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 7 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 2 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班级:_学号:_姓名:_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4)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5)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以及处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抽样调查的方法3、 情感目标(1)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调查或实验所取的数据,培养学生以事实或实验结果为依据得出结论 的科学态度。(2) 通过
2、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 念,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学习重点1.种群、物种、隔离、基因频率等概念。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学习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学习方法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学习过程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 _ 全部个体。例如: _ 。(2)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 _ 所含有的 _ 。(3)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 _ 的比率。例如:假如在某一人群中,50%
3、的人是单眼皮(aa),30%的人是杂合双眼皮(Aa),20%勺人是纯合双眼皮(AA),贝U A和a的频率分别为:A_;a_。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基因突变产生 _ ,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 _(2)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_、_和染色体变异,其中_ 和_统称为突变。(3)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 _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_,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是_的、_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 _,导致生物 _ 不断进
4、化。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慨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 _ 并且_ 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2.隔离:隔离的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 _的现象。2类型:生殖隔离: _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 _ 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_ 的现象。地理隔离: _种生物由于 _ 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 _,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3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_ 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概念: _之间、_ 之间在_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2结果: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 地球上不仅出现了_,而且
5、形成了2.生物多样性:层次: _ 多样性、_多样性、_多样性。原因: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_。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有些学者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_2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知识点拨1.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1)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1不同的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2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_,而非自然选择。 和_交替出现的过程。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数目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100%2(2)基因型频率:是某种特定基因型的
6、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例。3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100%总个体数例如:从某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 Aa、aa的个体分别为30、60、10个。那么A、a基因的频率分别为多少?提示:A基因的频率为2 30 60100% =60%a基因的频率为2 1060100%=40%100 2 2 100(3)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设N个个体的种群,AA Aa、aa的个体数分别 门仆n2、n3.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 Aa、aa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PA= (2n1+ n2)/2N = n1/N + 1/2Xn?/N = PAA
7、+ 1/2PAaPa= (2n3+ n2)/2N = n3/N+1/2Xn2/N = Paa+ 1/2PA由以上公式可得出下列结论: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例如:已知AA%=30%,Aa%=60%,aa%=10%。贝UA、a基因的频率分别是多少?提示:A%= AA%+1/2XAa%= 30%+1/2X60%= 60%a%=aa%+1/2XAa%= 10%+ 1/2X60%= 40%或a%= 1-A%= 1-60%=40%(4)运用哈代一温伯格平衡,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1内容:在一个有性
8、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p+q)2= p2+ 2pq + q2= I。2 2其中p是AA(纯合子)基因型的频率,2pq是Aa(杂合子)基因型的频率,q是aa(纯合子)基 因型频率。2适用条件: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 在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 这5个条件是:种群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的发生;没有新基因的加入;没有自然选择。例如:一种蛾中控制浅颜色的等位基因是隐性的,控制深颜色的等位基因是显性的。假设有640只浅色的
9、蛾和369只深色的蛾,群体是哈代一温伯格平衡,那么杂合子蛾的基因型频率为多 少?提示:设显性基因频率为p,隐性基因频率为q,根据(p+q)2= p2+ 2pq +q2= 1,已知q = 640/(640+369) =0.63因此,q = 0.8又因为p + q = 1,所以p = l-q = 1-0.8 = 0.2,根据哈代一温伯格平衡,杂合子蛾在群体中应为:2pq = 2X0.8X0.2= 0.32,因此,杂合子蛾的基因型频率为0.32。2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1)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只是地理空间上的隔离。如由于地质变迁,一个种群分成几个小种群分布在不连续的区域,使生物不能从
10、一个区域迁移到另一个区域,使种群间不能相遇,无法交配而不进行基因交流。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个体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2)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一定的地理隔离及相应区域的自然选择,可使分开的小种群朝不同方向分化,形成各自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产生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分类学上把只有地理隔离的同一物种的几个种群叫 亚种。一定的地理隔离有助于亚种的形成,进一步的地理隔离使它们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继续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更大的差异。把这样的群体和最初的种群放在一起,将不发生基因交流,说 明它们已经和原来的种群形成了生殖屏障即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
11、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生物新类型或亚种,绝不可能产生新的物种,可见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真正的界线。 生殖隔离保持了物种间的不可交配性, 从而也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生活于复杂的环境中,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其必然要和其他生物发生营养关系。在捕食与被捕食、相互帮助等关系下,它们共同发展,协同进化,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的。 例如:最早的生物是厌氧的,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12、。5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自然选择对这些基因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经过长期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的差别。故本学说主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种群物种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单位。同一种群内的 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 构和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 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范 围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许多种群 组成判 断 标准种群具备“三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不存在生殖隔
13、离,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分配产生可育 后代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联 系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如同一种鲫鱼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等,形成一个个彼此被陆地隔离的种群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能成为不同的亚种(或品种),进而形成多个新物种3.物种与种群的比较两者的关系(如图)4共同进化这就是共同进化。基因交随物神2物种I基国交雜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4间断平衡说: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注意】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不是一回事,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进化的
14、范围;而作为物种的形成,则必须当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物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时, 方可成立,因此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 本 观占八、1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2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3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 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4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5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 过程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 形成过
15、程的三个基本环节3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 料4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5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 同 占八、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 作用机理,着重研究生物个体进化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 的作用机理,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 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共同 占八、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例题精讲例1已知某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aa的基因型频率为26%,如果该群体的个 体自交,则Fi基因型AA的频率为()A20%B. 41%C. 50%D. 74%【解析】自交过程中,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不会发生性状
16、分离,只有Aa基因型的个体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分离比为:AA Aa:aa = 1:2:1,所以Fi基因型AA的频率为30%+(1- 30%-26%)X1/4 = 41%。【答案】B例2据调查,某校高中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42.32%)、乂乂(7.36%)、乂乂(0.32%)、XBY(46%)、乂丫(4%),则该地区XB和X3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0% 8%B.80% 92%C. 78%、92%D. 92%、8%【解析】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某个基因的频率=某个基因数/全部等位基因数,即:XB的 基因频率=XB/(XB+ Xb)。由于B b只位于X上,Y上没有,男性体内只有1个X,因此
17、只有1个此类基因(B或b);而女性体内有两个X,因此有两个此类基因(包括B或b)。所以被调查的种B群中X的基因频率=42.32%X2+7.36%X1+46%=138%:XB+X3=42.32%X2+7.36%X2+0.32%X2+46%X1+4%Xl=150%,所以XB/(XB+ Xb)=138%/150%=92%,Xb的基因频率=192%=8%。【答案】D例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的合理解
18、释是()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解析】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对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由题意知,隐性纯合子易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而死亡,aa个体被淘汰,aa频率下降,在非洲恶性疟疾流行地区,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被 选择保留下来,说明杂合子具有抗疟疾感染的能力,而显性纯合子则因易感染疟疾而被淘汰,所以Aa频率稳定。【答案】A例4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B.突变、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自然选择
19、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解析】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说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地理隔离不一定能产生新的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基因的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原材料;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答案】A例5 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 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20、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解析】逐日去其不佳者”是人工选择,去掉不好的个体;“分数缸饲养”是指利用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属于地理隔离。【答案】B例6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实例()A.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B.猎豹捕食斑马C.光合作用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解析】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B、C三项均是,而D项中,狼亡鹿兴不是共同进化。【答案】D评价反馈5第一课时1下列关于种群的概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C.一个种群中的全部
21、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D.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从某种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24%、72%B. 36%、64%C.57%、43%D. 60%、40%3.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B.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其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C.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D.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的唯一因素4.一般地说,干旱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干
22、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潮湿地区种植。在这里,干旱和潮湿条件所起的作用是()A.诱发基因突变B.引起染色体变异C.选择基因型D.导致基因重组5.下表是某种基因库中等位基因B b,自1900年至1970年间遗传学测量数据。下列有关由该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1 11900 (1910 11920 1 193011940 , 1950196019711基因B的频率0,990.S16640.40.3百0.250. 10基因b的頻率0.010. 190.360.510.64 0.750, S40.90A.该种群中具有B控制性状的个体不易生存B.1900年该种群杂合子比例为0.9
23、9%C.环境对生物的选择是通过改变基因频率实现的D.基因型bb的个体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6.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抗药性的产生。(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 _ 。(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_ 。(3)细菌抗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 _ 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_(4)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要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而有性生殖的生物,淘 汰一个原来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的种群的过程却需要很多代,原因第n染色体的各种类型25. 5 X:21 X16, 5 %:标准型1OO100100A9991(X1
24、B958987C92109109(1)从表中可以看到,在不同温度中,第n染色体的不同类型的生活力_在25.5C中,_ 的生活力最好。 在21C中,_的生活力最好。在16.5C中,_ 的生活力最好。(3)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_ :_第二课时1.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D.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3.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作用,主要有利于下列何种情
25、况的生物进化A.幼小生物B.生物个体C.生物细胞4、某些现代生物的生活方式与它们几百万年以前的祖先几乎相同,A.这些生物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没有变异BC.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几乎没有变化D5.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 Ww,连趾便于划水, 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会因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请问:(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_ 。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
26、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_;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_A.种内斗争的结果BC.种间互助的结果D.定向变异的结果.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生物物种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它们都是进行无性繁殖的6(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请简述理由。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请简述理由。7.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n染色体的变化很多,现在把第n染色体有变化的纯合子列在下面表 中,试分析说明下列问题:果蝇的第n染色体的各种类型在不同温度中的生活力6.(2006江苏)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
27、人工动、植物 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7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_ 期。(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 _ 、_ 。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 _。(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 _。(4)“
28、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 _。第三课时1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B.使种群间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C.使不同种群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D.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2.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B.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D.克隆多利羊3.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B.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
29、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地理隔离C.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5.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条件下的地雀物种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岛上,出现
30、不同的突 变和基因重组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 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6.种群和物种的关系是()A.不同的生物种群是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同一物种B.同一物种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种群C.种群间的个体相互交配而形成同一物种D.个种群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物种7.下列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物种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群体3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4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同时出现5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6物种是进化的基本单
31、位A.B.C.8.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9.人们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值用S表示。在下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 在I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理由是什么?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哪一地区的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理由是什么?(3)_ S值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_ 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 _ 的作用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
32、向。(4)在发现的D.()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1)在a、b、c三个群体中,哪一群体最可能出现新种8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最易形成新种和环境变化最小的是()选择项新种形成环境不变AbcBccCcaDbb第四课时1下面是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2.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
33、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在长期有毒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3.下列关于生物共同进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的进化速度是相同的B.所有新物种的诞生是同时的C.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所有生物的进化是同步进行的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是()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否认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D.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5.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34、,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是()1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2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4自然选择学说对环境条件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A.B.C.D.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我们人类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应该借鉴的D.寄生关系使寄生者和宿主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共同进化发展7.恐龙的灭绝对生物进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A.导致哺乳动物的起源B.为哺乳动物的兴盛腾出了空间C.为人类起源创造了条件D.使动物进化向小型化发展&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结构和功能更加复杂完善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A.B.C.D.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多倍体植物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隔离B.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不断变化的,物种的基因频率总保持不变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地球上出现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游戏公司前台接待总结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神经外科分流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草坪护理CRM软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导向销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古董搬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双膜储气罐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环保EPDM颗粒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坏死性筋膜炎药品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车辆后备箱释放电缆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光伏舟托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2025年销售部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 DB3713T 340-2024 实景三维数据接口及服务发布技术规范
-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考试版)
- 车间空调岗位送风方案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初一年级班主任上学期工作总结
- 2023-2024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