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对教学的作用及一些新措施及形式_第1页
诵读对教学的作用及一些新措施及形式_第2页
诵读对教学的作用及一些新措施及形式_第3页
诵读对教学的作用及一些新措施及形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诵读读对教学的作用及一些新措施先锋初中施丽莉诵读古称“讽诵”,最早见于周礼·春官:“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释“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诵”和“读”,从词源上是有区别的。 说文解字: “诵,讽也。从言,甬声。”“讽,诵也。从言,风声。”,“诵”即背诵,是一种有情态,而又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读”,说文解字解释为“籀书也”,段玉裁作注则解释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进而又解释:“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 诵。讽诵止得其文辞, 读乃得其义蕴。 ”可见“读”不仅包括“诵”,它还特别侧重于内容的理解。因此,诵读就是指朗读和背诵。朗读是

2、指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 背诵是指凭借记忆念出读过的文章词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而成。 诵读就是一种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的艺术再创造活动。中学语文诵读教学,不是单纯以记忆为目的的活动,而是融合了感受体会、理解领悟、情感释放等主体与文本间构建的对话,使学生能深入作品内部, 与文本相互沟通, 产生共鸣,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的活动,令鉴赏与表达充满吸引力, 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因此,诵读教学法应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要贯穿整个语文教育的始终。二、诵读的意义与作用(一)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情感的感受、表达、鉴赏能力。这种能力,

3、只有通过长期刻苦的诵读训练才能获得。“语文教学要抓语言, 语言教学要抓语感, 语感教学要抓诵读。 ”朗读成诵,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王力教授“希望多读熟读,最好能背诵若干篇,这不但可以踏踏实实地掌握一些古代的语言材料,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对古代汉语的语感”。诵读可以使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发展语言的连贯性, 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 从而增强对语言(二)诵读有利于加深对文本的体验、理解和领悟。美国心理学家布莱克斯利在右脑与创造一书中说: “在中国,例如用看和说的方法来阅读就是必需的,

4、因为那些字词不表语音。 ” 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字是由形、音、义组成,书面文字只表达形与义,单单看书是无法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全方位地体验文本。叶圣陶先生主张: “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真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 ” 通过诵读的可以深切感受到文本, 进入情境,更好地理解它,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层次地领悟作品。(三)诵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来源于喜好,是一种直接的情绪。白居易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声音是感动人心最真切者,诵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

5、为有声的口头语言, 以声传情, 因声会义。一篇情文并茂的文章,通过教师的表情朗读, 能起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作用, 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兴趣。而诵读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 能感动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曾国藩在家训中说: “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读,以倡其气,继之以密咏悟咏,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 则下笔必有句调奔赴腕下, 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 诵读能把内隐情感外显化,抽象情景直观化。诵读者抑扬顿挫的声音中与作者高低起伏的感情同步,双方达到心灵的共通点,产生共鸣,在诵读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

6、情趣。有效的诵读教学的对策(一)诵读前的准备教师可选取适合进行诵读教学的优秀诗文开展,诸如诗歌、散文、寓言、小品类,也可结合中学的教材,选取合适的课文进行诵读教学。在上课前教师应作好充分的准备, 除对课文进行常规性的备课外, 还要把课文当作一篇稿件一样备稿,确定感情基调,标上停顿、重音,并作好示范诵读的准备,要求按实际情况调整好诵读的节奏、语气、语势,流畅地诵读,做到节奏鲜明、张弛有致、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表达, 力求达到 “动之以情、 行之于声、感染于人” 的艺术效果。有些教师条件在不充分或对自己的诵读水平缺乏自信的情况下,可选取优秀的音像资料示范。 除此之外, 还要准备好适合教学内容的背景

7、音乐,如古代诗文可选择古典民乐、现当代、外国诗文可选择交响乐、钢琴、小提琴演奏曲等, 教师可根据内容搭配音乐的风格, 但注意尽量不要选择太过起伏澎湃和配了声乐(有人唱歌)的音乐,否则可能会影响诵读的效果,出现部分盖过或混乱诵读声音的现象。同时,还要布置学生做好诵读的课前预习。 一般应在课前预习中完成,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占用少量的课堂时间,以不超过 15 分钟为宜。预习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作者和背景;默读一遍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划分停顿、重音;划出课文的生字词, 试确定读音。 在开口朗读之前默读是为了让学生看清文章内容、以防掉入光读字不看内容的误区。课前预习在诵读课教学中十分重要,因为

8、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诵读练习,准备得不充分就会拖延进度,影响课堂气氛。但预习的内容要视需要而定,可增可减,防止固定不变的程式。(二)课堂诵读训练1. 明确预习结果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时间, 教师自己或让学生介绍课文的作者和背景; 教师指导学生备稿,传授技巧、解决预习时出现问题;正音。2. 试读、示范朗读安排教师示范诵读, 学生试读。可以看情况先示范诵读, 也可以先让学生试读。这一步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将预习时的理论付诸于实践,但注意学生读前先要闭上眼睛,用半分钟左右, 根据课文展开想象, 使自己身临其境,以唤起情感共鸣,读时要有配乐,读后要有点拨总结。3. 深入课文、分析文本、传授

9、技巧、练习诵读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诵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朱震国老师认为: “教学不能没有理解,朗读的基础也需要理解。” 分析、理解课文可以把文章的深层内涵、 意蕴、感情挖掘出来, 让学生对所诵读的文本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把握, 使学生进入情境, 更贴切地读出课文的内蕴、 甚至读出一些课文暗含的内容、 情感、玄机等,神不知鬼不觉地运用技巧把课文读得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提高诵读的感染力。这一步骤是以理解为主要目标,但仍要坚持诵读基础训练的原则, 进行时要以诵读为主, 结合讲解教学法, 对课文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讲解可以穿插在诵读指导、诵读练习过程中进行,两者相互牵引,融为一体,使

10、学生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能力和处理诵读文章的能力。进行此步骤的诵读指导可以逐段进行, 也可以按实际情况而定, 但内容要力求具体。除不确定课文的感情基调之外, 还要分析各层语言单位, 因为一篇课文除了感情基调之外, 各个段落、句子、词语中蕴含的内涵、 感情也会有一定差别。而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使这些在作品中处于的不同地位的语言成分有不同的作用,如对比、反讽把它处理好,就可以把作品中的结构线索、感情起伏、艺术手法、写作特点表现出来, 使诵读出来的声音作品与原文字作品合二为一, 浑然天成。诵读的训练方法要多种多样, 可采取赖氏朗读法、 错误停顿法、错误接龙法、错位轮读法、极限轮读法、 快写慢读法、男

11、女对读法、 录音跟读法、重新启动法、群音伴读法、轮换组合法等等,指导诵读的方式也要灵活,自读、齐读、领读、散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分层分段朗读、大组与大组之间接力赛、大声诵、小声吟等等,形式不拘一格,方法变化多样,避免单一单调。在前一步骤已经进行了全文的示范诵读和学生试读,这一步最好能先分析篇章、段落、语句,分析思路、结构、线索、感情、艺术手法、特点等,指导学生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再让学生进入情境角色,开口读,要注意语音的准确性、技巧的灵活性、感情的充分性,读后老师要有点评,并且示范一遍。4. 诵读成篇、理论总结分析完课文后, 还要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东西连贯起来, 诵读成篇。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宏亮、停顿适当、态度大方、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表情朗读,再现情境。教师还要总结理论,让学生在自己练习时有理论指导,如果条件允许,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进一步消除学生的疑难。5. 课后巩固教师可对学生布置一些与诵读有关的作业, 向同学推荐一些适合诵读的优秀诗文,并要求学生注意练习,巩固基础。最后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