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中诊(linwenq2整理)_第1页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中诊(linwenq2整理)_第2页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中诊(linwenq2整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 绪论细目一: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 要点细目二: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要点:1整体审察 2诊法合参 3病证结合第二单元 问诊细目一:问诊的内容 要点:1一般情况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 5个人生活史 6家族史细目二:问寒热 要点:1.恶寒发热 1-1 概念1-2 常见类型1-3 临床意义 2.但寒不热 2-1 概念 2-2 常见类型 2-3 临床意义3.但热不寒 3-1 壮热、潮热、微热的表现特点3-2 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4.寒热往来 4-1 表现特点 4-2 临床意义细目三:问汗 要点:1.自汗、盗汗、绝汗、战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表现特点2.自汗、盗

2、汗、绝汗、战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意义细目四:问疼痛要点:1.疼痛的性质 1-1 胀痛、刺痛、冷痛、灼痛、重痛、酸痛、绞痛、空痛、隐痛、走窜痛的表现特点1-2 胀痛、刺痛、冷痛、灼痛、重痛、酸痛、绞痛、空痛、隐痛、走窜痛的临床意义2.疼痛的部位 2-1 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四肢痛的表现特点 2-2 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四肢痛的临床意义细目五:问头身胸腹 要点:1.头晕、胸闷、心悸的概念 2.头晕、胸闷、心悸的临床意义细目六:问耳目 要点:1.耳 1-1 耳鸣、耳聋、重听的概念 1-2 耳鸣、耳聋、重听的临床意义2.目 2-1 目痛、目眩、目昏、雀盲

3、的概念 2-2 目痛、目眩、目昏、雀盲的临床意义细目七:问睡眠 要点:1.失眠、嗜睡的概念 2.失眠、嗜睡的主要病机细目八:问饮食口味 要点:1.口渴与饮水 1-1 口不渴饮的临床意义1-2 口渴欲饮的表现特点 1-3 口渴欲饮的临床意义 2.食欲与食量 2-1 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概念2-2 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3.口味 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苦、口涩、口咸的临床意义细目九:问二便 要点:1.大便1-1 便次异常、便质异常、排便感异常的表现特点1-2 便次异常、便质异常、排便感异常的临床意义2.小便 2-1 尿次异常、尿量异常、排尿感异常的表现特

4、点 2-2 尿次异常、尿量异常、排尿感异常的临床意义细目十:问经带 要点:1.月经1-1 经期异常、经量异常、经色、经质异常、痛经的概念 1-2 经期异常、经量异常、经色、经质异常、痛经的临床意义 2.带下 白带、黄带、赤白带的临床意义第三单元 望诊 细目一:望神 要点:1.得神、少神、失神、假神1-1 临床表现 1-2 临床意义 2.神乱 2-1 临床表现 2-2 临床意义细目二:望面色 要点:1.常色1-1 常色的概念 1-2 主色的概念 1-3 客色的概念2.病色2-1 病色的概念2-2 善色的概念2-3 恶色的概念3.五色主病3-1 赤色、白色、黄色、青色、黑色的表现特点 3-2 赤色

5、、白色、黄色、青色、黑色的临床意义4.望色十法的含义细目三:望形 要点: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意义细目四:望态 要点: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意义细目五:望头面 要点:1.望头部1-1 头颅、囟门、头发异常的临床表现1-2 头颅、囟门、头发异常的临床意义2.望面部 面肿、腮肿及口眼歪斜的临床意义细目六:望五官 1.望目 1-1 五轮学说的内容 1-2 目色、目形、目态异常的临床表现 1-3 目色、目形、目态异常的临床意义2.望口与唇2-1 异常表现的特点 2-2 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3.望齿与龈3-1 异常表现的特点 3-2 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4.望咽喉4-1 异常表现的特点 4-2 异常表现的临床

6、意义细目七:望躯体 要点:1.望颈项 1-1 瘿瘤、瘰疬的临床表现 1-2 瘿瘤、瘰疬的临床意义2.望手足 2-1 手足外形与动态异常表现的特征2-2 手足外形与动态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细目八:望皮肤 要点:1.斑疹、水疱、疮疡的临床表现2.斑疹、水疱、疮疡的临床意义细目九:望排出物 要点细目十:望小儿指纹 要点第四单元 舌诊细目一:舌诊原理 要点: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细目二:正常舌象 要点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1.舌色 1-1 病理舌色的临床表现 1-2 临床意义 2.舌形2-1 病理舌形的临床表现 2-2 临床意义3.舌态 3-1 病理舌态的临床表现 3-2 临床意义 4.舌下络

7、脉4-1 异常表现特点 4-2 临床意义细目四:望舌苔 要点:1.苔质 1-1 病理苔质的临床表现 1-2 临床意义 2.苔色 2-1 病理苔色的临床表现 2-2 临床意义细目五: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及临床意义 要点 第五单元 闻诊细目一:听声音 要点:1.声音 1-1 音哑与失音、鼻鼾、太息的概念 1-2 音哑与失音、鼻鼾、太息的临床意义2.语言 2-1 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的概念 2-2 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的临床意义3.呼吸 3-1 喘、哮、短气、少气的概念 3-2 喘、哮、短气、少气的临床意义4.咳嗽 4-1 表现特点 4-2 临床意义 5.胃肠异常声音 5-1 表现特点 5-2 临

8、床意义细目二:嗅气味 要点:口气、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第六单元 脉诊细目一:诊脉概说 要点:1.寸口诊法 1-1 寸口部位 1-2 寸口分候脏腑 2.诊脉方法 指法细目二:正常脉象 要点:1.正常脉象的特点 2.胃、神、根的含义细目三:浮、散、芤、革脉 要点细目四:沉、伏、牢脉 要点细目五:迟、缓脉 要点:1.脉象特征及区别 细目六:数、疾脉 要点:1.脉象特征及区别 细目七:虚、实脉 要点:1.脉象特征及区别 细目八:洪、大脉 要点:1.脉象特征及区别 细目九:细、濡、弱、微脉 要点细目十:滑、涩、动脉 要点:1.脉象特征及区别 细目十一:弦、紧脉 要点:1.脉象特征及区别 细目十二:结、

9、代、促脉 要点:1.脉象特征及区别 细目十三:长、短脉 要点:1脉象特征及区别 2临床意义细目十四:脉象鉴别 要点细目十五:真脏脉 要点:1概念 2临床意义细目十六:诊小儿脉 要点 第七单元 按诊 细目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要点:按诊的手法 触、摸、按、叩四法的含义细目二:按诊的内容 1.虚里按诊 1-1 内容 1-2 临床意义2.按脘腹 按脘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 3.按肌肤 3-1 内容 3-2 临床意义4.按手足 4-1 内容 4-2 临床意义 5.按腧穴 诊断脏腑病变的常用腧穴第八单元 八 纲 辨 证细目一:概述 要点:八纲、八纲辨证的概念细目二:八纲基本证候 要点:1.表里辨证

10、 1-1 表证、里证的概念 1-2 表证、里证的辨证要点 1-3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2.寒热辨证 2-1 寒证、热里证的概念 2-2 寒证、热里证的辨证要点 2-3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3.虚实辨证 3-1 虚证、实证的概念 3-2 虚证、实证的辨证要点 3-3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4.阴阳辨证 4-1 阴证、阳证的概念 4-2 阴证、阳证的表现特征 4-3 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1.证候相兼 1-1 概念 1-2 常见类型2.证候错杂 2-1 概念 2-2 常见类型 3. 证候真假 3-1 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的概念3-2 真热假寒、真寒假热

11、、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的临床表现 3-3 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4证候转化 4-1 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概念4-2 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临床表现 4-3 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临床意义第九单元 病 性 辨 证细目一:六淫辨证 要点:风淫证候、寒淫证候、暑淫证候、湿淫证候、燥淫证候、火淫证候的临床表现细目二:阴阳虚损辨证 要点:1.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2.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 3. 亡阳证与亡阴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辨气血证候 要点:1.气虚类证 1-1 气虚证、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的概念1-2 气虚证、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的辨证要点 2.血虚类证

12、 2-1 血虚证、血脱证的概念 2-2 血虚证、血脱证的辨证要点 3.气滞类证 3-1 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的概念 3-2 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的辨证要点4.血瘀证4-1 概念4-2 辨证要点 5.血热证5-1 概念5-2 辨证要点6.血寒证 6-1 概念 6-2 辨证要点验室 7.气血同病证类 7-1 概念 7-2 常见类型细目四:辨津液类证候要点:1.痰证、饮证、水停证、津液亏虚证的概念 2.痰证、饮证、水停证、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五:辨情志证候 要点:喜证、怒证、悲恐证、忧思证的临床表现第十单元 脏 腑 辨 证细目一:辨心病证候 要点:1. 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

13、、心阳虚脱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 2.心气虚证、心阳证、心阳虚脱证的鉴别要点 3.心血虚证、心阴虚证的鉴别要点4.心脉痹阻证中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的鉴别要点5.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二:辨肺病证候 要点:1.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寒痰阻肺证、饮停胸胁证、风水相搏证的临床表现 2.风寒犯肺证、寒痰阻肺证、饮停胸胁证的鉴别要点 3.风热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燥邪犯肺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辨脾病证候要点:1.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寒

14、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表现2.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的鉴别要点 3.湿热蕴脾证、寒湿困脾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四:辨肝病证候要点:1.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2.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的鉴别要点3.肝风内动证中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的鉴别要点细目五:辨肾病证候 要点:1.肾阳虚证、肾虚水泛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 2.肾阳虚证、肾虚水泛证的鉴别要点 3.肾精不足证、肾阴虚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六:辨腑病证候要点: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胃热炽盛证、寒饮停胃证、寒滞胃肠证、食滞胃肠证、胃肠气滞证、肠热腑实证、肠道津亏证、肠道湿热证、膀胱湿热证、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七:辨脏腑兼病证候要点: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脾气血虚证、心肝血虚证、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肝火犯肺证、肝胆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第十一单元 六经辨证概要细目一:六经辨证 要点:1.太阳病证 1-1 太阳经证的临床表现1-2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临床表现1-3 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的临床表现 1-4 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的鉴别要点2.阳明病证 2-1 阳明经证的临床表现 2-2 阳明腑证的临床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