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霉素微囊的制备工艺研究_第1页
克拉霉素微囊的制备工艺研究_第2页
克拉霉素微囊的制备工艺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克拉霉素微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11-03-23 11:05:00     编辑:studa20                   作者:鲁卫东 , 吴俊 倪俊学 莫骄, 林华【摘要】  目的: 研究克拉霉素微囊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儿童用药的顺应性。 方法: 以明胶为囊材,加入

2、增塑剂,采用单凝聚法制备克拉霉素微囊。以微囊包封率、粒径和形态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确定克拉霉素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 结果: 克拉霉素微囊最佳制备工艺为明胶液浓度40%,pH4 ,温度40 ,增塑剂与明胶用量比为0.25。 结论: 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含药微囊,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口感得到极大改善。 【关键词】  微囊; 克拉霉素; 明胶; 包封率; 形态Abstract Objective: Optimizing the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he clarithromycin microcapsule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

3、e intaking compliance for children. Methods: Singlecondensa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prepare microcapsules.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 by using encapsulation rate, particle size and shape as evaluating index. Results: The optimized technique: gelatin conce

4、ntration 40%,pH4, temperature 40 , ratio of plasticizer and gelatin 0.25. Conclusion: Clarithromycin microcapsules produced from the excellent technique had good repeatability. And the taste for the resulted product has also been improved greatly.Key words microcapsules; clarithromycin; gelatin; enc

5、apsulation rate;microstructure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又名甲氧基红霉素,利迈先,其化学结构为红霉素A 6位上的OH改为OCH3,是红霉素衍生物,化学名为6O甲基红霉素,为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特点是抗菌活性强于红霉素;对酸稳定,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且不受进食影响;分布广泛且组织中的浓度明显高于血中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均较红霉素为低。但此药味极苦,口服有不适感,不利于儿童用药。微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或共聚物(囊膜材料)将药物包裹而成的一种新的剂型,目前国内外有30余类药物制成微囊,药物微囊化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6、及口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可制备缓释或控释制剂1-2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可将活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裹等。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掩盖克拉霉素的苦味以便于儿童服用。药物微囊化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3类。本研究考虑到克拉霉素难溶于水,但与明胶有较好的亲和性,另外明胶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材料,无毒、成膜性好并且较稳定,因而选用物理化学法中的单凝聚法来制备微囊。微囊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粒径、形态以及对药物的包封率。本研究以此为指标筛选微囊化的最佳工艺。1 材料及方法1.

7、1 实验原料、仪器、试剂克拉霉素(云南永安制药厂,批号050120) ;明胶(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批号20040718);醋酸(上海试剂一厂,批号20030401);无水硫酸钠(重庆北碚化学试剂厂,批号980423);甲醛(洛阳市化学试剂厂,批号030305);聚乙二醇400(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批号20010430);克拉霉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30558-200501,含量97.5%);磷酸,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乙腈,色谱醇(天津市四友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Hypersil ODS2 液相色谱柱(4.6 mm×200 mm, 5 m);数码显微镜(麦克奥迪实

8、业集团有限公司)。1.2 微囊制备称取明胶2 g及增塑剂适量,加适量蒸馏水制备胶液。称取克拉霉素1 g,加入明胶溶液,恒温磁力搅拌成乳,用10%醋酸溶液调节pH约为4。在搅拌下将30%硫酸钠溶液滴入上述乳剂中,至显微镜下观察已成囊为度。加入硫酸钠稀释液,使反复成囊,直至得到满意的囊形。加入甲醛溶液,搅拌15 min,再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89,继续搅拌1 h,静置待微囊沉降完全。倾去上清液,微囊过滤,用蒸馏水洗至无甲醛气味(或用Schiff试剂试至不显色),抽干,即得。根据预试验及参考文献3-4得知明胶液浓度、pH值、温度、增塑剂与明胶的用量比对微囊的形成影响较大。为了优化处方,得到

9、理想的实验条件,设计以下3水平4因素的试验,见表1。表1 因素水平表1.3 微囊包封率测定大连依利特Hypersil ODS2液相色谱柱 (4.6 mm×200 mm,5 m) ;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9 111 m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 000 ml,加三乙胺2 ml,用磷酸调节pH至5.5) - 乙腈(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45 。进样量 20 l;理论板数按克拉霉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称取克拉霉素对照品适量,置50 ml量瓶中, 加流动相溶解后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精密量取克拉霉素对照品溶液0.1,0.2,0.4,0.7,1.0,2.0 ml分别置于1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量取20 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浓度(C)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 回归方程为A=3665.25C-381.91, r=0.9992。结果表明,克拉霉素在3110 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称取克拉霉素微囊100 mg 和空白微囊100 mg , 于研钵中研细,置于50 ml量瓶中,加入0.1 mol/L 的盐酸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