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强夯地基施工工艺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强夯处理地基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 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不适用于饱和及高含水量的黏性土与黄土地基。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300- 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2- 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24-9-90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规程JGJ7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2、JGJ3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术语和符号地基处理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或消除地基土的不良工程性质(如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胀缩性、 松散砂土的液化性质等),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强夯法反复将夯锤提到一定咼度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 实的地基处理方法。符号fak 承载力特征值;E压缩模量;E变形模量;H有效加固深度。施工准备技术准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为正确领会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设计内容,应在开工前由设计单位进行设 计交底,并组织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发现疑问及时和设计 方取得联系。编制施工组
3、织设计遵守国家法律 法规,对工程的施工进行总体策划,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及施工要点, 施工质量受控措施做好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合理调度计划,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工 程特点及进度要求,制定针对性强,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质量通病的预防措 施。测量准备根据业主或工程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的基准点与技 术资料,以及国家测绘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测设施工测量控 制网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测量控制网应能够满足在施工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平 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要求。强夯试验a)强夯处理地基大面积施工前,宜先进行强夯试验(试夯),通过试夯确 定强夯机具、夯锤(重量及锤底静压力)及夯锤
4、落距单点总夯击能(或夯击数)、夯点间 距及每遍夯击间歇时间、夯击遍数、有效加固深度、夯后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k值压 缩模量Es值或变形模量Eo值等参数,同时提供参考的工程经济指标。b)试夯区应选择在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并应考虑上部建筑荷载与 建筑特征,不同工程地质情况应不少于一处,一般试夯区面积不应小于20m3 20m。c)试夯宜采用单点试夯与群点试夯相结合的方法,当地质条件简单或有强 夯地基处理经验的地区,可只进行单点试夯。d)试夯前应编制试夯方案(或试夯大纲)。强夯夯能确定a)根据地基土的类别、上部建筑类型、荷载大小及处理深度要求等因素, 选择单位面积夯击能。b)根据单位面积夯击
5、能及布点确定单击夯击能。c)做单点夯击能试验,确定单点最佳夯击数或夯沉量控制标准。d)平夯能量根据单击夯击能确定。夯点布置a)夯点布置可采用正方形、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等形式。b)夯点间距根据单夯点的侧向影响范围以及相邻夯点侧向影响确定。地基土总夯沉量a)地基土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情况以便确定每遍夯击时间间隔b)为确定最佳夯击能以及夯击数(或夯沉量控制标准)应观测夯坑体积及 夯坑周围地面变形情况。c)强夯振动对试验结果并无影响,但施工产生的振动对相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地下 管线等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故测试强夯的振动对预防振害有实际意义。d)测试试夯前后地基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e)检测地基土
6、的承载力、地基加固影响深度、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变形模 量等。f)其他需要观测的项目。试夯结束后,应对试夯前选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校正。物资准备测量放线用木桩、线绳、铁丝、钢钎、石灰等。场区表面硬化处理:片石、杂土或建筑垃圾。雨季施工时应准备:塑料布或其他防雨材料。施工设施准备施工机械主要施工机械:起重机、推土机、夯锤等。工具用具主要工具用具:卡环、自动脱钩器、钢丝绳、水泵等。监测装置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塔尺、钢卷尺等。作业条件准备施工前完成拟强夯场地平整工作。强夯前应清除场地上空和地下障碍物。a)渭除地下管线树根等障碍物埋深大于2/3处理厚度的地下坑穴应事先处理, 埋深较浅的地下坑穴及局部松软
7、地基,应在地面作出明显标记,施工时应注意 加强夯击。b)强夯点距离地面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单击冃匕量距离(不小于)<2000kN2m30m2000kN2m4000kN?m30m 50m>4000kN2m宜进行相应的测试确定注:对于土坯建筑、特种要求建筑另当别论c)当单击夯击能再增大时,距离还要适当增加或进行相应的震动影响测试对振动、噪音以及粉尘有特殊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雨季施工时现场应设置排水沟或集水井。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本工艺流程见图1-1图1-1强夯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求清理平整场地a)推土机平整夯击场地表面。b)用压路机或推土机自身行走压实现场表面。 测量放线a)强夯施工前,应
8、将施工测量控制点引至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固地b)建立现场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 c)施放强夯区域线或单体夯区边线。d)夯区角点放线偏差不大于20mm,夯点定位允许偏差应为士 50mm。e)测放第一遍夯点位置,标出中心点及圆圈线并测量夯前场地高程。f)第一遍夯完整平后施放第二遍夯点位置,重复c)项工作,其他遍数依次 类推。工艺设计及试夯a)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在缺少试验资 料或经验时可按表1-1预估。b)平均夯击能强夯加固场地施加的平均夯击能,应取决于地基土的特性、力咽深度、建(构)筑物 的荷载与上部结构对变形的要求等因素,可按表1-2选取。c)夯点位置与间距1)夯点位
9、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 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 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少。对出现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 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加。2)夯点间距可按表1-3选取。表1-1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m)单击夯击能(kN2n)碎石土、砂土等粗颗粒土粉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等细颗粒二1000200030004000500060008000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最初起夯面算起。表1-2平均夯击能土的名称一般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不 包括块石)人工填土、块石、湿 陷性黄土等平均夯击能E(kN2n/m
10、2)15002500800150020003000注:场地平均夯击能不包括满夯能量。表1-3夯击点间距(m)土的名称单击夯击能(kN2n)8001000200040006000中、粗砾砂粉土、细砂、粉砂、湿陷性黄土一般黏性土、碎石土等d)夯击遍数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3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 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 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e)夯击间歇时间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 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 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
11、小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f)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 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3mg)试夯依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确定强夯参数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 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第一遍点夯a) 强夯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起重机吊起夯锤回转移动应保持起重 机的稳定,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同时应检查夯锤重心是否处于形心,若偏心时应采取在锤 边焊钢板或增减混凝土块等办法使其平衡,防止夯坑倾斜,强夯水平偏差应小于 200mm。b) 测量
12、夯前锤顶高程:夯前应测量锤顶高程,填写强夯施工记录,计算每 一击的夯沉量。用水准仪测量时,水准仪应距夯点有一定距离,以防止夯击震 动对水准仪的影响。c)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进行夯击。 吊车吊起夯锤自由落下,为一次夯击。d) 测量锤顶高程 测量每次夯击后锤顶标高时,塔尺放置的位置应与夯前测量时一致。e) 重复夯击达到规定的单点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后,完成一个夯点的夯 击。吊车和夯锤移位到下一个夯点,重复步骤a)至d),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随即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第二遍点夯a) 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步骤完成第二遍点夯。b) 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
13、复核。夯击时,夯击点中心位移偏差 应小于150mm。当夯坑底倾斜大于30°寸,应将坑底部填平后再继续进行夯击。平夯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然后进行低能量满夯夯击,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 推平碾压用装载机或推土机碾压平整场地。测量场地标高测量场地标高时应同夯前测量时的方法和位置一致,以便计算强夯之后地 面下沉的平均值,评价强夯加固的效果。季节性施工雨季施工强夯施工,雨前、班后应将夯坑推填平并使夯击区具有良好的排水条牛;雨后对现 场积水要立即排除,夯前需测定地基土的含水量。冬期施工强夯施工在整个冬期均可施工,并应符合以下要求:a)强夯施工时,施工技术参数应根据加固要求与地质条件在场地内经试夯
14、确定。b)不应将冻结地基土或回填的冻土块夯入基础的持力层。c)在黏性土或粉土的地基上进行强夯,宜在被夯土层表面铺设粗颗粒材 料,并应及时清除粘结在锤底上的土料。d)及时推填夯坑并平整场地,推填料不得有冰雪及其它杂物。质量控制标准主控项目强夯地基主控项目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4的规定。表1-4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杳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1地基强度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项目2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1夯锤落距mm± 300钢索设标志2锤重kg± 100称重一般3夯击遍数及顺序设计要求计数法项目4夯点间距mm± 500用钢尺量5夯击范围(超出基
15、础范围距离)设计要求用钢尺量6前后两遍间歇时间设计要求|施工结束后,检查被夯地基强度、承载力,消除湿陷程度及液化程度。一般项目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施工中应检查夯锤落距、夯击遍数及顺 序、夯点间距、夯击范围、前后两遍间歇时间等。强夯地基一般项目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4的规定。其他质量控制要求强夯施工前不允许地表水存在,并应挖去含水量较大的土方。强夯过程中发现橡皮土现象,应停止对该区域的施工,挖去该部分土方并填以 含水量符合要求的土方重新施工。强夯施工时,夯击点中心位移偏差应小于15cm。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抽查,严禁少打多记或多打少记。雨天禁止强夯施工,晴天时,夯坑尽量裸露晾晒,使土层含水量in速蒸发。严禁夯坑内 带水作业。强夯后,夯坑内出现地下冒出的积水,应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协议及合作事项
- 医疗服务合作框架协议
- 物业设施维护和修理服务协议
- 现代农业科技应用与成果转让合同
- 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建设合同书
- 游野生动物园作文(11篇)
- 初中快乐中秋作文600字9篇范文
-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分析报告
- 《教育统计与测量》专升本题库及答案
- 金融行业反洗钱技术创新与2025年监管框架优化报告
- CCDCMOS原理介绍讲义
-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危大工程一览表
- 某医院护工服务管理采购项目投标服务方案
-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合同制专任教师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口算题训练200道学习资料
- 谢玉雄-六顶思考帽
- 四氟化硅行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报告
- KG316T微电脑时控开关说明书
- GB/T 6394-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 GB/T 311.3-2007绝缘配合第3部分:高压直流换流站绝缘配合程序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