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核查管理抵扣凭证核查系统操作手册_第1页
本地核查管理抵扣凭证核查系统操作手册_第2页
本地核查管理抵扣凭证核查系统操作手册_第3页
本地核查管理抵扣凭证核查系统操作手册_第4页
本地核查管理抵扣凭证核查系统操作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本地核查管理本地核查管理的主要功能存在于审核检查部门,审核检查综合岗主要功能为对各相关信息及税务处理结果的复核,审核检查岗的主要业务为进行核查及税务处理,并将核查结果及税务处理结果提交复核,下面依据业务的流程,分别对各个功能加以详细说明。第一节本地核查管理业务功能说明本地核查管理的主要功能存在于审核检查部门。审核检查综合岗:1、对审核检查部门提交的审核检查结果进行复核。2、对审核检查部门录入、修改的审核检查税务处理结果进行复核。3、对审核检查人员提交的委托异地核查函进行复核。审核检查岗:1、接收上级下发的任务,核查后直接录入核查结果,核查结果分类如下:第一类是企业问题,具体包括:操作问题

2、、一般性违规问题、移交稽查立案查处问题;第二类是税务机关问题,具体包括:操作问题、技术问题。2、对于录入的核查结果,提交审核检查综合岗复核。3、对于经复核同意的、核查结果是“移交稽查立案查处”的发票进行移交稽查的操作,即在移交稽查立案查处清单时,添加发票、录入移交理由并提交发送到对应的稽查部门。4、对于需要委托异地核查的发票,可以修改抵扣联相关信息,录入附加说明或录入相关附件信息后,提交到审核检查综合岗复核。5、二级核查结果代码为一般性违规时,可以对对应的纳税人录入税务处理结果,并提交审核检查综合岗复核。一、本地核查管理审核检查部门的主要业务为进行核查及税务处理,并将核查结果及税务处理结果提交

3、审核检查综合岗复核;审核检查综合岗主要功能为对核查结果及税务处理结果进行复核。本地核查处理业务流程:”及“复核税务审核检查结果分类第一类:企业问题操作问题受票方已认证,未申报抵扣受票方重复采集,未重复申报抵扣受票方票面信息录入错误开票方漏采集,已申报其他操作问题一般性违规受票方未按规定取得受票方未按规定抵扣开票方违规作废其他违规移交稽查立案查处第一类:税务机关问题操作问题技术问题四、移交稽查处理对于核查结果为“移交稽查立案查处”的发票需要移交稽查,在移交稽查立案查处清单时可以录入移交理由并提交发送到对应的稽查部门。XX发票移交稽查立案查处清单移交税务机关:票据纳税人识别号纳说人名称发票代码发票

4、号码(海关缴款书号码)异常发票类型移交理由五、委托异地核查处理对于需要委托异地进行核查的发票,审核检查人员可以修改发票抵扣联相关信息,录入附加说明或录入相关附件信息后生成异地核查函,提交到审核检查综合岗进行复核,发起异地核查。委托异地核查业务流程:【第一步】审核检查岗的工作人员录入核查结果,首先进入“本地核查管理”的“录入核查结果”子菜单项:系统列表显示需录入核查结果的记录:将移动条拉至最右,显示如下:【第二步】点击某条记录中的“打印工作底稿”红色字体,进入如下界面:选中一张发票,点击“打印”按钮,可对一张发票的审核检查工作底稿进行打印:如果同时选中多张发票(选中发票前面的复选框),可以对多张

5、发票的审核检查工作底稿同时进行打印。【第三步】指定一条记录,点击“录入核查结果"红色字体,进入如下界面:将移动条拉至最右,界面显示:【第四步】在发票列表中,选定需录入结果的发票:可选中一张发票(选中一张发票序号前的方框),确定录入该发票的核查结果;也可选中多张发票(同时选中多张发票序号前面的方框)一次录入选中的所有发票的核查结果。在界面下方选定结果代码:包括一级、二级、三级结果代码:其中一级结果代码包括:企业问题、税务机关问题;二级结果代码包括:1)企业问题:操作问题、一般性违规、移交稽查立案查处;2)税务机关问题:操作问题、技术问题;三级结果代码包括:1) 企业问题操作问题:受票方

6、已认证,未申报抵扣;受票方票面信息录入错误;开票方漏采,已申报;其他操作问题。2) 企业问题一一一般性违规:受票方未按规定取得;受票方未按规定抵扣;开票方违规作废;其他违规问题。如选定“是否直接选择最后级代码”选项框,则直接录入最后代码:点击“保存核查结果”按钮,系统提示“操作成功,是否直接提交复核?”,若点击“确定”则系统直接生成该发票的结果单信息,并提交复核。点击“取消”则不直接提交复核,系统仍保持在当前录入核查结果界面,可对录入的核查结果进行修改。录入的核查结果为其他违规和其他操作问题时,系统要求在附加说明中进行详细描述,此时附加说明为必录项。【第五步】如需对录入的核查结果进行删除,则选

7、定一张或多张发票之后点击“删除核查结果”按钮,对录入的核查结果进行删除,系统提示:确定后,系统提示录入的发票核查结果信息被删除:发票状态重新转变为“待录入核查结果”,等待重新录入核查结果:【第六步】将移动条拉至最右,界面显示:点击“修改”红色字体,可对录入的核查结果进行修改,之后点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第七步】点击“返回”按钮,系统返回到上一级菜单(录入核查结果菜单),可录入其他任务的核查结果:第三节核查结果提交复核【第一步】审核检查岗的工作人员将核查结果提交复核,首先进入“本地核查管理”的“核查结果提交复核”子菜单项,进入如下界面,系统列表显示已录入核查结果,待提交复核的任务记录信息:【

8、第二步】指定一条记录,点击“查看”红色字体,界面显示该记录的任务信息:【第三步】点击“生成新的结果单”按钮,进入如下界面:【第四步】点击“添加发票”按钮:选中需添加的发票信息记录,之后点击“添加”按钮进行保存:发票信息被添加到结果单发票列表中:如需对指定发票进行删除,则指定该发票并点击“删除发票”按钮,系统提示:确定后,系统删除列表中的该发票信息。(可对其重新进行添加)。【第五步】点击“录入附件”按钮,可录入附件信息:附件是指该核查单的附属资料,例如“某某证明材料”等,用以帮助核查取证。录入的附件类型可含纯文本(txt文件等)、DOC文件(word字处理文件等)、图象(bmp、jpg文件等)和

9、声音(wav文件等)四类,图象扫描和声音合成应在录入前期完成。点击“增加”按钮,进入如下界面,将指定文件增加为附件信息:首先输入标题、文件类型(纯文本、word、声音、图象)、文件名(路径):直接输入文件名或点击文件名右侧的“浏览”按钮,输入已有文件,系统提示选择文件的路径查找范围:指定作为附件的文件,点击“打开”按钮,路径及文件名被填入“文件名”项中。之后点击“保存”按钮,系统生成新的附件信息:如需对附件信息进行删除,则指定一附件,点击“删除”按钮,可对指定附件进行删除:确定后,该附件信息被删除。如增加的附件信息为FTP附件,点击“FTP附件”:选定文件列表中的一文件,系统自动将其附件标题及

10、文件名、文件类型填入,点击“保存”按钮,可添加FTP文件作为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列表中增加该附件:指定其中某一附件,点击其右侧界面中的“下载”,可对该附件信息进行下载,另存为指定文件。【第六步】点击“提交复核”按钮,将该核查结果信息提交复核:系统提示:确定后,该结果单提交审核检查综合岗复核。【第七步】点击“修改结果单"红色字体:系统显示该结果单信息:可对结果单信息进行“添加发票”、“删除发票”、“查看发票”、“录入附件”及“提交复核”的操作,方法与上面相同。【第八步】指定一条记录,点击“删除”红色字体:选中的结果单将被删除。第四节核查结果复核【第一步】审核检查岗操作员进入“本地核查管理

11、”的“核查结果复核”子菜单项,系统列表显示待复核的核查记录信息:将移动条拉至最右,显示如下:【第二步】指定一条记录,点击“查看”红色字体,可查看其详细信息:【第三步】点击“查看附件”按钮,可查看附件信息:【第四步】点击“复核”按钮,进入复核界面:点击已复核的税务机关名称及复核人,可查看该税务机关的复核意见及复核人名称的情况:输入复核意见,并点击“保存”,系统提示如下,完成复核工作。【第五步】点击如下界面中的“复核”红色字体,进行复核,其操作与上面叙述的相同:说明:对于复核意见为“不同意”的核查结果,结果单被退回到对应的审核检查人员,发票状态为“已复核待修改”,需重新修改核查结果后,再次提交复核

12、。第五节核查税务处理结果审核检查岗的操作员首先进入“本地核查管理”的“核查税务处理结果”子菜单项:包括“录入税务处理结果”、“修改税务处理结果”及“复核税务处理结果”三个功能,下面分别进行操作说明。一、录入税务处理结果【第一步】审核检查岗的操作员进入“本地核查管理”中“核查税务处理结果”的“录入税务处理结果”子菜单项:【第二步】指定一条记录,点击“录入税务处理结果”红色字体,进入如下录入税务处理结果界面:【第三步】录入税务处理结果,并点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之后点击“退出”按钮,退出录入税务处理结果界面。二、修改税务处理结果【第一步】如需对已录入的税务处理结果进行修改,则进入“修改税务处理结

13、果”子项,系统列表显示已录入税务处理结果的记录:【第二步】指定一条记录,点击“修改税务处理结果”红色字体,系统进入如下界面:【第三步】指定一张发票,界面下部显示原有的税务处理结果:【第四步】指定一张发票,重新输入税务处理结果,之后点击“保存”并“返回”,完成税务处理结果的修改:三、复核税务处理结果【第一步】审核检查综合岗操作员进入“本地核查管理”的“复核税务处理结果”子菜单项,系统列表显示待复核的记录信息:【第二步】指定一条记录,点击“复核税务处理结果”红色字体,进入复核界面:【第三步】选定一张发票,系统显示对其的税务处理结果:【第四步】选择“同意处理结果”并点击“保存”,系统提示如下,“确定

14、”后完成该核查的殊无处理结果复核。如选定“不同意处理结果”并点击“保存”,则该税务处理结果返回到审核检查人员,需重新对税务处理结果进行修改。第六节移交稽查处理【第一步】操作员进入“本地核查管理”的“移交稽查处理”子菜单项,界面显示如下:【第二步】点击“生成新移交稽查清单”按钮,进入移交稽查处理界面:【第三步】点击“添加发票”按钮,系统显示如下,对需进行移交的发票进行添加:指定一张发票,点击其右侧的“查看”红色字体,系统显示该发票的详细信息及核查结果信息:选定需移交稽查的发票,并点击“保存”,发票列表中显示新添加的发票信息:【第四步】选中某一张或多张发票,输入移交理由(且移交稽查理由为必录项,之

15、后点击“保存移交理由”按钮,完成移交理由的输入:【第五步】选定发票,点击“删除发票”按钮,则系统删除该发票信息,并可重新进行添加发票。【第六步】点击“清单详细”按钮,可查看移交稽查发票清单:点击界面上部的打印机图标及文件导出图标,可对清单进行打印及文件导出。【第七步】点击“移交稽查局”按钮,则该记录移交。如稽查局未进行系统配置,则系统提示:【第八步】如生成了移交清单,但未进行移交,则进入“移交稽查处理”模块时系统显示如下:可对指定移交清单进行“修改”、“删除”、“查看详细”及“移交稽查局”等操作,功能与前述相同。(点击红色字体)点击“修改”按钮,进入如下界面,其各项功能的操作与前面所述相同:第

16、七节委托异地核查处理对于需要进行委托异地的核查,由审核检查部门发起异地核查。【第一步】操作员进入“本地核查管理”的“委托异地核查处理”子菜单项,界面显示如下:对于列表中已有的核查状态为“正在录入委托异地核查函”记录,指定一条记录,点击“修改”红色字体,进入如下界面:可进行添加发票、修改发票、删除发票、录入附件等操作。点击“提交复核”红色字体,将该委托异地核查函提交综合岗复核;点击“删除”红色字体,将该委托异地核查函记录删除。【第二步】对于需生成新的委托异地核查函时,界面显示如下:点击“生成新的委托异地核查函”按钮,进入委托异地核查函录入界面:【第三步】点击“添加发票”按钮,添加需进行异地核查的

17、发票信息:选定需异地核查的发票(一张或多张)左侧的选择框,或选定“序号”左侧的选择框选择全部发票,之后点击“保存”按钮,被选定的发票信息保存到发票列表中,同时各个按钮均被激活,可进行相关操作:【第四步】如发票列表中的发票字体为红色,表明该发票的受托方不明确,需对该发票信息进行修改。指定该发票,点击“修改发票”按钮,进入发票修改界面:修改受托方(销方)主管税务机关代码(修改为在全国税务机关表里存在的税务机关代码),之后点击“保存”按钮,对修改信息进行保存:之后点击“关闭”按钮,关闭当前页面,该发票的字体由红色转变为黑色:【第五步】指定一张发票,点击“删除发票”,可删除该发票记录。并可重新进行添加

18、。【第六步】点击“附件录入”按钮,对附件信息进行添加:点击“增加”按钮,进入如下界面,将指定文件增加为附件信息:首先输入标题、文件类型(纯文本、word、声音、图象)、文件名(路径):其中文件名路径的输入为:点击“浏览”,系统提示选择文件的范围:指定作为附件的文件,点击“打开”按钮,路径及文件名被填入“文件名”项中。之后点击“保存”按钮,系统生成新的附件信息:如需对附件信息进行删除,则指定其中某一附件,点击“删除”按钮,可对指定附件进行删除。如增加的附件信息为FTP附件,点击“FTP附件”:选定文件列表中其中一文件,系统自动将其附件标题及文件名、文件类型填入,点击“保存”按钮,可添加FTP文件作为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列表中增加该附件:指定其中某一附件,点击其右侧界面中的“下载”,可对该附件信息进行下载,另存为指定文件。【第七步】点击“提交复核”按钮,则该委托异地核查函被提交审核检查综合岗等待复核。系统提示信息如下:第八节委托异地核查复核【第一步】审核检查综合岗进入“本地核查管理”的“委托异地核查复核”子菜单项,系统列表显示待复核的委托异地核查信息,显示如下:【第二步】指定一条记录,点击“查看”红色字体,可查看该记录的详细信息:点击“查看附件”按钮,可查看其附件信息:【第三步】点击“复核”按钮,对该异地核查函进行复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