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在天诗情在后”——浅谈教学小学生创作儿童诗歌的体会_第1页
“诗心在天诗情在后”——浅谈教学小学生创作儿童诗歌的体会_第2页
“诗心在天诗情在后”——浅谈教学小学生创作儿童诗歌的体会_第3页
“诗心在天诗情在后”——浅谈教学小学生创作儿童诗歌的体会_第4页
“诗心在天诗情在后”——浅谈教学小学生创作儿童诗歌的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心在天,诗情在后”浅谈教学小学生创作儿童诗歌的体会    内容摘要:儿童诗以诗歌的形式、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独特的视角来表现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充满着无限的童真童趣。在指导儿童诗的阅读与创作中,教师应立足于孩子的生活实际和情趣情感,努力去发现和思考孩子们语言中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循循善诱,激发他们表现欲望,让这群“天生的诗人”诗性大发。关键词: 儿童诗   欣赏   创作“(诗歌教育)不仅是为孩子,也是为诗歌,更是为了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未来。”这是中国当代诗人、学者王家新的感慨。我们也由此可见诗歌教学在现代语

2、文教学中的地位。打开现行的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你会欣喜地发现,儿童诗已开始在字里行间轻盈地舞蹈,一二年级教材中,儿童诗已占阅读总篇目的42,这说明我们的编者(包括教育专家、文学家、一线教师等)都越来越相信,儿童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语文学习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了。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要引领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 可令人遗憾的是,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写话”,乃至第二、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中仍然没有纳入儿童诗,致使儿童诗教学读写脱节,学生只停留在阅读、欣赏的层面,而无法揭开儿童诗写作的神秘面纱。有一位著名诗人

3、曾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也有人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既然我们的孩子有“诗心在天”,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让他们勃发“诗情在后”呢?今天我就在此谈谈小学生的“诗心”,以及如何在“诗心”的基础上引发他们的“诗情”。一、谈谈“诗心在天”有一个学生说:“老师,露珠在稻叶上荡秋千呢!”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小溪给我们端来了一盆洗脸水。”我说:“孩子,你们说的是诗。”“写诗歌那么容易?”学生问。我说:“也不难!”我并没有给学生信口开河,诗其实并不神秘。“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风不动,树不摇,宝宝要睡觉”每个孩子都在妈妈的歌谣中长大,诗歌也是孩子接

4、触的最早的文学样式。孩子早就在外婆和妈妈的哼唱中感受到了诗的甜蜜与芬芳。其实,有时,他们也会不知不觉地运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是我们并没有将他们看作是诗。孩子的天性就是诗。因为:诗是孩子表达认知最自然的方式: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远胜于抽象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却又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诗歌短小、精致、富有韵味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我国台湾地区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低段课文以韵文为主,小学生从写诗到写文,写诗是写文

5、的基础。台湾教育界的人士认为:让孩子学写诗,比学写文更符合儿童年龄的特点。事实上课改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童诗(包括儿歌)和韵文,就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安排的。诗是孩子展示心理最真实的感觉: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质朴、富有幻想,这是儿童诗的教学的基础。事实上儿童诗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一是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幻想,儿童诗教学能投其所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习作的兴趣。二是儿童想像力发展较早,儿童诗教学可以用其所长,把儿童潜在的想像力发展成创造思维能力。三是儿童诗语言的精炼、音韵优美的特点,对于规范孩子的语言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二、谈谈“诗情在后”虽然说孩子“诗心在天”,但要让他们勃发

6、“诗情在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孩子爱诗,这仅仅是孩子的心中萌动着一颗诗歌的种子,而要让那种子吐芳,孕果,还得有我们老师的辛勤耕耘。因此,在四年的教学时间中,为了让无忌的童言自然流淌,让孩子心头能开出诗意的花朵,我在孩子学写儿童诗歌方面作了大胆的实践和积极地探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其中的体会。(一)   欣赏品读,萌发诗意的种子1体会文本语珠语文课本中所选择的诗歌都由专家定夺的,一般都文质兼美,又具有典型性,是教师进行赏读指导的最佳载体。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畅快的心情,诗意的情怀,欣赏的眼光从容地阅读,透过文本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引领学生敏锐地从文本

7、中确认哪些词句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子,闪烁着原初的阳光,哪些句子有洋溢着文化的传统,涌动着修辞的活力。比如,我在引领学生与小露珠的对话时,启发孩子品味出“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像水晶一样透明的小露珠”“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这些诗句孕育着浓郁的诗意。2畅读百家名作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形象的说出了读诗与写诗的关系,要学会写诗,必须先学会欣赏品读诗歌。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听诗、读诗、赏诗的氛围,让孩子们浸泡在优美的、灵动的,充满智慧的诗歌作品之中,悄悄地在他们心中播下诗意的种子,这样才能为他们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引

8、导学生欣赏品读诗歌,首先应向他们推荐优秀的诗歌作品。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从小接受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利用早上、中午的读报课以及班队活动课时间,举行诗歌朗诵会、推荐好诗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朗读、背诵我国优秀的古诗词。现在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流利地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看着他们沉浸在诗的世界里,我从心底感到由衷的喜悦。在有了古诗词这些优美文字积淀的基础上,我还鼓励孩子们借阅、购买圣野、柯岩、金波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诗作品,让儿童诗进入学生课外书队伍。如在上完和太阳比赛早起这首儿童诗后,适时地向学生介绍袁鹰的时光老人的礼物,让学生从两首儿童诗的比较中进一步感受到时间

9、的宝贵。学生在上完课后也深深地爱上了袁鹰这位儿童诗人,迫不及待地去图书馆借阅她的儿童诗,回来后念得津津有味。(二)尝试创作,绽放诗意花蕾欣赏品读诗歌让孩子们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情趣美,意境美,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提笔写儿童诗,可以让孩子们体悟到周遭的环境美,生活美,心灵美。1与课文对话,寻觅诗意切入点。 “课文是最好的学习材料”。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有很多儿童诗,如小小的船、小雨、下雪了等课文不仅富有情趣,而且琅琅上口。教材中蕴藏着很多值得挖掘的宝库,所以我常常和孩子们营造诗的氛围,共同感受儿童诗的美和纯,在此基础上寻觅诗意的切入点。(1)续写课文,补充诗有很多儿童诗结构简单,内容浅显,

10、学生读起来兴致盎然,说起来兴致勃勃,这是引导学生续写课文,拓展写作空间的大好机会。如孩子们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课时,我发现他们通过反复颂读、品味,已经把诗歌的语言融入到自己的语言体系中去了,眼里闪动着诗的光芒。这时,我觉得写诗的时机已经到了,就充满激情地问学生:“孩子们,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很多很多,你能仿照课文的样子来说一说吗?” 孩子们张口就来,“你看那低飞的燕子,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燕子在半空低飞,倾盆大雨来临。”“迎春花在枝头开放,不就像金色的喇叭?它在高声吹奏:春天已在人间。”经过孩子们的补充,这首诗显得更加丰满,更加富有情趣。(2)仿照课文,编写诗模仿,是儿童最大的天性。我在引导学生领会

11、课文内容,掌握课文语言的同时,常常引导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让他们仿照课文来编写儿童诗,让他们的童心在诗的世界里荡漾。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举手这样一首儿童诗:老师说:“这个问题谁来回答。” 我犹豫着,不敢举手。这首诗写出了很多学生上课害怕举手的心理,很快得到了孩子的认同,学生们投入地读了一遍又一遍,静静地体会诗歌带来的共鸣。在学完课文后,我问大家:“孩子们,请你们好好回忆一下,除了小作者写的举手这件事,还有哪些事情,你因为胆小不敢做而感到后悔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沉思片刻,纷纷举手。我请孩子们仿照课文结构,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其中有一个学生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充满真情实感的儿童诗表演:老

12、师说:“谁有胆量上来表演?” 我犹豫着,不敢上去。我怕我唱得不好,舞得不美。老师一定认为我真可笑,这坏印象要带到永久。同学们说不定会捧腹大笑,也许会在背后窃窃私语。就在我犹豫不定的时候/文艺委员高高举起了手。我的脸红得像天边的云彩,心慌得像只喘气的兔子,后悔没能成为大海上勇敢的水手。(3)改编课文,创造诗优美的课文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诗,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体会到诗的语言,诗的力量。这样,我们这群“天生的诗人们”才会迸发出诗的激情,诗的语言。我曾听一个老师上过绿这篇散文,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散文改编成诗歌,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领到一个美好的绿的世界。我从他的教学中受到启示,在学习小镇的早晨这篇

13、课文时,我也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学生来学习:“城市的早晨,是汽车短促的喇叭声惊醒的。小镇的早晨,是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不做过多解释,只是领着孩子看着画面听着音乐,轻轻地有节奏地读。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说:“我的早晨是外婆轻轻的拍打声唤醒的大街的早晨是我们上学的脚步声踩醒的校园的早晨是我们清脆的读书声叫醒的”多么富有灵性的诗句呀!只是稍稍改编了课文,就让学生身处诗的境界,让他们诗情迸发。孩子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他们完全有能力创造儿童诗。2和生活对话,酝酿美丽诗篇课堂毕竟只是一方小天地,是孩子们学诗的基点,生活才是童诗创作最肥沃的土壤。只有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来。可是,“儿童

14、的生活并不缺少诗意,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捕捉诗的灵感,酝酿出美好的诗篇。为此我让他们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游家乡;让他们满怀深情感受亲情,感受爱;让他们了解生活中各种美,各种爱,激发他们的情感。如每个孩子都会过生日,能不能让自己的生日也变成一首诗呢?孩子们给我肯定的回答。“我的生日是方的,是那漂亮包装的礼物;我的生日是圆的,是一块可口的蛋糕;我的生日是快乐的,是在充满欢歌笑语的动物园里;我的生日是幸福的,是在爸爸妈妈那温暖的怀抱。”另外,要写好诗歌,在让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的同时要善于思考生活,要不时地用真、善、美的思想充实孩子的灵魂。这样他们的思维才会日趋成熟

15、,写出来的诗歌才会有情动人,给人以力量,给人以享受。“橘儿,/你低着头在干吗?/是向啄木鸟致意?/还是向大地妈妈鞠躬?”这首诗中设了几个问句,虽然没写答案,但我们不难从中看出,这是孩子成长中的思考,这是孩子对养育之恩的感激。可见,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体,只有通过富有哲理的思考,才能写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诗从生活中来,诗靠眼睛去捕捉,靠心灵去感悟。3和自然对话,亲吻诗意芬芳生活是童诗创作的源泉,自然界更像谜一般地吸引着儿童,因为自然界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童诗表象,一草一木,一虫一鱼,让儿童的天性与自然界融洽为一体。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认为人以外的一切自然存在,如动植物

16、、江河、山脉、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所以我们要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最深刻的表象,如初冬冒着寒气的红日、夏日瑰丽的晚霞、大雪笼罩的除夕这一切能激起儿童多少神奇的想象啊!当春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悄悄来到世界时,我组织孩子们去找春天,孩子们找来了一首首诗:“几只美丽的蝴蝶是花儿的春天。一个尖尖的笋芽儿是竹园的春天。一朵朵顽皮的浪花是大海的春天。望着天上的风筝,我高兴地说:“那是我们的春天。” 回家让孩子做个有心人,细细观察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学生的嘴里又含着一首首诗:“一闪一亮 一亮一闪 摇摇头,眨眨眼好像是 好多顽皮的孩子 在跳舞”“月亮爱照镜子每经过河边、湖边 他都不忘记留下自己的影子看看今天是胖了?还是瘦了?” 亲吻泥土,才能感受大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