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与复习_第1页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与复习_第2页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与复习_第3页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与复习_第4页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与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与复习壹:关于作文一、阅卷老师这样认为:考试作文的评审,老师很难从头看到尾,一般是这样:1.书写漂不漂亮; 2.段落层次是否清晰; 3.然后就扫里面有没有几个闪光点的字眼。二、试卷分析报告这样表述:高分作文少的原因之三作文内容简短,字数没达到要求。20%的学生作文的字数在200字以内。之四基本功不扎实,字迹潦草,卷面马虎。建议1.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 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3. 指导学生平时注重积累作文素材,以使学生的作文做到内容充实。三、学生这样解剖作文:1. 你的字是分数的起跳板阅卷老师大约只会花十几秒钟扫

2、视你的文章,当他们看到你的字的第一眼便在心中留下你的最低分数点。字写得好的文章就算内容不咋的,分数也不会低。我们经过多次模拟考后的实验证明,你若字迹潦草,得分立马下降一个到n个档次。    2. 拟一个醒目的标题这也许很有难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奇思妙想,何况考试时间很紧张,一紧张就会头脑一片空白。其实题目的意思不一定要很有想法,很创新。你可以通过改变句式或运用诗词歌赋以及流行乐曲中的话来为你的题目增添光彩。比如说有个题目是“我们要学会宽容”,既然中心词是“宽容”,那么我们可以把它提前变成:“宽容,一种温润你我心灵深处的力量”。除了加入标点符

3、号起强调作用以外,还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让题目照亮老师的眼球。3. 在你的心里一定要装有几句充满哲理或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自己说的话永远比不上某某诗人、某某作家这些牛人写出来的名言来得让老师信服。引经据典,至少说明你是一个读过点书的小孩,肚子里还是装有点墨水的。善于摘抄好词好句,并将它们独立成段地放在开头或结尾的醒目地方,会显得你更有文采。既然老师们喜欢这种句子,而有技巧的运用这些名言有可能为你加分,那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平时要积累砖块,免得需要盖房时缺少原料。4. 文章要有“参差美”好的文章绝对不止三、四段,开头、叙述、结尾三段是万万不可,要注意细分段落,显得文章很有层次。一篇

4、文章要有独立成段的句子,有较长的重点段也要有较短的过渡段。最令人印像深刻的也往往不是那些长篇幅的段落而是优雅如诗的散句子。短句如匕首,杀人于无形。所以,要懂得将重要的句子突显出来,将重要的概括性语言放在段落的开头。        四、针对上述三方的经验,如何教作文,小结如下:(一)作文,其实是分两大块的,一是形式,一是内容。平时不读书,不写日记的伟大的语文老师,往往把所谓的内容看得比命还重,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仿佛他就是伟大的作家。狗屁!不读书,不作文的人,老老实实叫会学生形式上的东西,就要得了。(二)作文的形式包括什么

5、    1. 卷面。让学生把字写好。每天花上十来分钟,按照手写体字帖练习。2. 段落层次。教会学生分段,每篇日记,一定要训练到分5、6段,甚至以上。3. 学会闪光点的处理。比如,要懂得将重要的句子突显出来,最好单独成段,将重要的概括性语言放在段落的开头。短句如匕首,杀人如无形!千真万确。(三)作文内容,唯一要操心的就是如何哄着学生,将作文字数写够。不要小看把字数写够,要知道,字数不够,得分立马下降N个档次。至于写什么,千万不要再操心了。一来,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二来,批改考试作文,任务重,不可能逐字逐句看作文,开头中间结尾

6、,眼睛一扫就完蛋。当然,多读多背多写,作文自然就要什么有什么。 贰:用高分作文的秘诀,来读一读下面这篇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当堂作文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还是想由一个故事来开端:夜晚,一位巴格达商人独自走在山路上,茫茫中,似乎有一个声音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又高兴又懊悔。”这位商人捡起了石头,继续走上了山路。而当黎明时,商人惊奇地发现,那些石头竟是珍贵的宝石!他又高兴又懊悔,高兴的是自己平白无故地多了几块宝石,懊悔的是夜晚上没有多捡几颗。书就如宝石,我们今天阅读的,不远的将来甚至明天就会成为及其宝贵的财富。而成人以后却懊悔,懊悔当时没有多读几本。读书,

7、使人高尚。读书着,快乐着。时光在一本又一本的书中流逝,抬头,却发现那淡淡的书卷的气息却停留在了脸庞上。人的文明,都由着书去承载。从书中,我们可以理解到一切的发展。没有了书,我们的文明会退步近百年甚至上百年。古人有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世上人,智者博学多识、满腹才华,愚者不明事理、愚昧无知。而人出生时,对着个世界混沌无知。只有书,才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知这个世界的规则。“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得道高僧,苦修着认知这个世界深处的奥秘。而书,就如高尔基所说,是“世间人走向未来时的一切奇迹中最为伟大也是最为复杂的奇迹。”书,是世界上最伟大也是最为复杂的奇迹。比照高分作文秘诀,多段落,多短

8、句,闪光点处理十分显眼,将重要的概括性语言放在段落的开头,是不是都具备了? 拜读这篇小学生的当堂作文,有这样的感受,作者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同时也背诵了不少东西。否则,当堂作文,不可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这也正好说明,读“无用”的书,背“无用”的东西,才是真正有用的。叁:作文,先从形式入手。根据作文,关于一个日记的神话,放弃作文课,由日记代替。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表达的一种信念: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这是教作文最好的理念!好作文,真的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大量的日记练笔中,写出来的。    (1)先写后教。  

9、60; 将没有任何要求的日记写在活页作文纸或者信纸、作业纸上。要知道,好作文是写出来的。(2)批发高分。    每天都粗放式地批改,可以少批改、不批改、没有评语,但一定要有成绩以供学生互相比较提高,而且成绩的起点一定要高,用以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评比等级基本上是以优为起点,依次为优+、特优、超特优,总之是级级高升,或者以80、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为起点,每次提高。请别小看这评价的等级,效果就是与以往大大不一样,学生特别看重这个优。从前没有得过优的,连续几个优得到,自己都不好意思糊弄了;那些得特优、超优、超特优的,更是每天花样翻新的构思

10、新作,期待老师更高的评价。好作文不是批改出来的,是夸出来的。千真万确。    (3)作后讲评。    每节语文课前都会用三、五分钟时间做简单精练的讲评,公布大家的日记所得到的等级、有时读读范文,有时讲讲学生文章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有时讲讲文章的布局谋篇,随时随地确定讲评内容,灵活机动。同时,有计划在讲评中渗透写作知识,可以要求学生写专项日记,把所学用于写作。     (4)出版发表。    最有用的一招:批阅讲评过的日记都要装订

11、成册,在全班同学之中传阅,让学生在这种传阅中交流、体会、反思、比较,从而得到提高。 肆:作文的内容如何引导与提升:不读不背,自然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何真正开展大阅读的人,少之又少。一方面是老师自身的原因,不读书就无法感受大阅读的作用。另一方面,老师自已不读书,所以受制于教材,一直围绕教材打转。一个学期下来,除了教材还是教材,学生不读不背,缺少积累,作文自然就是读书没几页,下笔就走神。真不知道,不读书的语文老师什么时候中邪的,读点什么一定是“有用”的,比如作文大全,优秀作文选什么的;背点什么一定是“有用”的,比如成语,课材中的日积月累。其实,要想写好作文,就是要读“没用”的书,背“没用”的

12、经典,这才是真正的日积月累,才是真正“有用”的。要知道,作文真的是功夫在教材外,多读多背多积累,才是作文的硬道理!正如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又可更上一层楼。伍:再读一篇高考高分作文,体会:多读多背多积累才是作文的硬道理。我想生活在唐朝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那里是诗的世界。“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梦回无数次,幻想千百回,我想生

13、活在唐朝。在唐朝,我可以与李太白一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我可以与他并肩闯天下,学诗学道,任剑闯逍遥。每日,我与他高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放诗句。我与他于花间独酌,于月影下舞剑。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那里是属于诗的神圣殿堂。太白绣口一吐是半个盛唐。在唐朝,我可以接触到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感受他的悲愤;我可以接触到畅言“阁中带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王勃,感受他的才气;我可以接触到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登科后的才人,感到他的得意和轻独狂。我想生活在唐朝,生活在诗的世界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生活在唐朝,我可以领

14、略到杨贵妃的惊人美貌,可以感受到唐玄宗的痴情,可以感受到那股缠绵悱恻的哀怨之情。马嵬坡下的溅血,散发的是一股苍凉。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我想领略唐朝的情,唐朝的气度,唐朝的盛转衰。传说中唐朝恢宏大度,充满泱泱大国的气度。我想生活在唐朝,如诗如画的世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只为妃子笑;“漠漠水田飞白鹭,莺莺夏木啭黄鹂”,王维眼中的唐朝如此如诗如画,吸引着我的向往。我想生活在唐朝,每日陪伴王维看那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看那明月在松间上,那清泉在石上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想生活在唐朝,那个用诗来构造的朝代。安史之乱的践踏,使我感受到了杜甫的悲愤。当他听闻河南河北收复之时,高吟“

15、青春作伴好还乡”时,我感受到他的狂欢。我想生活在唐朝,领略一群爱国人士发出的肺腑之音,聆听大唐王朝的号角声,领略由盛转衰的悲壮。没有人为杜甫送葬,没有人为他默哀,我想守在他身边,用他的诗、他的才,来表达那股爱国之情。我想生活在唐朝,无论是盛唐还是衰唐,它都是诗化了的世界,充满了诗意,如画江山在王维手中成了诗境,豪迈之情在太白口中一吐便成了千古之情,热血洒落的战争在诗的表达下尽显其情境。唐朝,一个诗的朝代。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那是诗的世界,埋藏着千年的情感。面对这篇高考高分作文,真的只能感叹,多读多背多积累,才能将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成为有用的材料,真正做到好文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

16、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陆:  为什么要诵读经典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背书是躲不过的捷径     1.学养深厚、笔融文白的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    “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又可层楼更上。”    2.台湾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杜松柏先生在工夫全从诵背来一文中指出:     “一方面熟能生巧,由背诵烂熟之中得到法则;一方面由有之而化之,书背熟了,词汇自然有了,成语也蕴藏于胸,二者如筑屋的材料,人人可拈用成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如果能将所记得的词汇、成语,一一点化,则能自成格调,不落前人窠臼,神而明之,便能达难达之情的地步了看来字词安顿的工夫,亦在背诵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