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备课”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备课”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备课”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备课”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备课”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小学数学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 度地掌握知识,提升数学教学成果,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用个人单独备课的形式,各个老师独立钻研每一个 课时,虽也有它的长处 ,但这样孤军奋战 ,对于教师间的交流和个人教学水平的 迅速提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老师每天沉浸在这繁杂的备课、写教案事 务中,耗费大量本来能够用来研究教材的时间,就导致了很多老师的备课其 实就是抄教案,目的就是为了应付检查。这样就失去了教案的真正意义了。 集体备课是按照这种基本程序实行: 通读教材:要求每位老师首先把全册教材通读一遍,了解每个教学内容在 全册教材中,

2、甚至整个小学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 备课组内分工:各备课组根据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师人数实行分工,每个 人分配相对应的主要备课任务。 钻研教材,收集信息:每位老师对自己主备部分的教材内容认真钻研,抓 住重点、难点,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然后广泛查找资料,收集一些与教学内 容相关的教学信息,写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中心发言:利用备课活动时间,由主备课人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 标的定位,重点难点的分析,以及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练习 安排等等向全组老师作中心发言。 集体研讨:每一位任课教师针对主备课人的中心发言,结合自己的教学思 路,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特别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对教

3、学思 路和教学环节的建构、对教学方法和措施的设置等几个方面,认真研究,充 分交流,发挥集体的智慧。 形成共性教案: 主备课人再根据集体讨论的结果, 将个体的教学设想实行 修改、 补充、完善,撰写共性化的教案。前提前一周发放到人手一份 实行个性化处理:每位老师领到 “共性化 ”教案后,并不是拿着教案就上课, 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个性化处理,这样 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显示共性化的优势,又体现个人教学风格和特色,做 到了统一性和创造性相结合。 课后反思交流:教师经过课堂实践,将教学中的感受,成功和不足之处, 或者教学中的亮点和失误,实行课后分析思考,记在教案上,并在下次

4、备课 活动时实行交流研讨,以利于后面使用教案的老师改进。 当前,集体备课已经成为深入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成为无数学校展 开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 成为大量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主要机制, 有它 存有的必要性和长期性。但集体备课要真正在校本教研中发挥作用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只有认真地严格按照集体备课的步骤和具体要求执行,才能将集 体备课活动落到实处,得到实效。而且每所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都要结合学 校实际,持续创新集体备课的形式,进一步丰富集体备课的内涵。只有这样 的集体备课,才会充满旺盛的教研生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 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 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5、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 才能更好地提升 40 分钟的教 学效率。有的教师上课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语言不准确,都是备课不 过关造成的。那到底怎么备好数学课呢?我认为首先必须从下面三方面下手。 一、要备好教材 (一)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教学工作的灵魂, 也是教学 评价的依据。评价一堂课,应该首先看这堂课目的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 的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的完成情况如何。这就是说,一个数 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 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 要明确教学目的,就必须学习并钻研教学大纲。 我们现行的数学教材很多知识都是呈螺

6、旋性展示的,一个知识点分解几个 学段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了解每个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如统计在老教 材中,是在三年级才实行简单的数据整理,统计图要到六年级才学,而新教 材更注重数学知识实际应用水平的培养,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统计了,一年 级上学期就初步渗透象形统计图,一下学习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 二上学习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二下学习复式统计表及以一当五的条形统 计图,三下是学习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及平均数,到了四上就横向和 纵向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了。 你看 ,一个内容就分了这么多学段 ,这就要求我们对 教材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它在每一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要非常清楚,才 能做到有的放矢。再

7、比如小数的初步理解,三年级有这个内容,四年级 也有这个内容。但三年级它要求的仅仅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初步感受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对小数的意义也仅仅初步渗透,而不要求概括。要到 四年级才抽象出小数的意义。所有我们必须对教学目标有了清楚的理解,才 能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手段和措施。 (二)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老师要按照 “整体-部分-整体 ” 的原则认真备课, 吃透教材。 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 编排体系, 掌握 “部分 ”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 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如果在教学中备一

8、节,教一节, 不了解这个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其它章节的联系,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 会贯通。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但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能否 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怎样领会编者的意图呢?主要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例题为什么这样设 计呢?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呢?结语为什么这样引出呢?比如:前段时间我 们学校搞了一个集体备课的课堂展示比赛,二年级一位老师上对称图形, 她先是创设情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再实行对折验证,然后让学生 根据观察总结得出:把一个图形对折,两侧完全重合的图形是对称图形。书 上仅仅给出了几副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体会这

9、样子的图形就是对 称图形,然后让学生学做一些简单的对称图形,先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进一步说明这样剪出的图形是对称的。编者的意图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 作来初步体会感受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折后两侧完全重合,并不要对对称图 形下定义。这位老师就是没有认真领会编者的意图,而人为地拔高了教学目 标。 (三)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一节数学课, 不管你是用传统的眼光, 还是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评价, 有没 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都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不成功的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

10、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 发学生增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 一堂课有个灵魂。 所谓难点,就是数学中绝大部分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 点有时是一致的。 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 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 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比如:我教学六年级的 轴对称图形中,很多学生对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经常弄错,说成是四条 对称轴,我觉得这是个难点,我们老师就应该抓住疑点,能够通过让学生折 一折,明白长方形角对角对折后必须剪下来,经过旋转才能完全重合,而轴 对称图形是要求对折就两侧完全重合,所以

11、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抓住学 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突破难点。 (四)创造性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 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 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 学生对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升教学 效率。 创造性使用教材其实就是对教材的灵活使用。指的是教师结合本地区、本 校和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实行 灵活处理,即时调整教学活动。比如:今年四月份王慧老师代表江西参加华 东六省一市的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的好

12、成绩,这节课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好的 成绩,除了上课老师本人的素质高外,很大水准也取决于这节课在设计上的 创新。 1000以内数的理解本来是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个课时仅仅通过 多种方法的数数,感受 1000 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第二课时才学习数 的组成、数的读、写法。我们当时觉得这样分配课时,第一课时内容稍单薄, 就把两个课时的内容合并成一个课时完成,把数的组成及读写法全部贯穿在 数数的过程中,先各个组数小棒突破一百几十几的组成及读写,再把各组的 小棒合起来接下去数,通过 199数到 200这个转弯来突破数数中的难点,接 着数 201到 210突破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法等难点,接着问题来

13、了: 如果这样一根一根数下去太慢了,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脑筋就动起来了, 这个说十根十根的数, 那个说一百一百的数, 好,就按你的方法数, 310、410, 一直到 910,1000,整堂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显得一气呵成。所以一上 完课,下面很多听课的老师跑上来下载我们的课件。我认为这能够说是创造 性使用教材的一个典型课例。 不过,创造性使用教材必需注意几点: 1.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实行,不得 随意改变教学目的, 违背学科教学规律, 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和基础。 2.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 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有些课为了活跃 课堂 ,

14、设计各种花花草草的环节 ,而没有真正去领会教学的内涵 ,没弄明白他到 底要教的是什么,这是我们数学课堂最不能容忍的。 二、要好备教学程序 (一)、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 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理解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我们要根据这个规律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 序及主次地位。比如刚才说到的 1000 以内数的理解在设计上就非常的巧 妙。 (二)、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 启发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而数学的思维来自问题。所以,在备课时, 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

15、源于疑。 ”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惑的 问题,微妙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 程设计成让学生实行 “再创造 ”的过程。比如上星期四市级学科带头人上的观 摩课圆的理解,先创设情景观察生活中汽车、火车、自行车的车轮,老 师就设置了几个问题: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呢?车轴又为什么都安装在圆的 中心位置呢?这个个个的问题大大的诱发了学生的探索的欲望,这里面是不 是有什么奥秘?也就大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设计问题要注意精 心设计启发设问的语句,尽量做到语言精练准确,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三)、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几年来,很多老师明确地理解到我国小学数学的在教学目的转变,由

16、过去 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做了相对应的改革,一改过去以传授 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富启 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很多,每 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使 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实际,恰当 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以使所采用的方法发挥最大的效益。但任何一种教学 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每种方法都有

17、它的适用范围,都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 局限性,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只采用这种或那种教学方法,有些方法在某一 具体情境中是最优的方法,在另一情境中未必也最优;反之,在一种情况下 是低效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很有成效。比如:我们教学平行四 边形面积计算时,能够用探究观察法,让学生通过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 成以前学过的长方形,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 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它们的面积也相等,从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是 长乘宽,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就是底乘高。而在教学约数倍数时,你让 学生再怎么探究也探究不出什么是约数倍数。 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深思熟虑,

18、选择比较好的 教学方法,以便充分提升教学效率。 (四)、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 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的两根强有 力的支柱。数学基础知识立在明处而数学思想方法则藏在暗处。所以,教师 在备课时,不能抓一根丢一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用两根支柱的思 想支配,理清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体系。尤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像数学知识 一样,归纳到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分析中去,弄清每一章节主要体现什么数 学思想和使用什么数学方法。并深刻挖掘这些思想方法所起的功能和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教学过程教给学生的, 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概念 的形成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

19、律的揭示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等等,都 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并受其指导。如果忽视这些过程就意味着失去向学生传 授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所以,在备课时,要重视这些教学过程的设计,增 强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促使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比如:刚才说到的各 种面积公式的推导, 不是简单地通过实验观察说明每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而是要注意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用图形实行割补、拼、摆,既发展了 空间观点, 又培养了动手操作水平。 然后根据操作引导学生使用转化的方法, 让他们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出面 积的计算方法,而不是把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而且在推导过程中渗透数学中 的变换思

20、想,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这些推导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数学思维 培养、数学方法训练、数学思想的渗透。 (五)精心设计练习 一节数学课一般至少要有 15 分钟的练习时间。所以备课一定要精心设计 练习,要克服把教材练习原样搬上教案。练习应该是课堂的延伸,教师要根 据需要自行补充体现练习的层次性、思考性、针对性。 三、要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协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 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实行教学,高质 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 的思想、情绪、知识和水平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 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绝 大部分的原则, 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 同时考虑相对应的教学措施。 例如,根据学生的水准不同,备课时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还有我们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