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优质教案_第1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优质教案_第2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优质教案_第3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优质教案_第4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优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花之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师备课“”。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播放以花为主题的音乐片段(如民歌茉莉花),让学生静静倾听,并谈谈听曲的感受。导语:同学们,老师刚才给你们播放了几段乐曲,它们都是以花为主题的,有民歌,有流行歌曲,还有西方的古典音乐。你们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了曾经见过的花朵的模样呢?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花之歌”。今天我们要学习纪伯伦的花之歌,这是一首散文诗,是一首花的赞歌。学习这篇文

2、章,也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就像刚才大家听那些美妙的音乐一样。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引发思考。思考:“花之歌”,单从字面上看,我们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它会唱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简介作者的有关知识。纪·哈·纪伯伦(18831931) 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中的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另四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雨之歌浪之歌。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标注读不通顺的地方。(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2)各自练读,或小组内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提示:可按下列步骤练

3、习朗读:一读:重在感知形象。要从整体感知花的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二读:重在体味情感。要读得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及语气的轻重抑扬,要体现出散文诗的抒情性。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设:引导学生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从中感受到的花的形象,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的花。示例:美丽的花、永远变化的花、可当礼物的花、自由的花、快乐的花2.说一说: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理清课文的思路,再分别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预设: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语言表达上来划分文章层次。课文前四个自然段都以“我是”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描绘,具体描

4、述了“我”是什么;剩下的三个自然段主要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绘花的形象。(课件出示)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这部分对花的形象展开了描绘,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贡献。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这部分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绘花的形象,分别写了“我”的一天如何度过,“我”怎样和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以及“我”在享受着世界无私地给予的同时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和行动。3.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小组合作探究。过渡:这么富有诗意的花,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花在诗人的笔下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议一议:读“阅读提示”,思考其中的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的“我”是花? 想一想

5、:这篇课文只是单纯地写花吗?作者在花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学一学: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恰当地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请标示出相关语句,借鉴写法,进行仿写训练。自主学习卡4.汇报展示,品析美文。(1)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1小题。预设:引导学生发现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我”在文中指的是“花”。另外,从课文的前四段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花的特征。可让学生分别说说从第14自然段中可以看出花的哪些特征。交流示例:生1:在第1自然段中,“大自然说出来”喻指花开,“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后又说一遍”喻指花开花落的循环往复。生2:第2自然段以“星”喻花,突出了花的高洁夺

6、目。生3:第3自然段写出了花芬芳而短暂的一生。生4:第4自然段写了花对人类的无私奉献(2)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2小题。师:通过划分课文层次和概括主要内容,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并不只是单纯地描写花的生长与美丽,而是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那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花的身上又寄寓着哪些美好的品质呢?提示:遵循自然的规律,积极、乐观、向上等。(3)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3小题。师:文中大量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排比。排比的运用,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又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还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同学们也来试一试,展开想象,选择你喜

7、爱的大自然中的某一种事物(如草、彩虹、雪、雨等),采用第一人称仿写一番。仿写句式: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我是 ,我是 ,我是 。5.诵一诵,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请同桌评价。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过渡: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他热爱大自然,故乡的秀美风光赋予他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在纪伯伦的心目中,祖国黎巴嫩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所以在他的笔下,风、雨、浪、花,无不具有生命力。现在,我们来读一读纪伯伦的散文诗啊!风,看看他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形象。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朗读。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

8、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则伸展开去,浩浩荡荡。升时,可看出你的刚毅、坚忍;降时,可看出你的谦恭、礼让;伸展时,则显示出你的轻盈、灵敏。你犹如一位尊贵而仁义的国王,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 选自黎巴嫩纪伯伦的啊!风,冰心译2.阅读与交流(1)说说这个文段的叙述方式和花之歌有什么不同。(啊!风使用的是第二人称,花之歌使用的是第一人称。)(2)风在作者笔下是怎样的形象?(变幻莫测、刚毅、坚忍、谦恭、礼让、轻盈、灵敏、和蔼可亲、威风凛凛)(

9、3)找出文段中想象奇特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学生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交流提示 爱诵读的你,可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读出花的美、花的精神。 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花的色彩、花的形态、生活中的花。 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花的韵味、花的追求。爱国学的你,可以搜集诗词,感受花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地位。(2)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六、背诵积累,作业设计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学案·”,“”)本文是一篇语言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意味的散文诗,文中大量运用的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以

10、及丰富的想象和以花自喻的手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本次课程设计抓住教学重难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布置教学环节:听读课文,想象“花”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深入体会“花”的形象、特征合作学习,品读交流,感悟主旨。这些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家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在教学中我没有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阅读体验,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阅读中去感悟作者内心的情感。在本次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去自主地品读探究,然后让他们在合作

11、交流中取长补短,尽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自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同时,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朗读,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朗读非常重要,更何况是这样优美的散文诗。教师有感染力的朗读能够带动学生的品读,调动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朗读各种体裁、题材的作品的能力。4*花之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感受并交流课文和杨柳与水莲中想象奇特的地方。【教

12、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查找关于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多幅鲜花的图片)同学们,一朵朵娇艳美丽的鲜花,带给我们美的感受。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让我们跟随诗人纪伯伦一起去感受花的美好和花的灵性吧。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花之歌散文诗)3介绍作者。(1)教师简介作者: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赞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这位诗人就是纪伯伦。课件出示

13、: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主要作品有:泪与笑沙与沫等。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纪伯伦和鲁迅、泰戈尔一样,是推动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者。(2)学生默读资料,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相应补充。【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用赏花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又为接下来理解文本作铺垫。此外,本环节对作者的介绍,也能使学生对这首散文诗的写作特点有初步的了解。板块二初读课文,感受音韵美1读通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词,读

14、通句子。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2)同桌互读,提醒注意“旖旎”“冠冕”“婆娑”“摇曳”的读音。2感受音韵美。(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倾听。(2)学生练读,指导读好长句子。课件出示: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3)指名接读,初步感受音韵美。3读懂诗歌,把握内容,理清脉络。(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学生讨论后归纳。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了“我”是什么。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写了“我”每天都在做什么。【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

15、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培养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以及有条理梳理文章的能力。板块三自主学习,感受花之形1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1)明确任务:同学们,我们先来读读阅读提示,看看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2)默读思考: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并简单地写一写批注。(3)小组交流。预设:想象画面,说出对花的理解。课件出示:l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l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a点拨:这两句话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现象?(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冬天蕴藏着生机

16、,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枯萎。等到春天来临,鲜花又重新开放。在自然界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板书:成长)b想象: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想象画面。c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读出花开花落的韵味。预设:读句子,想象画面。课件出示:l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l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语文要素a想象:你眼前出现什么样的画面?(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b赏读:用朗读把我们带到画面中去。(4)合作读:分小组入情入境地朗读第14自然段,感受作者优美的语言。(5)小结:这部分写花是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

17、冕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及花对人类的奉献。(板书:奉献)2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语文要素(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花的形象,然后说说“我”每天都在做什么。(2)反馈交流。预设:读句子,理解句子。课件出示:l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l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a想象:“我”在做什么?同学们从中感受到什么?“我”还会做什么呢?(板书:美丽芬芳)b点拨:“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

18、”和“硕大无朋的独眼”各指什么?(“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夜空中的星星,“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c体会: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排比、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美丽芬芳和表现出昼夜更替的自然变化。)d再读: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句子。预设:品读句子,感悟哲理。课件出示: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a体会: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b讨论:你觉得“花”教会了我们什么?小组交流讨论。c明确:人生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总是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板书:积极乐观追求光明)d齐读:齐读这句话,感受花向往光明、积极

19、向上的精神。(3)师生合作,教师引读第二部分。3升华主题。(1)思考:本文题目是“花之歌”,全文却未见一个“花”字,将文中的“我”改为“花”,行不行?(2)明确:(教师补充创作背景)作者其实是在借花的形象表达自己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用“我”来描述能使文章显得含蓄而有趣。(板书:想象丰富富含哲理)【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以交流感受作为牵引,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探究,读中交流,感受花之形和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能力和合作精神。语文要素板块四类文阅读,感受想象之奇特1类文阅读。(1)请同学们默读“阅读链接”中的杨柳与水莲,找出想象奇特的地方,并在小组内交流。(2)点拨:面对同样的夜,杨柳与水莲的感受为什么会不同?(3)讨论: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呢?(用充满爱和希望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才会美好。)(4)比较:花之歌和杨柳与水莲在写作上有什么相同点?预设:想象奇特。课件出示:l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l 夜的幕上有繁星织就了的花园,园中有月神在徘徊着,有牛童织女在恋爱着,有夜莺啼着,有花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