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吃+处所名词”结构院(系)名称文学与传媒学院专 业 名 称对外汉语学生姓名刘娅琪学号080124043指导教师王小华讲师完 成 时 间2012年5月浅谈“吃+处所名词”结构刘娅琪文学与传媒学院 对外汉语专业 学号:080124043 指导教师:王小华讲师 摘 要:“吃+处所名词”结构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结构,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对这一结构的研究将从语义特征、语言认知以及现代汉语的惯用语三个角度进行。首先,从语义学角度指出能够进入这一结构的处所名词要具有提供饮食以及服务,非高档装修且功能单一的语义特征;其次,在
2、语言认知方面,处所名词在某一程度上是用来“转喻”处所提供的食物,此外,社会认知是形成这一结构的基础;最后,这一结构具有惯用语的特点,并且有成为惯用语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处所名词;语义特征;语言认知;惯用语引言一般而言,“吃”之后可以跟表示食物的名词性宾语,比如:米饭,苹果,牛肉等,其中动词和宾语是动作和受事的关系。除此之外,“吃”后还可以直接跟上其他的成分,构成多种多样的动宾关系,比如“吃大碗”表示工具,“吃包伙”表示方式,“吃食堂”表示处所,“吃老本”表示依据,等等。本文要讨论的是“吃”后跟处所名词的结构。拿处所名词来说,不少学者都把“吃食堂”、“吃馆子”里的“食堂”、“馆子”分析为处所宾语
3、,但陆俭明(2004)认为在这个结构中,“吃”和“食堂”、“馆子”构成动作和方式的语义结构关系,1王占华(2000)则认为“吃”和“食堂”、“馆子”之间是动作和施事的关系。2我们认为把“食堂”和“馆子”看成处所宾语更加合理。如果把这些结构翻译成英语,一般都要在动词和宾语之间加上介词,因而许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在讲到这类述宾结构时,往往把“吃食堂”解释为“在食堂吃”,“吃馆子”解释为“在馆子里吃”。3这一解释看起来并无道理,而且理解得通,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其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外国学生会认为既然在食堂吃饭可以说成“吃食堂”,那么只要是在某处吃饭,都可以说成“吃某处”,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处所
4、名词都可以直接跟在“吃”后。在现代汉语中,可以进入“吃+处所名词”这一结构的处所名词数量有限,可以穷尽地列出,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表示地点的处所名词 这一类常用的一般有两个:吃食堂,吃馆子(吃饭馆或者吃小馆)(二)用店铺名称来指代处所的名词符合这种特点的一般有:吃全聚德,吃麦当劳等 这一类一般包括一些名气比较大、影响深远、众所周知、且有自己的特色食物的店铺。如“全聚德”,以其地道悠久的北京烤鸭闻名,一提起“全聚德”,许多人就会想起烤鸭来。此外像“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知名快餐店,因其食物以西式快餐为主且不同于中国传统食物,具有特色,因而可以用它们的名称来指代处所。为什么“吃”后不能跟所
5、有的处所名词?我们将从语义特征、语言认知以及惯用语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从语义学角度看“吃+处所名词”从语义学角度看能进入“吃+处所名词”格式的处所名词必须具备一些特点,并不是所有表示处所的名词都能进入这一格式。(一) 处所名词表示的处所必须能够提供饮食我们可以说“吃食堂”、“吃馆子”,但不能说“吃宿舍”、“吃网吧”。这是因为“宿舍”和“网吧”并不能提供饮食,虽然现在许多学生会在宿舍做饭或者买了饭在宿舍吃,但是宿舍最主要的用途还是提供住宿。网吧则是用来提供上网而非提供饮食的处所。(二)处所名词表示的处所必须具有服务性质人们可以在这些地方通过为所需食物支付一定的货币而获得所需食物以及他人的服务,如
6、:吃全聚德,吃麦当劳。“家里”虽然也能提供饮食,但是我们却不可以说“吃家里”,因为在“家里”我们并不是通过支付货币而获得食物以及他人的服务。(三)处所名词表示的处所不能为高档装修虽然有些场所同样能够提供饮食以及服务,比如“餐厅”、“饭店”,但我们却不能说“吃餐厅”、“吃饭店”。通过和“食堂”、“馆子”表示的语义相比较,我们发现“餐厅”、“饭店”具有“高档装修”的语义特征,且消费程度也比“食堂”、“馆子”要高,而 “食堂”、“馆子”代表的基本层次范畴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4是大多数人都能消费得起的,出现的时间也要比“餐厅”、“饭店”等早得多。(四)处所名词表示的处所的功能必须单一 我
7、们发现不论是“食堂”、“馆子”,还是“全聚德”、“麦当劳”,它们的功能都是单一的。“食堂”、“馆子”只是提供中国传统食物,在“全聚德”、“麦当劳”里也只是出现它们的特色食物。因而在“全聚德”里不会出现上海菜,“麦当劳”里也不会出现中国传统食物,而在“餐厅”里,不仅会有中国食物,也可能有外国食物;“饭店”不仅提供食物,也可以提供住宿以及其他活动。因而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功能单一的处所,才能够进入“吃+处所名词”结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出能够进入“吃+处所名词”这一结构的词语必须具备的语义特征为: +提供饮食,+提供服务,高档装修,+功能单一。二、从语言认知角度看“吃+处所名词”从语言认知角
8、度来看“吃+处所名词”这一用法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一)处所名词“转喻”处所提供的食物我们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来分析这一语法现象。转喻,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借代”,即用A来指称B,A与B之间的某种联系是转喻的基础。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兵”,兵的本义是指兵器、武器,后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用“兵”来指称拿兵器的人,即我们所说的“士兵”,到了现代,“兵器”之义已逐渐消失,“士兵”一义已成了“兵”的基本义。在“吃食堂”和“吃馆子”中,“食堂”、“馆子”分别与“食堂的饭”、“馆子的饭”发生关联。5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用“食堂”来指称食堂里的饭,用“馆子”来指称馆子里的饭,那么“吃食
9、堂”即吃食堂的饭,“吃馆子”即吃馆子的饭。但是运用转喻来进行分析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问题。吃食堂里的饭可以说成“吃食堂”,为什么吃餐厅里的饭却不可以说成“吃餐厅”呢?这就需要我们找出新的研究方法,下面我们将从社会认知这一角度来进行分析。(二)社会认知是形成“吃+处所名词”结构的基础同样是“吃+处所名词”这个格式,为什么有的可以说,而有的却不可以说呢?我们认为这是语言中的一种“不对称现象”,6这种现象往往跟人们的主观认识有关,也即与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感知和体验有关。沈阳1996年关于“大+时间词(的)”的研究给我们很大启发,我们认为“吃+处所名词”中这种不对称现象与人们的心理活动特点和社会认知基础有
10、关。“食堂”、“饭馆”“馆子”“小馆”两者几乎就概括了中国人不在家吃饭时的两种去处。“食堂”大多是公共性质的,常见于企事业单位、学校、政府机构等,有“职工食堂”、“学生食堂”、“机关食堂”等等,一提起“食堂”,许多人就会想到人民公社时期大办食堂的生活,有着很强的心理认同。“饭馆”则大多为私人性质的,中国老百姓如果不在家吃饭,一般会去单位或学校的食堂,要不就是外面的饭馆。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食堂”也往往有了一个洋气的名称“餐厅”,如“勺园七号餐厅”、“职工餐厅”。“餐厅”和“食堂”相比而言,感觉较文雅,而且给人一种干净、敞亮的感觉,而“食堂”往往给人一种嘈杂、热闹、拥挤的感觉。
11、现如今,“餐馆”、“宾馆”、“酒店”、“食府”等新词语也在逐渐代替“饭馆”,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对就餐场所的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一般要求环境优雅、干净卫生、宽敞明亮,“宾馆”、“酒店”、“食府”相对于“饭馆”、“小馆”而言,听上去更文雅,有档次。如“宾馆”,意为招待客人的地方,“宾”字更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食府”中的“府”会让人联想起古代的王府,有大气、尊贵、豪华之感。如今除了一些规模较小的路边店,很少有叫“xx小馆”的了。但对于许多老百姓而言,不管名称怎么变,在他们的心理认同感上,还是会更加认同“吃食堂”、“吃馆子”这两种传统的称呼,这两个称呼就是对所有名称的概括。
12、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吃餐厅”、“吃酒店”等在以后会成为符合语法规范的说法,这关键在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普遍接受的程度。三、从惯用语角度看“吃+处所名词”“吃食堂”、“吃馆子”都是三个字的结构,这让我们想到现代汉语中的惯用语。这些惯用语大都是以三个字为主,表示一种习惯含义,结构上也多为“动词+宾语”的形式,如:戴高帽、走后门、穿小鞋等等,这类结构的特点就是动词和宾语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中间可以插入别的词语,二者的位置可以互换以及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但其所表达的习惯意义不会发生变化。如:他这次也给张三穿了一回小鞋。高帽不是谁想戴就戴的。你当初如果走走后门,说不定事情早就办成了。我们发现“吃食堂”、“
13、吃馆子”也有上述特点:(一)“吃”和“食堂”、“馆子”之间可以加上动量词或者时量词。如:小王已经工作好多年了,今天想再回学校吃一次食堂。我已经吃了三天馆子了,今天想在家吃。(二)“食堂”、“馆子”和“吃”之间的位置可以互换。如:山本来中国两年了,一次食堂也没吃过。馆子不要天天吃,家里的饭吃着最舒服。(三)“吃”可以重叠使用,表示“尝试”的意思。如:来北京已经一年了,今天咱去吃吃全聚德吧。爸妈好不容易进城一趟,咱带他们去吃吃肯德基吧。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吃食堂”、“吃馆子”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经常使用,其有逐渐向惯用语过渡的趋势,但还没有完全成为惯用语。因为惯用语的意思并不是动词和宾
14、语意思的直接组合,而是使用的比喻义,比如“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枉。而“吃食堂”和“吃馆子”现在还没有出现比喻义,可见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结构使用的稳固性不断增强,它们最终也会成为惯用语而被我们使用。四、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启示在传统的汉语语法教学中,通常是教师给出一个现代汉语的固定格式,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格式不断进行造句练习,而教师给出的格式就成了学生的“标准”。但即使有了这一“标准”,许多学生还是会造出虽然合乎语法但在汉语中不可接受的句子。这是因为许多教师在讲解各种语法现象时,只是简单地罗列出语法结构,而很少讲这些结构使用的条件。
15、吕叔湘(1991)认为“一个语法形式可以分别从理论方面和用法方面进行研究。”7理论方面即语句结构的地位和成分,用法方面即语句结构出现的条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认为语法体系应以语义表达为主,即要着重指明语句具有的语义特征以及出现的条件;结构形式为辅,即对语句结构形式的讲解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赵金铭(1997)曾提出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6个原则问题,其中他认为教外国人语法要“从意义到形式而不是从形式到意义。”8因而我们在讲解“吃+处所名词”这一结构时,首先要讲明进入这一格式的处所名词的语义特征,以及和不能进入这一格式的处所名词的语义特征的区别,这就可以让学生在意义上对这一格式有一准确的把
16、握。赵金铭还认为“教外国人语法不是孤立的讲汉语语法而是在语际对比中讲汉语语法。”9我们除了要讲解汉语语法,还要讲明语句结构在汉语交际中的使用条件。我们在讲解“吃+处所名词”这一结构时,还要注意讲清楚这一结构在交际过程中的条件,比如它是一种惯用法,在交际过程中要求经济原则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从语义和语际两方面对这一现代汉语的特殊结构有比较准确和明细的把握。余论我们从三个方面对“吃+处所名词”这一现代汉语中的特殊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我们首先要从语义上对这一结构中的处所名词有一个限定,即提供饮食,具有服务性质,功能单一,且并非高档装修的处所;其次,从语言认知的角度看,通过结构背后的社会基础
17、以及人们的普遍心理认同度可以对这一结构做出合理的解释;最后,我们认为这一结构具有惯用语的特点,虽然和惯用语还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今后这一结构会发展成惯用语。汉语交际过程中的“经济原则”10也是影响这一现象的原因。由于日常交际这一特殊环境的限制,我们会力求用词简明经济,既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又能节省交际时间和材料。此外,平衡原则也不失为影响这一现象的原因。动词后如果跟着过长的宾语,在结构上就会造成一种失衡,可见我们的交际要力求达到经济、平衡。参考文献:1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2 王占华.“吃食堂”的认知考察J.语言教学与
18、研究,2000,(2):58.3 李治平.“吃食堂”类短语成活的多维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46.4 陆方喆“吃食堂”类短语成活条件再讨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3):62.5 张亚明.对“吃食堂”的分析J.语言应用研究,2008,(8):51.6 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43.7 吕叔湘.未晚斋语文漫谈J.中国语文,1991,(4):313.89 赵金铭.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219,226.10 姚红.“吃食堂”类动宾结构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05,(21):182.On the “Eat+ Premises” TermLiu Ya-qi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No.080124043 Tutor: Wang Xiao-huaAbstract: The “eat+ premises” term is a special structure of the modern Chines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8760-2025消费品售后服务方法与要求
- 下水井维修合同范本
- 供应合同范本长期
- 2025年吐鲁番怎么考货运从业资格证
- 住宅绿化养护合同范本
- 医疗健康服务合同范本
- 个体工商退股合同范本
- 助理编辑聘约合同范本
- 苏州代建合同范本
- 公司改造施工合同范本
-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第三版) 课件 U7 Tram
- 殡仪服务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附答案)
- 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医共体合作制度
- 2025年中国半导体第三方检测行业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餐饮部主管年度工作计划
- 学工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 电动葫芦吊装方案计划
- 《建立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专题培训
- 《自然语言处理》课件
- 健康管理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智慧档案馆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