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十二五脱贫规划_第1页
农场十二五脱贫规划_第2页
农场十二五脱贫规划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场十二五脱贫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稳定, 解决温饱,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场在继续改善基础面貌,夯实发展基础的同时,着力培养优势产业,推进工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全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农垦局的布置、安排和要求,结合农场实际情况,现就农场“十二五”扶贫 开发工作作如下规划。1、基本情况黄盖湖农场位于东径113° 15' 45',北纬 29° 10' 52',地处长江南岸洞庭湖东岸岳阳市临湘境内,北靠长江,东邻赤壁,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冲积交

2、汇处。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四季分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 年平均气温在17.2 C以上,年平均降雨量为 1525毫米,年日照 总时数1790小时,历史上无地震等重大地质灾害。农场于一九 五八年围垦,一九六零年建场,是湖南省十三大国营农场之一, 辖区内有6个村,1个居委会,1个国资中心,辖区总面积65700 亩,耕地总面积53800亩,总人口 1.83万人,其中农垦职工6966 人,现有人均耕地 2.93亩,以种植粮食、棉花、油菜、豆类和 养殖牲猪为主。2、十一五前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农场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国家的粮食生产作出了较大贡献,但由于农场体制特殊,政企合一,农场办社会,

3、农场办事业,而国 家投入却逐年减少,农场包袱越来越重,现在靠举债运转。根据湘发20004号关于国有大中型农场体制改革意见文件精神,我场于2000年6月撤场建镇归属临湘。农场改制后从以下几方 面开始着手抓发展:一是实行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农场的资源优势、 规模优势、 组织优势和技术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 把有特色产品的农场通过整合土地等资 产,按照产业化经营方式,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壮大龙头企业。二是推进集团化发展。 对资源优势明显、有主导产品的农场 进行资源整合和公司制改造,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破除地域圭寸锁, 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通过向社

4、会招商,吸引国内外 大企业、民营企业参资入股, 形成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农工贸产 业化集团。三是推进国有农场事业单位改革。根据湘发20004号关于国有大中型农场体制改革意见文件精神,农场事业单位改革享受农村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项政策。针对农场改革后的存在形式,对农场所属的事业站(所)采取不同的改革办法。国有农场将其所属的事业站(所)区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事业单位,作为新设镇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四是完善土地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体制,稳 定承包关系。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按照依 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 营者不得私自流转承包土地。到达法定退休

5、年龄或承包期满后, 在农场职工按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前提下,可终止与农场职工的土地承包合同,收回土地,由农场实行租赁经营。同时积极探索土地开发利用的新途径,试行划分人口田和经营田, 用部分土地来保障农场职工的基本生活,其余土地由农场按市场机制统一组织经营。二00九年,农场农作物播种面积 85150亩,其中粮食播种 面积54160亩,粮食总产18850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 8000亩, 总产1026吨;棉花播种面积 5200亩,总产2082吨;疏菜播种 面积8550亩,总产13060吨;生猪出栏1.2万头,家禽出笼9.3 万羽;鲜鱼产量 2720吨;现有企业9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 4家,

6、09年度第一产业总产值 2.4亿元,第二产业0.4亿元,第 三产业0.3亿元。09年末总人口 1.83万人,人均纯收入 2600 元。土地实行“两田”制管理即:人口田按农业人口分配1亩/人,经营田按市场机制进行土地流转,收费限90元/亩。09年度财政总收入456万元,机关刚性支出和运转开支560多万元。虽然通过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我场经济有了小步伐的发展,但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相比,我场的发展还相差甚远, 还是刚刚起步,目前我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存许多不利因素:一是农业科技信息覆盖率还不高,农场机构改革后,大多数关系还没理顺,农技人员为生存而奔波, 一些公益性的技术信息服务不能落 实,技术服务出

7、现断层,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信息无法落实到村 组、农户;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不高,带动能力还不够强, 特别是果菜、畜牧业缺龙头带动, 致使特色产业的优质优势难以 发挥;三是水利设施老化,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是农业投入少,示范带动作用不突出。3、农场发展形势3.1、农场优势条件、交通优势条件我场地处湖南最北部, 扼湘北咽喉,守湘北门户,北枕长江 黄金水道,可通江达海,南距 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 路、武广高速3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种养技术优势条件我场拥有一大批种养示范大户。全国粮食科技示范户李洪 亮、魏国龙;省级种田大户范绍民;种田女状元刘红秀;单株产 子棉1斤的市级红旗农户

8、叶立志等等。 在这些典型示范户的带动 下,全场种植粮食面积达 100亩以上的大户有120多户,种棉面 积20亩以上的大户110户。、旅游优势条件黄盖湖流域面积达1240平方公里,风光秀丽,湖底平坦, 水草丛生,鱼虾种类达100多种。它既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湿 地之一,也是临湘市平垸蓄洪的重要域地,现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中国原生态湿地保护基地”。黄盖湖农场乃三国时的古战场, 东吴大将黄盖在此操练十万水军,取得赤壁之战的伟大胜利,湖以人名,地以湖名,拥有诸多英雄的传说和故事,如虚白晚钟, 团山鼓台,萝湖苎春,秋星斗月,犀角落雁等黄盖八景。我场介 于武汉、长沙、岳阳、赤壁等众多旅游景区及长江三峡黄金

9、旅游 干线之间,接受旅游辐射较强。黄盖湖景区既是岳阳楼风景名胜 9大景区之一,又是临湘六大景区之首,是旅游业尚待开发的处 女地。3.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基础设施薄弱。一是沟渠淤积,机器设备老化,农 田水利建设滞后,抽水泵站设置不合理导致了水路不畅,取水困难,水泵不能正常发挥效用等诸多问题。我场的电排是60年代的产品,现在已经不能发挥旱涝保收的作用,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二是农业机械落伍,作业能力差,作业质量和速度都难以达到标 准,特别是在秋种秋收时期不能满足农户的要求,造成迟耕晚种,严重影响作物产量。三是仓储容量严重不足,而且库房结构老化, 水泥场地严重不足,根本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32

10、2、农场承担的社会性支出较大。如文教、卫生、政法等各方面的支出,还承担了农业职工社会保险支出,而集体收入仅靠承包费收入来维持, 带来财政严重亏损。 过去几十年开垦农 场的农工们大都已经步入老年,原来职工养老退休要由农场负担(二 00三年后进入国家统筹),而且农场的干部和三代人员相对 较多,农场每年都要花费 1000多万用于对职工的退休工资,养 老金,社保,以及医保的支付,这是一笔很大的负担,经济负担 较重。、二、三产业基础薄弱无后劲。 建场初始是围湖造田, 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油,重抓农业而忽视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二、三产业起步晚,基础弱,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债务包袱压头。由于农场社会性开支逐年

11、增加,职工工资,退休金,养老金等支出每年都在增长,农场大多设施设备,以及用房都已经老旧化,急需翻新重建,每年都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上,然而农场收入来源却是极为有限的,自然而然借贷也就日益增多。 到2009年我场资产总额20800万,负债已达1787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 7560万,长期负债10310 万。资产负债率达 86%4、十二五脱贫发展规划主要思路和目标4.1、十二五脱贫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竟争力为方向。紧紧围绕“打基础、仓U 环境、谋发展”的奋斗目标

12、,立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牢固树立大扶贫观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本着立足现状, 充分依靠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利用土地潜力,大力改造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尽快让黄盖湖农场职工脱贫致富。、基本原则:挖潜增效原则:合理更新水利设施,增强排灌能力,创建优 质稻示范基地;更新陈旧落后的农副产品加工设备, 提高产品品 质,通过产品加工增收增效。提供保障,安稳人心的原则:争取农场职工进社保、农保, 保障职工老有所养,改造、维修农场职工危旧住房,让职工安居乐业。保护耕地,维护环境的原则:坚持保护耕地,节约土地,维7 -护环境,切实保护好人民的生命

13、线,改善群众的生存条件, 吸收外资搞好湿地旅游开发。可操作性原则:利用市场经济活力, 使我场的劣势通过 “输 血”得到转化,优势通过“造血”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以适应“两个转变”的发展要求。4.2、发展目标与任务、总目标:通过“十二五”扶贫开发,首先完成两个 增加。一是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到XX年农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6亿元,比十一五末(预计)的2.8亿元翻一翻;二是农民人均 纯收入增加,“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以每年400元左右的速度递增,力争到 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 4600元,比“十 一五”末(预计)的2600元,增加2000元。粮油:种植面积稳定在 8.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5.4万亩, 油料作物0.8万亩,力争总产相比十一 五末期增长 21%,通 过调整品种结构,复种率达98%,推广应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力争上单产,增总量,增效益。畜牧渔业:至XX年,全场出栏生猪5.3万头,肉牛1万头, 肉羊6万只,肉禽50万羽,年产值1.3亿元,畜产品商品率达 70%,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 1200元,各类规模养殖大户 400户, 同时组建黄盖生猪养殖业协会,会员达300户。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稳定防疫队伍,配备先进的防疫检验设备,扶持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