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能演练33_第1页
课时提能演练33_第2页
课时提能演练33_第3页
课时提能演练33_第4页
课时提能演练3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纪金榜)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三) 3.5.1 (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 )2.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3.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可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2、5.(2012·宿州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荒漠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A B C D6.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7.(易错题)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

3、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8.(2012·阜阳模拟)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C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数目将不发生变化9.(预测题)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0.(预测题)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确定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种群乙的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增大,则引起的变化应是图示中的(

4、 )11.(2012安庆模拟)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生物形成的食物链:硅藻虾小鱼。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物种C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B.硅藻、虾、小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C.物种B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C的数量会增加D.物种A、B、C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5分)12.(15分)(2011·四川高考)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

5、较大(见图B),而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_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_。(2)引入卷尾鬣蜥后, 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发生改变。(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结合其他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能力。13.(14分)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苔类与物种C、G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行寻找食物。(1)图1中共有_条食物链,次级

6、消费者是_;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_。(2)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_。(3)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地区物种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将成为优势种,而物种E和F数量大为减少的原因是_。14.(16分)(探究创新题)(1)某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所示)。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_、_。图中为异养生物的是_(用图中字母表示)。(2)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某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设计如下实验。条件abc小鱼(相同)水

7、草(相同)泥沙适宜光照密封“”表示具备的生物和条件装置可以看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其中_是生产者,_是分解者,_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b对照可以说明_;b、c对照可以说明_。从小鱼存活时间上看,预测可能的结果及原因。结果:_。原因:_。答案解析1.【解析】选C。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无机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2.【解析】选D。生产者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流入生态系统中,所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石,是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的保证,缺失生产者,生态系统将无法存在。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

8、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就会崩溃。3.【解析】选D。蠕虫与细菌都是利用鲸的遗体作为能量来源,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蠕虫与细菌的关系为互利共生;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是一个无氧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细菌是厌氧型生物,培养时不需要氧气,否则会抑制其生命活动。4.【解题指南】(1)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及关系。(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2.解题关键:根据双向箭头判断甲、丁名称,然后判断出乙、丙分别为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选C。根据图示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其中各种生物(甲、乙、丙);乙1的同化量越大,乙2通过食物

9、链得到的能量越多;分解者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动物或细菌、真菌;无机环境中CO2可以导致“温室效应”,它不能导致臭氧层破坏。5.【解析】选A。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数量变化从而影响种群密度;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越来越多,丰富度逐渐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较低,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低于森林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要从生产者开始,所以食草昆虫青蛙蛇鹰,不能构成食物链。6.【解析】选B。在此食物链中,若大量捕捉蛙,就会使害虫失去天敌限制而大量繁殖,造成稻田虫灾,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蛙减少,蛇捕食鼠增加,鼠数量减少。7.【解析】选B。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

10、产者(如硝化细菌)和消费者(如寄生细菌),而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是分解者;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生产者(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再利用;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不能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是生产者),分解者也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蜣螂、秃鹫、蚯蚓等)。【误区警示】忽略了生产者利用光能、化学能进行有机物的合成,而不能利用由分解者释放出来的能量,错选C项。8.【解析】选B。在食物网中,食草鸟属于初级消费者;猫头鹰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蜘蛛和蟾蜍既存在捕食

11、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可从草中获取的能量变多,所以数目会增多。9.【解析】选A。生物群落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蛇是四级消费者;细菌为分解者,与蝉不是竞争关系。10.【解析】选D。由图中信息可知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为丙甲乙丁,如果乙种群数量增加,则丁的食物增加,丁种群数量会增加,甲的天敌增加,所以甲种群数量要减少,即丙的天敌减少,故丙会有所增加。11.【解析】选B。根据三种生物的特点以及图中所显示的数量关系可知,物种A、B、C分别表示硅藻、虾、小鱼。小鱼所处的营养级最高,含能量最少。虾的数量增加,小鱼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生物群落除以上三种生物外

12、,还包括微生物等其他生物。12.【解析】(1)据食物网,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四营养级。卷尾鬣蜥捕食沙氏变色蜥,同时卷尾鬣蜥与沙氏变色蜥都捕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因此二者是捕食与竞争关系。(2)沙氏变色蜥向上转移、网蜘蛛活动区域下降,说明群落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3)由坐标图可知,有卷尾鬣蜥跟无卷尾鬣蜥比较,网蜘蛛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答案:(1)三、四竞争和捕食(2)垂直结构(3)先增加,后减少一定的自我调节13.【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分别为:苔类为第一营养级的2条,白杨树为第一营养级的5条,次级消费

13、者有I、D、A,其中A与D有共同的食物G、C,且D是A的食物,因此,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2)由于有C、F、G等多种动物与E处于一个营养级,当除去E时,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同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因而A的数量基本不受影响。(3)由图表可知,除去A,C大量繁殖,数量增加,成为优势种,E和F数量急剧减少,可能的原因是:C大量繁殖,占据了白杨树中层树枝的表面,使苔类不能生长,物种E和F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答案:(1)7I、D、AA和D(2)E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同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或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CC大量繁殖,占据了白杨树中层树枝的表面,使苔类不能生长,物种E

14、和F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 【方法技巧】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变化情况(1)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会导致其他生物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2)天敌减少的情况: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数量要大。14.【解析】(1)在A和D之间存在双向箭头,说明二者是无机环境和生产者,而D的箭头向外指,表明D是生产者,A代表无机环境;所有生物都有箭头指向C,说明C是分解者,其他生物F、E、B则是消费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2)本题中实验目的是验证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a、b、c的开放性逐渐增大,相互对照,说明问题。装置中模拟的是小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