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_第1页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_第2页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_第3页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_第4页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学习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2. 了解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3.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三. 重难点讲解 (一)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 (二)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特点:(1)总趋势:不断增长。(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图1. 2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读图思考: 1、农业革命之前,人类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那时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情况大致是怎样的?   点拨: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2、(1)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发生了怎样

2、的变化?(2)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农业的发展有怎样的关系呢?点拨:(1)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均较快。(2)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农业的发展的关系:A: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给农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B:农业的发展使人口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因为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促使粮食供应和医疗条件等得到改善,人们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因为节育还不普及,多生子女一方面可以养老,另一方面可以分担工作,增加收入,因此出生率仍然很高,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迅速。  3. 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又有明显加快。这是为什么呢?点拨:随着社会向工业化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

3、善,死亡率逐渐降低。同时由于人口基数增大也会导致人口增加。(3)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20世纪以来(图1. 3)原因:过去的100多年来,伴随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活动点拨:1.第1年增加:20万×2%4000人第11年增加:20万×(2%)9×1.7%4063人2.: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

4、数大小共同决定。(三)世界人口的增长地区分布特点:不平衡(图1. 4)。(1)大洲之间的差异读图思考:比较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增长的差异。点拨:亚洲人口数量最多,非洲人口增长最快。任意选择两个大洲或地区,从人们的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2)国家之间的差异增长速度人口数量预计举例原因分析备注发达国家缓慢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和日本在世界每年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了80以上,其中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就占了每年世界新增人口的一半。发展中国家很快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由于很多国家实行控制人

5、口的措施)中国、印度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四)人口政策(图1. 5)读图思考:    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各国或各地区能否采取相同的人口政策及措施?为什么?点拨:不能可以从各国的国情不同,人们的生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等方面分析通过学生阅读让学生认识到:i、当今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其发展趋势与人口大国的人口自然增长密切相关。ii、由于人口大国中人口基数太大,造成虽然多数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逐步降低,但人口数量仍在较快增长,并左右着当今以及未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地区代表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备注发达

6、国家欧洲北美现代型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亚非拉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整个世界 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iii、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采取适宜本国实际情况的人口政策,合理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势在必行。 知识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重点)1、人口增长模式构成指标: 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

7、型:(1)划分依据: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划分: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图1. 6)。读图思考:分析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描述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所处历史阶段原始型高高低原始社会时期传统型高低高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现代型低低低现代社会时期(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分析原因:在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更加明显。地区差异:(4

8、)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的转变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逐步过渡。(疑问解答:在人们看来,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表中的数据却显示出相反的结果,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年龄结构原因造成。可以进一步由数据来验证。假定有两个总数相同的人口,各自的年龄结构与分年龄组死亡率见下表:年龄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总计甲人口数2005502501000死亡率2乙人口数350600501000死亡率由上表看出,分年龄组死亡率甲人口小于乙人口,说明实际上甲人口的死亡率比乙人口小,但计算出的总人口甲死亡率却大于乙人口。这就是人口年龄结构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因为甲人口的老年

9、人比较多,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知识点三、我国的人口政策及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政策:计划生育。2、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案例1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1.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代表性例子芬兰(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变化情况分析)2. 了解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的原因。(1)前工业化时期原始型    18世纪中期,芬兰在普通农民中实行土地私有制,自由建立小农场,这使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那时劳动力需要量大,人口出生率高,但是由于生存环境较恶劣,人口死亡率也高。(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传统型工业化开始后,芬兰人口的死亡率有了明

10、显的下降。18251830年期间,死亡率下降至2.4%,出生率仍在3.8%的水平上,使得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1.4%,人口增长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为特征。(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型    由于制造业的发展,至1960年产业工人约发展到了人口的30%。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开垦新土地受到了限制,芬兰南部的很多小居民点扩大,人口集中。工业化导致了城市化(196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从而使城市生活方式普遍得到认同。伴随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芬兰妇女地位得到提高,传统的生育观念得到较大改变,加之社会福利提高,避孕节育措施的日

11、益普及,使得生育率大大下降。20世纪70年代以后,芬兰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断降低,人口增长模式开始进入现代型。 【典型例题】例1. 历史上的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改变了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具体表现为(    )A. 人口出生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B. 人口死亡率以较快速度下降C.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D.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解析:产业革命带来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生产力发展,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开始较快速下降,但由于出生率下降较慢,因而人口增长较快,这一时期的人口再生

12、产基本上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较高自然增长率为特征,称为“传统型”。答案:B 例2. 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1)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的增长发生的变化是        ;        。答案:1920年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192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快(2)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是         ,原因是&#

13、160;               。答案: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不良后果是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原因,答题前要仔细读图。根据1920年前后

14、人口数量曲线的弯曲程度,判断1920年前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图中代表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变化是从1920年的7亿增加到2000年的14亿,而同期发展中国家人口从12亿增加到47亿,可知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速度要大大超过发达国家。特别要分析近代人口从1980年到2000年发达国家的人口从12亿增到14亿,增长了2亿人,而同期发展中国家从31亿增加到47亿,增长了16亿,说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已经缓慢。判断清楚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特点,其他问题的解答就容易多了。答案: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劳动力,影响经济的发展 【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决定于(

15、0;   )A.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2. 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均属于“现代型”B.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均属于“传统型”C. 大洋洲的国家或地区属于“现代型”D. 我国人口再生产已进入“现代型” 3. 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 出生率  

16、                    B. 死亡率C. 自然增长率             D. 生育率4.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是与一定阶段的(    )A. 人口出生率相适应B. 人口死亡率相适应C.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D. 人口自然增长率相

17、适应 5. 发展中国家中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代表是(    )A. 非洲国家                 B.亚洲国家C. 拉丁美洲国家          D.大洋洲国家 6. 产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 各国实

18、施控制人口的政策 B. 生产力水平低C. 人口死亡率高 D. 自然灾害和战争频繁 二、填空题7. 按照人口        、        和          可以划分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类型。 8. 堪称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转变的代表性国家是         

19、 。 9. 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属      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        型,总的说来,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仍处于由        型转向        型的过渡阶段。 10. 我国人口再生产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   _ 向    &

20、#160;  过渡,已接近“            型”。 三、综合题11. 读“甲、乙两类国家人口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类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时期是(    )A. 19世纪初期            B. 19世纪后期C. 20世纪中期     &

21、#160;     D. 20世纪后期(2)人口增长与乙类国家类型相似的国家是(    )A. 新加坡                B. 美国C. 印度                 &

22、#160;    D. 德国(3)世界人口问题主要是由        (甲、乙)类国家形成的,其原因是庞大的              和较高的_,使世界人口增长很快。(4)对甲、乙两国人口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老龄化的比例乙国比甲国高B. 最近乙国的人口流向甲国C. 乙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D. 目前甲国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5)甲、乙两类国家在20世纪后期,其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分别是   _、_。【试题答案】  1. 解析: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不同类型的人口再生产,这三方面各自的高低有所不同。答案:C  2. 解析:目前,许多发展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