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评审医院感染管理必备知识点(二)_第1页
三甲评审医院感染管理必备知识点(二)_第2页
三甲评审医院感染管理必备知识点(二)_第3页
三甲评审医院感染管理必备知识点(二)_第4页
三甲评审医院感染管理必备知识点(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医院感染管理必备知识点(二)一、定义与临床常见类型多重耐药菌(MDRO )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 3类或3类 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也包括泛耐药(XDR)和全耐药(PDR)。临床常见 MDRO 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 伕内酰胺酶(ESBLs)肠 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 菌(MDR-PA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 )、艰难梭菌(CD)等。二、MDRO传播机制多重耐药菌可能是来自内源性菌群(存在于皮肤、呼吸道、 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的条件病原体)或是外源性菌

2、群(由环境宿 主或其他人传播的病原体)。内源性定植(感染)通过病原体在 患者体内的移位而实现传播。当患者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 以及抗菌药物应用等因素,宿主对致病菌群易感性增加从而引发 局部(如呼吸道、尿道、静脉插管、气管切开或手术切口等)感 染。外源性定植(感染)则以接触感染为主,尤其是以医院工作 人员手为主要传播媒介,其次为各种侵入性操作。医院内MDRO的传播源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传播源。MDRO感染患者及携带者是主要的生物性传播源。被MDRO污染的医疗器械、环境等构成非生物性传播源。传播途径呈多种 形式,其中接触(包括媒介)传播是 MDRO医院内传播的最重 要途径;咳嗽能使口咽部及呼吸

3、道的MDRO通过飞沫传播;空调出风口被MDRO污染时可发生空气传播;其他产生飞沫或气 溶胶的操作也可导致 MDRO传播风险增加。三、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感染类型与危害(一)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1高龄;2. 免疫功能低下(包括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肝硬化、尿毒症的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接受放射治 疗和/或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3. 性操作;4.5.6.接受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 近期(90d内)接受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治疗;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既往有 MDRO定植或感染史等。(二)MDRO医院感染的危害:1.2.3.4.5.MDRO感染患者病死率

4、高于敏感菌感染或未感染患者; 感染后住院时间和住重症监护室(ICU )时间延长; 用于感染诊断、治疗的费用增加;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成为传播源,管理不当可引起医院感染暴发。四、MDRO 的监测(一)我院监测的MDRO种类1. 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标抗生素:苯唑 西林/甲氧西林;2. 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目标抗生素:万古霉素;3. CRE:耐碳青霉烯肠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 伯菌、阴沟肠杆菌等),目标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4. CR-AB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目标抗生素:亚胺 培南/美洛培南;5. CR-P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目

5、标抗生素:亚胺培 南/美洛培南。(二)MDRO的监测指标MDRO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与同期该病原体检出 菌株总数的比例,每种多重耐药菌分别计算。反映医疗机构内多 重耐药菌检出情况,我院监测前述五种耐药菌。计算公式:MDRO检出率=住院患者中检出特定多重耐药菌 的菌株数/同期住院患者中检出特定细菌的菌株总数 X100%五、MDRO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一)及时上报多耐药病例,包括定植和感染病例:住院医师应每天及时处理院感软件上的医院感染预警提示信息,处理医院感染预警不得超过预警信息提示后 24小时。(二)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 范,进出隔离房间、接触患者前后应执行手卫

6、生。(三)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 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 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 传播。1正确安置患者:首选单间隔离。无单间时,可将相 同MD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不应将 MDRO患 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安置在同一房间。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 离。2. 限制人员出入,医护人员相对固定,所有诊疗尽可能由 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3. 隔离标识清楚:进行床边隔离或单间隔离,应在床头和病人一览表上设立隔离标识:蓝色接触隔离”。4. 诊疗

7、用品专人专用:诊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体 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用后清洁消毒。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 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 行擦拭消毒。5.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 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在接触患者 的伤口、粘膜、血液和体液、分泌物、痰液等时,应戴手套,可 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 雾化治疗等)时,应戴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运送标本时应用密 闭容器运送。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必须及时脱去手套 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中,并进行手卫生。6. 多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转科之

8、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外出诊疗或检查时,应在诊疗单或检查单上 标注 多重耐药菌患者,请做好接触隔离 ”字样,提醒接诊科室做 好相应隔离措施。7. 正确处置医疗废物: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 器盒。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感染病人产生的所有垃圾按感染性医 疗废物处理。8.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积极评价、调查和采取控制措施,防止蔓延。当MDRO感染暴发采取常规措施仍难以控制时,可以考虑暂时关闭病房(区)。(四)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 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

9、预防多重耐药菌 感染。(五)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 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 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进行清洁 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清洁消毒。患者 转科或出院后应对床单元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抹布、拖把专用,使用后必须消毒处理。(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 指征,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送病原 学检测,尽早查明感染源,争取目标性抗菌治疗。六、在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中,医院感染相关的核心指标”是什

10、么?防治多重耐药菌(MDR )医院感染的规范与程 序是什么?中有关医院感染的核心指标为:实施监1、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制定多重耐药菌(MDR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与程序, 管与改进, 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2、目前我院遵循的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与传播的规 范与改进程序是:参照“201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通知”要求,以及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 卫生行业标准隔离技术规范等制定相应控制措施:(1)健全组织机构:院内成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多部门合作专家指导组 ”的组织机构,其成员由相关行 政职能部门及相关临床科室科主任组成。办公室设在

11、医院感染管 理科;(2) 改进措施;(3)医院定期召开多学科的联席会议,商讨控制对策及医院制定有多耐药隔离制度及措施并定期培训,感 染管理科定期对多耐药隔离措施的落实进行督导,并提出改进建 议;(4)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建立耐药菌监测及预警机制,定 期公布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及各 部位感染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为临床科室预防与治疗用药提供 参考;(5)临床科室尤其重点部门了解本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 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指导临床用药;(6)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 督促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对感染性疾病尽量明确病原学诊 断,尽可能提高标本送检率,治

12、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 率年度统计分析。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附件2017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前十位病原体肺炎鲍曼大肠铜绿假丝粘质屎肠球菌金黄色肺炎洋葱伯病原体克雷不动埃希假单酵母沙雷葡萄球链球克霍尔合计伯菌杆菌菌胞菌菌菌菌菌德菌新发菌株数30211714111088441272017年第四季度目标细菌耐药率检出情况目标细菌项目结果MRSA检岀次数14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岀次数37MRSA检岀率()37.84CRE检岀次数8CRE肠杆菌检岀次数120CRE检岀率(%)6.67VRE检岀次数0VRE肠球菌检岀次数32VRE检岀率(%)0CRAB检岀次数76CRAB鲍曼不动杆菌检岀次数114C

13、RAB检岀率(%)66.67CRPA检岀次数32CRPA铜绿假单胞菌检岀次数74CRPA检岀率(%)43.24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依据2009年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ORSA)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其他多重耐药菌(ESBLs、PDR-AB、PDR-PA 等)患者安置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单间隔离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人员限制限制,减少人员出入严格限制,医务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 护理限制,及减少人员出入手部卫生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13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13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 WS/T313眼、口、鼻防护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应穿一次性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仪器设备用后应消洁、消毒和/或火菌专用,用后应清洗与火菌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火菌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