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生产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复配生产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复配生产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确保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有序正常 操作运转, 特制订具有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希望复配岗 位各位员工认真执行。一、投料前的准备1、检查反应釜、电子秤上的秤量桶、包装桶是否干净、完好; 校正电子秤;更换复配产品生产前,反应釜、电子秤上的 秤量桶、包装桶进行清洗。2、反应釜、原料储槽各阀门是否处于应处于的状态。3、上岗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戴好橡胶耐腐手套, 戴好橡胶饭单、橡胶袖套、戴好活性炭防毒口罩及眼罩, 工作完毕要更衣,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4、复配生产装置现场不允许长期堆放原料,当天生产用的原 料,当天从仓库内领取。5、 溶解氢氧化钠、

2、 SPC-5501、SPC-520 生产中是放热反应的, 投料前首先在反应釜夹套内通上冷却水。二、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操作1、严格按工艺要求的原料名称、数量、投料顺序投料,按工 艺要求控制好搅拌或鼓泡时间。2、在生产中,突然遇到停电时,操作工应立即停止投料,及 时向上汇报,由生产部主任工程师拿出处理办法后,再进 行投料。3、生产中发现投错原料,及时向上汇报,由生产部主任工程师拿出处理办法后,再进行投料。4、复配生产流程示意图、碳酸钾溶液生产工艺流程示意 和生产工艺流程简述见附件“复配生产流程示意图、碳酸 钾溶液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和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三、设备操作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1、准备必要的

3、开车工具,如扳手、管钳等;2、生产前 检查各有关阀门的开闭状态,如关闭底阀,开启冷却 水阀门,开启原料槽出口阀等。3、检查加注各部润滑油脂。4、确认传动部分完好后,点动电机,检查搅拌轴是否按顺时针 方向旋转,严禁反转 .5、听减速机和电机声音是否正常,摸减速机、电机、机座轴承等各部位的开车温度情况:一般温度 40 C、最高温度 60C(手背在上可停留8秒以上为正常)。6、经常检查减速机有无漏油现象,轴封是否完好,看油泵是否 上油,检查减速箱内油位和油质变化情况,釜用机封油盒内 是否缺油,必要时补加或更新相应的机油。7、检查反应釜本体有无裂纹、变形、鼓包、穿孔、腐蚀、泄漏 等现象,保温、油漆等是

4、不是完整,有无脱落情况。8、检查过滤器运行是否正常,过滤器中的滤芯要求一个月更换一次9、做好设备卫生,保证无油污、设备见本色。10、检查纯水泵运行是否正常。13、检查生产用的抽液泵运行是否正常。14、检查纯水、自来水和蒸汽管道是否完好。15、检查产品和原料储槽是否完好。四、必要的个人防护要求和使用方法1、没有毒性或腐蚀性的原料投料、 出料和发生泄漏时穿好 工作服、戴好安全帽、戴好橡胶耐腐手套,戴好橡胶饭单、 橡胶袖套、 戴好活性炭防毒口罩及眼罩, 工作完毕要更衣, 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2、有毒性的原料投料、出料和发生泄漏穿好 化学防护服 、 戴好安全帽、戴好橡胶耐腐手套,戴好活性炭防毒面罩,

5、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工作完毕要更衣,保持良好的 工作习惯。五、巡检措施1、每天 生产部主任工程师对复配生产工艺情况进行巡检,并 在“日常工艺检查表”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每天 生产部安全员对复配生产安全情况进行巡检, 并在“日 常安全检查表”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每天 生产部设备员对复配生产设备情况进行巡检, 并在“日 常设备检查表”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六、物料的危险特性复配生产中所用原料的物料的危险特性, 详见“生产中所 用原料的 MSDS 汇编” .七、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1、 易燃、易爆品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A、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6、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 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 消防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 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 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B、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滤 式防毒面罩 (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

7、严禁吸烟。C、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15分钟。, 就医。 急救电话 :120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急救电话 :120 。2、 毒害品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A、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到安全场所。也可以用水泥、沥青或适当的热塑性材料固化 处理再废弃。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B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必 要时

8、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进行就业前和定期 的体检。C、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急救电话:120。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急救电话:120。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急救电话:120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急救电话:120B、灭火方法:火灾报警:119。a)灭火人员必须戴好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b)灭火人员

9、戴好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后,积极抢救人员,限制泄漏或燃烧范围。c)扑救时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毒害品溢出。d)遇毒害品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及时采取堵漏措施。3、腐蚀品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A、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 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 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 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遇酸或碱类腐蚀 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然后收集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 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 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B、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 必须佩戴防毒 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 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胶防腐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 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C、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急救电话:120。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治疗。 急救电话:120。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