设C2-a2=b2(b0),代入上式得: b2x2-a2y2=a2b2 即 x2/a2-y2/b2=1这就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两种标准方程的比较(引导学生归纳):(1)x2/a2-y2/b2=1(a0

18、,b0)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焦点是F1(-c,0)、F2(c,0),这里c2=a2+b2;(2)y2/a2-x2/b2=1(a0,b0)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焦点是F1(0,-c)、F2(0,c),这里c2=a2+b2(只须将(1)方程的x、y互换即可得到)。教师指出:(1)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0,b0,但a不一定大于b;(2)如果x2 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x轴上;如果y2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y轴上,注意有别于椭圆能过比较分母的大小来判定焦点在哪一坐标轴上。(3)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b、c的关系是c2=a2+b2,不同于椭圆方程中c2=a2-b2 。(四)练习与例题1、求

19、满足下列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焦点F1(-3,0)、F2(3,0),且2a=4;本题由学生先练习再口答:x2/4-y2/5=1;2、证明:椭圆x2/25-y2/9=1与双曲线x2-15y2=15的焦点相同。由学生演板完成,椭圆焦点F1(-4,0)、F2(4,0);双曲线焦点F1 (-4,0)、F2 (4,0)。 3、已知两点F1(-5,0)、F2(5,0),求与它们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6的点的轨迹方程,如果把这里的数字6改为12,其他条件不变,会出现什么情况?由教师讲解:按定义,所求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因为c=5,a=3,所以b2=c2-a2=52-32=42 因此,所求方程是x2/32-y2/4

20、2,即x2/9-y2/16=1因为,2a=12,2c=10,且2a2c所以动点无轨迹(五)小结 1、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 2、标准方程:x2/a2-y2/b2=1(,),2/a2-2/b2=1(,)、图形(见图2-25)4、焦点:F1(-c,0)、F2(c,0);5、a、b、c的关系:c2=a2+b2;c2=a2+b2 五、布置作业1、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焦点的坐标是(-6,0)、(6,0),并且经过点A(-5,2);(2)经过点P(-3,27)和Q(-62,-7),焦点在y轴上。 2、已知x2/1+k+y

21、2/1-k=1表示双曲线,求k的取值范围。3、已知圆锥曲线的方程为mx2+ny2=m+n(m0m+n,求其焦点坐标。作业答案:1、(1)x2/20-y2/16=1 (2)y2/25-x2/75=12、由(1+k)(1-k)0解得:k-1或k13、原方程可化为:x2/(m+n)/m+y2/(m+n)/n=1m+n/m0,m+n/n,故此曲线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a2=m+n/n,b2=-m+n/-m,c=a2+b2=m2-n2/mn焦点F1(0,-m2-n2/mn)、F2(0,-m2-n2/mn) 六、板书设计§2.12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双

22、曲线的几何性质,并能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出发,推导出这些性质,并能具体估计双曲线的形状特征。(二)能力训练点在与椭圆的性质的类比中获得双曲线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三)学科渗透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与方程的关系概念的理解,这样才能解决双曲线中的弦、最值等问题。二、教材分析1、重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解决办法:引导学生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得出,至于渐近线引导学生证明。)2、难点: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导出和论证。(解决办法:先引导学生观察以原点为中心,2a、2b长为邻边的矩形的两条对角线,再论证这两条对角线即为双曲线

23、的渐近线。)3、疑点:双曲线的渐近线的证明。(解决办法:通过详细讲解。)三、活动设计提问、类比、重点讲解、演板、讲解并归纳、小结。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人新课1、椭圆有哪些几何性质,是如何探讨的?请一同学回答。应为: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是从标准方程探讨的。2、双曲线的两种标准方程是什么?再请一同学回答,应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a2-y2/b2=1;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y2/a2-x2/b2=1。下面我们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来研究它的几何性质。(二)类比联想得出性质(性质1-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关于椭圆与双曲线性质的表格(让学生回

24、答,教师引导、启发、订正并板书),<见下页>(三)问题之中导出渐近线(性质4) 在学习椭圆时,以原点为中心,2a、2b为邻边的矩形,对于估计椭圆的形状,画出椭圆的简图都有很大作用,试问对双曲线x2/a2-y2/b2=1,仍以原点为中心,2a、2b为邻边作一矩形(板书图形),那么双曲线和这个矩形有什么关系?这个矩形对于估计和画出双曲线简图(图2-26)有什么指导意义?这些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只引起学生类比联想。接着再提出问题:当a、b为已知时,这个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方程是什么?请一同学回答,应为y=±b/a x,并画出两条对角线,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图观察得出结论:双曲线x2/

25、a2-y2/b2=1的各支向外延伸时,与这两条渐近线逐渐接近。下面,我们来证明它;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部分可写成:y=b/ax2-a2(xa)设M(x,y)是它上面的点,N(x,7)是直线y=b/a x上与M有相同的横坐标的点,则y=b/a x。 y=b/ax2-a2=b/ax1-(a/x)2b/ax=y|MN|=y-y=b/a(x-x2-a2)=b/a(x-x2-a2)(x+x2-a2)/ x+x2-a2 =ab/ x+x2-a2 设|MQ|是点M到直线y=b/ax的距离,则有|MQ|MN|当x逐渐增大时,|MN|逐渐减小,x无限增大,|MN|接近于零,|MQ|也接近于零,就是说,双曲线在第一

26、象限的部分从射线ON的下方逐渐接近于射线ON。在其他象限内也可以证明类似的情况。我们把两条直线y=±b/ax叫做双曲线的渐近线。现在来看看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怎样的?由于焦点y轴上的双曲线方程是由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方程,将x、y字母对调所得到,自然前者渐近线方程也可由后者渐近线方程将x、y字母对调而得,所以,双曲线y2/a2-x2/b2=1的渐近线的方程是x=±b/a y即y=±a/b x。定义:直线y=±a/b x叫做双曲线x2/a2-y2/b2=1的渐近线。这样,我们就完满地解决了画双曲线远处趋向问题,从而可比较精确地画出双曲线。例如

27、:画双曲线x2/25-y2/16=1,先作渐近线y=±4/5x,再描几个点,就可以随后画出比较精确的双曲线。(四)顺其自然介绍离心率(性质5)由于正确认识了渐近线的概念,对于离心率的直观意义也就容易掌握了,为此,介绍一下双曲线的离心率以及它对双曲线的形状的影响:1、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的比e=c/a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且e1。2、由于b/a=c2-a2/a= c2/a2 1=e2-1,所以e越大,b/a也越大,即渐近线y=±b/ax的斜率绝对值越大,这时双曲线的形状就从扁狭逐渐变得开阔,从而得出: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口就越开阔。这时,教师指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几何

28、性质可以类似得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即不随坐标系的改变而改变。(五)练习与例题 1、求双曲线9y2-16x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渐近线方程。请一学生演板,其他同学练习,教师巡视,练习毕予以订正。 解:把方程化为标准方程y2/42=x2/32=1 由此可知,实半轴长a=4,虚半轴长b=3。 C=a2+b2=42+32=5焦点坐标是(0,-5),(0,5)离心率为e=c/a=5/4渐近一方程为x=±3/4y,即y=±4/3x2、点M(x,y)到定点F(c,o)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x=a2/c的距离的比是常数(c/a)(ca0),求

29、点M的轨迹(图2-27)。本题实质上是双曲线的第二定义,要重点讲解并加以归纳小结。解:设d是点M到直线l的距离,根据题意,所求轨迹就是集合:P=M|MF|/d=c/a由此得(x-c)x2-a2y2=a2(c2-a2)设c2-a2=b2,就可化为x2/a2-y2/b2=1这就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由此例不难归纳出双曲线的第二定义。(一) 双曲线的第二定义1、定义(由学生归纳给出)平面内点M与一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c/a(e1)时,这个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定点是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叫做双曲线的准线,常数e是双曲线的离心率。 2、说明(1)对于双曲线x2/a2-x2/2=1,相

30、应于焦点F(c,0)的准线方程是x=a2/c,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相应于焦点F(-c,0)的准线方程是x=-a2/c。(2)对于双曲线y2/a2-x2/b2=1,相应于焦点F(0,c)的准线方程是y=a2/c,相应于焦点F(0,-c)的准线方程是y=-a2/c。(二) 小结(由学生课后完成)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按两种标准方程形式列表小结。五、布置作业1、已知双曲线方程如下,求它们的两个焦点、离心率e和渐近线方程。 (1)16x2-9y2=144; (2)16x2-9y2=-144。2、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实轴的长是10,虚轴长是8,焦点在x轴上;(2)焦距是10,虚轴长是8,焦点在y轴上;

31、(3)离心率e=2,经过点M(-5,3);(1) 两条渐近线的方程是y=±2/3x,经过点M(9/2,-1)。 3、求以椭圆x2/8+y2/5=1的焦点为顶点,而以椭圆的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的方程。 4、已知双曲线x2/4-y2/5=1上的P点到左焦点的距离等于3,求P点到两准线及右焦点的距离。 作业答案: 1、(1)F1(-5,0),F2(5,0),e=5/3,渐近线方程为y=±4/3x。 (2)(1)F1(0,-5),F2(0,5),e=5/4,渐近线方程为y=±4/3x。 2、(1)x2/25-y2/16=1 (2)y2/9-x2/16=1(3)x2/16-y

32、2/16=1 (4)x2/18-y2/8=1 3、x2/3-y2/5=1 4、P点到左准线的距离为2,到右准线的距离是14/3,到右焦点的距离为7。 六、板书设计§2.13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几何性质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双曲线的定义,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几何性质。(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对双曲线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的进一步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双曲线的各方面知识的能力。(三)学科渗透点 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几何性质是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同时服务于实践,通过本次课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二、教材分析1、重点: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几

33、何性质的应用。(解决办法:多加强这方面的题型训练,使学生掌握它们的规律。)2、难点:双曲线的焦半径和弦长问题。(解决办法:先证明焦半径公式,再用它解决一些问题。)3、疑点: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的复杂性(解决办法:将双曲线的焦半径用一表格小结出来。)三、活动设计复习提问、填表、讲解、口答、演板、讨论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定义:(请两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2a(2a|F1F2|=2c)的动点M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F1、F2 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即 |PF1|-|PF2|=2a (2a|F1F2|=2a 第二

34、定义:平面内点M与定点F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c/a(e1)时,这个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定点F是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双曲线的准线,常数e是双曲线的离心率。 2、标准方程、图象及几何性质(教师事先准备一块小黑板,设计如下表格,请两名同学填写,其他同学纠错,教师巡视。)3、共轭双曲线的性质(共轭双曲线是指以已知双曲线的虚轴为实轴,实轴为虚轴而得到双曲线,参考课本例3):(1)双曲线和它的共轭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2)双曲线和它的共轭双曲线的四个焦点在同一圆上。(二)举例例1 已知双曲线渐近线方程是y=1/2x,焦点在坐标轴上,焦距是10,求它的方程。分析:由于双曲线的

35、焦点位置未确定,所以双曲线的方程可设两种情形:x2/a2-y2/b2=1 或 y2/a2-x2/b2=1 解:(由学生演板完成)设双曲线方程为x2/a2-y2/b2=1 或 y2/a2-x2/b2=1 ,则有:b/a=1/2 或 a/b=1/22c=10 2c=10c2=a2+b2 c2=a2+b2 即 a2=20 或 a2=5 b2=5 b2=20 故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x2/20-y2/5=1或y2/5-x2/20=1 再分析:在家知道已知双曲线可以确定唯一的渐近线的方程;反之,如果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能否确定唯一的双曲线方程呢?从上述解法以及共轭双曲线的性质易知:双曲线不唯一。一般地,

36、以x/a±y/b=0为渐近线的双曲线系x2/a2-y2/b2=(R且0)当0时,双曲线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当0时,双曲线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 另解:(教师讲解并板书) 可设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x±2y=0可设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 x2-4y2=(R且0)即x2/-y2/4=1|+|/4=C2=25, |=20,即=±20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2/20-y2/5=1或y2/5-x2/20=1 例 2 已知F1、F2是双曲线16x2-9y2=144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PF1|·|PF2|=32,求F1PF2的大小。 解:原方程化为x2/9-y

37、2/16=1。 a2=9, b2=16 c2=25从而|F1F2|=2c=10又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1|+|PF2|=2a=6|PF1|2+|PF2|2=(|PF1|-|PF2|)2+2|PF1|PF2| =62+2×32=100而|F1 F2|2 =100 |PF1|2+|PF2|2 =|F1 F2|2 F1PF2=90°例3(1)证明:设P(x0,y0)为双曲线x2/a2-y2/b2=1或y2/a2-x2/b2=1上的任意一点,F1、F2分别为左、右或下、上两焦点,则双曲线的焦半径|PF|为:(2)求证:以双曲线的任意焦半径为直径的圆,与以实轴为直径的圆外切对于(

38、1)仅就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x2/a2-y2/b2=1右支上的点P(x0,y0),左焦点半径|PF1|进行证明,由学生演板完成。证明:作PQ垂直于左准线,垂足为Q,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PF1|/|PQ|=e |PQ|= x0 +a2/c,|PF1|/ e |PQ|= e (x0 +a2/c)exo+a对于(2)教师讲解并板书:如图2-28,设双曲线方程为x2/a2-y2/b2=1,且设F1、F2为其左、右焦点,P(x0,y0)为双曲线上右支上一点,则|PF1|=exo+a,|PF2|=exo-a。取F1P的中点为01,连结O1O,只须证明:以F1P为直径的圆与实轴A1A2为直径的圆内切。即证

39、:|O1O|=|PF1|/2-2a= exo+a/2-2a/2= exo-a/2在PF1F2中,O1O为PF1F2 的中位线|O1O|=1/2|PF2|=1/2(exo-a)即 |O1O|=1/2(exo-a)故以双曲线的任意焦半径为直径的圆,与以实轴为直径的圆内切。例4 过点A(2,1)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P1、P2两点,求P1、P2 的中点的轨迹方程。解: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1,将上述方程代入双曲线方程x2-y2/2=1,整理得:(2-k2)x2-2k(1-2k)x-4k2 +4k-3=0当2-k20即k±2时,设P1P2的中点为M(x0 ,y0),则x0=x1x2/

40、2=k(2k-1)/k2-2y0=2(2k-1)k2-2x0/k=y0 /2,即k=2x0/y0(k1/2)代入y0=2k(2k-1)/k2-2得:2x2-4x0-y2+y0=0故2-k2=0即k=±2时,直线与渐近线平行,不存在中点;当k不存在时,直线x=2的弦中点M(2,0)也在轨迹上。故所求轨迹的方程为:2x2-4x-y2+y=0小结:解此题使用了求中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学了参数方程后,也可用直线的参数方程求得中点的轨迹方程。(三)练习 1、求与定点A(5,0)及定直线l:x=16/5的距离比是5:4的点的轨迹方程。由学生练习后口答完成,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易得轨迹方程为x2/16-y2/9=12、判定当(1)k4、(2)4k9时,方程x2/9-k+y2/4-k=1分别表示什么曲线?由学生演板。(1)k4时,9-k0,4-k0,方程表示椭圆;(2)当49时,9-k0,4-k0,方程表示双曲线。 3、过点A(1,1)能否作直线l,交双曲线x2-y2/2=1于P1、P2 两点,使点B为P1P2的中点?由学生讨论完成,教师给予提示,解答为:设存在直线l:y=k(x-1)+1。将上述方程代入双曲线x2-y2/2=1,并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