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1) 如何理解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的范畴,以及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有鉴于此,本文着重明确一个问题,我国财政主流学说一国家分配论就是关于国家财政的理论或学说,国家分配论亦即国家财政论;同时,本文还对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或国家财政论)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国家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多年来,国家分配论以其“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和“财政本质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的独特论断,而鲜明地与其他各种财政学说
2、区分开来,从而被贴上“国家分配”标签,并且因此而在财政经济学界广为流传。但事实上,就其总体而言,国家分配论实质上就是关于国家财政的学说,国家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用它来指导我国当前国家财政实践,是完全适宜的。之所以可以这么说,这是由国家分配论对于“国家财政”这一范畴的全面把握和深刻分析所决定的。国家分配论认为,国家财政这一范畴大体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l、关于财政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财政有着天然的联系,没有无财政的国家,也没有任何财政可以离开国家而存在。古今中外,财政就是国家财政、政府财政,因其天然具有公共性,因此也是公共财政。这实际上是对于国家财政作为一般范畴的理解。2、对于杜会主义
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模式(或类型)的认识。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应实行公共财政;而适应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机器方向,我国还因在公共财政以外,另有一块体现国家作为资本所有者、体现公有制为主题的财政,即国有资本财政;因此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模式应当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公共财政和国有资本财政的有机统一体,即双重结构财政(或双元财政人而单纯用公共财政是不足以概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模式的。3、对于国家财政范畴的特殊涵义的理解。在“财政”一词前加上“国家”二字,以“国家财政”作为对我国现行财政的模式双重结构财政模式的概括,可以涵盖公共财政。另外,使用“国家财政”一词,还有利于反映我国财经
4、改革进程中的两个重要事实:一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主要是由政府自身推进的,对财政改革来说同样如此;二是多年以来,我国财政一直存在“两个比重”偏低的情况,需要通过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权威对这种局面加以改观,以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不过,除了侧重从财政现象和我国财政活动的现实出发,国家分配论较早对“国家财政”这一范畴已经有着精辟见解之处,国家分配论的精髓与核心则是透过财政现象抽象出财政的本质,国家分配论认为,社会经济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在财政活动的背后,隐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从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角度,国家分配论把财政本质理解为“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并且认
5、为,财政的基本属性是公平性和利益集团性(或阶级性)。也就是说,一方面,国家或政府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需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家庭和企业所不愿提供或难以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另一方面,国家或政府在其本质上又是各种集团利益纷争的场所,在剥削阶级社会主要体现为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则主要体现为各阶层、不同组织之间的矛盾。基于上述理解,国家分配论认为,在我国现实条件下,着重要解决好两种财政分配关系:一是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由此可见,国家分配论不仅从现象的层面理解财政模式问题,更从本质的层
6、面揭示财政活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而这对于理解财政范畴,理解国家财政范畴,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现状及其目标,无疑具有独特的价值。国家分配论表明,财政现象是复杂的,财政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由此决定着作为对财政现象及其表现形式进行概括的范畴财政模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计划经济时期无所不包的“大一统财政”。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纯粹公共财政模式,我国当前的双重结构财政模式等等。但是财政的本质却是唯一的,任何形式的财政活动,在其本质上都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并且,作为对财政本质特征的直接反映,任何财政活动又都兼具公共性和利益团性(或阶级性)这两种基本属性。至此,我们可以断言,国家
7、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国家分配论反映着国家财政论的本质观。二、公共财政的本质观也是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能够在自发运行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的调节使社会上现有的各种资源,即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状态。但是,市场经济并非万能,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天然达到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这些问题是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固有缺陷或不足,一般将它们统称为市场失灵问题,如果任凭其发展,市场经济体系将无法存续,因此必须加以克服和纠正,这首先可以通过企业和个人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
8、题,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是市场最主要的参与主体,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也基本上是通过市场途径,以市场方式进行的,这样,市场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决定了企业和个人也难以有效地解决,因此,市场失灵需要有公共的或集体活动的介入,并且以非市场机制的方式进行干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纠正,而公共活动又主要由作为社会生活组织者的政府来体现,这就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以克服和矫正市场的不足与缺陷。这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决定着作为直接计划配置资源手段的政府财政,必须介入和参与到政府克服和纠正市场失灵的问题中去,并且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服务和支持政府的这类干预活动。这样,沿着市
9、场有效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财政介入的分析思路,西方财政理论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公共财政论则在准确揭示这一思路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应该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同仁服务的财政具有非市场盈利性的财政和法制化的财政。 公共财政论是对长期根植与西方资本和市场环境之上的财政活动及其运行机制的理论概括,而进行这样的理论概括无疑是正确的,对我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模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囿于长期形成的学术研究传统,西方财政论仅从财政活动的现实来把握财政范畴,并没有深入财政活动的本质,不等于财政理论不能或不应该揭示财政的本质。事实上,鉴于任何事物都是现象与
10、本质的统一,任何范畴都是对于事物本质的概括和体现。因此,没有揭示财政本质的财政范畴是不科学的,没有回答财政本质的财政理论是不完整的,哪怕它能够正确反映特定财政活动的特征及其运行过程。事实上,公共财政理论以无政府假说为出发点,论证市场经济处于失灵状态时政府及其财政进行干预的必要性,这固然不失其理论意义,但却的确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提出政府及其财政为什么有必要存在,并没有揭示政府及其财政实际上是如何存在与运作,以及为什么会如此存在及运作的理由。而要揭示政府及其政府的实际运行情况,就不能不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财政活动所体现的错综复杂的分配关系上,也不应对财政活动的另一个属性利益集团性避而不谈。特别是,我
11、过财政、经济之路是十分艰辛而曲折的,财政的公共性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其间交织着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摩擦、冲突和斗争,伴随着各种利益集团的分化、瓦解与重组,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关注于国家财政的集团性(或阶级性、阶层性),不得不关注于财政分配行为背后所隐藏着的分配关系或经济关系,而国家分配论则提供了理解这些问题的钥匙有鉴于此,我们说,公共财政也是以政府(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可见,公共财政论的本质观也是国家的分配论。三、正确认识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的关系(一)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的区别l、国家分配论的核心在于分析与探讨财政活动的本质,是本质论;而公共财政论着重在于界定财政活动的范畴,并
12、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运行过程,是现象论。因此,二者居于不同的理论层次上,国家分配论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这一论断,正确揭示出财政的本质。而公共财政论由于始终处于资本和市场的环境之中,加上受到客观的经济基础理论背景的影响,决定它所分析和解决的是直接面向西方市场经济这一经济背景下的财政活动如何进行运作的问题,并没有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中财政活动的内在规律作出概括和总结。因此从理论研究的深度看,公共财政论所涉及的仅仅是西方国家财政特殊,对财政活动的分析只停留于表层;而国家分配论则涉及财政一般,对财政活动的分析触及到
13、了它的最深层次,揭示出财政活动的内在、本质的联系。2、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的立论基础不一致。财政活动涉及的是政府经济行为,因此财政理论不仅要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背景,而且必须以特定的政治理论为依据,这一点对中西财政理论来说,都不例外。不同的是,国家分配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立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其基础经济学依据,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活动规律的认识,还以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为指导。而公共财政论则以社会契约论作为国家学说基础,并且以西方经济学作为基础经济学依据,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基础之上。3、财政的产生与存在问题是财政理论的分析起点,在这一问题
14、上,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遵循着不同的分析思路。国家分配论把财政视为一个历史的范畴,认为财政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存在而存在,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它着重运用了历史分析的方法来揭示财政的产生与存在的问题。公共财政论则不然,它直接面向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并不试图去解决各种社会形态下的财政问题。因此,在关于财政的产生与存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它采用的是逻辑分析的方法。在它看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及其财政之所以能够有立足之地,那是因为市场经济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这些弊端如果不由政府及其财政来加以解决,市场经济将无法存续下去。因此,公共财政论以市场经济为基
15、础,把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看作是政府干预根本理由,从而推导出财政产生与存在的必要性。4、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所指的财政对象不同。国家分配认为,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这里的社会产品只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而不包括无形的劳务服务,也不包括精神产品。公共财政论则认为,财政活动提供的对象是公共产品,即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它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更主要的是指各种公共服务。同时,从概念的形成看,社会产品是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产物,因此“生产”与社会产品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而公共产品虽然也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但恰恰是产品或服务在“消费”时具有的属性共同消费性,才使之与通常意义上的只适合于个人或少数人
16、消费的私人产品区别开来,因此公共产品与“消费”之间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5、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所探讨的财政活动的目的存在着差异。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活动的目的满足的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即国家需要。国家既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也要履行经济管理职能,其中包括进行国有资本管理的特殊职能;它不仅要实现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即公共需要,而且还要对大量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其保值、增值的需要。而公共财政论认为,国家虽然也具有进行社会管理与经济管理的双重职能,但是政府及其财政的活动基本上只应局限于为市场经济提供私人经济活动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对少量的国有资产,财政固然有进行有效管理的职责,但不以盈利性为目的,而主要是为了实现纠正市场失灵、克服市场缺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机械施工协议书
- 新能源材料研发投资合同
- Unit 3 Amazing animals第4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智能门锁数据隐私协议
- 企业合同大全9劳动合同聘请外籍工作人员合同6篇
- 管道铺设及检查井施工方案
-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房屋委托转卖协议书7篇
- 保洁用人合同8篇
- 第一单元第三节 (体验“云”上生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川教版(2024)信息科技 七年级上册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教案
- 运营与管理行业培训资料
- 48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骑手食品安全培训
- 血液透析诱导期健康宣教
-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单元复习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2023-2024新版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风电场升压站培训课件
- 2024年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区门窗拍摄方案
-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