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沪科版_第1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沪科版_第2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沪科版_第3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沪科版_第4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沪科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 39 C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CD.在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C2.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B.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D.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观察温度,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观察温度3.如图1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A.露的形成B.雾的形成匚城化成水D.需打枝头图14

2、.图2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一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 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c B .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 .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f温度/C05 10 15 时间/min图25 .印度曾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3所示。下列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图3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B.沥青属于晶体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D.沥青被烤化属于汽化现象6 .某些宾馆的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分很 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3、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7 .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吸烟” “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什么物态变化()A.汽化B .液化C .熔化D .凝固8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

4、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的液化现象9 .生活中人们发现,如果不小心被同样温度的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热量B.水蒸气是气体,更容易进入人体C.水蒸气烫人的时间比水烫人的时间长D.水蒸气与皮肤的接触面更大10 .同学做水沸腾实验时,得到水的沸腾图像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在t=6 min时,水开始沸腾B.该同学所处环境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C. t=5 min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够保持持续沸腾D.为了缩短加热至沸腾时所需要的

5、时间,可以通过适当提升水的初温的方式来实现11 .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 ,这是液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12.根据卜表的数据,在1个标准大气压卜,以卜判断止确的是()物质熔点/ c沸点/ C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71740A.80 C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 C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 39 C的水银

6、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在500 C时是固态、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3 .用0 C的冰或0 C的水来冷却食物,效果较 好的是,这是因为14 .冬天,早晨跑步的人嘴里呼出“白气” ,这是一种 现象。吃饭时发现,多油的汤不易冷却,主要是因为汤表面的油减慢了水的,这种物态变化会热量。15 .在打扫教室卫生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 (填 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16 .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的过程, 凝华过程中要 热量,市面 上销

7、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 将霜(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 后马上恢复制冷达到“无霜”。17 .如图5所示,将分别装有热水和冰水的甲、乙两只玻璃杯,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 两杯壁都会出现小水珠,其中在内壁出现水珠的是 杯。热水 冰水图 1 -Z-518 .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像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这三种物质中,甲和 可能是同种物质,如是同种物质,应该是由于物质的不同导致甲熔化得更快。图619 .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成为气体, 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而

8、下降,遇暖气流后吸收热量而 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三、实验探究题(共34分)20 . (12分)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白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7所示的图像。物质图7熔化时间/min冰9蔡4(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海波(选 填“吸”或“放”)热。(2)图中,海波在D点是 态,在G点是 态。(均选填“固”或“液”)(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蔡,用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 时间,如上表所示。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 (选填“

9、相 同”或“不同”)的。21 . (10分)如图8甲所示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甲乙图8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2)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 C时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在第2 min记录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的空格处。时间/min01234567温度/ C90929698999999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C ,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所测水的沸点都低于100 C,由此大家判断可能是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 “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22 . (

10、12分)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将试管用塞子塞 紧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7 C;碘的沸点是 184.2 C;水的沸点是 100 C。由此,小明认识到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原因:(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 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

11、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 是由 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 形成的。四、简答题(10分)23.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周围冒“白气”;当把冰棍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外壁出“汗”。请解释其中的“粉” “白气”和“汗”各是怎样形成的?答案1. B 解析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 C左右,A不符合实际;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 C左右,B符合实际;人体正常体温在 37 C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 在40 C左右,不可能达到 60 C, C不符合实际;晶体的凝固点与物质种类有关,标准大 气压下水的凝固点

12、是 0 C,盐水的凝固点要低一些,D不符合实际。2. B3. C 解析露为液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 A不符合题意。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需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要吸热,故C符合题意。霜为固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4. A 5.A 6.A 7.A 8.D 9.A 10.D11 . A 解析A项,“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项,手被冰粘住了是凝固现象。C项,矿泉水结冰是凝固现象。D项,冰冻汽水瓶外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12 . C13 . 0 C的冰 冰熔化成水要吸热14 .液化汽化(或蒸发)吸收15 .汽化放热16 .放出熔化17 .甲18 .乙质量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在熔化过程中都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故三 种物质都属于晶体;但甲和乙的熔点相同,故它们有可能是同一物质。(2)由于乙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熔化,说明乙物体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所以是由 于物质的质量不同导致甲熔化得更快。19 .升华凝华熔化20 . (1) BC 吸(2)液固(3)相同不同21 . (1)减少热量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