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周婕【摘要】中国在快速城镇化的同时也在快速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将会对我国未来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以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如何未雨绸缪,是规划作为一个预言者的基本职责。目前国内外关于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侧重于宏观层面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的区域比较,针对中微观层面城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以往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为运用老龄化指数对区域层面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展开定量化分析;国外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目前已呈现为快速的郊区化特征;论文选取我国“北、上、广”和中部地区城市武汉为样本,利用GIS工具,把2000年至2010年国家、部委、各地方部门以及研究者
2、自己团队收集到的最新老龄人口数据进行了建库工作,数据单元小到了街道,相对于地理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首次从微观层面对我国老龄人口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特征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为下一步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和机制等相关研究、策略制定打下了基础。研究表明我国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出与西方非常相似的特征,尤其与具有文化同源性的日本相似,同时,又体现了我国早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型厂矿、企业、科研院所的居住空间对今天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的巨大影响。【关键词】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GIS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面临着老龄人口的高速增长与日益加剧的社会负担,人口老龄
3、化将会对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最为严峻的挑战。未来三十年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会由人口总数的7%上升至25%。相比于亚洲国家,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将高于日本,并远远超出西欧国家的增长速度。在社会政策滞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老龄化问题在现代化尚未完全实现之前就提前出现,使得政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为老龄人口建立成熟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尤其是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对老龄化过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人口出生率大幅降低,老龄人口越来越多,使得我国“限制人口增长的目标”与“保持平衡的人口年龄结构的目标”之间产生了重大矛盾。上述因素的交织,使得我国必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政策制定者需要高度
4、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采取长远的、前瞻性的战略措施积极应对。2000年至2010年,全国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较为平稳,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增长较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征。增长速度第一的四川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从2003年的8.68%上升到2009年的12.20%,年均增长速度0.5%;重庆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从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部地区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规划布局的互动关系研究编号(163672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年的9.22%上升到2009年的11.58
5、%,年均增长速度0.34%;湖北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从2003年的7.89%上升到2009年的10.17%,年均增长速度0.33%;而上海、北京、浙江、广州等省市,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已有所减缓(见图1图5。由此看来,我国中西部地区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上海、北京等城市,并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图5 2003-2009年省级老龄人口增长趋势2.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国外学者运用RS、GIS技术主要探讨了老龄人口的区域空间分布差异、城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全球层面,McCracken 和Phillips (2005运用地理学、医学和老年人学的理论构建了描述人口老龄化的历史-地理进程模型。区域层面,S
6、erow和Cowart (1998研究了亚洲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地方层面,Heleniak(2003、Moore & Pacey (2004、Rogers, C.C.(1999、Cowgill(1978、Anthony M(1987分别研究了俄罗斯联邦、加拿大、美国、英国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城市层面,Frey (2001研究了美国城市对老龄人口的吸引力,Smith (1998研究了加拿大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和发展趋势,Sekhar等(2010运用Hot Spot Analysis(热点分析方法,通过统计老龄人口密度对阿德莱德的人口空间分布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国外老龄
7、人口分布在都会区的核心区及偏远的乡村聚落中,并且城市郊区的老龄化是显著的趋势特征。日本地理学界关于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较为深入。1970年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日本学者对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展开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日本西部县域的农村地区伴随着年轻人迁出呈现出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态势。80年代后,大都市的老龄化问题开始引起关注,石水照熊(1981研究得出,尽管城市地区的老龄化率较低,但全国35%的老龄人口都集中在日本三大都市圈。90年代,日本的城市中心和郊区的老龄化率不断增加,研究视角转向了城市内部的老龄化空间扩张问题。中林一树和矢野桂司运用方格法对19701985年东
8、京大都市圈的老龄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城市中心和周边农村是城市老龄化的两个极。此外,高山正树(1996也通过对大阪都市圈的老龄人口现状分析预测了郊区的老龄化是日本必然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主要在宏观尺度上研究了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演变机制、迁移规律。马飞、林琳(2006研究得出广州市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为显著的圈层结构,在中心旧城区呈现扩散趋势,内缘城区呈现集聚趋势,边缘郊区介于两者之间;张晓娟、林琳(2007从研究得出影响广州市老龄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因素和城市旧城拆迁因素。叶嘉安(1999运用GIS技术以“老龄人口相对比例”指标分析得出香港十多年间老龄人口在旧城区有显著的集中趋势,香港
9、旧城区老龄人口的过度集中已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周素卿与詹丽芬(1994以因子生态分析法研究得出台北老龄人口分布在城市中心和经济发展停滞的偏远地区。陈国川(1982与施添福(1979分析了台湾地区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得出老龄人口主要分布于乡村地区,并有日益扩大的趋势。3.城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与特征3.1北京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与特征如图: 图6 北京市街道级人口老龄化程度(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其他人口数据整理建立的GIS数据库市域空间上,呈现圈层式空间分布特征,中心城区老龄人口比例较高,逐渐向外递减至近郊区;并以该区域为节点,逐渐向外递增,在局部空间形成新的增长极。第一圈层为老龄化密
10、集区,包括中心城区和主城区(除去中心城区的大部分街区,中心城区的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老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了12.27%、12.41%、12.69%、12.24%。四大中心城区的36个街区均步入老年型街区;主城区范围内的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海淀区、朝阳区的大部分街道,老龄人口比例也超过了7%,步入了老年型街区。第二圈层为老龄化衰减区,集中在城市边缘区(主城的外缘和近郊区的内缘。丰台区西侧的少部分街区(长辛店镇、王佐镇、老庄子乡,朝阳区远离中心城区的大部分街区(平房乡、王四营乡、管庄乡等,房山区临近中心城区的大部分街区,昌平区临近中心城区的少部分街区(回龙观镇、东小口镇、北七家镇、沙河镇
11、,顺义区临近中心城区的少部分街区(后沙峪镇、天竺镇、仁和镇、南法信镇,老龄人口比例低于7%,还处于成年型街区阶段。第三圈层为老龄化稳定区,集中在近郊区的外缘。该区域老龄人口比例在7%至9%之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以原东城区、崇文区的行政区域为东城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以原西城区、宣武区的行政区域为西城区的行政区域。间,为典型的老龄化街区。包括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的大部分街区。第四圈层为老龄化增长区,分布在远郊区,并在局部区域形成高老龄化集中区。该圈层老龄化街区分
12、布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主要集中在北部区域,并在北京市域的外缘形成密集区。门头沟区的绝大部分街区步入了老龄化街区,其中雁翅镇的老龄人口比例达到了13.31%,即将步入超老龄化街区;北京市北部的街区整体步入了老龄化街区,空间分布上形成了团状逐层递增的态势,尤其是在北部形成了高老龄化密集街区,包括延庆县的刘斌堡乡、四海镇、珍珠泉乡,怀柔区的喇叭沟门族乡、长哨营乡、汤河口镇、宝山寺镇、琉璃庙镇,密云县的石城镇,以上街区老龄人口比例都超过了13%,即将步入超老年型街区(参见图6。如图: 市域空间上,核心圈层式向外波动式扩张,中心城区老龄人口比例高,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向外递减;以近郊区为节点,逐渐向外递增。
13、图7 上海市街道级人口老龄化程度(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其他人口数据整理建立的GIS 数据库上海市老龄人呈现圈层式分布特征。第一圈层为老龄化集中区,分布在上海市中心城区,老龄人口比例高,全面步入了老龄化街区。第二圈层为老龄化衰减区,分布在近郊区的大部分街区和城市边缘区,包括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和浦东新区的部分街区。其中嘉定区临近中心城区的街区老龄人口比例在7%9%范围内,为老龄型街区,但相比中心城区的高老龄化状况有所降低。闵行区的七宝镇、虹桥镇是典型的成年型街区,其它街区也刚步入老龄化街区。宝山区的庙行镇、杨行镇、月浦镇是典型的成年型街区,其它街区老龄化程度较高。浦东新区的钦洋镇还处在年
14、轻型街区的发展阶段,金桥镇、张江镇为典型的成年型街区,三林镇、康桥镇、川沙镇、唐镇、花木镇也刚步入老龄化街区;第三圈层为老龄化增长区,分布在近郊区的外缘和远郊区,包括嘉定区的部分街区,松江区、青浦区、南汇区、金山区以及奉贤区、崇明县的大部分街区,这类远郊区的老龄人口呈现离心增长的态势,在城市外缘形成了老龄化集中区。嘉定区外缘的华亭镇、徐行镇老龄人口比例超过了15%,步入了超老龄型街区,娄塘镇和外岗镇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也较高,是典型的老龄化街区。松江区的新浜镇、石湖荡镇、柳港镇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了13%,为高老龄化街区。崇明县的三星镇、庙镇、港西镇、建设镇、新河镇、竖新镇的老龄人口比例超过了15
15、%,为典型的超老龄化街区。而远城区其他大部分街区的老龄人口比例也超过了11%,老龄化问题严峻(参见图7-8。 图8 上海市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老龄人口比例中心城区呈现成片成团分布特征。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老龄人口比例都超过了10%,人口老龄化程度普遍偏高,全面步入了老龄化片区。其中,虹口区、静安区、黄浦区、卢湾区的老龄人口比例超过了15%,为典型的超老龄型片区。3.3 广州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与特征如图: 图9 广州市街道级人口老龄化程度(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其他人口数据整理建立的GIS数据库市域空间上,呈现出内缘圈层式和外缘组团式分布特征。广州市中心城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近郊区老龄化程度
16、较低,远郊区老龄化街区呈组团式分布。城市副中心花都城区、从化城区、增城城区的部分街区也步入老龄化街区。花都城区的赤坭、炭步、梯面、花山、花东、鳌头街区的老龄人口比例达到了8%;从化城区的良口、吕田街区的老龄人口比例也超过了7.5%;增城城区的派潭、小楼、正果街区的老龄人口比例则超过了9%。广州市南端的新城番禺城区、南沙城区还处于成年型片区,仅有新造、石基、万顷沙步入了老龄化街区。市域空间上,广州市老龄化街区的分布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第二圈层分布着即将步入老龄化的街区,如登封、新港、赤岗、松洲等街区的老龄人口比例超过了4%;第三圈层(近郊区分布年轻型街区,如萝岗区、黄浦区以及天河区的大部分街区老龄
17、人口比例远低于4%;第四圈层呈现成年型街区与老龄型街区拼贴状特征(见图9图13。 图10 广州市花都区老龄人口比例图11 广州市从化区老龄人口比例 中心城区呈现圈层式分布特征。2000年广州市中心城区由东山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芳村区、白云区组成,60%的街区为老龄化街区,旧城区中越秀区、荔湾区、东山区的老龄人口比例超过了10%。从中心城区各街区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状况来看,呈现出十分清晰的圈层式分布特征。最核心的旧城街区老龄人口比例都超过了7%,并逐渐向周围层层递减。第二圈层的街区为成年型街区,凤阳、新港、石围塘、东漖、矿泉、登封等街区紧密围绕在市中心老龄化街区周围。第三圈层被年
18、轻型街区包围,呈现环形分布态势(见图14图15。 2005年广州市经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了东山区、芳村区,设立广州市南沙区、萝岗区。将原东山区的行政区域,划归越秀区管辖,将原芳村区的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 图15 广州市中心城区街道级老年人口比例(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其他人口数据整理建立的GIS数据库 3.4 武汉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与特征如图:图16 武汉市街道级人口老龄化程(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其他人口数据整理建立的GIS数据库市域空间上,整体呈现出三明治夹心分布和轴向扩展特征(参见图16。(1远郊区老龄化较为严重。武汉市东西湖区老龄人的空间分布呈现边缘化特征,远郊区人口老龄
19、化相比于近郊区更为严重。柏泉街紧邻近郊区,老龄人口比例达到了9.34%;辛安渡街位于武汉市西面东西湖区的远郊区,老龄人口比例达到了8.49%;荷包湖街、东山街的老龄人口比例也超过了7%;而近郊区,吴家山街、慈惠街、三店街等街区仍为成年型人口结构。蔡甸区除去与主城区接壤的近郊区,老龄化街区已成组成团发展。整体上,东西湖区和蔡甸区老龄化街区的空间分布是以主城区为中心,近郊区为屏障的夹心分布模式(见图17图18。 图17 武汉市东西湖区老龄人口比例图 18 武汉市蔡甸区老龄人口比例(2轴向扩展以主城为核心,沿江扩张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武汉市发展的重心在南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城市南大门的发展,
20、沿长江两岸南向扩张的规模不断增大,人口不断集聚,老龄化街区也成片发展。武汉市南部的蔡甸区、江夏区、汉南区,其中军山镇、乌金农场、邓南镇、青菱乡、金口街、法泗镇是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街区,沿长江两岸集中分布,并向外逐渐递减(参见图19。 沿交通轴线和城市功能轴扩张2000年以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带动了武汉市东部片区城市功能的完善,伴随着人口的集聚,老龄化街区也从中心城区沿交通轴线向城市新的功能区蔓延,导致武汉市东部的老龄化街区成片发展。九峰乡、花山镇、左岭镇、豹澥镇的老龄人口比例都达到了8%(见图20。 (3局部片区散点分布武汉市黄陂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老龄化街区呈散点分布特征。天河
21、街、蔡榨街、罗汉街、祁家湾街、长轩岭街的老龄人口比例都超过了7%,是典型的老龄型街区。而江夏区、新洲区的人口结构为成年型和年轻型,仅有少数街区为老龄化街区(见图21图23。 图23 武汉市新洲区老龄人口比例中心城区呈现轴向扩张模式。(1中心城区老龄化现象严重武汉市中心城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老龄化街区以中央活动区为核心向外逐渐扩张,沿汉江和长江逐渐向北、南和西面扩张,呈现轴线分布特征(参见图30。江汉区是武汉市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片区,老龄人口比例达到了8.98%,76%的街区进入了老龄型街区。其中上海街、大智街、一元街、车站街、四唯街、球场街、劳动街的老龄人口比例超过了10%,上海街的
22、老龄人口比例更达到了14.21%,已接近超老龄型街区。武昌区中华路、积玉桥、黄鹤楼等传统旧城街区的老龄人口比例达到了10%以上。汉阳区的建桥街、翠微街等传统旧城街区的老龄人口比例也超过了10%(见图24图25。 (2老龄化街区沿汉江和长江蔓延汉江两岸,桥口区、汉阳区的老龄人口比例达到了7.6%以上,是典型的老龄型城区。长江两岸,以长江一桥所在的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北、南两个方向扩展,老龄化街区沿长江两岸分布,老龄化水平逐渐向外围圈层递减。洪山区的白沙洲街、青菱乡,汉阳区的洲头街、鹦鹉街、晴川街、月湖街,桥口区的汉水桥街、宗关街、韩家墩街、易家墩街的老龄人口比例都超过了7%(见图26图28。 (3
23、老龄化街区飞地式发展一五时期,武钢重工业布局使青山区快速发展起来。青山区作为武汉市的主城区之一,老龄人口比例达到了7.3%,其中红钢城的老龄人口比例达到了12.21%。新沟桥街、红卫路街的老龄人口比例超过了8.4%,青山镇的老龄人口比例也达到了7.63%。而青山区和武昌区交界的徐家棚街、杨园街还为年轻型街区。武汉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呈现飞地式分布特征(见图29。 图29 青山区街道级老龄人口比例 图30 武汉市主城区街道级人口老龄化程度(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其他人口数据整理建立的GIS数据库4.四城市老龄人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4.1典型特征受城市形态、历史发展阶段、区域特征的影响,北京、上海
24、、广州、武汉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各自显著特征(见表1。北京市老龄化街区以圈层扩散(集聚递减递增的模式,在城市远郊的局部地区形成极核(超老龄型街区;上海市老龄化街区以圈层、轴向、飞地式发展模式向外扩张,在中心城区外边缘和远郊的局部地区形成极核;广州市老龄化街区以圈层式向外扩张,在城市远郊区形成老龄化街区组团;武汉市老龄化街区沿交通轴线向外扩张,并在远郊区局部地区形成组团式老龄化街区。表1 城市 老龄化空间分布模式 圈层式 四城市老龄人的空间分布特征表 老龄人口空间变化趋势 典型特征 老龄化程度从中心城区递减至近郊 超老龄型街 区, 在近郊区内缘分布成年型街区, 北京 外缘分布稳定的老龄型街区,
25、并逐 外缘分布 渐向外递增至远郊区 区在远郊区 混合式 老龄化程度由中心城区递减至近郊 中心城区及 区,在近郊区分布稳定的老龄型街 远郊区外缘 上海 区,其间插花式分布成年型街区, 分布超老龄 老龄化程度逐渐向外递增并在外缘 型街区 分布超老龄化街区 老龄化程度由中心区逐渐递减至近 圈层+组团式 郊区内缘(分布着成年型街区) ;并 逐渐递减至近郊区外缘,分布着年 广州 轻型街区;再向外递增形成成年型 街区,老龄型街区呈组团式分布在 远郊区外缘 圈层+轴线式 老龄化程度由中心城区逐渐递减至 城市远郊区,老龄化街区沿轴线扩 武汉 展分布,并在城市外缘局部片区形 成老龄型街区 轴向分布 老龄型街区 布在城市远 郊区外缘 老龄型街区 呈组团式分 4.2 共性特征 尽管各城市老龄化街区的空间扩张模式不同, 但其扩张过程表现出共性特征, 具体体现 为以下几点: 中心城区是老龄化程度高的区域; 城市老龄化空间变化的节点为边缘区,该区域的人口类型为成年型; 城市老龄化空间扩张到远郊区的局部地区,形成超老龄化街区; 城市老龄化空间分布模式与城市形态有密切关系,摊大饼式城市形态形成老龄 化空间圈层式分布模式; 组团式发展模式形成老龄化空间组团式分布模式; 城市副中心 的发展会带动老龄化空间的轴向扩张。 5.结束语 研究表明, 我国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出与西方相同的历史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盐业市场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软件项目研发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食品分析与检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北大学《计算机网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重庆市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计量经济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东学院《岩石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云南省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健身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三维影像设计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Illustrator设计教案(第一讲)课件
- 我国的双重国籍问题研究 边防管理专业
- 广东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 全电发票样式
- (完整)药剂学教案
- 提案改善课件全员版
-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冯至《江上》
- 铜陵油库重油罐区工艺设计
- 质量手册CCC认证完整
- DB51∕T 2767-20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 反兴奋剂考试试题与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