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20001X数据业务分层优化策略_第1页
CDMA20001X数据业务分层优化策略_第2页
CDMA20001X数据业务分层优化策略_第3页
CDMA20001X数据业务分层优化策略_第4页
CDMA20001X数据业务分层优化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DMA20001X数据业务分层优化策略中国联通福建分公司黄必鑫杨孝最范方志纲要本文主要通过对internet协议分层模型的了解,阐述了CDMA2000 1X数据业务的协议分层思想,分析了每层开销可能造成上层吞吐量的下降比例,结合日常CDMA1X数据优化经验提出物理层、RLP层、PPP层、TCP层的优化方法,对以往数据优化时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提出了分层优化策略的思想,并列举了福建联通的1X数据业务优化案例进行说明。以下为本文的提纲。Ø了解协议分层模型Ø1X数据业务协议分层描述ØCDMA20001X各层开销对吞吐量的影响情况ØCDMA2000 1X各层优

2、化方法Ø目前数据业务优化时容易存在的三个误区ØCDMA2000 1X数据业务分层优化的策略Ø分层优化案例介绍Ø分层优化小结1、了解协议分层模型CDMA2000 1X数据业务提供的是用户通过CDMA网络来实现无线上网,也就是internet(互联网的“最后一跳”采用的是CDMA 2000 1X网络,所以要进行CDMA20001X的数据优化,必须先对internet的分层协议有所了解,internet 的四层协议分层思想是从OSI的七层开放协议模型演变而来的,internet的四层协议分层如图一。1、了解协议分层模型 internet 四层模型主要把OSI

3、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综合到应用层里,把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综合到网络接口和物理层里,所以internet 协议模型就是把OSI 七层模型简化为四层协议模型。由于internet 分层主要协议主要由TCP 和IP 协议组成,所以internet 分层协议也简称为TCP/IP 协议。由于整个internet 网络组成的底层介质不同,有以太网、令牌环、FDDI 、HSSI 、ATM 、GPRS 网络以及联通目前的CDMA 20001X 网络,所以internet 分层思想可以大体理解为:用IP 网络层去屏蔽底层(网络接口和物理层不同特点,而在IP 层之上用TCP 传输层来控制,在TCP 层之上走的

4、是用户的数据,即应用层。协议分层的思想为上层内容为下层的静荷(payload。CDMA2000 1X 数据业务协议分层正是在internet 四层协议模型里的基础上形成的,做为终端用户,最关注的是最上层即应用层的速率,但通常应用层速率慢的原因有很多种,只有很好的理解了CDMA2000 1X 数据业务的分层思想,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数据业务性能优化。图一internet 四层协议模型及OSI七层模型2、CDMA2000 1X数据业务协议分层描述图二CDMA 2000 1X数据业务的协议分层如图三1X协议分层实例 从图二中可看出CDMA 2000 1X数据业务协议分层实际上是在internet四层

5、模型基础上新加了RLP(无线链路协议层和PPP(点对点协议层,其中RLP层是在移动台和BSC之间传送的协议,是承载上层应用与底层空口物理信道的纽带,由于空中接口无线链路的高笔特率特性,引入RLP 协议的目的就是通过RLP的重传纠错机制,来屏蔽物理链路的高错笔特率的特点,为上层的协议和应用提供一个等价于有线链路质量的服务;PPP层也是在移动台和PDSN之间传送的协议层,该层目的在于为在同等单元之间传输数据包简单链路设计的链路层协议。3、CDMA2000 1X各层开销对吞吐量的影响情况CDMA20001X网络底层空口SCH的数据速率可以从9.6kpbs到153.6kbps不等。在数据业务中吞吐量是

6、衡量数据业务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网络的每一层(物理层、RLP层、PPP层、TCP层、IP层、应用层都有相应的吞吐量,虽然在物理层当使用一个16倍速的SCH加上一个FCH 后,能够提供最大数据业务吞吐量为153.6+9.6=163.2kpbs,但是由于层间复用,在数据包中增加了数据头,使得经过多层复用以后数据包长度变长;另外由于采用了RLP重传机制,以及RLP层应答延时的引入,使得一个终端用户实际感受到的应用层吞吐量会比底层物理层的吞吐量要小得多。以下对每层的开销情况进行分析。物理层开销空口SCH有不同类型的速率,不同速率时物理层的开销也不同,表一为各种速率时物理层典型的开销比例。物理层

7、速率(kbps净荷(bit开销(bit开销比例9.61722010.42% 19.2352328.33% 38.4704648.33% 76.814081288.33% 153.628162568.33%表一物理层开销当物理层速率为9.6kbps时,物理层的开销约为10.42%,当大于9.6kbps时,开销约为8.33%。注:净荷、开销这里指SCH每20ms内传送的数据量,即每个SCH物理帧所传送的数据量。3、CDMA2000 1X各层开销对吞吐量的影响情况RLP层开销当在FCH传送时,RLP帧头长度10bits,帧长度172bits,引起吞吐量下降5.8%,当在SCH传送时,头长度16bit

8、s,帧长度352bits,引起吞吐量下降4.55%;由于RLP层的重传机制也会导致吞吐量下降,假定采用两次重传,当FER为5%时,吞吐量下降10%;FER为1%时,吞吐量下降2%。PPP层开销为了减小TCP/IP头的影响,在PDSN和MS之间建立的PPP link使用头压缩技术,可以把数据头的长度降低到4bytes,使用头压缩技术后,对吞吐量的影响为0.27%0.8%。TCP/IP层开销由于TCP/IP数据包头40bytes,而TCP数据段长度典型为5001500bytes,所以由此引起的传输效率(即对吞吐量的影响降低比例为2.7%8%。3、CDMA2000 1X各层开销对吞吐量的影响情况应用

9、层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计算假定空口支持的最大数据速率为9.6+153.6=163.2kbps,FCH的FER为1%,SCH的FER为5%。1SCH速率为153.6kbps时,吞吐量降低的百分比如公式一吞吐量降低百分比=1-(1-TCP/IP开销×(1-PPP开销×(1-RLP开销×(1-RLP重传开销×(1-物理层开销= 23% 公式一2 FCH速率为9.6kbps时,吞吐量降低的百分比如公式二吞吐量降低百分比=1-(1-TCP/IP开销×(1-PPP开销×(1-RLP开销×(1-RLP重传开销×(1-物理层开销=

10、19.7%公式二3、CDMA2000 1X各层开销对吞吐量的影响情况应用层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计算由于在FCH上承载的信令约占5kbit吞吐量,所以实际应用层最大的吞吐量为121kbps,具体计算过程如公式三。应用层最大的吞吐量=(1-0.23×153.6kbps+(1-0.197×9.6kbps-5kbps=121kbps公式三从上述每层的开销来分析,到达应用层的速率比底层物理层的速率要低得多,所以必须把每层的开销降到最小才能保证应用层有高的吞吐量,所以分层优化是1X数据业务优化中的关键思想。以下从物理层优化方法、RLP层优化方法、PPP层优化方法、TCP层及应用层的优化方

11、法分别进行阐述。4、CDMA2000 1X各层优化方法1物理层优化方法2RLP层优化方法3PPP层优化方法4TCP/IP层优化方法5应用层优化方法4.1、物理层优化方法物理层是一个介质传送过程,对于CDMA20001X网络,物理层有FCH(基本业务信道和SCH (补充业务信道两种传输介质,FCH传送的为信令消息和低速数据业务消息;SCH传送的是高速数据业务,FCH和SCH空口每20ms帧内能传送的信息如表二。表二空口速率对应RLP个数 从表二可以看出,当空口SCH速率最大时,可封装的上层净荷就越大,所以物理层的优化思路:对单用户而言,当上层有大容量数据传送时,应确保其尽可能达到最大的空口速率;

12、对每个扇区而言,当该扇区下有多个数据用户时,尽使每个数据用户得到高速SCH的概率尽量公平,总的吞吐量尽可能大,也就是需要达到物理层用户吞吐量和扇区吞吐量的平衡。物理层优化主要从前向链路、反向链路两方面进行优化。4.1.1、前向链路物理层优化方法物理层前向链路优化主要通过FSCH(前向链路SCH的分配触发机制、FSCH功率控制参数优化、FSCH分配策略及调度算法优化这三方面进行。FSCH分配触发机制基站给MS分配FCH还是SCH来传送数据是由基站触发并由基站决定的,当基站检测到信道buffer(缓存内有某用户的数据超过一定字节时,并开始决定是否需要分配SCH、分配多少速率的SCH。三星CDMA系

13、统该buffer设置的经验值为400byte,该值设置过小,会使基站分配FSCH 过于容易,对用户而言,其速率可以提升,但对基站而言,整体SCH的分配效率降低;反之亦然。所以该值的设定要在用户吞吐量与基站吞吐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通常设置400-500byte为佳。FSCH功率控制参数优化主要通过对FSCH功率控制及相关的参数分析、实验的经验,得出FSCH功率控制参数设置的经验值。具体见附件。 FSCH主要功率控数主要参数说明(三星系4.1.1、前向链路物理层优化方法FSCH分配策略及调度算法优化如果在FSCH要达到153.6kbps,需要用16个连续的64位的walsh码(即1个四位的wal

14、sh码进行扩频调制,所以在walsh码的管理上要对数据业务有一定预留,通常的做法是语音优先分配到开销信道已使用的walsh码树里,而保留一条16个连续的64位的walsh码子树,当剩余的其他语音呼叫使用的64位walsh码小于8个后才会释放预留给数据业务用的walsh子树,这样即做walsh码分配时的语音优先,又能保证数据业务有充足的walsh码资源可用。当同一扇区下有多个数据用户时,需要考虑的是SCH的分配策略和分配周期,通常有独享和共享两种策略,即一条SCH是给一个用户单独使用还是多个用户共用。通过walsh码树的分配原则,每扇区最多可提供两条16倍速的SCH和一条8倍速的SCH,所以比较

15、理想的SCH设置原则是每扇区设置3条SCH,当数据用户不超过三个时,每个用户各自独享每条SCH,当数据用户超过三个时,对SCH进行时分共享方式,当SCH时分共享时,SCH 分配周期大的好处是降低调度负载、信令负载,SCH分配周期小的好处是对于小的数据包可提高效率、上层TCP应用性能更好,通常经验值为260320ms之间为佳。4.1.2、反向链路物理层优化方法物理层反向链路优化主要通过RSCH(反向链路SCH的分配触发机制及调度算法、RSCH功率控制参数优化这三两面进行。RSCH(反向链路SCH的分配触发机制及调度算法反向SCH的触发是由MS触发的,MS检测到用大的数据要上传时,会发送SCH r

16、equest消息给BSS请求分配相应速率的RSCH,但是否决定要发送RSCH,给MS多大的RSCH是由基站决定的。基站会根据系统设置的反向最大速率、反向信道资源情况等决定。对于三星系统,可优化的关键参数有四个。A、1、反向RSCH信道资源情况。对于三星系统,每提供一条153.6kbps的RSCH,需要采用6个信道单元进行同时解码,对于反向需求大的基站,通常需要设置18个用于RSCH的信道单元,这样有充足的物理信道,才能保证MS能达到高速的RSCH。B、2、反向RSCH是否独享三星CDMA系统内有REV_DTX_DURATION参数,该参数表示反向不连续发射周期,当该参数设置为15时表示RSCH

17、独享,只有用户上传完数据后才释放RSCH。C、3、反向RSCH最高速率三星CDMA系统内可设置RSCH最高速率,通常由于前反向数据业务应用的不对称性,我们的优化经验是反向RSCH最高速率设置为76.8kbps,而反向RSCH采取独享方式,这样即提高了扇区容量,又能保证用户速率的稳定性。D、4、在切换过程是否关闭RSCHUSE_T_ADD_ABORT参数设置为0表示切换过程不关闭RSCH,设置为1表示关闭。由于目前RSCH都是软切换,在CDMA 1X网络中整个软切换的性能已较好,所以从优化经验来看,该值设0为佳,这样能保证用户上层应用速率的稳定,避免大的抖动。4.1.2、反向链路物理层优化方法R

18、SCH功率控制参数优化RSCH的功率控制优化机制与FSCH的功率控制优化机制类似,也是有taget Fer及功率控制参考点等,设置的方式及经验值可参考前向链路的设置方式,这里就不做详细说明。4.2、RLP层优化方法由于TCP/IP是建立在传输错误比率非常低的有线网络环境中,为了适应无线信道信号变化剧烈、存在快慢衰落、传输错误比率高等特征,在物理层之上增加了RLP层,通过RLP 层屏蔽了CDMA 20001X无线信道的高错笔特率传输特征,为上层协议(PPP、TCP/IP提供了等同于有线网络的传输特征。三星CDMA系统RLP层可优化的参数见表四。表四RLP层优化参数RLP参数经验设置解释NAK_R

19、OUNDS_FWD3前向RLP重发次数NAK_PER_ROUND_FWD001前向第一次发多少个NAKNAK_PER_ROUND_FWD012前向第二次发多少个NAKNAK_PER_ROUND_FWD023前向第三次发多少个NAKNAK_PER_ROUND_FWD030前向第四次发多少个NAKNAK_PER_ROUND_FWD040前向第五次发多少个NAKNAK_ROUNDS_REV3反向RLP重发次数NAK_PER_ROUND_REV001反向第一次发多少个NAKNAK_PER_ROUND_REV012反向第二次发多少个NAKNAK_PER_ROUND_REV023反向第三次发多少个NAKR

20、TT10(单位20ms一次环回时间OUT_FWD_DATA_TIME25(单为20ms前向RLP超时定时器OUT_REV_DATA_TIME25(单为20ms反向RLP超时定时器4.2、RLP层优化方法RLP层优化重发机制优化目前三星CDMA系统最多支持前反向各6次NAK重发,当6次重发后对端还无法正确收到,才将错误消息上报给上层。从优化经验看,在市区站点,可选择前、反向均为RLP(1,2, 3机制,即三次重发,每次分别发送1个NAK,2个NAK,3个NAK;在郊区信号覆盖较弱站点,可选择前、反向均为RLP(1,4,7机制,即三次重发,每次分别发送1个NAK,4个NAK,7个NAK,这样对信号

21、较弱区域导频强度较差区域提高RLP层的纠错性能,提高上层应用的稳定性。依据路测结果调整RLP重发机制我们从日常的1X数据业务DT测试可发现,有些路段由于底层物理层的SCH误帧率较高造成RLP层重传比例大,有的重传比例大于20%,对于重传比例大于20%的区域,首先要进行物理层优化,在物理层优化无法解决高重传率问题时,可考虑把RLP机制改为(2,3,即两次重发,第一次发2个NAK,第二次发3个NAK,把RLP无法完成纠错的包提交到TCP层,由TCP层的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来解决。这样即可降低空口资源由于一直三次重发造成的浪费,又可降低RLP层的重传比例。RLP层优化的重要性RLP层对用户吞吐量的开销

22、是较大的,仅次于物理层的开销,所以灵活的进行RLP层的优化可以较大程度提高上层应用的吞吐量,降低TCP层的时延,提高用户感受。4.3、PPP层优化方法PPP层也是在移动台和PDSN之间传送的协议层,该层目的在于为在同等单元之间传输数据包简单链路设计的链路层协议,该层在CDMA2001X中,还提供在PPP连接过程中LCP链路建立、CHAP 鉴权、IPCP IP地址分配过程。该层的优化参数相对较为简单,日常优化中只需要对两类参数进行优化,一类为是否在PPP层采用VJHC(Van Jacobson Header Compreesion压缩机制,VJHC机制是在PPP层把上层TCP/IP的段报头从40

23、字节压缩到35字节,提高Tcp ack消息的传送速率,也就提高了TCP 层的速率;第二类为PPP建立过程中的参数优化。VJHC压缩机制1采用VJHC压缩机制的优点采用VJHC后,由于将TCP/IP的报头由40字节缩小为5字节,我们以反向RFCH(反向基本业务信道传送前向Tcp ack消息为例,一个Tcp ack消息段长度为45字节(40个报头加上5个字节的ack消息,没采用VJHC机制,每秒可传送22个Tcp ack消息;而采用VJHC后,由于TCP/IP报头减少到5字节,整个Tcp ack消息段长度为10字节,所以每秒可传送120个Tcp ack消息,采取VJHC机制后,在上层有足够数据传送

24、的前提下,通过Tcp ack消息算整个TCP/IP层的传输效率可提高5倍。2VJHC压缩机制的适用环境VJHC压缩机制可用在FER比较低、物理链路比较好的区域,即在市区无线环境较好区域可使用VJHC压缩机制,VJHC压缩机制可在CDMA 2000 1X拨号程序里设定。3VJHC压缩机制不适用环境当在TCP层有开启Selective ACK(选择性发ACK消息机制时,在PPP层不可启动VJHC机制,否则可能造成Tcp Ack消息对端无法正确解析;在物理层链路比较差、FER较高区域,或在郊区无线环境较差区域,不可开启VJHC 机制。4.3、PPP层优化方法PPP建立过程中的参数优化PPP建立过程中

25、可优化的参数主要是PPP重传定时器参数的优化,PPP在建立的第一个过程是LCP的建立,LCP在测试链路时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测试链路消息无法到达对端,在PPP重传定时器超时后重新建立PPP连接。一般该参数的设置为两倍的RTT(一次LCP环回时延时间加上100毫秒;经验值为设置500毫秒,PPP重传定时器设置过大会造成每次PPP会话过程加长,PPP的接续时长变大;设置过小会降低PPP连接成功率,所以必须合理的设置PPP重传定时器。4.4、TCP/IP层优化方法由于IP层在CDMA 20001X分层协议中的功能是提供路由,提供逻辑地址,用于路由器的路径选择,负责数据转发和路由,IP层的开销较小,所以一

26、般IP层在无线侧及终端侧不需要进行很大的优化,这里主要介绍TCP层的优化方法。TCP传输层在CDMA 20001X分层协议中的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连接,提供可靠(TCP协议和不可靠(UDP协议的数据投递,并对RLP层无法完成错误进行重传,所以该层在整个CDMA 2000 1X分层协议中是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因为TCP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应用层的性能。TCP 协议的关键机制有四个,分别是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及快速恢复,主要的关键参数有MSS、Rx Win、Delay ACK、Initial Congestion Window和RTO。以下从TCP参数设置介绍及优化经验值、TCP参数优化方法、

27、TCP层优化意义三方面进行说明。TCP参数介绍及优化经验值(1 MSS(最大报文段长度MSS表示TCP传往另一端的最大块数据的长度。当一个连接建立时,连接的每一方都有用于通告它期望接收的MSS选项(MSS选项只能出现在SYN报文段中。如果一方不接收来自另一方的MSS值,则MSS就定为默认值536字节(这个默认值允许20字节的IP首部和20字节的TCP首部以适合576字节IP数据报,即MTU。该值通常设置为536或1460,在无线环境好FER小于3%时,该值可设置为1460,设置为1460比设置为576在TCP层的传输效率将提高5%;在无线环境较差时候,该值建议设置为576,设置为1460比设置

28、为576在TCP层的传输效率将降低320%。(2 Rx Win(接收窗Rx Win收窗口大小,也就是接收端能一次接收段的最大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了用户可能的最大吞吐量。该值越大速率越快,设置为64K速率大概比4K高50%200%,通常建议该值设置至少大于16K。(3 Delay ACK(延迟发ackDelay_ACK选项激活后,TCP在接收到数据时就会推迟发送ACK,以便将ACK与需要沿该方向发送的数据一起发送(有时称这种现象为数据捎带ACK或者累积ACK。绝大多数实现采用的时延为200ms,也就是说,TCP将以最大200 ms的时延等待是否有数据一起发送,该选项激活的作用在于避免反向信道

29、拥塞。在无线环境好时,可启动该功能,能使TCP层速率提高约10%,无线环境差时,建议不要开启该功能。(4 Congestion Window(拥塞窗口Congestion Window拥塞窗口,就是定义可以连续发送多少个段,而不需要等收到接收端发来Ack再进行下一个段的发送,即发送端的发送速率。无论无线环境好坏,随着初始拥塞窗的增加,TCP速率呈增加趋势,且趋势加大。无线环境好时,最大增长幅度为40%;无线环境差是最大增长幅度为100%。通常经验值初始拥塞窗口设置为4较为理想。(5 RTO ( 重传超时定时器RTO指的是在该数据发出后,多长时间内没有收到ACK而进行再次重传的时间,RTO有In

30、itial、minimum、Extra三个参数。优化经验表明Initial RTO=3sec, minimum RTO=3sec,Extra RTO=2sec时,在无线环境好与差时,都是最佳值。TCP参数优化方法TCP参数比较简单的修改方法可在MS的上网拨号程序中修改,手工方式为在电脑的注册表内修改,通过Drtcp软件可直接修改,Drtcp软件界面如图四。图四Drtcp软件界面 TCP层优化意义TCP层之上即是应用层,所以TCP层的性能好坏对应用层有直接的影响,TCP传输是面向连接可靠的传输,如果TCP参数设置不当,将造成TCP层的开销将很大,通常TCP层到应用层之间的开销在3%左右,如果进行

31、数据业务优化时发现TCP层的开销大于10%,则需要重点进行TCP层的优化,而TCP层的优化主要通过上述说的五个参数进行优化,将这五个参数优化到合理的值后,TCP层的开销可控制在5%以内。4.5、应用层优化分析通常应用层有HTTP应用、FTP应用、发邮件等应用,而对于HTTP、FTP、发邮件等在无线侧及终端侧可优化的内容较少,只要把下层的优化做好了,位于最上层即应用层的性能就好了,但我们必须了解上层各类应用对前、反向资源的占用情况,这样才能很好进行底层的优化。表五为笔者测试分析的各类应用层应用类型对前、反向资源的占用情况。前向流量(KB反向流量(KB反_前向流量比反向最高流量反向平均流量前向最高

32、流量前向平均流量表五应用层各类应用对前、反向资源的占用情况从上表中我们发现,下载类及收邮件类的应用所需要的反向资源较少,反向只需要通过基本业务信道传送Tcp层的ack消息即可;而HTTP打开网页类,反向所需要的资源相对较多,反向需要通过RSCH传送相应交互消息,所以如果某扇区内反向RSCH资源出现拥塞,则该扇区下1X数据用户上网打开网页的速度将很慢,而FTP下载速度则正常。5、数据业务优化时容易存在的三个误区早期在做1X无线数据优化时常常会有三个误区:(1误区之一:只关心底层(即SCH是否能达到高速率,而忽略了应用层用户的感受。早期由于对1X协议分层思想理解不深,有时只关心SCH速率高不高、R

33、LP层速率高不高,而忽略了用户的真实感受,从1X协议分层里我们可以看出,当SCH速率高时,RLP速率高时,如果RLP重传率很高,用户会感觉上层应用有较大时延,应用层速率并不会高;所以如果我们对1X协议分层思想理解深刻了,知道每层开销对上层的影响,就不会只关注底层能否达到高速率,而应该关注的是每层的开销是否超过其典型值,RLP层重传率是否过高,应用层速率是否能满足用户需求这方面。(2误区之二:碰到用户投诉网络速率低时,常常认为是容量不足或信号弱等造成,而无法真正从协议分层思想中定位网络问题。往往在处理1X用户投诉网络速率慢时,投诉处理人员如果对1X协议分层思想理解不深,常常会认为是网络容量不足或

34、覆盖不好等问题造成,而无法对症下药。如果对1X分层优化理解深刻,应该从应用层、TCP、IP、PPP、RLP、物理层分别进行分析,找出具体是哪一层速率慢造成应用层的速率慢,有时用户设置不当造成TCP层开销大,导致应用层速率慢,而此时如果对分层优化理解深刻的话,只需要针对TCP层的参数进行修改即可改善用户感受;所以针对用户投诉速率低时,需要具体分析是哪一层的速率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这也就是分层优化策略的主要思路之一。5、数据业务优化时容易存在的三个误区(3误区之三:只关注单用户的速率情况来对网络资源进行配置,而没有根据上层应用来进行底层的资源的合理配置。因为目前联通的1X增值业务在快速发展,

35、有许多基于1X的增值应用,如GPSONE定位、VPDN行业应用、PTT集群呼叫等,有时我们在资源配置时如果只关注单用户的速率,而没有从应用层对速率的需求情况来进行底层的资源配置,结果会造成1X容量不足、功率溢出、用户感受差等问题,如果了解1X数据业务的协议分层思想,从应用层对速率的需求情况,来进行底层资源的合理配置,往往不会造成此类问题。如针对应用层基本上是进行HTTP应用时,由于该应用对反向SCH有需求,但对反向SCH速率需求不会高,所以我们进行底层配置时,可对反向最高速率进行限制,提高扇区的反向吞吐量,虽然此举会造成单用户反向速率无法达到很高,但对用户来说,已经能满足其上层应用,同时提高了

36、这个扇区的反向容量,如果数据用户多时,出现反向SCH拥塞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用户感受就提升了。如针对应用层为行业应用,如一些公安、交警使用的采用1X传输的违章监控系统,对反向SCH速率要求很高时,我们在这些区域就不能把速率限制到比其要求更低,而是做到应稍大于其反向速率的需求,这样才能满足其对网络的需求。6、CDMA20001X数据业务分层优化策略的主要思想存在以上这些误区的原因是CDMA20001X数据业务的优化方法和优化思路与GSM网络、IS95网络、CDMA20001X语音业务有很大不同,CDMA20001X数据业务的优化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数据业务用户的使用感受度;二是提高局部区域的

37、数据业务容量,而提高容量的方法不仅仅是扩容、扩载频等方式,有时通过对底层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能提高网络容量。(1提高用户感受度,主要就是提高应用层用户速率,降低应用层的时延。而提高应用层速率,必须针对性的分析到底是哪层开销大造成应用层速率的下降,也就是对TCP、IP、PPP、RLP、物理层的速率情况进行分析,对开销比例超过典型值的层进行针对性优化;降低应用层的时延必须降低RLP层的重传率。(2提高局部区域的数据业务容量,也就是提高扇区吞吐量。我们可以依据数据业务用户应用层的使用方式分析,对资源的需求情况分析,来进行底层物理层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在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同时达到整个扇区吞吐量的最大化。(

38、3根据对各层工作机制的分析,来进行其它层工作机制的合理配置。如可依据IP层流量计费机制的分析,来进行应用层工作机制的合理配置。由于1X优化中提高用户速率与提高扇区吞吐量是一个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用户速率高时扇区吞吐量并不一定高;而扇区吞吐量高时用户的速率并不一定高。而我们只有依据应用层对速率的需求情况来进行底层的合理配置及优化,才能在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以上三点也就是CDMA20001X数据业务分层优化策略的主要思想。7、福建联通CDMA2000 1X分层优化案例1通过应用层的流量关系统计分析进行物理层的资源配置优化2通过IP层流量异常来进行应用层的机制优化案

39、例三星CDMA系统可以统计出每个扇区的RLP层流量,我们从应用层的反、前向流量比可以基本定位出该扇区的用户模型,即上层是属于哪类应用居多。而RLP层正确传递的反、前向流量比也能大致定位出上层主要属于哪类应用。我们以福建联通网优厦门中心2006年5月在福建某地做的CDMA无线数据优化为例说明。(1福建联通某分公司CDMA 市区业务模型分布我们按应用层优化策略里提到的反、前向流量比,通过加权计算,并把计算结果用地理化图形表示,得出图五所示依据反、前向流量比得出的应用层类型分布效果图。(2通过应用层业务模型分布发现的问题及在物理层的优化措施 通过对业务模型中16个红色的扇区分析,红色表示这些扇区覆盖

40、范围内存在大量的反向RSCH 需求,主要为发邮件或FTP 上传业务居多;从统计上看,这些扇区反向RSCH 的信道拥塞情况较为严重,所以针对这些反向的需求,我们从物理层上进行针对性优化,把这些扇区的反向3G 信道单元进行针对性扩容,即解决了这些扇区反向3G 信道拥塞问题,又提高用户满意度。通过对业务模型中近20个深黄色的扇区分析,深黄色表示这些扇区下用户主要为流缆网页应用,对反向有需求,但对反向RSCH 速率要求不高,从信道单元统计上我们发现有5个扇区存在反向3G 信道拥塞,由于这些扇区下的应用为HTTP 打开网页居多,对反向速率要求不高,但对反向RSCH 有需求,通过物理层反向链路优化策略,我们把这些扇区反向RSCH 的最高速率从153.6kbps 降低到76.8kbps ,在不增加硬件资源前提下,这些扇区反向可容纳的数据用户容量提高一倍,但是以降低最大速率为前提,由于这些扇区下的业务主要为HTTP 打开网页,所以通过物理层的这个优化策略,即解决了应用层对资源的需求,又提高了用户感受,解决了物理层信道反向3G 信道拥塞问题。图五业务模型分布图(1问题描述福建某地有家公司利用联通CD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