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_第1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_第2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_第3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_第4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知识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理论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l词语l句子l标点l修辞手法n词语根据语法功能可以分为诗词和虚词两类n实词包括名词、带刺、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副词n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l短语类型一般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l句子类型分为单句和复句l常见病句类型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l点号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l标号1.比喻2.拟人3.夸张4.排比5.对偶6.引用7.设问8.反问(一)小学语文教学原则1.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

2、统一的原则l首先是抓住文章的中心,明确思想教育的方向。其次,要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把思想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第三,要援情入境、潜移默化。l首先,教师要明确掌握语文知识教学的范围和要求。其次,在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第三是在语文知识、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发展一般能力。第四,精讲巧练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和一般能力的有效措施首先,在听读训练中有意识的为说写打下基础。其次,在指导儿童进行说写训练的过程中,尽量利用、借鉴、巩固听读训练。第三,教师要研究四种能力的内在联系,寻找听、说、读、写训练的结合点第四,教学既要有一个预定的训练重点、训练目标,又要注意协调训练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关系第一、

3、课外语文教育既不是课内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也不能脱离课内语文教学孤立地进行。第二、学生在课内语文教学中获得的种种听说读写的知识和能力,若在课外语文教育中得到实践、接受检验、充分发挥,能得到巩固,并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反过来,课外语文教育促进课内语文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1.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矛盾的统一。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但不能互相代替。2.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采用启发式教学4.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1.自学法2.讲读法3.谈话法4.背诵法5.讨论法6.练习

4、法(一)清末明初语文课程设置1.1901年,清政府明令各地兴办学堂,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以分科形式存在的语文课程初见端倪2.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课程独立设科3.1907年,学颁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设“国文”课程,这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开始进入学校课程4.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制定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1.1919年五四运动中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把国语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共同语言2.1920年,“国语”诞生,这是“国文”设科以来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3.1922年,北洋政府颁发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新学制4.20世纪30,40年代,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边区和解

5、放军的国语教育卓有成效。这一时期,国语学科应运而生,标志着我国具有汉语特色的语文课程理论体系的建立。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在编辑全国通用的语文教材时指出:“这套课本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称,改称语文课本。”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体现出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语文”这一课程名称自此命名并一直沿用至今。(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三)课程的设计思路1、九

6、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文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并且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5、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学

7、、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空间(四)课程的总目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名族文化智慧。3、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4、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

8、学习和运用语文。5、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6、学习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检和想法。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10、学习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各阶段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有不同的目标 (1)识字与写字 (2)阅读 (3)习作 (4)口语交际 (5)综合性学习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

9、导向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2、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4、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2、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1、前期分析 (1)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及分析教学对象等环节,目的是为教学做好前期

10、准备。(2)备课中的文本因素 教师可以按照下面步骤实现对文本的解读: 1、走近文本,即感觉文本,把握要旨 2、走进文本,即感知文本,品味语言 3、走出文本,即感悟文本,创生文化注意: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总结拓展和巩固练习四部分 (1)导入新课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温故、衔接、设疑、引趣、激情、观察、提问、讨论、游戏、谜语、诗词、歌曲和图画导入法等。(2)教学新课 可以通过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 讨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等。(3)总结拓展(4)巩固练习1、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 (1)表达要清晰、

11、具体 (2)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制定目标 (3)各目标的设定要体现层次性 (4)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设定2、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1)新课导入的基本原则 1.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2.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1、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即针对性2、导入要有启发性3、导入要有趣味性4、导入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1)提问类型 1.记忆性问题 2.理解性问题 3.应用性问题 4.评价性问题 5.创造性问题1、问题设计不要过于简单和琐碎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来设计问题3、问题的设计要有

12、明确的目的性4、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逻辑性5、提问的语言要表达准确(1)板书类型 1.脉络式板书 2.提纲式板书 3.图表式板书 4.点睛式板书 5.对比式板书1、科学设计,明确目的2、突出重点,主题鲜明3、力求新颖,充满趣味4、重视合作,讲求生成5、留有余地,自主探究(1)多媒体设计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多种感官配合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实效性原则(2)设计多媒体教学时的注意项: 1.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取长补短 2.应用多媒体教学时,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3.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机要适宜,防止学生兴趣转移(1)结课过程 1.简单回忆 2.提示要

13、求 3.检验结果 4.巩固应用 5.拓展延伸(2)结课方法 1.自然结尾法 2.悬念留疑法 3.前后照应法 4.知识延伸法 5.激励法 6.设置情景法 7.汇报法 8.求异创新法 9.激发感情法 10.回味法(3)结课的注意事项 1.要有计划性 2.要有及时性 3.要有针对性 4.要有引导性 5.要具简明性1.作业设计要体现个性差异,避免“一刀切”现象2.作业设计要新鲜有趣,避免枯燥乏味机械训练3.作业设计要联系生活,避免形式单一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小学语文的基本概念小学语文的发展历史l语文课程的工具性l语文课程的人文性l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n语言的本质作用使得语文成为认知的工具n从语言

14、的目的性来看,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n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科学的训练中l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不同l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l在教学活动和其他方面,人文关怀要贯彻始终l在教学中,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以人为本l是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l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l两个不同的方面,平等的关系l体现在语文教学之中(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0世纪80年代初期,“语文能力”成为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核心概念2001年,提出“语文素养”概念,标志着教育界对语文课程认识上的提升l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l语文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

15、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l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自主学习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的内容有自觉意识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自主独立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解决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突破语文课程中“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问题课程目标演变阶段第一阶段(19031916)读经讲经科时期,以明经达理为教学目标第二阶段(19171949)国文国语科时期,以实际应用为教学目标第三阶段(1950年至今)语文课时期,以提高素养、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为教学目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逐步统一听说读写

16、能力培养的逐步统一培养内容烦人科学性发展近代小学语文课程的重大事件(19041949)现代小学语文课程发展的标志性事件(19492001)当代小学语文课程(2001年至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一)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的“实施建”部分,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总目标从语文课程总体对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阶段目标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发展的不同特点从识字、写字等五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实施建议部分,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