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决战中考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压强与浮力 训练_第1页
2020 决战中考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压强与浮力 训练_第2页
2020 决战中考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压强与浮力 训练_第3页
2020 决战中考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压强与浮力 训练_第4页
2020 决战中考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压强与浮力 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决战中考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压强与浮力专题训练1.如图所示,红色的水从塑料瓶侧壁的两个小孔喷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从塑料瓶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B.两孔中喷出的水远近不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C.若两孔大小相同,则相同时间内两个小孔流出的水的质量一样多D.若将塑料瓶装满水后并拧紧瓶盖,水不会从小孔中喷出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液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的底面积为S1,乙容器的底面积为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

2、;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2,液体对容器底压力为F2、压强为P2.已知3S1=5S2,21=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3.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解释的是( )4.如图所示的四种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 B.用吸管吸饮料C.吸盘被紧压在墙壁上 D.悬空玻璃管里的水不会流出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来解释的是( )A. B.

3、 C. D.7.如图所示,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使潜水艇上浮,应向水舱充水B.要使潜水艇下沉,应将水舱里的水排出一部分C.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和受到的浮力来实现浮沉的D.当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时,潜水艇重等于同体积的水重8.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将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用外力先后将药瓶竖直地浸入两种液体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液体里的位置相同,橡皮膜的形变程度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药瓶在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悬浮状态B.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甲=乙 C.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

4、 D.药瓶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浮甲>F浮乙9.苏通大桥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假设一正方体构件被缓缓吊入江水中(如图),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随着h的增大,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1、钢绳拉力F2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图线 B.构件的边长为2m C.构件所受的最大浮力为1.2×105N D.构件的密度为2.5×103kg/m310.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过丙、丁两图可以测出物体排开水

5、所受的重力B.甲图中的溢水杯一定要装满水C.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实验,会导致测得的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偏大D.选用其他液体、更换不同的物体多次实验,寻求普遍规律11.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cm、横截面积50cm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N,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g取10N/kg。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弹簧秤的示数为2N时,水面升高6cm。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cm3时,弹簧

6、秤示数恰为零B.塑料块的密度为0.6×103kg/m3C.容器的横截面积为125cm2D.加水1000cm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1N12.如图甲所示,一个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高为15c m,质量为1.8kg的均匀实心长方体木块A,A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细绳(细绳体积忽略不计)连在一起,细绳长度未知;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加入2.7kg的水时,木块d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乙所示;若继续缓慢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细绳刚刚被拉断,立即停止加水,如图丙所示。细绳刚刚被拉断时和拉断后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100Pa,最后容器中水的

7、总质量为8.45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的密度为6×103kg/m3B.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C.细绳刚刚被拉断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25ND.细绳的长度为10cm13.如图所示是“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情景,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某科技馆展厅内有一台“玉兔二号”月球车的模型,其质量为36kg,当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若模型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则模型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Pa。14.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甲

8、、乙、丙所示的实验。(1)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显示了 ;实验中用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 和转换法。(2)比较甲、乙可得: 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以下各种现象中,利用了由图乙、丙得到的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A.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一定的值(4)图丙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p和海绵对小桌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选填“>”“<”或“=”)。15.如图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盐水>水)(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2)将探头放

9、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3)探究可知,深度相等的B、C两点,C处压强更大。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中,压强最大的是在 位置。1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部分测力计示数已经标注在图中,图丁中测力计示数未知,盐水的密度范围是1.1g/cm3<<1.2g/cm3。(1)圆柱体的重力是 N。(2)比较图甲、乙和丙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有关。请在虚线框中画出丙图中圆柱体的受力示意图。(3)比较图甲和 可以探究

10、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4)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3。(5)图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是 (选填字母代号)。A.0.9N B.0.8N C.0.7N D.0.6N(6)该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体积有关,为了完成探究,需要选取体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17.如图所示,A、B两物体都是质量均匀的正方体,边长都为2cm,A、B的质量分别为1.6g、12.8g,将长度为2cm的细线两端分别固定在物体A、B表面的中央,构成一个连接体放入底面积为32cm2,自重为0.176N的圆柱体容器中,小亮同学把连接体按照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容器中,A、B

11、两物体和绳子都不吸水。绳子质量和容器壁厚度忽略不计,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1;(2)小亮同学缓慢的沿容器壁注入水,当注水质量为118.4g时,求A、B两物体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2;(3)当注入水的质量为mo=164.8g后,再缓慢注入质量为m(单位:克)的水,请通过分析计算写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3与m的函数关系式。(容器足够高)18.“鲲龙”AG600在荆门漳河水上机场完成了水上低、中速滑行任务。(如图甲)“鲲龙”翱翔九天,畅游四海,这是一艘会飞的船。“鲲龙”AG600采用悬臂式上单翼、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单船身

12、水陆两栖飞机布局形式,选装4台国产涡桨6发动机,机长37米、翼展38.8米、机高12.1米(外部尺寸与波音737相当),最大起飞重量53.5吨。“鲲龙”AG600工作水域要求长1500米,宽200米,深2.5米。具有航程远、续航时间长的特点,在不高于两米海浪的海况执行着水救援任务。“鲲龙”可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单次汲水最大为12吨,只需要20秒就可完成。可在距离树梢30到50米高度处进行投水。单次投水救火可覆盖20米×200米的面积,即可对4000余平方米火场进行有效扑(1)“鲲龙”可以飞行的原理是,若该飞机以最大起飞质量在空中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求飞机机翼产生的最大升力

13、?(2)在机翼两侧下方各装有一个浮筒,设计要求单侧浮筒的三分之一在水中至少要产生4×104N的浮力才能防止侧翻,机翼才不被巨浪卷入水中,求每个浮筒的体积不得小于多少立方米?(3)投水灭火后“鲲龙”回到水面畅游时,“鲲龙”号所受浮力是多少?如“鲲龙”下底面平均入水深度2m,则“鲲龙”吃水面积约为多少?决战中考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压强与浮力专题训练答案1.如图所示,红色的水从塑料瓶侧壁的两个小孔喷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从塑料瓶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B.两孔中喷出的水远近不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C.若两孔大小相同,则相同时间内两个小孔流出

14、的水的质量一样多D.若将塑料瓶装满水后并拧紧瓶盖,水不会从小孔中喷出答案:D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液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的底面积为S1,乙容器的底面积为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2,液体对容器底压力为F2、压强为P2.已知3S1=5S2,21=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答案:C3.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解释的是(

15、 )答案:C4.如图所示的四种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答案:D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 B.用吸管吸饮料C.吸盘被紧压在墙壁上 D.悬空玻璃管里的水不会流出答案:A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来解释的是( )A. B. C. D.答案:B7.如图所示,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使潜水艇上浮,应向水舱充水B.要使潜水艇下沉,应将水舱里的水排出一部分C.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和受到的浮力来实现浮沉的D.当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时,潜水艇重等于同体积的水重答案:D8.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

16、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将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用外力先后将药瓶竖直地浸入两种液体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液体里的位置相同,橡皮膜的形变程度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药瓶在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悬浮状态B.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甲=乙 C.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 D.药瓶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浮甲>F浮乙答案:D9.苏通大桥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假设一正方体构件被缓缓吊入江水中(如图),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随着h的增大,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1、钢绳拉力F2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

17、断错误的是( )A.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图线 B.构件的边长为2m C.构件所受的最大浮力为1.2×105N D.构件的密度为2.5×103kg/m3答案:A10.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过丙、丁两图可以测出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B.甲图中的溢水杯一定要装满水C.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实验,会导致测得的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偏大D.选用其他液体、更换不同的物体多次实验,寻求普遍规律答案:C11.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cm、横截面积50cm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

18、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N,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g取10N/kg。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弹簧秤的示数为2N时,水面升高6cm。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cm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B.塑料块的密度为0.6×103kg/m3C.容器的横截面积为125cm2D.加水1000cm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1N答案:A12.如图甲所示,一个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高为15c m,质量

19、为1.8kg的均匀实心长方体木块A,A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细绳(细绳体积忽略不计)连在一起,细绳长度未知;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加入2.7kg的水时,木块d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乙所示;若继续缓慢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细绳刚刚被拉断,立即停止加水,如图丙所示。细绳刚刚被拉断时和拉断后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100Pa,最后容器中水的总质量为8.45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的密度为6×103kg/m3B.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C.细绳刚刚被拉断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25ND.细绳的长度为10cm答案:B13.如图所示是“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

20、情景,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某科技馆展厅内有一台“玉兔二号”月球车的模型,其质量为36kg,当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若模型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则模型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Pa。答案:小于 360N 900014.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1)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显示了 ;实验中用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 和转换法。(2)比较甲、乙可得: 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以下各种现象中,利用了由图乙、丙得到的

21、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A.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一定的值(4)图丙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p和海绵对小桌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选填“>”“<”或“=”)。答案:(1)压力的作用效果 控制变量(2)受力面积 压力越大(3)A(4)=15.如图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盐水>水)(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2)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22、的增加而增大。(3)探究可知,深度相等的B、C两点,C处压强更大。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中,压强最大的是在 位置。答案:(1)高度差(2)液体深度(3)D1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部分测力计示数已经标注在图中,图丁中测力计示数未知,盐水的密度范围是1.1g/cm3<<1.2g/cm3。(1)圆柱体的重力是 N。(2)比较图甲、乙和丙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有关。请在虚线框中画出丙图中圆柱体的受力示意图。(3)比较图甲和 可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4)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3。(5

23、)图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是 (选填字母代号)。A.0.9N B.0.8N C.0.7N D.0.6N(6)该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体积有关,为了完成探究,需要选取体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答案:(1)3;(2)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如图;(3)丙丁;(4)1.5×10°;(5)C;(6)不同。17.如图所示,A、B两物体都是质量均匀的正方体,边长都为2cm,A、B的质量分别为1.6g、12.8g,将长度为2cm的细线两端分别固定在物体A、B表面的中央,构成一个连接体放入底面积为32cm2,自重为0.176N的圆柱体容器中,小亮同学把连接体按照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容器中,A、B两物体和绳子都不吸水。绳子质量和容器壁厚度忽略不计,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1;(2)小亮同学缓慢的沿容器壁注入水,当注水质量为118.4g时,求A、B两物体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2;(3)当注入水的质量为mo=164.8g后,再缓慢注入质量为m(单位:克)的水,请通过分析计算写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3与m的函数关系式。(容器足够高)答案:(1)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Pa;(2)当注水质量为118.4g时,A、B两物体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400Pa;(3)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