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毕业论文_第1页
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毕业论文_第2页
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毕业论文_第3页
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毕业论文_第4页
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 . 1 / 20本本 科科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题目题目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意。

2、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意。 作者签名: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 . . . 2 / 20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

3、的全部或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容。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部分容。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 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 字左右) 、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 、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1 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 ,文科类

4、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1.2 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与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 . . . 3 / 20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 A4 单面打印,论文 50 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

5、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摘 要要 在 21 世纪这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纪元里,低碳城市建设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趋势。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它符合低碳城市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它也是在发展方式上的一次重大转变,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低碳城市的推广,进一步奠定了低碳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借助政府对低碳社会前景的规划与实施,不断提高城市人民的低碳理念,实现低碳城市建设。并结合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例,加以分析和探讨其有效的机制与措施,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

6、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 . . 4 / 20Considerations on Low-carbonCity Construction in ShenzhenCityAbstractAbstract:In the new er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city, low carbon cit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China city construction

7、 and development trend.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eco cit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choice, which accords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cological low carbon cit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major change, to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

8、tion of low carbon city, low carbon economy that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rough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on low carbon social outlook,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city people,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city. Combined with the example

9、 of low carbon city constr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o analyze and explore its effective mechanism and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city construction in Shenzhen.KeywordsKeywords:Low Carbon Economics; Low Carbon City; Developing Model; 目 录. . . . 5 / 201 1 绪论绪论 1 11.1

10、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2 文献综述 21.3 研究框架 32 2 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现状 4 42.1 国际低碳城市政策指导 42.2 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 42.3 国际典型的城市低碳发展目标与措施 43 3 市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市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6 63.1 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63.2 市低碳城市建设可行性分析 64 4 建设市低碳城市所存在的问题建设市低碳城市所存在的问题 9 94.1 在产能结构层面 94.2 在节能减排技术层面 94.3 在低碳发展机制层面 94.4 在低碳建设观念存在差距方面 95 5 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1

11、 11 15.1 倡导并努力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115.2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低碳城市的建设 115.3 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2结论结论 1 13 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14 4致致 1 15 5. . . . 1 / 201 1 绪论绪论1.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 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的环境危机更加显著,面对环境污染和人口快速增长进退两难的局面,环境维护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得不到平衡发展,造成更多的环境问题,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安全等切身利益。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平衡经济发展、建设低碳城市和环境保护是建设城市美好未来的必经之路。而作

12、为“五省八市”中的一个项目在2013 开始正式启动, 标志着这一国际性项目进入全面实施开发的阶段。本文的研究目的如下:从实际出发,着眼于这个飞速发展的特区城市,要想快速而有效地找出一条适合低碳城市发展的道路,就必须站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首先,要对的发展趋势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即包含目前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与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其次,要站在国际发展低碳城市的舞台上,去深入分析-研究-探索-借鉴,进而结合相关的低碳经济理论,得出适合我国市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对于发展低碳城市这条既新鲜又陌生的道路,只有参考各国低碳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找到一条快速而有效的建设低碳城

13、市的道路.1.1.2 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统筹国际上各国相对应的低碳城市建设道路,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再联系国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城市,如:市,市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从而探索出快捷的低碳城市建设道路。也能了解到发展低碳城市的瓶颈所在.但对于我国来说,能源技术的落后是制约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障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发展低碳城市建设依旧隐藏着很多不可预知的障碍。第二,通过各国学者不断的借鉴-研究-发展,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更多不同的低碳城市建设道路,也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各种不同的低碳城市理论。低碳城市建设表明它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14、,并成为了现今城市形态中最富生命力和竞争力追求。要想在发展中不断健全和改善低碳社会的发展道路,就必须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协力,转变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然而,低碳城市的建设也需要依靠法律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支持。 第三,本课题以发散思维的方式来分析生态文明时代的城市价值,立足于国外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各种实践指导,拓宽了城市学的理论研究各实践视野,同时也促进了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 . 2 / 201.2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2.1 国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对于低碳城市发展的研究,我国学者向阳、黄芳、 瑞晴(2010)提出“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既有差异又互相融合。前者主要侧

15、重于高新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方式上的变革,而后者则强调生活和消费方面的转变。与此同时,两者又是相互融合,都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希望能通过政府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使得低碳理念不断融入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所以建设低碳城市就必须先发展低碳经济,然后再逐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王璟珉和聂利彬(2011)指出低碳城市的发展需要靠低碳经济的带动,而未来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逐渐由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过渡.其中碳税和碳排放是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碳税在理论上就相当于是一种矫正税,其实质都是为了使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等于社会社会收益,从而达到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又能减少污染效果。而碳

16、排放又从微观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前者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后者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如金融危机对碳交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索。 连玉明2012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与城市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是促使并推动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成功建设低碳城市就必须要在对比中找出缺点,在比较中找到切入点,科学地制定发展低碳城市的战略.旺和雪华(2012)把国外与国城市低碳发展研究进行比较,国外主要侧重于城市碳排放的综合构成,城市空间密度再到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进行探索。而国的城市低碳发展还属于初步发展阶段,从低碳城市的界定到规划,进而过渡到,低碳发展的政

17、策所支持的模式和路径等。从而可以看出,低碳发展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都需待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胡鞍钢指出,现今社会之所以可以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 使得在消费和生产环节逐步向低碳化进军。而非单方面的指能源低碳化或产业低碳化。中国学者付允、怡君、汪云林(2010)对低碳城市作出详细的分析,采用了多种指标从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消费体系等多层面进行探讨总结。泉(2010)认为建设低碳城市首先就是要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研制新的低碳技术,需要以城市空间为中心进行低碳经济的拓展,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传胜,徐欣等(2010)指出要建设低碳城市就要

18、改变能源结构,借助政府,市场等手段来制约以实现节能减排效果.群元、喻定权(2010)认为,建设低碳城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良好的规划,其次调整和控制交通、建筑排放等带来的污染。最后则是要通过政府的调控来制定更切实. . . . 3 / 20可行的政策法规。海啸主要在城市交通层面进行改进,因交通发展中存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所以要进行交通规划,加强这方面的技术改造,从而建立绿色交通体系。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具休问题做了具体分析,也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和探讨,为逐步走向理想的低碳城市道路而不断努力,但革命尚未成功,探索低碳化的道路仍需靠人们的发掘和努力。1.2.2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国外

19、对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主要以政府为主力军,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并制定了相对应的法律法规。Jenny Crawford 和 Will French 认为发展低碳城市必须要先发展低碳经济,而发展低碳城市则需要依靠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领导与地方权力分散的灵活性相结合。Hillman 提出了碳足迹计算方法,从而可以计算出各大城市所排放出来的温室气体,从而评估其中环境质量的优劣。学者 Satterthwaite(2008)指出人类的消费、产业的升级、社会的发展是构成城市温室气体越来越多的原因。其中农业、工业占主要.而城镇与乡镇相比较,城镇由于经济较发达,所以温家气体的排放量会远远多于乡镇的排放量。现如今,

20、发展低碳城市这一主题已经是一个风靡全球的追求,也世界各国或地区所达成的共识。其中,国外低碳城市发展较为经典的有以下几个模式:第一个是建立低碳社区的丹麦模式;第二个是践行低碳社会计划的日本模式;第三个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瑞典模式;第四个对城市进行低碳行动的美国模式。综合分析可以知悉国外对低碳城市建设这条道路的探索和研究,从而可以指导我们对低碳城市规划探索须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的途径,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城市形态;还要以低碳示区作为重要的探索路径,重视宣传活动,和培养低碳理念,在城市区域中不断宣扬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模式14。1.31.3 研究框架研究框架1.3.1 研究方向 本文对市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深入

21、细致的探讨,以国外对低碳城市建设先进经验的指引下,综合市的实际经济和科学发展现状,对市低碳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困难,针对市低碳建设问题提出建议和应对措施。1.3.2 主要创新点根据当前国际低碳城市发展现状,从更具体的角度出发对低碳城市建设模式进行论述。通过由标准到实践的研究方式进行论述,结合市当前的发展状况分析建设低碳城市的可行性与困难性,再从国际经验的层面进行诱导,借鉴和论述。最后再具体探索其优劣势,从而得出解决办法。. . . . 4 / 202 2 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现状2.12.1 国际低碳城市政策指导国际低碳城市政策指导(1)制定低碳发展战略 早在 21

22、世纪初丹麦、英国、日本等都确立了低碳发展路线,使得日本成为全球最早制定这个低碳战略的国家,在工业行业、交通等方面定下了减排规与政策。其主要措施是要重点发展核能,以发展清洁能源为辅,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并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国际间可再生能源项目合作;英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能源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增加绿色就业。使清洁能源在日本得到普遍的使用。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还积极研究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支持绿色制造业等。(2)颁布低碳法案 为了营造低碳城市和社会氛围,走环保路,必须贯彻落实有关政策,各国政府相继颁布各种法案,目的是为了有效执行相关政策。英国于 2008 年首先全球颁

23、发了具有具有法律效力性的文案,为了到达预期效果,组成能源和气候变化部。2.22.2 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低碳城市建设是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更进一步的重要举措。目前,英国、日本、美国等都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取得一定成效,并从农业到工业,从生产到消费等方面规划出了发展低碳城市的路径。这些丰富的经验对于中国来说,都是宝贵而极具借鉴意义的实例。例如:英国伦敦的实行“伦敦能源策略”,“市长气候变化行动计划”,主要体现在能源更新与低碳技术应用,用小型可再生能源装置代替部分由国家电网供应的电力,改善现有和新建建筑的能源效益,引进碳价格制度,向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征收费用,提高全民的低碳

24、意识15。美国纽约则实行“纽约规划” “2030 气候变话” , 为了促进清洁能源的供应量,对政府、工业、家庭与建筑几大领域制下节能措施,监督能源的使用量,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广泛推行 BRT 系统的使用,错峰出行。2.32.3 国际典型的城市低碳发展目标与措施国际典型的城市低碳发展目标与措施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大国是最早跻身进低碳城市建设行列的,他们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当初建立的减排目标初见成效。表 2-3 国际部分城市的低碳发展目标 . . . . 5 / 20哥本哈根哥本哈根主要旨在实现碳中和的城市,希望能在交通方面,能源供给方面,还有工业生产方面进行大

25、力的节能减排,为实现环保低碳,绿色家园,首先在交通方面进行绿色改进。东京低碳目标是 2020 年温室气体排放比 2000 年少 25%,他们主要通过减少限制二氧化碳排出政策。倡导“生态行驶”活动和碳金融的发展。纽约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状况。该计划同时关注了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以与绿色增长等多方面问题,是纽约市迈向可持续未来的核心战略计划伦敦希望打造成国际低碳经济的枢纽,通过吸引外来投资,打造成绿色产业带,从而使得在经济上发展,在低碳方面也开拓更广阔的造诣。柏林意在对柏林建筑领域进行改造,因柏林能在建筑领域节省掉大量能源,因此柏林通过建筑改造来进行节能,以此减少碳排放的效果

26、目标。数据来源:人才经济论坛. . . . 6 / 203 3 市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市低碳城市发展模式3.13.1 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发展低碳城市其实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其中包含低碳消费以与低碳生产。实现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是要发展低碳经济,目前就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这一问题,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城市也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社会压力.因此,发展低碳城市的问题刻不容缓,而我国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领先的城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也走在了国其他城市的前面。 国家发改委于 2

27、011 年 8 月启动了 5 省 8 市的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提出要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具体的五个试点任务是:加快制作低碳发展计划,发布一系列促进低碳绿色生活的政策措施,产业体系转型,向低碳发展为目标,建立数据库和管理体系,提倡低碳消费方式和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18。市也在积极筹建低碳城市的努力中,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再利用,努力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但是对于一个经验尚浅的城市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将会面临不容乐观的挑战。3.23.2 市低碳城市建设可行性分析市低碳城市建设可行性分析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在对外经济中起着尤为重要的引导作用。 作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之一

28、,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世界城市发展史的奇迹,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气息与繁荣景象。在经济发展不断突破和创高新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如在土地资源,全球气候问题和能源危机等问题都迫在眉睫。近年来,已推行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式摆在首位。使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能使质量型和效益型有效合并。可以利用其独特的条件和经济优势在落实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方面继续发挥带头的作用。3.2.1 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不断更新与升级,为建设低碳城市奠定基础。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其中(如图 1),第一产业增加值 5.56 亿元,下降 18

29、.2%;第二产业增加值 5737.64 亿元,增长 7.3%;第三产业增加值 7206.88 亿元,增长 12.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 0.1%;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44.3%和55.7%(图 1)。由此可以看出,第三产业高达 55.7%,对增长贡献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 . . 7 / 20图3-1 2007-2012年本地生产总值数据来源:市统计局,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2.2 能源结构科学化 清洁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表明建设低碳城市需要更多更优质能源供应。2011 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消费占 55.13,煤

30、炭占 9.75,比 2009 年分别下降 8.57 和2.65 个百分点。而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比例占据主要地位,达 50.37,与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占 68%)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断优化的能源结构为建造低碳城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2.3 功能定位准确化 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同时也是国际重要的空海枢纽和外贸口岸。临海和优良的港口条件是它天然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的现实基础,同进也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优势的条件. 其次,毗邻是最大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之后,承接经济热能,为经济的迅速

31、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2.4 减排空间大 由于人口众多,对能源消耗和能源的需求也较大,但在能源利用率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较低,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加速技术投入、产为革新方面,能够创造出更大的节能减排空间。3.2.5 技术创新不断增多活跃的技术因子,为低碳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已形成以企业为主,以市场为辅的关系紧密结合,极具特色的区域技术创新模式。作为全国重要的国家创新型. . . . 8 / 20城市试点,颁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 、 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 等一系列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为低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优越的创新环境。. . . . 9

32、 / 204 4 市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市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问题 从中可以看出市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障碍,为此需要在技术领域、产业升级层面、制度制定方面、低碳创新模式等方面不断摸索和改进。4.14.1 在产能结构在产能结构层面层面制造业支柱行业单一且效率较低,整体效率提升缓慢,除金融业外,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缓慢,规模和效率都较低。制造业结构指数水平低是当前产业结构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未来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是在重塑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4.24.2 在节能减排技术在节能减排技术层面层面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能源的开发,且低碳能源的开发也是其

33、发展的基本保证。其次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也能够加快低碳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清洁生产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环节。目前由于技术等的限制,市在减排技术方面较为落后,主要原因是国际技术交流的渠道并不完善,技术创新等方面也较为欠缺。以致于在今后的发展现状中会有层层阻碍。市工业锅炉、水污染治理工程、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技术都亟待进一步的提高。4.34.3 在低碳发展机制在低碳发展机制层面层面发展低碳城市对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发展低碳城市中尤有许多条件的限制与经验的阻碍,并且在起步时间和技术创新层面存明显落后于其它国家。宣传支持工作不够到位,具体的低碳建设措施严重缺位,资金技术等方面不够完善。低碳城市建设需要

34、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政府的激励机制并没有到位,成本高,收益小,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节能减排积极性。 为此市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将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引进绿色 GDP、完善机制。4.44.4 在低碳建设观念存在差距在低碳建设观念存在差距方面方面 到目前为止,低碳发展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但是真正意义上实行低碳环保的人数却很稀少.因此对于公众与企业的低碳观念和低碳意识是存在一定的偏差。为此,政府需引导和鼓励人民践行低碳行动,保卫绿色家园。伴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城市化进程地不断加快,大众消费理念的快速转变,低碳行动已日益加强.虽然低碳城市建设观念. . . . 10 / 20还存在一定

35、的差距,但是政府可以宣传一些低碳环保意识,呼吁人民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共同建造一个低碳城市而不断努力。. . . . 11 / 205 5 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低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低碳经济的带动,根据现时期低碳城的发展方向,其首要发展计划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着手于眼前的状况。把发展低碳经济,创建并扩大低碳产业做为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容。并以新的低碳技术和制度创新为突破点,先调整能源结构,发掘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其次进行产业结构链的升级,从而能够不断发展成大规模、大批量的可持续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把低碳城发展成为国际上有名的低

36、碳先锋城市。5.15.1 倡导并努力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倡导并努力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要建设低碳城市,不单凭政策,技术等问题,其实民众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俗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此可见,民众的力量是不容小憩的.除了技术创新,制度改革,还应该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尤其是知识阶层,应该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而我们大学生作为知识阶层的一员,更应为低碳城市建设做出自身的努力。 第一可以发挥海报与传单的教育作用。作为一种比较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海报与传单至今也未丧失它们在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各处的宣传栏贴,尤其是在人流量比较大的车站、机场等地方向每个市民发放,所以宣传可以触与到个人,有着良

37、好的宣传效果,最后也可以进入社区、单位,扩大宣传围。如提升公众的环保志意识,通过举行生态科普知识教育等活动来进行环保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之,市民参与低碳城市建设,有利于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和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在建设低碳城市这样具有较大实践意义的活动中,市民可以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5.25.2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低碳城市的建设。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低碳城

38、市的建设。 在借鉴已有的低碳城市法规条文的基础上,制订出一份更有效,更适合的政策法规。第一是将低碳城市法规录入市人大立法的畴,第二是结合低碳城市法规条文,制定出有法律约束并能起到一定牵制的规章政策来,通过广告,电视等传播方式为大家所知悉。第三则是严格控制大型工业的废气、废水等高污染的排放,政府应该本着发展低碳城市,构建低碳产业的宗旨,给每个企业分发一些排放指标,共同创建绿色家园。目前,不断完善有关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法规政策.一方面,编制宏观层面、覆盖全市的国家低碳生态示市规划纲要,建立指导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框架.另一方面,逐步颁布和完善适用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技术标准和准则,以政府规性文

39、件试行后,逐步上升为地方技术标准和行业规,并选择相对成熟的容纳入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 市城市设. . . . 12 / 20计标准与准则等政府行政规章而获得较高的行政效力。至今为止,规划部门已颁布执行针对居住区和单体建筑设计的市绿色住区规划设计手册 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等。5.35.3 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低碳城市就会带动低碳产业的发展,而低碳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引起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对于一个刚步入低碳城市道路的市来说,其低碳产为的发展还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就是经济方面,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兴起,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商业机会

40、,如服务外包、品牌创意等。第二是环保方面,要严格把持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发展绿色交通,绿色消费。第三则是加快新能源的开发、新技术的探索,从源头抓起,实现产业低碳化的定位。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两大中心,三大走廊”的城市经济空间布局。现有的产为结构布局,是在改革开放后 20 年时间形成的。其较发达的现代工业如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等显示出现代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而其电子产业更是一支独秀,2003 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2937.6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 57.6%,同比增长 33.8%,高于全市工业产值平均增速 4.8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会大

41、大展现其在的发展潜力。. . . . 13 / 20结论结论 从以上对低碳城市的种种探析结果表明,低碳城市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说到机遇首先就体现在经济方面,发展低碳能够吸引外来资金、外来人才、外来技术,带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等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其中一个优势。其次就是改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改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一系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最后就是可以吸取更多的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精华,据为已用。而挑战则是面对极具争议的低碳城市建设道路,该如何排除困难,制定出可行的发展而不断尝试,不断改进而努力。但是这此都需要建立各学者讨论出的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理论基础之上。根据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