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篇航迹推算和陆标定位第一章航迹推算船舶在航行中确定船位的方法,按照取得船位所采取的手段不同,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航迹推算(deadreckoning)和观测定位。航迹推算包括航迹绘算(trackplotting)和航迹计算(trackcalculating)两种。航迹绘算简单直观,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航迹计算可作为对航迹绘算不足的一种补充,也有利于实现驾驶自动化。观测定位包括陆标定位、天文定位和无线电定位(俗称“电子定位”)。航迹推算是指驾驶员根据罗经和计程仪所提供的航向航程,结合海区内的风流资料,在不借助外界物标和航标的情况下,从某一已知船位起,推算出具有一定精度的航迹和某一时刻的船位
2、的方法;或者根据海图上的计划航线,预配风流压差,作图求出应执行的真航向,最后转换成罗经航向落实实施。航迹推算是驾驶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获取船位的最基本的方法;它可以使驾驶员清晰地了解船舶在海上运动的连续航迹,从而了解船舶继续航行的前方是否存在危险;它又是陆标定位、天文定位和电子定位的基础,它的精度还会直接影响到陆标船位、天文船位和电子船位的精度。航迹推算工作应该在船驶出引航水域或港界、定速航行后立即开始。推算起始点必须是准确的观测船位。准确的起始点可以采用过港界(门)时的船位或离锚地时的锚位或利用港内附近的显著物标进行定位后的船位。在整个航行过程中航迹推算工作应该是连续不断的,不得无故中断
3、,直到驶抵目的地或领航水域或接近港界有物标可供导航时,方可终止。但当船驶经险要航区,如渔区、狭水道,由于机动操纵频繁,可暂时中止,驶过后应立即恢复。航迹推算的起始点、终止点应载入航海日志,途中的中止点和复始点应在海图上画出并记入航海日志。航迹推算工作,在沿岸水流影响显著的航区应该每小时进行一次,在其他航区应该每24小时进行一次。第一节航迹绘算工具及其用法一、航迹绘算工具1航海三角板以34厘米的尺寸为宜。可用来在海图上平移直线、画线、量取航向和方位。2平行尺转移方向或直线时,压紧其中一根,移动另一根,再压紧后一根,移动前一根,上述动作交替反复进行,直到移到目的点为止。在推移的过程中,切忌打滑,否
4、则将前功尽弃,得从头做起,浪费时间。由于两根尺固定平行,并且尺寸大,所以使用起来比航海三角板来得方便、省时。此外平行尺还可作为简易量角器使用:让平行尺的中垂线(在90?处)与经线或纬线重合,可读出航向和方位的度数。3量角器在圆周边缘附近刻有两圈读数,同一处的内圈和外圈角度读数相差180?。当航向或方位大于180?时,读取内圈读数,小于180?时读取外圈读数。除了可以利用航海三角板或平行尺平推航向或方位、在海图上的向位圈(即罗经花)上量取角度外,还可以利用量角器直接量取向位角度:使量角器上的0180?基线或90?基线与经线或纬线重合,直接读数。量角器越大量取精度高。4.分规(圆规)它用于在海图上
5、量取航程和距离。使用时,为避免规尖损坏纸质海图,应注意侧斜着使用以免垂直刺破海图。分规两脚松紧应适中,过紧了,在调节过程中容易划破海图;过松了,在直线和纬度图尺之间转移分规的过程中易改变张口导致粗差。两规尖高度应齐平。最后要说明的是:(1)利用海图作业工具在海图上量取有关数据,都离不开经度图尺、纬度图尺、对数图尺和向位圈。所以在作业之前首先要熟悉它们。(2)在空白纸上也可以作简易的“海图作业”,所用到的工具与上述海图作业工具相同。二、经纬度的量取和标定1.某点经纬度的量取(1)用平行尺量取:将平行尺的一侧边线与纬线重合,推移平行尺,使另一侧边线通过船位或物标测量点并与纬度图尺相交,即可在交点处
6、读出纬度。将平行尺的一侧边线与经线重合,推移平行尺,使另一侧边线通过船位或物标测量点,并与经度图尺相交,即可在交点处读出经度。(2)用航海三角板量取:使三角板的一边与船位附近的纬线重合,使另一三角板的直角边与之重合,推移直角板,直到另一直角边通过船位或物标测量点为止,从该直角边与经度图尺的相交处读出经度。使三角板一边线与船位附近的经线重合,使另一三角板的直角边与之重合,推移直角板,直到另一直角边通过船位或物标测量点为止,从该直角边与纬度图尺的相交处读出纬度。(3)用分规量取:将分规的一尖放在船位(或标位)处,以此为圆心两脚适度张开,使另一规尖所作的圆弧与邻近的经(纬)度图尺相切,切点处的读数即
7、经(纬)度。使用此法应注意:要试作圆弧23次,在确认圆弧与图尺相切后,方可读数,否则读数会有一定误差。例如在图2-1-1中,欲量取团岛嘴的经度,可将分规的一尖定在灯标中心,适当调整分规跨度使另一尖画圆弧、并使圆弧与邻近的经线相切(见图中甲处)。接着保持跨度不变,将分规移到经度图尺处量取经度(120?17任);欲量取团岛嘴的纬度,可将分规的一尖定在灯标中心,适当调整分规跨度使另一尖画圆弧、并使圆弧与邻近的纬线相切(见图中乙处)。接着保持跨度不变,将分规移到纬度图尺处量取纬度(36702?7N)。为使圆弧能与经纬线准确相切,应来回试画弧线2-3次。图2-1-1团岛灯塔经纬度的量取2.经纬度的标定设
8、某船位纬度367127N,经度287477E,将它标在海图上。(1)用分规与航海三角板(以下简称三角板)配合标定:先按已知坐标定出概位,做到心中有数,接着用分规在最邻近概位的纬度图尺上,从36所始向北量取12?,将分规跨度沿着与36?N纬线相交29任经线,向北截取一点,使三角板的一边过该点,并与经线垂直。沿着三角板的这一边在概位附近画一段的纬线。最后沿着经线图尺用分规从29窿线开始向西量取经度13?(即60?-47?),从36?12?N纬度与29?E经线的交点为起点,用分规沿着该纬线向西截取经度13洞圆弧,则纬线与圆弧的交点即图上船位所在(见图2-1-2)。此法常用于手边无平行尺时候。30*2
9、9+3O1图2-1-2已知经纬度某点的标定(2)用平行尺标定:按已知坐标估测概位在何处,使平行尺边线与概位附近的纬线重合,平移平行尺将另一边线移到纬度36?12?N刻度处,压紧平行尺在概位附近作36?12?N的一段纬线;使平行尺边线与概位附近经线重合,平移平行尺将另一边线移到28?47?E刻度处,压紧平行尺,在概位附近作28?47?E的一段经线,两段经纬线相交处,即图上船位所在。反过来,先作一段经线再作纬线也可,作法相似。此法作图简便,无需其它工具配合,误差较小。(3)用分规与平行尺配合标定:用平行尺作出36?12?N纬线,并使该线与概位附近的29?E经线相交。以29?E经度为基准,用分规在经
10、度图尺上向西量出经差13?(即:29?-28?47?),将分规跨度上移或下移到所作纬线处,一规尖放在相交处,并以此为圆心使另一规尖画圆弧,交纬线于一点,即图上所求点的位置。或者,用平行尺作出28?47?E经线,并使该线与概位附近的36浒线相交。以36?N纬度为基准,用分规在纬度图尺上向北量取纬差12?(即:36?12?-36?)。将分规跨度左移或右移到所作经线处,一规尖放在相交处,并以此为圆心,另一规尖画圆弧,交经线于一点,即图上所求点的位置。此法比“平行尺法”来得更方便、迅速。(4)用航海三角板平推标定:标定方法与平行尺法类似,只是所用工具不同而已。利用两块三角板的直角,先使一板边线与经(纬
11、)线重合。使第二板边线与之垂直,并与纬(经)度图尺相交,平移二板边线到相应纬(经)度处,画出纬(经)线。由于三角板尺寸往往不及平行尺,若两只板吻合不严会产生误差,所以精度比平行尺差些标定时间也要比平行尺长些。(5)用分规标定:把最邻近概位的两条现成的经纬线(29?E及36?N线)当作基准经纬线。先用分规在纬度图尺上向北量取纬差12?(36712?-36?),将跨度平移到基准经线上截取一点A(29?E36?12?N),再用分规在经度图尺上向西量取经差13?(29?28747?),将跨度垂直移到基准纬度线上截取一点B(36?N28?47?E)。以A点为圆心经差13次半径向概位附近作一段圆弧;以B点
12、为圆心以纬差12次半径向概位处作一段圆弧,两弧相交于一点,即为图上船位所在。此法在航行值班中,驾驶员在读取卫星导航仪上船位经纬度之后,在航海上定位时,用得为普遍、因为它简易、方便、省时。以上各法,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习惯、爱好及海图作业工具配备情况,灵活选用。三、画航向线、方位线和量取方向1 .画航向线在图上标出推算起始点,用平行尺或三角板在向位圈上量取真航向,平移平行尺或三角板使之基准边线压住起始(航)点,从该点出发画出射线,此即航向线(也叫船首线)。2 .画方位线图2-1-3 向位圈(罗经花)在图上找出已知物标的准确位置(灯标在图式中心点、浮标在底边中心点),将测得的罗经方位经(陀螺)罗经差修
13、正后转换成真方位TB,用平行尺或三角板在向位圈(图2-1-3)上以角度(TB±180?)量出方向,将其平移到物标测量点处,从物标朝船的方向画出射线,此即方位线。3 .量取方向方向用角度来表达,航海上的角度主要指航向和方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量取方向的方法。(1)三角板:如图2-1-4所示,将一三角板的斜边与某线相重合,用另一三角板贴靠它并平移前一板直到与向位圈中心重合,在斜边与圈边相交的刻度处,读取数据;或者用一对三角( 2) 平行尺:一边与某线重合,平移到使另一边与向位圈重合。(3)量角器:将量角器的中心放在某线与经线或纬线的交点出处,使0至180?基线或90?基线与经线或纬线重合
14、,读取该线所指的刻度,必要时再进行关于加减90?、180?、360?的换算。四、量取距离和航程推算和定位作业所用的海图都是墨卡托投影图,该类投影图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纬度渐长,即图上一分纬度的长度,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大,但它仍然代表实地一海里的长度。所以在纬度不同的地点,即使图上的线段长度相等,但它们所代表的距离或航程并不相等。在图上量取距离和航程时,首先用分规或三角板量出某线段长度,再在航行区域所在的平均纬度附近的纬度图尺上读取该长度(为多少个纬度分)。反之,在已知距离和航程前提下,在推算或定位水域的平均纬度附近的纬度图尺上,用分规或三角板量取海里数,再回到图上截取。通俗地讲,低纬地区应在
15、相应的低纬地区量,高纬地区应在相应的高纬地区量,切勿交叉,否则,海图作业的误差很大。当距离和航程较长时可分段量取。第二节航迹绘算基础理论一、有关基本海图作业的概念观测船位(observedposition,OP):用某种观测手段(陆标、天文、电子观测手段之一),对已知确切地理位置的物标进行观测而得到的船位,以符号。在图上标示。推算起始点(pointofdeparture):被选作航迹推算开始的观测船位点。推算船位(estimatedposition)EP:通过航迹推算所确定的船位。积算船位(deadreckoningposition)DR:无风流情况下,根据计程仪航程在计划航线或真航向线上所截
16、取的船位。航迹线(track):船舶在海上运动的轨迹线,实际上是一条接近直线的曲线,推算时以直线视之。代号为TR。计划航迹线(简称:计划航线,intendedtrack)ITR:本着安全和经济的原则,在船舶开航前在海图上拟定的航线,即:船舶计划航行的轨迹线。推算航迹线:在已知航向、计程仪航程(速)和风流要素的前提下,推算出的航迹线。计划航迹向(简称:计划航向,courseofadvance)CA:沿着顺时针方向,由真北线量到计划航线的角度,用以表达计划航迹前进的方向。推算航迹向(coursemadegood)CG:沿着顺时针方向,由真北线量到推算航迹线的角度,用以表达推算航迹前进的方向。二、标
17、定航迹绘算起始点以观测船位点为推算起始点,在其附近用分数形式标明观测船位的时刻和计程仪读数,分子用四位数字表示时刻,前两位为小时数,后两位为分钟数,精确到整分数。分母为当时计程仪读数,而不是航程,精确到0.1海里,中间横线应大致与纬线平行。三、标注航迹线1求应采取的罗经航向(1)当真航向已知时:若用磁罗经导航,则执行的磁罗经航向,即罗航向(CC=TC-Var-Dev);若用陀螺罗经导航,则执行的陀螺罗经航向,即陀罗航向(GC=TC-AG)。(2)当计划航向已知时,则根据风流资料,测算出风压差、流压差,将计划航向换算成真航向(TC=CA-“-3),再将真航向换算成执行月向,即罗经的航向(GC或C
18、C)。2标绘航迹线一种方法是:从推算起始点开始,根据计划航向CA画出一条射线,此线即计划航迹线;另一种方法是:先推算出下一个时刻的船位来,再从推算起始点向推算船位画线段,此线即推算航迹线。在计划或推算航迹线上应进行标注,标注内容包括:计划航迹向或推算航迹向CA、陀螺航向GC或磁罗经航向CC、陀罗差AG或磁罗经差AC、风流压差(”,3,“。(见图2-1-5)其中后两者应标在小括号内。若不便标在线上或者当航迹线接近南北方向时,则用带箭头的线引出,标在航线附近的某一个合适的地方,且在标注的一行内容下划条横线(图2-1-6)。Qtioqio?Tc帕里蚂卫”史227图2-1-5起始点和航线的标绘图四、标
19、注推算船位推算船位(estimatedposition)是指驾驶员根据航向航程和风流资料,从推算起始点开始推算出的下一个指定时刻的船位(包括绘算船位和计算船位),代号为EP;在图上用符号“+”标示;推算船位的标注与推算起始点的标注相同,如图2-1-5、2-1-6所示。五、无风流时的航迹绘算所谓无风流影响,是指风流影响很小(微风、流速一般小于0.25kn),其对航向的影响小于1?,可以忽略不计。此时的航迹绘算最为简单: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在海图上拟定计划航线、量出计划航向、以计划航向作为真航向、再把它换算成罗经的航向(即CA=TC=GC+AG或TC=CC+AC),航行中驾驶人员只要实施此罗经航向
20、,则船舶一定会行驶在计划航线上。另一方面,推算航程就是绝对计程仪航程或相对计程仪航程(此时S=Sl),或者是实际航速或对水航速乘以航行时间。080010'.0图2-1-6推算船位和航线接近南北时的标绘图图2-1-7无风流时的航迹绘算图在海图上从推算起(始)点画出计划航线或真航向线,以推算航程截取积算点、得到积算船位(它属于一种特殊的推算船位)。标注如图2-1-7:六.转向转向以后的推算,将以转向点作为新的推算起始点。所以要掌握船到转向点的时间,计程仪读数,以便推算出船到转向点的准确船位。条件许可时最好通过观测获取转向点船位。转向后,风流压差往往随之改变,即使在转向前后风向风力、水流要素
21、不变,但风舷角流舷角变了,风流压差也会变。转向会引起磁罗经自差和陀螺误差的变化,因此转向后应查算出新的磁罗经自差和陀螺罗经冲击误差,并待航向刻度盘稳定后再读取罗经航向。七.换图航线所需的一套海图中,每两张邻接图应相互衔接得当,有一定的重叠区,中间不得有脱节,比例尺大小不得相差太大。在前一张海图上的计划或推算航线上定出推算终止点,量出其经纬度、航迹向,求出船抵该点时的时间计程仪读数;在后一张海图上定出前图上的推算终止点,以此作为新的推算起始点。在前图航线结束处标注“下接XX号图”或“下接XX号航线”,在后图航线开端处标注“上接XX号图”或“上接XX号航线。”第三节风中航迹绘算一、船风、真风和视风
22、船舶航行时,由于船舶自身运动而产生的风叫船风;船风的方向与航迹向相同。例如船朝正东航行(即航迹向为90?),则船风的方向为90?(东风)。船风的速度大小等于船速。真风是指实际存在的风。船在风中航行时,驾驶人员测量到的风是真风与船风的合成风,叫视风。船风、真风和视风三者的关系为:视风等于真风与船风的矢量和,用风速矢量三角形表本为:(如图二.风舷角(Qw)2-1-8 )。风舷角是指风向与船首向间的夹角。风向是指风的来向,而流向是指流的去向(俗称“风来流去”)。风舷角的范围为0?180?。航海上,把0w在0?10之间的风叫顶风;在170?180?之间的风叫顺风,在80?100空间的风叫横风;在10?
23、80空间的风叫偏顶(逆)风;在图2-1-8风速矢量三角形.顶J*碉逆 风图2-1-9不同方位风的名称图图2-1-10船在风中的运动图100?170之间的风叫偏顺风(如图2-1-9)。三、风压差(Leeway,覆)1 .定义船在风中航行时,一方面在推力作用下,以船速Ve沿着船首向运动,另一方面在风的作用下以速度R向下风侧漂移,在推力和风力的共同作用下,船沿着新的方向风中航迹线运动,如图2-1-10所示。风中航迹向与真航向之差叫风压差,CA=CG0=TC+a,或者真航向线与风中航迹线的夹角,叫风压差。风压差有正负之分,左舷受风时为正,右舷受风时为负。如图2-1-11a、b所示。图 2-1-11风压
24、差符号图2 .影响风压差(的因素(1)风舷角(Qw):Qw接近90?寸ot最大;(2)风速(Vw):Vw越大则久越大;(3)航速(Vl):Vl越大则口越小;(4)吃水和水下船型:吃水越大口越小,平底船产生的口要比尖底船大;(5)船舶受风面积和水上船型:同一船舶受风面积越大则0(越大;3 .求取风压差由于影响风压差的因素较多,且影响复杂,船在风中漂移的速度和方向又不易掌握,因此,风压差的求取,不采用速度矢量三角形求解,往往采取直接观测或估计的方法。风压差的测定方法有:连续实测船位法、雷达观测法和尾迹流法。前两种方法详见第六节,现介绍第三种。尾迹流法:由于尾迹流可以视为船舶在风中的航迹,因此可以利
25、用测定船尾水花,即尾迹流与船首尾线的夹角的方法,求取风压差a图2-1-12尾迹流法测风压差图的近似值。如果从船尾抛下自制的简易小浮标,用它来标示尾迹流的方向,这样测定就更为有效。测定时机最好选择在涌浪不大时,以便减少船舶摇摆和操舵不稳等对测定精度的影响(如图2-1-12)。测定时,应在短时间内(每隔5秒)反复测定,取其平均值作为航迹向,以便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风压差还可以用公式求取,经实测并经统计处理,可得到风压差公式:(1)仅适用于实际风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0°15°的公式:a?=K?(Vw/Vl)2sinQw(2-1-1)(2)通用公式:a?=K?(Vw/Vl)14(s
26、inQw+0.15sin2Qw)(2-1-2)其中:Vw为风速(m/s)Vl为航卤(m/s)K为平土4风压差系数(°)客船和军舰,由于其装载情况稳定,因此K为常数;而货船,由于其装载情况不稳定,因K是变数。K怎样获得?各船必须在各种风力和吃水条件下,实测风压差2530次,然后用公式反推出风压差系数K1,&K25,最后求出风压差系数的平均值Ko有了KB,就不必再实测各种条件下的风压差了,而是在已知K的前提下用公式直接算出,算出的风压差的误差约为0。.51。.0。将实测的风压差和用公式算出的风压差汇总起来,列出风压差表,供航迹绘算时查取使用。对表中所列数据还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检验和
27、修正,以求更为准确地掌握风压差。四、风中航迹绘算1.由真航向求风中航迹向的绘算(TC=CG娘(1)确定推算的时间间隔t,从推算始点起按真航向作一条带箭头的长约2-4cm的线段,以此代表真航向线;(2)先根据“是左舷受风还是右舷受风”,判断风压差的正负,再根据公式:CG尸TC+”(2-1-3)算出风中航迹向,据此作出风中航迹线,或者以真航向线为基准,按照风压差的大小向下风侧作风中航迹线;(3)根据公式Sl=(L2L)X(1+AL)或Sl=Vl?t算出计程仪航程,再在风中航迹线上截取之,所得的截点即推算船位;(注:在本章中如无特别说明,计程仪是指相对计程仪)(4)在风中航迹线上正确标注。例2-1-
28、1:某船0800观测船位在A点,真航向090?,AG=+2,AL=+2%,L二151?5视风SE,风力6级,a取8?。0930L2=169?4,求0930时的推算船位。(为保证作图精度比例尺应尽量取大些,如1cm=2nmile)解:如图2-1-13:标出0800观测船位A点(即:推算起始点);自A点以TC 090 ?乍真航向线;因右舷受风,故 =-8?,风中航迹 忖向 C G(=TC+c=082?,自 A 点以 CG82?.作风中航迹线;算得计程仪航程 Sl18?3,有风无 流时,Sl即是推算航程,在风中航迹线 上截取Sl得0930推算船位;在风中航迹线上正确标注。2.由计划航迹向求真航向的绘
29、算图2-1-13"TCG、'型风中绘算图169/4(CTC)15(1)确定推算的时间间隔t,从推算始点起,以计划航迹向画计划航线;(2)判断风压差的正负,根据公式:CA=TC+a(2-1-4)算出真航向,以真航向作真航向线,或者以计划航线为基准,按照风压差的大小向上风侧作真航向线;(3)算出计程仪航程,在计划航线上截取之,所得的截点即推算船位;(4)在计划航线上正确标注。例2-1-2:某船CA082?,AG-1?,AL-5%,所在航区刮偏北风、风力34级、a的绝对值取4?,0800L111?.0、1000L241?5。求:在08001000时段应采取的GC和1000时刻的推算
30、船位。解:如图2-1-14:因左舷受风,故=+4?,TC=CA-«=082?-(+4?)=078?;GC=TC-AG=078?-(-1?)=079?从推算起始点起,以TC078?作真航向线、以CA082?作计划的风中航线(或以真航向线为基准、按风压差的大小向下风侧作计划的风中航线);Sl=(L2-L1)X(1+AL)=(41?5-11?.0)X(1-5%)=29?.0(在有风无流时Sl既是对水的航程也是实际的推算航程),在计划的风中航线上截取29?0得1000的推算船位;在计划的风中航线上正确标注。第四节流中航迹绘算、船在流中的运动船舶航行在仅有水流影响(无风有流)的海区时,同时受到
31、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推进器的推力使船沿着真航向线、以对水航速Vl(此时的Vl就等于船速使船沿着水流方向、以流速VC漂移,结果船舶沿着Vl和Vc的合速度方向行驶,合速度(即实际航速)为Vl和Vc的矢量和,合速度的方向即流中船舶航迹线的方向,如图2-1-15所示。流中航迹向与真航向的差值叫流压差(drift),用P表不。隹CGRTC(2-1-5)或P=CA干C(2-1-6)P符号规定为:船舶左舷受流为正、右舷受流为负。二、流中绘算步骤及实例在已知计程仪航程(航速)、风流要素的前提下,流中航迹绘算要解决的问题有两种类型:一是已知真航向TC求推算航迹向CGp推算航程S(推算航Ve)前进;一是流的压力真航
32、向、推算航程或推算航速和推算船位。图2-1-15流中船舶运动图速V)、推算船位;另一种是已知计划航迹向CA,求图2-1-16"TC = CGg型流中绘算图仅有流影响时的绘算特点是:计程仪航程在真航向线上截取,但在用绝对计程仪计程时,实际航程S应在计划航迹线或推算航迹线上截取。1 .已知真航向求推算航迹向(TC=CG白的绘算步骤(1)确定要推算的时间间隔t,根据公式Sl=(L2-L1)X(1+AL)或Sl=Vl?t算出计程仪航程,从推算起始点画出真航向线,在真航向线上截取Sl得到积算点。(2)根据公式Sc=Vc?t算出流程,从积算点按流向和流程作出水流矢量线,矢量线的终点即推算船位。(
33、3)连接推算起始点和水流矢量线终点得到一条线段,此线即推算航迹线,其长度即推算航程,将它除以推算时间即得推算航速V;量出推算航迹向CG日算出P=CGP干C。(4)正确标注。归纳起来,绘算步骤的核心是作水流三角形,作水流三角形时应遵循“对水航程矢量加流程矢量=实际航程矢量”的原则。例2-1-3:某船1800观测船位在A点,真航向320?,AG-2?,L20?0,AL+3%流向060?,流速2kn,1900L36?。求1900推算船位及CG。(作图比例尺:1cm=2nmile)。解:如图2-1-16把1800的观测船位A标绘在海图上,将它作为推算起始点。算得计程仪航程Sl为16?5;从A点起作32
34、0方勺真航向线;在真航向线上截取Sl16?.5得到1900积算船位B点。算出流程Sc=Vc?t=2X1=2?;从B点以流向060微取流程2?导C,即1900推算船位;连接AC即流中航迹线,量得CG=327?,=CG-TC=+7?正确标注。2.已知计划航向求真航向(CA=TC)的绘算步骤确定推算的时间,从推算起始点起以CA画出计划航线。根据公式Sc=Vc?t算出流程;从推算起始点出发,根据流向、流程画出水流矢量,得到水流矢量终点。根据公式Sl=(L2L)X(1+&。或&=Vl?t算出计程仪航程;以水流矢量终点为圆心,以Sl为半径画圆弧,与计划航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即推算船位。从推算
35、起始点到推算船位的距离即推算航程,将它除以时间即得推算航速。从推算起始点出发,作水流矢量终点与推算船位连线的平行线,该线即真航向线;量出TC,算出CC(GC)=TCAC(AG)、算出P=CATC。正确标注。归纳起来,绘算步骤的核心是作路程三角形,作路程三角形时应遵循“流程矢量加(对水)航程矢量:实际航程矢量”的原则。例2-1-4:某船0800观测船位在A点,计划航向283?,AG-2?,航速16kn,流向045?,流速2kn,求0800-0900应行驶的陀罗航向(作图比例尺:1cm=2nmile)解:如图2-1-17(1)标出0800的观测船位A,将它作为推算起始点;从A出发根据283徊出计划
36、航线。(2)计算流程:Sc=Vc?t=2X1=2?;从A出发,根据流向045?、流程2辆出水流矢量,得到水流矢量终点Bo(3)计算计程仪航程:Sl=Vl?t=16X1=16?;以B为圆心,以SL16笄径画弧与计划航线交于一点C,则C即0900推算船位,BC方向即真航向线的方向。(4)过A作BC的平行线得AD,AD即真航向线;量得TC276?,GC=TC-AG=276?-(-2?)=278?,P=CA-TC=283?-276?=+7?(5)正确标注。作图的优点是简单、直观、不易出差错,但存在一定的作图误差,为减小作图误差,应尽量采用大比例尺作水流三角形,如海图比例尺小,可将三角形各边按同样比例尺
37、放大作图或者作两个小时以上的路程三角形。当然,若海图比例尺大,为方便起见,作一个小时的水流三角形也未尝不可。第五节风流中的航迹绘算CA或CGj等在有风有流时,真航向与航迹向之间的关系是:计划或推算航迹向(于真航向TC加风流合压差卜CG卢TC+丫(2-1-7)或CA=TC+丫(2-1-8)了是指:在风流影响下的航迹向与真航向之差,即匕CG¥TC;风流合压差也等于风压差与流压差的代数和;航迹线偏在航向线右侧时尸为正值,航迹线偏在航向线左侧时y为负值。=a+P(2-1-9)在已知计程仪航程(航速)和风流要素的前提下,风流中的航迹绘算主要解决两种类型的问题:一类是已知真航向TC,求推算航迹向
38、CG乎推算航程S、推算航速V和推算船位EP等要素;另一类是已知计划航迹向CA,求真正向TC、推算航程Sg(或推算航速Vg)和推算船位EP等要素。一、已知真航向求航迹向的基本绘算(TCnCG/1 .基本方法采用“先风后流”的作图方法,先配风再配流:即首先在真航向上加上风压差,求取风中航迹向,画出风中航迹线,接着配水流要素、作水流三角形,最后求取航迹向等要素。2 .绘算步骤确定推算的时间间隔,从推算起始点出发作真航向线;算出风中航迹向(CG=TC+a),画出风中航迹线;在风中航迹线上截取相对计程仪航程,得截点;从截点出发作水流矢量,则矢量终点就是推算船位;连接推算起始点和推算船位,此线即为推算航迹
39、线,其长度代表推算航程,将它除以推算时间即得推算航速V;其方向代表推算航迹向,量出推算航迹向CG乍算出流压差,即航迹向与风中航迹向之差:P=CG?CGa(2-1-10)航迹线偏在风中航迹线之右P为正,航迹线偏在风中航迹线之左P为负。在“CAnTC”型的风流绘算中,流压差公式为:隹CA-CA”(2-1-11)正确标注。例2-1-5:某船1200计程仪读数L42?0,罗航向CC093,罗经差AC-3?,相对计程仪航速VL12kn,航行海区有北风5级、风压差”的绝对值取4?,北流3kn。试求推算航迹向CG和推算航速V。解:如图2-1-18,按“先风后流”的顺序作图:(1)CG=TC+a=090?+(
40、+4?)=094?Sl=Vl?t=12?(2)从推算起始点A点出发作真航向线和风中航迹线;(3)作1h的水流三角形:在风中航迹线上量得AB=12?。(4)根据流向000?、流速3kn,从B点作水流矢量线BG得到C点。图2-1-18"TACG?型风流绘算图(5)连接AC、量出AC的长度为12?.1,它就是推算航程,则推算航速V=12.1kn。量出推算航迹向CG=080?,而流压差P=CGy-CG0=0802094?=14?,占a+P=-10?。(6)正确标注。二、已知计划航向求真航向的基本绘算(CAnTC)1 .基本方法采用“先流后风”的作业方法,先配流再配风:即首先预配流压差作水流三
41、角形,从中求出风中航迹向,接着向上风侧配风压差,最后求取在风流影响下为确保船舶走在计划航线上而应采取的真航向等要素。由于所预配的风流压差是近似的,若严格按照所求的真航向航行不一定能保证船舶航行在计划航线上。因此,船舶驾驶员在航行中应不断地测定船位和实际航迹向。分析船位和实际航迹偏离计划航线的程度,以便及时地修正预配的风流压差,使船舶航行在计划航线上。2 .绘算步骤确定推算的时间间隔,从推算起始点出发作计划航迹线;从推算起始点起作水流矢量线;以水流矢量线终点为圆心、以相对计程仪航程为半径作圆弧,交计划航迹线于点,此点即推算船位;从推算起始点出发作水流矢量终点与推算船位连线的平行线、得风中航迹线;
42、以风中航迹线为基准,顶风预配压差得到真航向线;(6)推算起始点到推算船位的距离即推算航程,将之除以推算时间得到推算航速;正确标注。例2-1-6:某船计划航向090?,船速12kn,航区北风6级,风压差的绝对值为4?,北流3kn。问该船应驶的真航向是多少?推算航速是多少?解:如图2-1-19,按“先流后风”的作图方法:(1)从推算起始点起作计划航迹线;(2)作1h的水流三角形:从推算起始点A起作水流矢量线AD;C点,此点即航行1 h船(3)以D点为圆心、以Sl12为半径作圆弧,交计划航线于所抵达的推算船位;连接DC、则DC的图2-1-19"CA nTC型风流绘算图方向代表了风中航迹向。
43、(4)从A点起作DC的平行线,此线即风中航迹线,量得CA“=104?5,P=CA-CA“=-14?5。(5)预配风流压差后应驶的真航向是:TC=CA“-0=104.?5-(+4?=100?5,或TC=CA-维片090242(-14.=100.?5,据此从A点出发作真航向线。(6)量出AC为11?6,它就是1h的推算航程,则推算航速V=11?6kn。(7)正确标注。三、综合绘算例2-1-7:某船满载航行,0800观测船位36?51?N122?07?5E,L1546?.4,AL-5%,陀螺罗经航向122?(AG-2?),航区风向NW、风力5级(a的绝对值取3?),北流、流速2kn,0830时L25
44、52?.7。求0830推算船位及推算航程。0830开始转向,拟驶抵36?55?N、122?37现,风流不变,计程仪航速12.5kn。求应采取的陀螺罗经航向。解:如图2-1-20:求0830推算船位及推算航程:在海图上标出0800观测船位A点(即推算起始点);TC=GC+?G=120?,从A点出发作真航向线AB;因左舷受风,故妹+3?,CG=TC+a=123?,从A点出发作风中航迹线;(ASl=(L2-Li)>(1+?L)=6?,在风中航迹线上截取67寻到C点;从C点出发以Sc=2>0.5=12流向000?作水流矢量线CD,则D为0830的推算船位。AD的长为推算航程S=5?5,量出
45、CG=115?,算出P=-8?正确标注。求0830以后应采取的GC:标出船要抵达的目的地位置E,连DE,此线为计划航迹线,量出CA=072?作半小时的水流三角形:自D画水流矢量线DF,Sl=12.5X0.5=6?25,以F为圆心、6?25为半径画圆弧交计划航线于G,则G点即为0900的推算船位。作DH,使之平行于FG,则DH为风中航迹线,量出CAa=087?;=-15?TC=CAa-妹084?,画出真航向线DK(为突出所求对象而特意画长它)。GC=TC-?G=086?;正确标注。图2-1-20 例2-1-7综合绘算图第六节风流压差的测定当船舶航行于风流要素未知的海区,势必在风流压差作用下产生偏
46、航。为提高航迹推算的精度,确保船舶在计划航线上航行,必须预配风流压差。因此,风流压差的测定成了驾驶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下面介绍几种测定风流压差的方法。一、连续实测船位法如图2-1-21所示,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测出35个观测船位,标出船在海图上的位置,用平差的方法(各观测船位点到该直线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值)用直线连接各观测船位点,则该直线即为航迹线,量取该线的前进方向,即为实测航迹向CG,则V=CG-TCo、叠标导航法TC图2-1-22叠标导航法求Y如图2-1-22所示,操纵船舶沿着某叠标线航行,即始终保持两个叠标串视,则此时的叠标方位线即是船舶的实际航迹线,叠标的真方位即是实际航迹向,在海
47、图上量出叠标的真方位,减去真航向,即为风流压差。三、雷达观测法雷达采用船首向上显示方式,屏上的船首标志线即代表船首线。观测某一固定目标的相对运动方向。在无风流时,固定目标回波在屏上的轨迹应该与船首标志线平行。若发现回波轨迹线与船首标志线存在夹角。说明风流压差不等于零。如图2-1-23,在一段时间内,回波点分别为年如虫,转动雷达方位标尺,使其上面的某根平行线压住回波轨迹线或与回波轨迹线平行,则机方位标尺中心线在固定刻度盘上所示的度数。即为风流压差。图2-1-24物标最小距离方位与正横方位差法求¥四、物标最小距离方位与正横方位差法在无风流时,正横距离与最小距离相等,正横方位就是最小距离方
48、位。但在有风流影响时,两者不一致,两者之差,就是风流压差X如图2-1-24所示,物标最小距离方位用Bmin表不。正横方位用BBmin=CG±90?(左舷受风为正,右舷受风为负)(2-1-12)BTC±90?(右正横为正,左正横为负)(2-1-13)则,CG-TC=Bmin-B,(2-1-14)在实际应用时,首先要估计出物标正横时的大概时刻。在物标正横前后的这段时间内,不断地观测物标的方位和距离,通过比较便会发现:物标距离将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其中最小距离时的方位即可选出。如有可能,最好两人同时测定,一人测雷达距离,一人测罗径方位,观测及计算结果将更为准确。例2-1-8:某
49、轮TC265?,用雷达连续测得某物标的真方位和距离如下,求风流压差与航迹向。TB350°355°000°003°005°008°012°015°018°D6?.56?.36?.16?.05?.95?.85?.75.?85?.9解:从观测结果可知:Bmin=012?根据TC、TB的大小比较,由于TB>TC,说明物标在右舷,要有正横,那一定是右正横,从而确定在公式中是加还是减90?。B-TC+90?=265?+90?=355?/Bmin-尹=012?-355?=17?CA=Bmin-90?=282?,或
50、CA=TC+)=265?+17?=282?五、单物标三方位求航迹向若船舶定向定速航行,风流影响不变时,在不同时刻测出某单个物标的三个方位,就可用下述方法求得这段时间内的风流压差和航迹向。如图2-1-25,在海图上或空白纸上,由已知物标M分别画出不同时刻的三条方位线Bi、B、B3,设第一、二次观测的时间间隔ti,第二、三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为t2,均为已知量,在B3上任取一点C,再在MC上取一点D,取法是使MD/DC=询佗。(要注意技巧,例如已知ti=15min,t2=30min。若MD取2cm,则DC要取4cm,MC要取6cm。)过D点做Bi的平行线,交乐于B点,直线连接CB交Bi于A点,则直线A
51、BC即为观测时间内的航迹向CG,它与真航向之差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风流压差。作图依据:.DB/MA.ACMAsACDBti/t2=MD/DC=AB/BC图2-I-25单物标三方位求航迹向普通作图法又EF/FH=Vti/Vt2=ti/t2(V是船舶实际航速).AB/BC=EF/FH进而彳#至AB/EF=BC/FH故AAMCsAEMHAC/EH特别要注意:ABC的连线并非航迹线,但它一定与航迹线平行,是航迹线的平行线;如在空白纸上作图,物标M点可以任意定,不影响求航迹线。风流压差的采用或改变由船长决定,或由驾驶员根据船长的指示进行,航行中,驾驶员对所采用的风流压差值,应不断地进行测校,发现变化大时,应
52、及时报告船长。第七节评估项目“海图作业”训练例2-I-9:某航船0600时的地理坐标为38?D2?Nki20745任,Li0?0、真航向082?;L-3%、G+I?);航区刮5级西北风且”的绝对值为3?;航船处于大潮日的落潮流中,潮流要素如图2-I-26;0630:Li5?.4,真航向不变,风流要素同上。求:当A灯塔位于航船的正横位置时,船与A之间的距离;B灯塔的正横时间和正横时的计程仪读数。解:如图2-I-26(I)求推算航迹线TR:在海图上标出推算起始点O点;根据082?乍真航向线;因左舷受风、故a=+3?,根据CATC+o=085?乍风中航迹线;在风中航迹线上截取Sl5?2得Pi;自Pi
53、作半小时的水流矢量线(流程Sc=2.5kn>0.5h=i?3),得0630推算船位C,连接O与C,即为0600-0630时段的TR;(2)求A灯塔的正横距离:从A点向真航向线作垂线,与TR交于一点,交点与A的直线距离即正横距离,量得2?,交点即正横时的船位;(3)求B灯塔的正横时刻及正横时的计程仪读数:从B点向真航向线作垂线,与TR交于一点D,D点为正横B岛时的推算船位,量得。到C的推算航程为3?8(耗时30min)、。到D推算航程为8?6、则耗时t=8.6?.8?X30min=68min,所以船舶正横B点的时刻为:0600+68min=0708。从D处反作水流矢量线,使之与风中航迹线相
54、交于一点P2,O与P2的距离为Sl,量得ii?4;正横B时的计程仪读数L=Li+Sl/(I+AL)=i0?0+ii?4?(i-3%)=2i?8图2-1-26例2-1-9运用比例和反推的“正横”绘算例2-1-10:某轮GC0642?G-2?,U24kn、计程仪改正率AL+5%,NE风6级,“的绝对值取3?东流3kn,天气晴朗,眼高16mo在1600:L=100?0,船位坐标为32?O0?0N、120?30?OE,1800:L=145.7,刚好发现灯塔灯光位于水天线并测得灯塔GB037?。从1800以后的绘算以1800时的观测船位为推算起点。求:(1)1800的推算船位;(2)到达离灯塔L最近处的
55、时间和距离;(3)灯塔L正横时的真方位和时间。(灯塔资料:L32?42?.ON.121?54?OE,F1(2)5S110m27M)解:如图2-1-27:(1)求1800的推算船位:经计算TC=GC+?C=062?,CA/TC+«=065?,Sl=48?;从E点出发作风中航迹线,截取48%导A点;从A点出发以流向090硫程6?作水流矢量线得B,则B为1800的推算船位。(2)求到达距离灯塔L最近处的时间和距离:根据1800灯塔初显时的TB035有口距离D30?3,便可标出1800的观测船位F(30?18?N121?35?E从F点出发作原航迹线EB的平行线,便得到1800以后的新航迹线F
56、D,从L作FD的垂线、得到垂足C,则C就是“最近距离船位”,进而量得最近距离LC16?5;船到达C点的时间:1800+120minxFOEB=1853。(3)求灯塔L正横时的真方位和时间:从F点出发作真航向线,从L向真航向线作垂线交航迹线于D点,则D点为正横时的船位;TBTC090?=062?90?=332%;正横时间=1800+120minxFD/EB=1900。图2-1-27例2-1-10"正横和最小距离船位”的求取例2-1-11:某轮GC059?、?G+1?、相对计程仪改正率?L+7%、测者驾驶员眼高e=9m航区范围内有南流且流速2kn、西风且风压差的绝对值为3?。2000时:计程仪读数L1为146?4、测得灯塔AF1(2)10S49m19M的初显陀螺方位GB089?;2100时:计程仪读数L2为165?1、测得灯塔A的GB163及距离(D)8?.2,观测定位后改向驶向灯塔A的正东方向8?处;规定:2100时以后的推算新起点为观测船位;设:改向前后船舶对水速度不变。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ySQL基本查询语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MySQL的职业发展潜力试题及答案
- 高效导入2025年税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Msoffice全能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南
- 计算机一级Photoshop工作流程设计试题及答案
- MySQL数据库事务处理试题及答案
- 高分技巧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商务英语听力试题
- 2025薪资的劳动合同模板
- 准备2025年计算机二级Delphi考试模块试题及答案
- CQI-23模塑系统评估审核表-中英文
- 2023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及答案解析
- 湖北省2024年中考生物试卷
- 中考英语1600核心词汇
- 基于机器学习的腐蚀监测
- 空调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技术方案)
- CSTM-铝灰用于替代铝土矿石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询价函模板范文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林下经济的开发与利用
- 风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设计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