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彩色小麦生产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1页
优质彩色小麦生产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2页
优质彩色小麦生产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3页
优质彩色小麦生产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4页
优质彩色小麦生产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质彩色小麦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 强,人们的饮食结构由温饱型向功能型和保健型转变。彩麦 籽粒富含硒、铁、钙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彩麦面粉 是一种纯天然无化学添加剂的营养产品。彩色小麦凭借其既 可粮、又可补的独特优势,市场占有份额逐步快速增加。制 定优质彩色小麦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是推动优质彩色小麦可 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需要。目前,全国小麦产能过剩,过剩是因为产销不对路。过 去,由于彩色小麦和普通小麦产量差别悬殊、产后的产业链 配套程度低

2、等局限,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彩色小麦生产 技术的不断研究,产量、品质不断提升;加上产后产业链的 配套完善,百姓种植收益也不断提高。编写优质彩色小麦 生产技术规程是推动优质彩色小麦生产发展、响应国家农 业部门关于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新举措,为河南省农 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是解决小麦产能 过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途径。本标准可操作性强,填补了河南省优质彩色小麦生产领 域内目前没有该相关标准的空白,能够帮助全省彩色小麦种 植区内实现优质彩色小麦标准化生产。、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1、任务来源 2016 年 12 月,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参加了 2017年河

3、南省地方标准制定的征集工作,提交了河南省地方标准优质彩色小麦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立项申请表。20178年 3 月主要起草人员参加并通过了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 年河南组织的河南省地方标准立项答辩。 2017 年 3 月 31 日,省质 监局下发了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2017 】104 号) ,优质彩色小麦生产技术规程被列入该批制订计划立项编号:20171210518 ,起草单位为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 站。2、编制原则和依据本标准编制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统一性”的原则,以先进、适用、便于操作为出发点,针对目前我省优 质彩色小麦生产中没

4、有标准可依,结合我们开展不同区域内 优质彩色小麦生产试验研究,通过年度间的试验研究结果, 和科研单位多年开展的相关工作,逐步形成本标准相关定量 指标,在 2015 年南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南阳市地方 标准优质彩色小麦生产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又经反复验 证,经初稿、 专家意见稿等多次修改, 最终形成征求意见稿。本标准严格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的 要求进行编写。、编制过程1、制定方案本标准编制任务下达后,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该课题组成员由长期从事彩色小麦品种繁育、试验示范推广、具 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对标准制

5、定的实施进度进 行了初步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2、查阅、整理相关资料标准起草工作组多次深入多个彩麦种植基地,和育种专 家、试验示范专家探讨关键的生产技术要领,并查阅相关资 料,大量收集、研究有关技术文献和国家标准,了解标准书 写结构、格式等相关内容。按照标准要求,对标准的框架和 内容进行讨论,确定本标准编写大纲。附:相关资料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GB/T 17420 微量

6、元素叶面肥料通则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3、试验示范与标准起草在结合多年来优质彩色小麦生产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经验基础上,吸收我市农推、科研等单位的有关岗位专家多年 来在彩色小麦生产中积累的相关经验,总结归纳多年多点开 展的相关试验研究材料,并安排试验、示范进行验证,运用 不同区域试验反复验证结果,编制完成初稿。4、征求修改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2017 年 6 月,完成了标准修改稿。 2017 年 6 月 29 日 召开了南阳市市直和 12 个县区有关专家参加的河南省地 方标准征求意见会,与会专家对标准草稿进行了修改,起 草人员对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逐条进行学习研究和讨论、采 纳,

7、形成初稿。2017 年 8 月 2 日,起草人员又将初稿发往我省豫北、豫西、豫东、豫中等 6 个市的农业部门,向相关专家征求意 见。根据反馈的意见建议,编写人员对其进行了分析归纳, 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此征求意见稿,是在通过向 18 个单位发出征求意见函18 份,回收提出修改意见函 18 份,提出修改意见 12 条的基础上形成的。5、标准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员优质彩色小麦生产技术规程由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主持起草,主要起草人:兰书林、刘鹏、杜昌学、郭安文、 胡振华、高世宇、胡银庆。四、主要内容的确定1、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第一章范围中规定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小麦种植区内优质彩色小麦的生产。2、本标

8、准规范性引用文件说明标准内容标准条文引用文件环境空气质量 土壤环境质里4产地环境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肥料使用6科学施肥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种子使用7品种选用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除草剂使用9.3.1化学除草NY/T 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农药使用 叶面肥使用7.2种子处理9.5防病治虫 一喷三防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GB/T 17420 微量兀素叶面肥料灌溉水使用9.6合理排灌GB 508

9、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3、关于第二章本标准术语和定义说明第三章术语和定义中,对本领域的一些术语和定义进行重新解读和说明,以期实现行业的统一。彩色小麦定义是根 据麦类作物学报(2006.26 ( 4): 161-163 ) 和中国种业(2003,( 5): 34-35 )等进行编写的。彩色小麦品质类型是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的解读 和说明。即根据彩色小麦籽粒对某种特定最终用途的适合 性,亦指其对制造某种面食品要求的满足程度划分的。4、关于第四章产地环境要求的说明优质彩色小麦生产离不开健康的生产基础条件。结合生产实际,对生产优质彩色小麦所处的空气环境质量和土壤环 境质量提出的要求。5、

10、关于第五章精细整地的说明优质彩色小麦生产离不开各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精细整地是基础。6、关于第六章科学施肥的说明因为地力的高低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影响彩色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科学配方施肥根据生产实践总结的不同地力水平的施肥量确定的。叶面喷肥中,喷施氮肥或者磷钾肥是根据彩色小麦籽粒用途不同确定的;叶面喷施微肥-硒是根据2010-2011 年全国主要麦区“使用微量元素肥料提高小麦产 量和品质试验”南阳点试验结果进行编写的7、关于第八章宜实行区域化集中连片种植的说明第八章中要求“宜实行区域化集中连片种植”。按照优质彩色和普通小麦一样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优质、专用、 稳定。 优质小麦要求规模生产 (如集

11、中连片、 单收单打单贮) 以防止混杂, 同时要求区域化种植, 因为只有生态环境适应, 才能保持种性纯正、品质稳定而优良。8、关于第九章叶面肥及除草除杂肥的说明因为不同品种的彩色小麦,其籽粒颜色的差别是受不同基因控制的结果。有的品种的籽粒颜色是受显性基因控制, 有的品种的籽粒颜色受隐性基因控制。彩色小麦容易发生形 状分离,为保障实现优质生产,必须做好除杂工作。而除杂 的关键时期在两个阶段,即拔节期和灌浆期。五、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技推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六、标准实施的建议1、本标准是该领域内第一个技术规程,填补了河南省 优质彩色小麦生产技术规程的空白, 可操作性强, 能够指导 全省实施优质彩色小麦的生产,对优质彩色小麦生产的产 量、质量都会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人益。建议本标准尽快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2、充分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