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精讲精练_第1页
“声音的特性”精讲精练_第2页
“声音的特性”精讲精练_第3页
“声音的特性”精讲精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音的特性精讲精练知识点1:音调。知道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1.声音的上下叫_。发声的物体振动得越快 ,发出的音调就_;振动得越慢 ,发出的音调就_。2.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_的物理量。物体在1s_内振动的次数越多 ,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频率的单位是_ ,符号是_。如果某物体3s内振动的次数是300次 ,频率就是_。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物理学中把高于_的声音叫做_ ,因为它超过了人类听觉的上限 ,不再引起耳膜的振动;把低于_的声音叫做_ ,因为它已经超出了人类听觉的下限。4.口琴可发出多种不同音调的声音 ,这是由于口琴内有长短不同的金属片 ,短金属片振动频率_

2、,音调_。5.一些机器在工作时 ,也会产生次声波 ,有些次声波对人体_ ,据说 ,有的国家研究次声波武器用于战争 ,可以使战士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战斗力。6.人能看见蝙蝠在空气中飞行 ,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的原因是()A.蝙蝠发声响度小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C.蝙蝠不会发声D.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7.有经验的铁路工人 ,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承弹簧是否正常时 ,常用锤子敲敲就会找出故障 ,这主要时根据()A.声音的响度来判断B.声音的音色来判断C.声音的音调来判断D.声音是否悦耳来判断8.蝴蝶从身边飞过 ,我们听不到它的声音 ,却能听见讨厌的蚊子声 ,这是因为()A.蝴蝶发出的声音很小 ,蚊

3、子发出的声音很大B.蝴蝶翅膀每秒只振动几次 ,低于人耳听觉的下限C.蚊子翅膀振动的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D.蝴蝶飞行时不发出声音9.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 ,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知识点2:响度。知道响度主要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1.在物理学中 ,把声音的大小叫_。把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_。物体的振幅越大 ,产生声音的_越大。电视机、复读机上的音量开得越大 ,喇叭的_越大。2.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拟 ,_叫声的音调高 ,_叫声的响度大。3.关于扩音器的作用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4、()A.改变音调B.改变响度C.改变音色D.改变频率4.在日常生活中 ,常用“高声大叫“轻言细语来形容人的说话情况 ,这里的“高和“低实际是指()A.人说话的响度B.人说话的音调C.人说话的音色D.以上说法都不对知识点3:音色。知道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1.唐诗?枫桥夜泊?诗中有“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枫桥边客船上的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 ,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 ,产生_而发声 ,声音通过_传播到客船上 ,客船上的人才能听到钟声。而客船上的人能区分出来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 ,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_来判断的。2.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是因为它能模仿出各种乐器发声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色、音调3.日常生活中 ,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质 ,以下一些做法中用以到达这一目的的是()A.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毛坯B.瓜农用手拍打西瓜C.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D.自行车上敲打车铃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音调会逐渐变低B.响度会逐渐变小C.音色会逐渐变差D.以上说法都不对5.试说明“震耳欲聋、“声音刺耳、“闻其声知其人分别反映声音的哪些特征?6.你知道:打锣时 ,是大锣的音调高还是小锣的音调高?吹号时 ,号子是靠什么振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