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_第1页
《多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_第2页
《多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_第3页
《多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多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多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 ,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5、78题。教学目标: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 ,求出它的近似数。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效劳于生活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教学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教法设计:启发、引导、讲授、归纳学法指导:小组合作 ,总结归纳教具

2、准备:投影仪 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导入1、表达度大叔的感觉?2、谈话:见到大数感觉比拟麻烦 ,在生活生产中为了读写的方便需要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万作单位的数。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板书课题:多位数的改写二、探究新知一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投影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 ,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 ,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2让学生把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500 0000 1 0000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 ,你发现了什么?教

3、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500 0000500万 1 00001万3学生观察、比拟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 ,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 ,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多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多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4学生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想一想 ,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 ,并写上万字。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5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4页做一做1、

4、2题 ,师巡视。二、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1导入: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5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方法。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 ,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吗?3教师出例如6让学生试做 ,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集本订正 ,然后分组议一议:在省略12756和1389000万位后面的尾数时 ,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在求近似数时 ,12756的千位上的数不满5 ,应该怎么办?1389000千位上的数比5大 ,该怎么办?求出的近似数为什么不使用等号而要使用约等号?引导学生通过讨论

5、,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搞清楚:因为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不是准确数 ,所以要使用约等号。让学生完成第15页做一做的题目 ,然后抽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4小结:学生分小组讨论 ,然后由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最后由教师总结:求近似数和改写数都要改变数的表现形式 ,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 ,求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 ,而用万作单位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 ,没有改变数的大小。三、稳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第3、5题。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4题。四、课堂小结教师: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

6、,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7、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