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和跨国公司_第1页
价值链和跨国公司_第2页
价值链和跨国公司_第3页
价值链和跨国公司_第4页
价值链和跨国公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为一门新兴理论学科,价值链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在短短几十年内已经形成 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 的今天,价值链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初步展示了 其对现代化生产的影响。价值链理论是波特( porter )在 1985 年提出的。波特 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的时候,把公司的整体经营活动分解为一个个单独 的、具体的活动,这些活动分处于不同的环节,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因为 每个活动都创造价值,所以波特把这些活动称为价值创造活动。在此基础上波 特还提出,不仅公司内部存在价值链,一个公司价值链与其他经济单位的价值 链也是相连的,任何公司

2、的价值链都存在于一个由许多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 中,而且该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 的影响。寇伽特(Kogut,1985)在对价值链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整个 价值链条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取决于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而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了企业应该 在价值链条的那个细分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确保其竞争优势。与波 特相比,寇伽特的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 系,把价值链的概念从企业层面拓宽到了区域和国家层面,因而对全球价值链 理论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 20 世纪 90

3、 年代后,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全球价值链条的片 断化和空间重组问题。克鲁格曼( Krugman, 1995)就曾对此进行过探讨。此后, 阿尔恩特和凯尔科斯( Arndt and Kierzkowski , 2001)使用了“片断化”来描 述生产过程的分割现象。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的过程,两位学者认为“产权 的分离是跨界生产组织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如果产权分离无法实施,那么跨 国公司和外国直接投资就有可能是一个首要选择。如果产权分离是可行的,那 么委托加工等方式就会提上日程,而外国直接投资就不会扮演主要角色”。这 两位学者的观点为OEMfe产外包和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21 世纪以

4、来,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 深,跨国公司开始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和服务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从而得 以把资源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巩固自己在国际市场上 的地位,同时,这一举措也使得发展中国家有了融入全球价值链条的机会。1999 年,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格里芬( Gereffi )提出了全球商 品链( Global Commodity Chain )的框架,把价值链与全球化的组织联系起来, 并在此基础上对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的商品链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摆脱商 品一词的局限性,突出强调链条上企业相对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重要性, 21 世纪初,格里芬及该领域的众多

5、研究者们一致同意用全球价值链(GVC, GlobalValue Chain )这一术语取代全球商品链。 目前,价值链研究已经是国外的热点问题,但国内价值链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 大大落后于国外研究。国外价值链理论的研究已经进行了20 多年了,主要围绕价值链的变化、发展及应用方式与前景等方面,提出传统价值链分解、重构与 优化模式的构想,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这些研究还局限在对价值链 的概念和构架进行定性描述,很少有定量分析和评价,也很少有把信息技术抽 离出来作为独立的影响变量,来研究信息技术对价值链的影响。总的看来,我 国对价值链的研究尚处在概念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研究理论。因此, 把

6、信息技术抽离出来作为独立的影响变量,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价值链构建, 可以在理论上对现有研究进行一定的补充和扩展。以处于全球化价值链重构背 景下的我国制造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技术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探 讨企业如何保持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势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 定的理论价值。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的方法, 对传统的制造型企业价值链和信息技术下的制造型企业价值量进行比较分析, 优势结合,互为辅助。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对信息技术下制造业企业价值量的分析和构建主要通过定性分析,在已构建的 价值链模型基础上进行企业竞争力

7、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也主要通过定性 分析,对其的检验和应用则通过对四川德阳东方汽轮机厂的实证研究运用所建 立的质变哦体系进行评价计算。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研究问题来自于时代发展和企业实践,又应用到企业实践。借鉴价值量相关理 论,分析信息技术下的制造型企业价值链的特征并重新构建了新的价值量,并 以东方汽轮机厂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传统价值链与信息技术下制造型企业价值链的异同,分析信息技术对 传统价值链所造成的影响,为构建信息技术下的制造型企业价值链提供可能。 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 的来临,企业竞争力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

8、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对企业竞 争力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形成阶段,不仅理论体系部完善,就是一些基本概念也 还有待明晰。由于不同的研究传统和依赖于不同的经济理论学派,在有关企业 竞争力的研究中,不同的理论学派对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动因具有不同的理解, 由此对竞争力本身,竞争力形成的机理以及竞争力的表现存在着分歧。到目前 为止,国外学者主要从企业的外部市场结构和企业能力两个角度来研究企业竞 争力,与此相对应的是形成产业经济学派和企业能力学派两个学派。 产业经济学派认为,产业结构对企业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认为公司规 模以及这种规模结构、集中对企业群的竞争力具有深刻的影响。该学派退从著 名的“结构行为

9、绩效”范式,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行为,而企业行为 为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市场绩效,且这种影响链是一种双向的交互作用。 企业能力学派则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是由企业本身的能力所决定的,市场外部结 构是企业能力演化的自然结果。 Selznick(1957) 的“特殊能力论”认为,能够 使一 个组 织比 其他 组织 做得 更好的 特殊物质就 是组织 能力或特殊 能力。 Porter(1980) 从产业环境角度出发,描述了企业如何在产业内部定位,如何确 定竞争战略,以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收益。 Wernefelt(1984) 提出“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开 发过程

10、中产生的独特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并且保持企业竞争 优势的能力是稀缺的,有价值的,不易模仿的( Barney,1986,Heeley,1997 ) 企业应发展多方面,多层次的能力。 Prahalad 和 Harnel(1990) 的核心能力论认 为,企业应围绕能带来附加值的独特技术和技能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日本学 者藤木隆宏( 1997)从静态能力、改善的能力与进化的能力三个层次考察企业 的竞争能力。但在实际运用中,资源基础论和核心能力论等所定义的能力往往 难以量化和测量,产业环境竞争论出于强调竞争中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更适 用于分析某个特定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相关竞争力力量。目前,

11、企业竞争力评 价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之一。引起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广泛 关注。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意义在于从规范与实证的结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竞争 力的确定问题,同时也探究建立企业竞争力的一般途径,有利于企业选择合适 的竞争战略来获得竞争优势。如前所述,企业竞争力的不同理论给出了企业竞 争更努力的不同内涵,同额不同企业竞争力评价维度。综上所述,有关价值链 的研究开始关注网络经济或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对企业价值链构建的影 响,这位研究新商业模式下的企业价值链提供了一些思路。但是,回顾已有的 价值链和企业竞争力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 1) 在新的技术和经

12、济背景下,价值链不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目前关于价 值链的研究还很少在价值网背景下进行尝试。( 2) 尽管有文献探讨了信息技术下的价值链构建,但并没有把信息技术作为 独立的影响变量提取出去进行价值链研究,对价值链个环节的划分及环 节之间的联系还缺少明确的界定。( 3) 价值链作为分析确立企业竞争力优势的一种工具,如何运用它对企业竞 争力进行量化研究,目前还极少有文献进行过探讨。因此,本文确定以信息技术下,价值网之中的企业价值链作为研究对象,立足 于企业自身,探讨信息技术对企业自身价值链及其与价值网内其他节点企业价 值链间相互关系的影响,试图通过对我国制造型企业价值链的分析重构,建立 能运用于企业竞争力量化分析的模型,探讨新经济环境下价值链管理的模式和 途径,对于发觉企业竞争力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选题方面,现阶段国内外学 者有关企业竞争优势问题的研究和跨国经营企业问题的研究很多,但将两者结 合起来在一起进行的研究却不常见,特别是具体针对中国跨国经营企业如何赢 得全球市场优势的研究则更少。本研究通过案例实证方法,探讨华为跨国经营 竞争优势。( 2)本文在理论分析框架上,将波特的以价值链为分析工具的企业 竞争优势李璐具体运用于中国跨国经营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当中,并将“跨国 经营”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