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1页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2页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3页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4页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作者:闫锋白玲时间:2010-11-5 15:04:0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问题;发展方向论文摘要:职业价值观是

2、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核心因素,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尤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主要包括职业价值定义、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和维度、职业价值观的特点等方面。当前我国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还存在定义不确定、研究工具单一、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存在争议、研究群体的分类视阈狭窄等问题。今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将向方法综合化、研究对象更为广泛和交叉研究的方向发展。职业价值观是职业选择的核心心理因素,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动机具有导向作用,对职业认识、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

3、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不仅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够使教育工作者更加了解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状况,对于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西方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职业价值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才有学者陆续开始研究,90年代开始,国内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总体上可分为以下三方面内容。1职业价值观定义国内学者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表述各不相同。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

4、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凌文辁等认为,职业观就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也可称为择业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金盛华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这些是当前职业价值观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定义。2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和维度职业价值观并不是单一的结构,它是一个多元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许多成分。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是目前此问题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1)方俐诺等人通过对霍兰德的职业兴趣量表进行修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题目进行增删,也将

5、中国人的职业价值观分为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常规型(c)六种。(2)舒伯(Super)提出了职业价值观的15个维度,分别是利他主义、美的追求、创造力、智力的刺激、成就感、独立性、威望、管理权利、经济报酬、安全感、工作环境、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生活方式、变异性。(3)凌文辁等1997年从22个职业价值观条目中通过因素分析抽取了三个因素,把职业价值观结构分为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这三个因素与人的四种需要相对应。声望地位因素与尊重需要相对应,保健因素与生理、安全需要相对应。发展因素与自我实现因素相对应。(4)金盛华等把大学生职业价值

6、观分为目的性价值观和手段性价值观。目的性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动机性标准,包括家庭维护、地位追求、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手段性价值观是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外显条件性标准,包括轻松稳定、兴趣性格、规范道德、薪酬声望、职业前景和福利待遇等六个方面。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研究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时,大都结合各自的研究需要和研究角度针对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大学生作了许多比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1)1986年,詹万生等人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调查显示,“经济收入高”被排在第四位,而“学习条件好”、“社会地位高”被排在第一、二位,表明80年代的大学生更看重知识追求和职

7、业声望,而经济收入并非职业选择的主要动因。(2)1996年,北京大学团委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结果显示,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高达733。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大学生选择未来职业考虑最多的因素”调查中,864的人最关心经济收入,7024的人最关心权力、地位、升迁机会,6588的人希望工作舒适、地点好。6139的人关心专业对口、有出国机会,只有1237的人表示不在乎职业风险:同时绝大多数毕业生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作为自己的选择意向,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这些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是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地区选择

8、为保障,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3)2000年,阴国恩等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理想职业与现实职业有很大的不同,且与其所在的学校、专业科类和性别有一定的关系。男大学生心目中最理想职业的前三位分别是高级职员、工程师、律师、法官;女大学生最理想职业的前三位分别是律师、法官、高级职员、记者。而且,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收入”、“充分发挥能力”、“自主程度”是大学生择业三条最重要的标准。(4)吴谅谅等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1年的大学生比1996年的大学生更注重经济收入与福利条件,而对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要求则降低了。(5)丁大建

9、、高庆波在“2003年北京地区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首选”调查中发现,毕业生中的331选择外企或合资企业,274选择大型国企,197选择科研、学校、医院、新闻等事业单位,135选择政府机关,25选择自己创业,16尚未考虑好,04为其他。同时发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已从“干一行。爱一行”向“爱一行,干一行”转变,在择业中如果职业不符合自己的愿望,他们敢于放弃,重新选择。(6)喻永红等2003年利用自编问卷在全国7省市13所高校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年级上,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注重福利待遇,低年级学生较高年级学生更注重社会贡献,这一研究表明高年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现实。对东西部学生的职业

10、动机研究表明,西部学生注重发展前途。在“不同性别职业选择自主性研究”中发现,7176的男生在选择职业时倾向自主,且较有自信,而女生的比例只有5948,且自信心比男生低,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二、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存在的问题1职业价值观定义不确定根据文献统计。目前国内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有十几种,表述不一致,学者大都根据各自的研究角度,采用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定义,缺乏一个统一的操作性定义,使得研究的标准不一,结论差异很大,验证困难。    2研究工具单一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法。通过因素分析确定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11、或维度。同时作一些比较研究。由于受取样的局限,研究的结果不能代表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维度,只能代表一个区域或特定群体的职业价值观状况。另外,有些研究直接采用国外翻译的问卷,对问卷没有进行本土化验证研究。由于中西方存在文化差异,测验只能体现中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中包含的部分,对于未包含的部分很难测查,因此测验存在误差。金盛华等将问卷与深度访谈相结合,并采用质性研究计算机辅助软件(NVivo)进行编码,这一研究方法将成为今后类似研究的重要参考。3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仍存争议阴国恩研究认为,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体现在不因他们所在的学校、专业科类、性别等不同而不

12、同,尽管在一些具体的职业价值选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国内的研究从修订到验证性研究,学者都根据自己的操作性定义进行独立研究。既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一致性,就应该大范围取样,构建统一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编制统一的职业价值观量表。4研究群体的分类视阑狭窄目前,多数研究中,在研究群体的分类上主要有科类(文理分类)、性别、年级等分类,而对于高职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多科类对比研究甚少,对于不同家庭状况、不同生源地、不同经济区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缺乏研究,对于残疾学生等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职业价值观状况也缺乏研究。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能够使高校就业教育更有针对性。三、职业价值观研究发展方向近20年来,

13、国内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职业价值观作为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变异性,尤其是当社会改革时,职业价值观会发生迅速变化。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进入到“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必将引起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转变。价值观相对于社会变化又存在滞后性,转变需要一段的时间。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深入研究,了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为引导大学生、家长和全社会转变择业观念提供科学依据。1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研究,在

14、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将参与性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运用。深入了解大学生对职业的真实评价和职业选择的标准。目前,有些学生愿意到一些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迫于父母、亲朋的压力而提高择业标准。前者是大学生真实职业价值观的体现,后者是外在强加的价值观,这就要求结合深度访谈方法了解大学生择业的真实标准。有些方法得到的数据不易于量化,因此要做好非量化资料的科学统计工作,从庞杂的资料中寻找出意义所在,并为其实质内容建立出理论架构。当前质性研究的分析软件主要是NVivo,这套软件全名为NUDIST Vivo,其中NUDIST为Nonnumerical Unstructured Dat

15、a by techniques ofIndexing Searchingand Theorizing的简称,意指可供非数值、非结构性数据的索引搜寻系统及帮助建构理论的辅助工具,是目前质性研究最新、功能最强大的软件之一。2研究对象目前关于不同性别、不同科类(如师范类、医学类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研究者都是从各自的取样出发进行研究,因此得出的结果在职业教育领域缺乏针对性和普遍性,缺乏对高等教育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教育层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同样,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专科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就业形势的反应存在差异,择业观念大不相同,需要针对这三个教育层次进行横向比较。同时,应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外在的意志价值观的相关研究,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社会整体价值观、家庭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这样,就能更清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真实性,为高校职业教育提供借鉴,为职业咨询提供参考。3在交叉研究中寻找应用的落脚点职业价值观是职业指导和心理学研究的交叉课题,目前的研究更多地侧重在心理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