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更换时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变化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更换时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变化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2期第14卷 临床研究 作者:伍卫王景峰谭桂明朱纯石 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广东广州 510120 关键词:心脏起搏,永久;心室电极;电极参数测量,直接 摘要分析了本院90年
2、代以来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时心室电极参数的直接测量结果。在26例病人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63.9±13.6(1990)岁。度房室阻滞14例、病窦综合征12例。在更换手术中,应用起搏分析仪直接测量原心室起搏电极参数。结果:至测量时原心室起搏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114.2±27.4(58179)个月。首次埋置时的起搏阈值为0.59±0.27 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1.60±0.75 V(P0.0001),起搏阈值增加的幅度为198.1±141.1(20567),增加的绝对值为1.0±0.7(0.13.0)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起搏电
3、极阻抗558.5±136.3 。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后,继续使用原心室起搏电极22例。术后随访48.7±30.6(696)个月。2例于更换术后12,24个月(即原心室起搏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分别为98,120个月)分别出现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重新手术时发现,原心室电极起搏阈值或阻抗增高。其余病人起搏与感知功能均良好。结论:植入性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10年后,大部分电极的直接测量参数仍在良好范围,可以考虑继续使用,但必须注意随访,定期复查。 +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659(20
4、00)02010703 The Direct Lead Parameters Measurements on Implanted Ventricular Leads in the Patients With Pulse Generator Replacement. WU Wei, WANG Jing-feng, TAN Gui-ming,et al. We undertook this study to measure the direct lead par
5、ameters of implanted ventricular leads in the patents with pulse generator replacement.26 patients with third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in 14 and sick sinus syndrome in 12, 15 male and 11 female, mean age 63.9±13.6 years, were involved.Direct lead parameters of implanted ventricular leads t
6、hat had been implanted for 114.2±27.4 (58179) months were detected using a pacing system analyzer during pulse generator replacement.Results showed the chronic pacing threshold of leads during pulse generator replacement were higher than initial pacing threshold (1.60±0.75 V vs 0.59±0
7、.27 V, P0.0001).Chronic pacing threshold of leads during pulse generator replacement were increased by 198.1±141.1(20567), with mean increased value of 1.0±0.7(0.13.0) V.Chronic lead impedances were 558.5±136.3 during pulse generator replacement. Postoperatively, 22 old leads were con
8、tinued to perform the pacing function and were followed up for 48.7±30.6 months (696 months).Leads malfunction occured in 2 cases of the 22 old leads in 12 months or 24 months after replacement operation, respectively.It is concluded that most direct lead parameters on implanted ventricular lea
9、ds for near 10 years are within normal ranges, and are considered to continue performing pacing function.Follow up should be taken regularly for those patients. Cardiac pacing,permanentVentricle pacing leadLead parameters measurements,direct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已广泛应
10、用于临床。每个起搏脉冲发生器受电池能量的限制均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如一般单腔起搏器为810年,双腔起搏器68年。但是,起搏电极的使用年限究竟有多长?目前仍未有明确的界定。本文总结了我院自90年代以来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时对心室电极参数的直接测量结果,试为心室起搏电极的使用年限提供临床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990年1月1999年7月在本院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的连续病例共37例。26例在起搏器更换术中直接测量了原心室电极参数。26例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63.9±13.6(1990)岁。度房室阻
11、滞14例、病窦综合征12例;冠心病15例、心肌病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例,其余9例未发现明确基础心脏病证据。更换DDD型1例、改换DDDR型1例,其余24例均为更换VVI型。 更换起搏器术前X线检查均未发现电极导线移位或断裂。 更换手术中取出旧起搏脉冲发生器后,应用Medtronic 5311B型起搏分析仪直接测量原心室起搏电极参数:起搏阈值(V/0.5 ms)及电极阻抗(/5.0 V),并记录原心室起搏电极的心腔内电图。第1次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者21例、第2次更换者5例。原心室起搏电极为Edwar
12、ds公司生产者9例、秦明(Qinming)7例、Medtronic 6例、Teletronic 3例、CPI 1例。柱状电极20例、靶形电极6例。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至测量时原心室起搏电极在体内埋置的时间为114.2±27.4(58179)个月。直接测量的心室电极参数见表1,2。起搏阈值增加的幅度为198.1±141.1(20567),增加的绝对值为1.0±0.7(0.13.0
13、) V。尽管早期埋置起搏器时限于条件极少测试电极阻抗,但从表1,2中可见,更换脉冲发生器时,起搏电极的阻抗绝大部分仍在良好范围。 表1植入性心室起搏电极的直接测量参数(n26) 起搏阈值(V) 电极阻抗()
14、160; 首次埋置时 0.59±0.27 更换脉冲发生器时 1.60±0.75 558.5±136.3
15、; t() 6.149 P 0.0001 表2更换起搏器时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分布情况(n26)
16、 例数 起搏阈值(V) 1.0
17、 3 11.5 1.01.9 16 61.6 2.02.5 6
18、 23.1 2.5 1 3.8 电极阻抗() &
19、#160; 300 0 0.0 3001000 24 92.3 1000 2
20、 7.7 原心室起搏电极的心腔内电图呈rS或QS形,ST段无明显偏移,T波深倒置。 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后,继续使用原心室起搏电极22例。其余3例因考虑电极参数不良而更换新电极,1例因改换不同公司的起搏器而更换新电极。术后随访继续使用原心室起搏电极的22例病人,平均随访时间为48.7±30.6(696)个月。失访4例。随访过程中,2例于更换术后12,24个
21、月(原心室起搏电极为国产电极,在体内埋置的总时间分别为98,120个月)分别出现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呈固定频率起搏。该2例于上次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分别为86,96个月,起搏阈值分别为1.5,1.3 v,电极阻抗337,538,更换手术中未损伤电极。出现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后,测量所更换的起搏脉冲发生器功能良好。重新手术时发现,原心室电极导线中间的螺旋状金属丝均有锈蚀现象,起搏阈值分别为4.5,2.8 v,电极阻抗分别为过高测不到、541。其余16例起搏与感知功能均良好。 3讨论 最近1
22、0多年,植入性心脏起搏器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已经日趋普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多的患者需要接受一次以上的起搏器更换手术。在更换手术中,如果弃置原电极,病人体内植入的心内膜电极将会愈来愈多,可能导致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如果拔除原电极,将牵涉到医院的仪器与技术、病人的费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如果继续使用原电极,将面临着原电极究竟可以使用多长时间的问题。因此,如何合理地使用原起搏电极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实际的临床问题。 心内膜电极植入后,由于电极头对心内膜、心肌局部的持续刺激,导致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如水肿、纤维组织沉积等。因此,起搏阈值逐渐升高,其高峰一
23、般出现在术后2周,以后逐渐下降,3个月后渐趋稳定1,2。国内有学者曾经报道更换埋置性心脏起搏器时国产电极的直接参数变化,观察时间平均为1.8年(68天4.5年)3。我们在平均长达9.5年(58个月14.9年)的观察时间发现,更换时平均起搏阈值为1.6±0.75 v,电极阻抗大部分仍在良好范围。本文结果提示,即使应用早年生产的植入性心室起搏电极接近10年,大部分电极的直接测量参数仍在良好范围,可以考虑继续使用。随着近年来对植入性电极导线的研究进展及生产工艺不断改进,估计电极导线的使用寿命会更长。 在本研究的随访观察中,我们亦发现2例病人更换
24、起搏器手术时所测量的电极参数良好,但术后12年发生电极功能不良。提示在更换手术时电极阻抗正常并不能预示电极导线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建议:对于使用较早年代生产的起搏电极(尤其是国产电极)的病人,如果病人对起搏器呈高度依赖性,在更换手术时最好考虑同时更换新电极,以保证日后起搏功能正常及病人的安全。对于继续使用原电极导线的病人,必须注意随访,定期复查。 在更换起搏器时,一般认为符合以下参数可以考虑继续使用原电极4:电极阻抗:应在稳定的脉宽(0.5 ms)和恒定的输出(5.0 v)条件下测定,一般不应超过原阻抗的2050,或在3001 000 范围内;起搏阈值:慢性阈值常为初始阈值的23倍,一般在2.02.5 V以下;自主心律R波振幅一般大于2.5 mV。如电极阻抗过低,提示电极导线绝缘层有损坏、漏电而短路,导致起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宁师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襄阳第四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上海市静安区风华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宣传上课课件
- 2025届山西省朔州市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宠物护理与美容课件
- 宠物X光片检查技术课件
- 2025搬家合同范本大全:家具搬运与包装服务细则
- 2025版电商平台家居用品促销活动合作协议
- DL-T5394-2021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默写版
- 马拉松赛事运营服务方案
- 向朋友介绍上学情况 英语作文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 放射科检查健康宣教
- (新版)烟草制品购销员(三级)理论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 中信信托合同
- 《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建设管理规范》
- 第二十一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课件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