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概述_第1页
人与自然关系概述_第2页
人与自然关系概述_第3页
人与自然关系概述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人与自然关系概述我认为地球上面的生物本是为了能量循环存在的,食物链一环扣一环,生物多样,死后分解的成分多样,也提供给地球多样的补充和转化环节。而地球本身也是个生命体,或者是生命体的一个单位,类比于人的细胞。它的结构中也有各种通道,我们已知的水、石油等,比如水系统,水在里面循环往复,在自然条件下,雨水可以渗入地下,走江河湖海,在气流作用下,大片的水系带来大量的蒸汽又产生了雨雪冰等,使水分在全球流转。这是一个精密的系统,一个不知如何作用于地球本身,但是却养活了其上的生物的系统。而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像地球的癌细胞。 我们破坏水循环, 我们消耗大量资源, 我们制造很多破坏,很多物种消失,使之

2、不能回归循环。我们制造很多污染使之超出自然净化能力。我们改变了地表构造,破坏了自然的循环环节。我们消耗煤、石油等不知对地球起什么作用的能源,当有一天结局显现,必然是人类所不能承受。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时期会发生性质上的巨大变化 ,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展开和不断解决的循环过程。最初,人类刚刚从动物中分化出来 , 还没有把自己与外在事物以及意识中的产物区分开。人与自然是合而为一的 , 人类“只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与自然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于这一时期地球上人口稀少 , 尽管人类群体采集或狩猎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 , 但环境问题还不足以影响到

3、人类的生存。而此时 , 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并且发展缓慢 , 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十分微弱 , 因而人类只是消极适应自然, 听天由命 , 处于“崇拜自然”的无能为力状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类对于自然的既恐惧又依赖的关系。在恐惧和依赖的生存状态中 , 逐步形成了朴素的宗教神学自然观 , “敬畏自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畜力的使用和金属犁的发明, 使得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社会进入到农业社会。 人类开始从事规模越来越大的改造自然的活动 : 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随着生产力的进步 , 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 , 人们获得了稳定可靠的食物供应 , 人口开始迅速增长 , 这时 , 人类对

4、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 , 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 , 环境趋于恶化。例如 , 人口的增长 , 使耕地面积扩大 , 这会导致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 , 水土流失加剧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 可见 ,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 人类由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积极主动地向自然界索取 , 人从受动性转向主观能动性。但是从总体上讲,农业文明就是创造适当的条件增强动植物的生长环境, 自然受到深度的破坏不大, 人与自然总体处在低水平的平衡关系之中。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带入了工业社会, 18 世纪以来 , 世界各主要国家先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 人类利用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

5、, 不断提升改造自然的能力 , 试图征服自然 , 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在这个阶段 , 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人口猛增 , 为了生存 , 人类不得不向自然界过度索取 , 积累巨大的物质财富 , 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不协调, 人与自然的矛盾迅速激化。这些不协调或矛盾主要表现在: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 生态系统日益脆弱 , 资源消耗加剧 ,能源面临危机 , 等等。可以说 , 人类在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 , 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对立, 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状态, 直接威胁到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一、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原因( 一 ) 错误的自然观自 18

6、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文化倡导的是“征服自然”、“人定胜天”,并且错误地认为“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而此时新发明的棉纺机和蒸汽机需要铁、钢和煤的供应量也在增加。加上在这种以“征服自然”为主导的自然观的引导下,人类借助新科学技术的力量,为了获得更大的财富,为了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发展, 开始不断地掠夺和索取大自然的资源, 根本不会去花多余的心思考虑保护自然、 回报自然的事情。只是一味地开发自然资源,掠夺自然财富,这样的结果直接造成资源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从而生态失衡。( 二 ) 不平衡的发展观在工业革命以后的时代, 社会的发展方向全都集中在使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目

7、标上, 从本质上说,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标准应是多种因素,它包括经济发展快慢,自然资源稀缺,生活环境是否美好, 公民的心身健康状况, 社会的安全系数以及公民的受教育程度等等。因此,把经济的发展作为唯一的目标的发展观是失衡的、不科学的。在这种失衡发展观的误导下,各个国家或地区拼命地追求经济的增长,人人热衷于物质财富的创造与积累,从而使社会变成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状态,根本考虑不到环境是否美好,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 必然导致各个国家和地区只重视经济发展而不顾环境资源的保护, 由此终将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三 ) 病态的消费观近代以来的文化倡导的是一种高消费、 高享受的生

8、活方式与消费观念, 许多人的吃、穿、住、行、用的消费都大大超过了实际需要。富人会吃一顿饭就花掉上万元,住别墅。而穷人却温饱难以维持甚至露宿街头。 粗茶淡饭可以温饱,人们却因为面子和排场而花高价钱吃饭 ; 小房子可以睡得香,却花大价钱开发土地,盖置别墅豪宅。人类的文明、共产主义的目标是让绝大多数的人都过上好日子。 因此,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是病态的、不可取的。从某个角度上说,正是由于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消费观,造成了当今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生态系统的高破坏。因为生产销售消费是一个不可中断的产业链。至此人类社会陷入了高消费高生产高索取高消耗高污染高破坏的恶性循环之中。 因

9、此,我们要深刻反思工业文明时代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 要从这种畸形消费文化中走出来,要树立健康适度的消费观念,选择绿色生活方式。( 四 ) 人口增长过快和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1950 年世界人口才 25 亿,现在已经超过 60 亿。再这样发展下去,地球终将会人满为患,自然界将会不堪负重。因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要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对消费的需求,就必然会加大对资源的开发。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 人与人关系紧张的思想来源。 每个人一生下来首先要求得生存,要生存就要有物质保障。单单个人的生存需要、健康需要、安全需要还是比较容易满足的。可怕的是人的贪欲,如果个人的贪欲得不到控

10、制,就会造成极大地浪费。富人占了社会 80%的财富,而富人之占了社会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几。这种不均衡让我们看到,如果整个人类对金钱财富的贪婪得不到控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势必造成人们为了追求更奢华的生活而对自然进行更高强度的掠夺,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更高强度地破坏。可以说,正是人性的贪婪,人类追求物质财富的贪婪,导致了经济发展中的恶性经营,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恶化。 因此,要改造人性,要控制人的贪欲, 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四、缓解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路径选择( 一 )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类要认识到,“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离不开自然界”。四大文民古国都是在着名的河流两岸起源和发展的

11、。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不能不说是自然环境的馈赠!其次:自然环境的要素:气象气候、河流水文、地形地貌、植被水文这些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物质基础的先决条件。很简单的例子,远古先人不可能在撒哈拉沙漠种出水稻,不可能在喜马拉雅山的某个雪山上驯养牲畜,不可能在北极的某个小岛建造富丽堂皇的宫殿,也不可能在狂风肆掠、飞沙走石的戈壁长时间生存驻足.再者: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决定性”的影响,而不是“有影响”。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是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农业(粮食)稻、谷、粟、黍需要在一定的先决条件才能由野生到人工种植、培养家种。那么温度、降水、土壤、地形都需要自然环境提供。最后:现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城市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的结果;世界城市的分布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的滨海平原。恰恰说明温暖湿润的气候、平坦的地形、充足的水源、高度发展的农业都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万物之一。人类要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家园,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全人类共同的家园。 人类与自然界应该看成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能以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用身心、用真善美的价值去认识自然的价值,人类改造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